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基督舍己与受苦的道路(太16:21-17:27) 上


第十课:基督舍己与受苦的道路(太16:21-17:27) 上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本课内容提要:

《马太福音》16章21节,主耶稣第一次预言自己将受难。在17章1-8节登山变像的事迹再次证明基督是神子。在预备走向受苦的道路上,主耶稣以身作则教导门徒舍己的功课,要门徒学习基督谦卑舍己的榜样。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一部分

基督预备受难(16:21-23)

上一课我们提到从16章21节开始,主耶稣的事工渐渐开始要朝耶路撒冷移动。法利赛人想要害主耶稣的意图愈来愈明显,加上施洗约翰受死,表示弥赛亚受难的日子也更加接近了。所以主耶稣开始往耶路撒冷去,意味着弥赛亚要开始迈向受苦之路。16章21节到28章结束是《马太福音》的第三大段,主题是“耶稣基督的受难与得胜”,从16章21节到17章结束是在讲“基督预备受苦”,也就是我们在本课所要查考的内容。

在16章的开始,主耶稣和门徒在该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这城位于加利利海的北边;在17章的尾声,主和门徒到了迦百农;21章开始才会更加接近耶路撒冷。虽然在16、17章的时候,主耶稣离耶路撒冷还有段距离,但是在这个段落中主耶稣两次预言自己将要受死,表示主耶稣事工的性质会和从前有些不同,更多的话语不再公开宣讲,而是私下启示给门徒知道。我们先来看16章21-23节这个段落。

在16章21节的“从此”,和4章17节的“从那时候”一样,表示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一直以来我们说《马太福音》分为三大段,就是由这两个连接词做为分段点。4章17节说:“从那时候,耶稣就传起道来”,表示此后耶稣主要的工作是传道;而16章21说,“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受许多的苦”,表示此后的内容大多和基督的受苦有关。

从彼得的回答看来,门徒好像并不明白主耶稣为什么说他将要被杀以及三日后复活的事。前一个段落彼得代表门徒宣称主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心里想的可能是这位基督、这位神子能早日复兴以色列国度,做以色列的王。怎么会想到接着主耶稣却说自己要受死了。对门徒来说这是难以理解的,主耶稣如果受死,以色列国度如何能复兴呢?

这样说来,这个时候门徒心里所认定的弥赛亚国度,和主耶稣所传讲的弥赛亚国度还是有段差距。所以主耶稣说彼得是体贴人的意思,不是体贴神的意思。当主耶稣说, “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 ,意思是彼得若体贴人的意思去阻止主耶稣上十字架,就等于是受到恶者撒旦的影响成了主耶稣的绊脚石。

在前一段主耶稣还预言要把教会建造在彼得这盘石上,接着这一段彼得却差点成了主的绊脚石,这前后两段的落差很大。先前彼得之所以能够宣认耶稣是基督,是因为天上的父指示他。但后来他所说的话明显是在情急之下脱口而出的。中文和合本圣经说他是“劝”主耶稣万不可如此,但在原文里彼得的口气是比“劝” 还要激动的,实际上他是责怪主耶稣说出这样的话。

彼得前后的表现其实可以成为我们很好的提醒。许多时候在我们还不明白神的心意是什么之前,往往会心急的用自己的判断和方法去行事,结果不但问题没有解决,反而把自己碰撞得鼻青脸肿的。《以赛亚书》55章9节说,“神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神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门徒以为跟随主耶稣将来要坐在高位上,但主的意思是要他们和他一样,舍己背十字架。

舍己的功课(16:24-26)

和16章24-26节相似的经文曾出现在第10章38-39节。我们在查考第10章时谈到作门徒的责任和代价。在10章38-39节那里主说:“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比较16章24节和10章38节,我们发现主除了说背十字架之外,主还多了一项要求,就是“舍己”。

主耶稣知道门徒尚未明白他在第10章的教导,还不懂得背十字架的意义。在这里他再次强调并说明,做主门徒就是要跟从主背十字架,而背十架必须先舍弃自己的喜好和欲望。要人舍弃自己的喜好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之后我们会看到在19章那里,一个富有的少年人没办法放下一切来跟随主,因为他舍不得他的财产。但主耶稣不会因为有人不跟随他而降低他对门徒的要求,主耶稣认为真正定意跟随他的人,要看重自己属灵的生命更胜于外在物质丰富。

在16章25节里说“想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这句话里的两个生命都是指外在的生命;而“为主牺牲生命的,必得着生命”,所得着的生命是指属灵的生命。我想主耶稣也是在对彼得和众门徒说,也许世上的人以更多的财富、更高的权势为目标,但是门徒的目标不能和世上的价值观一样,而是要舍下这些世人认为重要的事物,以自己的属灵生命是否讨神喜悦为目标。

在16章27-28节中,27节说的“同着众使者降临”应该是指主耶稣再来的事。而28节说的人子降临在他的国里,比较不容易判断是指何时。《马可福音》9章1节那里是说,“必要看见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所以28节的意思应该是,基督虽然要受死,但是随着他的复活,神国所带来的能力将更多的彰显在地上。而人子将在神的国中掌权,在场的一些人在未离世以前必然看见这些现象。

神的国大有能力的临到就会包含许多复兴的现象,像是《使徒行传》里门徒被圣灵充满,教会迅速增长等情况。所以主耶稣应该是要门徒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他是否会在地上成为统治以色列的领袖,而是一方面要注意自己是否在真实的舍己跟随主,因为将来主要按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另一方面要注意神国的能力如何强大不受拦阻的彰显在地上。

基督是神子(17:1-8)

《马太福音》17章1-8节这段经文让我们看到,彼得、雅各和约翰被主耶稣选为他最核心的门徒。根据《路加福音》9章31节的记载,摩西、以利亚是在和主耶稣谈论他要在耶路撒冷去世的事。

《路加福音》记载这三个门徒是在打盹醒来后看到这一幕景象,而彼得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马可福音》的版本是,因为害怕彼得不知该说什么好,于是说了这样的话。不过我们可以从彼得的反应判断出,门徒此时仍然不认为主耶稣应该要受死,为主耶稣搭棚可能意味着盼望主耶稣能打消上耶路撒冷受死的念头。

接着神的声音就从云彩里出来,神的话语不只是要门徒听主耶稣的话,更是要再次证明主耶稣具有神子的身份和权柄。这个情况和《出埃及记》19章里神对摩西显现的景况相似,神透过摩西颁布十诫前曾对摩西说:“我要在密云中临到你那里,叫百姓在我与你说话的时候可以听见,也可以永远信你了。”

摩西和以利亚代表律法和先知,主耶稣改变形象充分展现出他的神性,也表示他远远超越摩西和以利亚。虽然先前彼得已经代表门徒承认主是神的儿子,但在这里神亲自的肯定更具说服力。门徒听见神的话后,自然的反应就是害怕。在第17章7-8节,主亲自触摸他们说,不要怕。此时摩西和以利亚已经离开了,所以门徒抬头后只看见主耶稣一人。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门徒为什么不能明白主耶稣说他将要被杀以及三日后复活的事?

2.   当主耶稣预言自己被杀,彼得看似爱护主的反应为什么被主耶稣责备?

3. 《马太福音》17章1-8节这段经文中,摩西和以利亚代表什么?主耶稣改变形象充分展现出他的哪方面属性?

思考问题

1.  从彼得试图拦阻耶稣走十字架之路,思考自己自己在不明白神的心意之前,是否就用自己的判断和方法去行事。对比《以赛亚书》55章9节的提醒,“

2.  《马太福音》16章25节“ 对于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什么样的提醒和帮助?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