第五课:圣殿竣工(拉6:1-22)上


第五课:圣殿竣工(拉6:1-22)上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应用

第一部分

 

寻得先王诏书(6:1-5)

《以斯拉记》第5章是记述:犹太人经过拦阻以后,重新开工建造圣殿的事情。这一次开工建造圣殿不是没有拦阻,不是样样事情都很顺利,不过这次犹太人有了先知哈该和撒迦利亚从神领受的话,他们得到了鼓励,接受了责备。

这一次,虽然河西总督达乃没有叫犹太人停工,他和他的同党却上奏了波斯王,这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神的道路实在是高过人的道路,让我们先看《以斯拉记》第6章第1节和2节上半节:“于是大流士王降旨,要寻察典籍库内,就是在巴比伦藏宝物之处。在玛代省亚马他城的宫内寻得一卷。”所谓“典籍库”,就是波斯皇帝保存宫廷记录的地方。“玛代省”在今天伊朗的西北部,是玛代人原来居住的地方。他们是印欧民族的一支,和波斯人关系一向很密切。

可是,“玛代省亚马他城”,这又是个什么地方呢?其实“亚马他城”的位置,就是今天伊朗的哈马丹。它和巴比伦、波斯巴利、还有书珊这四个城都是当时波斯的首都。而“亚马他城”是个避暑圣地。所以,很可能是波斯皇帝的夏宫。可以说,大流士(大利乌)王可真的是找遍每个可能收藏这些资料的地方!事实上,从今天考古学家在这个地区所发觉的陶泥和纸草的文物里,也已经找到许多这一类的宫廷记录。而且形式都和接下去要读的这份文件相当类似。

《以斯拉记》第6章第2节下半节到5节:“其中记着说,居鲁士王元年,他降旨论到耶路撒冷神的殿:要建造这殿为献祭之处,坚立殿的根基,殿高六十肘,宽六十肘,用三层大石头,一层新木头,经费要出于王库。并且神殿的金银器皿,就是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的殿中掠到巴比伦的,要归还带到耶路撒冷的殿中,各按原处放在神的殿里。”这几句话和第1章第2节到4节所念的,好像是同一件事,可是,又不完全一样。

这两份诏文的确是说的同一件事。也就是说:大流士(大利乌)王所找到的,就是从前古列王的那个诏令。只是,我们说过《以斯拉记》第1章第2节到4节是给一般老百姓看的,所以是用希伯来文写的。而这里的这份文件,是官方的记录,所以用的是亚兰文。这份亚兰文件没有提到“耶和华以色列神的殿”,也比较严肃,比较公式化。

可是,这份诏令特别说到圣殿的大小,尺寸。这是《以斯拉记》第1章的记录里所没有提到的。说到这圣殿的大小、尺寸,在《列王纪上》第6章第2节告诉我们,所罗门所造的那个圣殿,是“长六十肘,宽二十肘,高三十肘”。这个文件说:“殿高六十肘,宽六十肘”。这是比从前的圣殿还要高大两三倍。

实际状况是:后来这所圣殿只有从前那所圣殿的一半大。有些圣经学者认为:这是文士在抄写圣经的时候抄错了。不过,更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个尺寸,应该是波斯王允许犹太人建造圣殿的最大限度。也就是说,波斯皇帝愿意资助他们所建的圣殿不能超过这个大小。

那么,第4节说:这所圣殿要“用三层大石头,一层新木头”,这就和《列王纪上》第6章第36节,所罗门建殿的时候,“用凿成的石头三层,香柏木一层”一样了。这种设计很可能是为了防震,就是承受地震所引发的震动而采用的。这也表示波斯皇帝对犹太人宗教的细节可能很熟悉。

王下令不可阻止建殿(6:6-12)

那么大流士(大利乌)王找到了古列王的这个诏令以后,他要怎么去执行呢?《以斯拉记》第6章第6节和7节:“现在河西的总督达乃和示他波斯乃,并你们的同党,就是住河西的亚法萨迦人,你们当远离他们。不要拦阻神殿的工作,任凭犹大人的省长和犹大人的长老在原处建造神的这殿。”

《现代中文译本》的6节和7节说:“于是,大流士皇帝回复如下:河西省省长达乃,示他波斯乃,以及在河西省的官员们:‘你们要远离那圣殿;不要干涉建殿的工程。要让犹大省长和犹太人的领袖在原处重建上帝的圣殿。”这么一比较,我们就晓得:大利乌王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大流士王。神奇妙的工作就在这里,不仅仅让犹太人可以不受拦阻的建造圣殿,而且,他还积极地供应圣殿建造的费用。

《以斯拉记》第6章第8节就是这么说的:“我又降旨,吩咐你们向犹大人的长老为建造神的殿当怎样行,就是从河西的款项中,急速拨取贡银做他们的经费,免得耽误工作。”在历史上,古列王曾经修建在乌路和吾珥的神庙。而继承古列王位的甘比西斯王,也曾经拨款建设埃及神赛斯的庙宇。而大流士(大利乌)还曾经下令重建在哈而格绿洲的亚孟神庙。

换句话说:波斯帝国一贯的宗教政策,就是容许各种的信仰存在,并且拨出经费来帮助各地的人民,重建他们敬拜神祇的寺庙。可见,大流士(大利乌)这次马上命令河西省长“急速拨取贡银”、作为圣殿重建的经费,这并不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不要说是建造圣殿的经费了,在《以斯拉记》第6章第9节说:“他们与天上的神献燔祭所需用的公牛犊、公绵羊、绵羊羔,并所用的麦子、盐、酒、油,都要照耶路撒冷祭司的话,每日供给他们,不得有误!”也就是说:连犹太人献祭的祭物,波斯皇帝都供应给他们。

我们从古时候的文献里,可以看出甘比西斯王和大流士(大利乌)王都对埃及庙宇和祭司有所规定。这叫我们晓得:波斯皇帝不但鼓励所有的人都能恢复他们的宗教活动。而且,他们自己也研究过这些宗教,知道这些不同宗教的礼仪。也用实际的行动来支持这些宗教活动。

既然波斯皇帝自己不相信这些神,为什么又要这么认真地去做呢?《以斯拉记》第6章第10节:“好叫他们献馨香的祭给天上的神,又为王和王众子的寿命祈祷。” 波斯皇帝是希望所有的人,都为着波斯皇室向他们的神祷告。他们以为这样每一个神祇都可以祝福他们了。

当年古列王不战而胜巴比伦的时候,他做了一个圆锥形的泥版。上面说:他释放被掳的人回归故土,是为了伸张正义,纠正巴比伦的恶行。然后他说:“我祈求所有被我从新安置在他们圣城中的诸神,每日为我祈求天上的神赐我长寿。”有可能波斯皇帝给犹太人重建圣殿的条件,就是要他们在每天敬拜的礼仪里,为波斯皇帝祷告。圣经说: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祷告,这是我们基督徒应该做的。不过,君王和在位的是不是能够得到神的祝福,这就要看那个君王或者在位的,是不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是不是听从神、顺从神了。

在这份文件的结尾,大流士(大利乌)王照当时一般的习惯,咒诅违背这个谕旨的人。《以斯拉记》第6章第11节和12节:“我再降旨,无论谁更改这命令,必从他房屋中拆出一根梁来,把他举起,悬在其上,又使他的房屋成为粪堆。若有王和民伸手更改这命令,拆毁这殿,愿那使耶路撒冷的殿作为他名居所的神将他们灭绝。我大流士降这旨意,当速速遵行。”

《现代中文译本》这两节的翻译是:“另外我下令:如果有人擅自删改我的命令,要把他房屋上的大梁抽出一根,刺穿他,把他悬挂起来;他的房子也要成为垃圾堆。如果有君王或人民删改这命令,想毁坏这圣殿,愿那位选择耶路撒冷作为敬拜他场所的上帝推翻这人。我——大流士颁布此令,应彻底遵行。”

也就是说:所谓“把他举起,悬在其上”,也可以说是“刺穿在木杆上”。这大概是一种残忍的刑罚。根据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载,波斯人攻破巴比伦的时候,就曾经把三千巴比伦人“刺穿在木杆上”。那么,“使他的房屋成为粪堆”,意思就是把房子全部拆掉,变成被人废弃的垃圾堆。

我们读了这份大流士(大利乌)王的谕旨,就想到保罗在《罗马书》第8章第28节所说的。“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河西总督上奏,本来是要破坏犹太人重建圣殿的工程。没想到神却藉着他们,更帮助了犹太人。

犹太人自己先刚强起来顺服神,依靠神,神就为他们开道路。这也是我们今天经历神的一个秘诀。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于重建圣殿的尺寸,对比《列王纪下》第6章2节和《以斯拉记》第6章第3节和4节,二者有什么不同?为何会不同?

2.  大流士(大利乌)王找到了古列王的诏令后,他下了什么命令?

3.  根据历史记载,当年的波斯皇帝并不相信神,可是却支持各种宗教活动。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与应用

•  什么神都拜的人,通常会有什么样的心理?该如何向这样的人传福音?

•  《罗马书》第8章第28节“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这句话在犹太人重建圣殿的工程中,是如何体现的?我个人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呢?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