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以斯拉返回耶路撒冷(拉7:1-28)下
第六课:以斯拉返回耶路撒冷(拉7:1-28)下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二部分
亚达薛西王昭告以斯拉(7:11-24)
在《以斯拉记》第7章,我们看见文士以斯帖的家谱,晓得他是亚伦的后代,有着祭司的血统和身份。《以斯拉记》第7章第10节说:“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又将律例、典章教训以色列人。”这句话很清楚地表达了以斯拉的心志。接下来,圣经记载了当时亚达薛西王允许以斯拉回耶路撒冷的谕旨。
《以斯拉记》第7章第11节:“祭司以斯拉是通达耶和华诫命和赐以色列之律例的文士。亚达薛西王赐给他谕旨,上面写着说”。若您读过《但以理书》,就一定会晓得,在《但以理书》第9章第24节到27节里,说到六十九个七和一个七。很多圣经学者都认为,亚达薛西王的这个谕旨,就是这六十九个七的开始。可是,也有些圣经学者,在时间上,把尼希米被亚达薛西王派回耶路撒冷的时间,算作这六十九个七的开始。
事实上,根据亚达薛西王给以斯拉谕旨的时间,照阳历来计算,或者根据亚达薛西王给尼希米谕旨的时间,照阴历来计算,都可以相当准的推算出耶稣公开传道的时间。《以斯拉记》第7章第12节到26节就保留了这一份亚达薛西王给以斯拉的文件。是用亚兰文写的。
先看第7章第12节:“诸王之王亚达薛西,达于祭司以斯拉,通达天上神律法大德的文士,云云。”《现代中文译本》这一节的翻译是:“我--亚达薛西,诸王之王,赐谕给精通天上上帝法律的经学专家,以斯拉祭司。”
亚达薛西称呼自己是“诸王之王”,是因为波斯帝国很强大,吞并了很多国家,所以他才这么说的。这个称呼本来是亚述皇帝用的,后来巴比伦和波斯的皇帝也都照样用了。
《以斯拉记》第7章第13节“住在我国中的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凡甘心上耶路撒冷去的,我降旨准他们与你同去。”亚达薛西王在这里用了“以色列人”,而不是用“犹大人”。这很可能是为了强调回归故土的人,是代表整个以色列民族,不只是犹大支派或者犹大国。
不过,亚达薛西是一个外邦人,他怎么会有这种的观念呢?其实我们如果仔细的读这个谕旨,我们就会晓得,这份文件本身充满了犹太色彩。这份文件有可能是一个犹太官员给亚达薛西王草拟的,也可能草拟这份谕旨的,就是以斯拉本人呢!假使以斯拉就是亚达薛西王的秘书,或者书记,那么亚达薛西王请他草拟这份谕旨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以斯拉记》第7章第14节到16节:“王与七个谋士既然差你去,照你手中神的律法书察问犹大和耶路撒冷的景况,又带金银,就是王和谋士甘心献给住耶路撒冷以色列神的,并带你在巴比伦全省所得的金银和百姓、祭司乐意献给耶路撒冷他们神殿的礼物。”
在《以斯帖记》第1章第13节和14节里,形容亚哈随鲁王身边有七个大臣,他们是“在王左右,常见王面,国中作高位的。”“都是达时务的明哲人。”这个说法,就和早期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得、色诺芬所记载的波斯习俗很符合。也就是说:圣经这里提到“王与七个谋士”,指的就是这些波斯王面前最受人尊敬,最有影响力的人。《现代中文译本》的翻译更好懂。来看第7章第14节到16节:“我,连同我七个参谋,派你去调查耶路撒冷和犹大的情况,看看人们有没有遵守那交托给你的上帝的法律。你要带我和我的参谋甘心献的金银供物,给那位住在耶路撒冷圣殿的以色列的上帝。你也要带着你在巴比伦省征收的一切金子和银子,以及以色列人和祭司们自愿献给耶路撒冷上帝圣殿的礼物。”
波斯帝国的财力雄厚,波斯皇帝对其它属国的臣民也特别宽大。因此,以斯拉从巴比伦回去的时候,不但带着征收来的金银,带着那些留在巴比伦的同胞的奉献,也带着波斯王和他七个大臣的乐捐。
《以斯拉记》第7章第17节和18节说:“所以你当用这金银急速买公牛、公绵羊、绵羊羔和同献的素祭奠祭之物,献在耶路撒冷你们神殿的坛上。剩下的金银,你和你的弟兄看着怎样好,就怎样用,总要遵着你们神的旨意。”意思就是说:这些金银和奉献,是用来买祭牲用的。而且,假使还有剩余,以斯拉可以全权支配。
据说,考古学家在埃及的伊里芬丁犹太社区,挖掘出了一些蒲草纸,在纸上也有类似的记载。那是记载的是大利乌二世的吩咐,说:要在雅户神的祭坛上“以你的名义献上素祭、香、和燔祭。”可见圣经记录的这份文件是相当可靠的。
在《以斯拉记》第7章第19节里,亚达薛西交代以斯拉怎么处理带回去的器皿。说:“所交给你神殿中使用的器皿,你要交在耶路撒冷神面前。”这句话的意思,就像《现代中文译本》说的,是:“你要把所有交给你那些圣殿侍奉用的器皿,献给在耶路撒冷的上帝。”
《以斯拉记》第7章第20节:“你神殿里若再有需用的经费,你可以从王的府库里支取。”这个“王的府库”,就相当于现在的“国库”。第21节到24节,还记着亚达薛西王吩咐河西库官的话。《以斯拉记》第7章第21节到24节:“我,亚达薛西王,又降旨于河西的一切库官说:通达天上神律法的文士祭司以斯拉无论向你们要什么,你们要速速地备办,就是银子直到一百他连得、麦子一百柯珥、酒一百罢特、油一百罢特、盐不计其数,也要给他。凡天上之神所吩咐的,当为天上神的殿详细办理,为何使愤怒临到王和王众子的国呢?我又晓谕你们:至于祭司、利未人、歌唱的、守门的和尼提宁并在神殿当差的人,不可叫他们进贡、交课、纳税。”
假使去计算一下就会晓得:亚达薛西允许以斯拉动用的财富,只要银子不超过三点四公吨,麦子不超过一万公斤,酒和橄榄油各自不超过两千公升,以斯拉都可以从河西的国库里支取;而盐则是要多少可以给多少。而且,每一位在圣殿侍奉的人,不管是祭司也好,是当差的也好,都可以不用进贡、交课、纳税。
照着历史的记载,主前460年,埃及曾经背叛波斯,到了主前459年,埃及真的藉着雅典人的帮助,把波斯人赶了出去。换句话说,以斯拉在主前458年回耶路撒冷的时候,正好是波斯人在平定这场叛乱的过程中。所以,亚达薛西在他的谕旨上特别说:“为何使愤怒临到王和王众子的国”。也就是说:亚达薛西是希望能得到从神而来的帮助,可以平定叛乱。亚达薛西生怕得罪了神,以至于神会在埃及的事情上刑罚他。
以斯拉的使命和称颂(7:25-28)
接下来的第7章第25节和26节是亚达薛西对以斯拉说的话,很明确地指出了以斯拉的使命。
《以斯拉记》第7章第25节和26节:“以斯拉啊,要照着你神赐你的智慧,将所有明白你神律法的人立为士师、审判官,治理河西的百姓,使他们教训一切不明白神律法的人。凡不遵行你神律法和王命令的人,就当速速定他的罪,或治死,或充军,或抄家,或囚禁。”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亚达薛西王信任以斯拉,将治理和审判的生杀大权都交给以斯拉了。
《以斯拉记》第7章第27节和28节:“以斯拉说:‘耶和华我们列祖的神是应当称颂的!因他使王起这心意修饰耶路撒冷耶和华的殿,又在王和谋士并大能的军长面前施恩于我。因耶和华我神的手帮助我,我就得以坚强,从以色列中招聚首领与我一同上来。’”
《以斯拉记》从这里开始,变为以斯拉用第一人称来叙事。也就是说:底下的这些话是从以斯拉的回忆录里得到的。
假使我们是以斯拉,当我们得到波斯王亚达薛西的这份谕旨,我们会不会和以斯拉一样的说:“耶和华我们的神是应当称颂的”(拉 7:27);说:“因耶和华我神的手帮助我,我就得以坚强”(拉 7:28)。如果我们定睛在神的身上,如果我们和以斯拉一样,定志查考遵行神的律法,我们肯定会看见,神的确藉着各种的环境、各样的人帮助了我们。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在《以斯拉记》第7章第12节中,亚达薛西是如何称呼自己的?为何要使用这样的称呼?
2. 为何说亚达薛西王给以斯拉的谕旨中充满了犹太色彩?是何原因呢?
3. 亚达薛西王给以斯拉带回去的银子、物资,是要做什么用的?在赋税方面有什么特殊的吩咐?
4. 在治理百姓方面,亚达薛西王怎样吩咐以斯拉?
思考与应用
• 有哪几种方式可以赞美称颂神?我平日是用什么方式赞美称颂神的?
• 我个人有没有经历过在痛苦艰难的时刻,神怎样藉着人或事来安慰鼓励并且帮助我呢?我有没有将这经历分享,为神做美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