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好母亲哈拿,恶人之父以利(撒上1:21-2:36)上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第二课:好母亲哈拿,恶人之父以利(撒上1:21-2:36)上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一部分

哈拿将撒母耳献于耶和华(1:21-28)

弟兄姊妹能够一块读圣经,这都是从神来的祝福。在我们开始这一课之前,让我们温习一下上一课的内容。上一课我们读到一个住在以法莲,名字叫以利加拿的利未人,他的妻子哈拿因为不能生育,以利加拿的另外一个妻子毗尼拿就常常用话语刺激她,叫她心里难过,哭泣不肯吃饭。

每逢献祭的日子,当祭司的以利加拿就在献祭的时候拿双份给哈拿,因为他爱哈拿,可是毗尼拿却变本加厉地激动哈拿。哈拿感到走投无路,只好到神的面前去迫切祷告,许愿说如果神给她一个儿子,就要让这个儿子一辈子做拿细尔人侍奉神。

这种为了获得神垂听的许愿是真的,不过呢,等到神真的给了她所求的时候,要她肯还愿,终身把孩子奉献给神,恐怕就不容易了。这的确是人之常情,可是哈拿从神得了一个儿子,就是撒母耳以后,她没有违背她对神所许的愿。这就是这一课我们所要读的经文。

让我们一起打开圣经,在旧约的《撒母耳记上》。我们先读第1章第21节:“以利加拿和他全家都上示罗去,要向耶和华献年祭,并还所许的愿。”

以利加拿这回上示罗去,是要还所许的愿。因为在哈拿那次求神赐他儿子祷告的第二年,神果然赐给他一个儿子,就是撒母耳。大概因为撒母耳才刚刚出生,所以哈拿决定这一年她不跟以利加拿去献祭了。因为在《撒母耳记上》第1章第22节说:“哈拿却没有上去,对丈夫说:‘等孩子断了奶,我便带他上去朝见耶和华,使他永远住在那里。’” 这对很多人来说,很可能是不愿还愿的借口。

不过哈拿在这里不是为了找借口,才拖延不去还愿。她反而是做了一个很有智慧的决定。因为孩子没有断奶就送出去,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更何况一个人小的时候所受的教导会影响到他的一生,哈拿是为了把一个已经预备好的儿子送给神,所以才暂时不带孩子去朝见神的。有人说“三岁定终身”哈拿一定是要趁孩子还在身边的日子,在家里好好教养孩子。预备孩子将来可以一生都做神忠心的仆人。

以利加拿也尊重哈拿的决定,《撒母耳记上》第1章第23节说:“她丈夫以利加拿说:‘就随你的意行吧,可以等儿子断了奶。但愿耶和华应验他的话!’于是妇人在家里乳养儿子,直到断了奶。”

您可能会想,今天的婴孩大概在一岁左右就断奶了。那么哈拿只有一年的时间教导撒母耳,这不是太短了吗?而且,孩子那么早就送到圣殿去,祭司以利会照顾他吗?其实呢,从前的人吃的东西不像现在这么精致,同时呢也没有这么好的冷藏设备可以保存牛奶,所以一般孩子断奶的时间比我们今天要晚的多,至少要到3岁、4岁才会断奶。

这样的话,哈拿就可以把握住教养孩子最关键的几年了。当撒母耳断奶以后,哈拿就照着她向神所许的愿把孩子带到示罗去,我们来看《撒母耳记上》第1章第24节到28节。

《撒母耳记上》1章第24到28节:“既断了奶,就把孩子带上示罗,到了耶和华的殿,又带了三只公牛,一伊法细面,一皮袋酒;那时孩子还小。宰了一只公牛,就领孩子到以利面前。妇人说:‘主啊,我敢在你面前起誓,从前在你这里站着祈求耶和华的那妇人就是我。我祈求为要得这孩子,耶和华已将我所求的赐给我了。所以,我将这孩子归于耶和华,使他终身归于耶和华。’于是在那里敬拜耶和华。”

这段圣经说,哈拿把撒母耳带到圣殿去,哈拿还像《出埃及记》第13章第13节所记载的那样,为撒母耳,就是她头生的儿子向神献上代赎的祭物。她献上的祭物还真不少,包括了三只公牛,一伊法细面和一皮袋酒。

“一伊法细面”大概就是22公升,也就是10公斤上等的面粉。至于“三只公牛”,这个字在考古学家所发现的死海古卷里面、还有旧约圣经的希腊文翻译本里面,都是说到一只三岁的公牛。也就是说,哈拿所献的有可能是一只三岁大的牛,而不是三只牛。并且,第25节那里说,他们就“宰了一只公牛”,这句也可以翻译成“宰了那只公牛”

不论三只公牛也好,一只三岁的公牛也好,这都说明了哈拿是心甘情愿的连祭物带儿子一起奉献给神了。我们将心比心,就会晓得哈拿的还愿是相当难得的了。任谁把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儿子,把他带去奉献,让他小小年纪就离开家,都会很舍不得的。所以相信哈拿这么做的时候,肯定也会舍不得的。

可是,从《撒母耳记上》第2章1节到10节,哈拿的祷告里我们所看见的,完全是赞美,完全是感恩。

哈拿颂赞耶和华(2:1-11)

我们先读《撒母耳记上》第2章第1节:“哈拿祷告说:‘我的心因耶和华快乐,我的角因耶和华高举,我的口向仇敌张开,我因耶和华的救恩欢欣!’”。

哈拿的这篇祷告和新约圣经《路加福音》第1章第46节到55节所记载的马利亚的祷告,还有第67节到79节撒迦利亚的祷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和《撒母耳记下》最后一章,大卫的祷告更是互相呼应。都是在赞美神的作为,强调神的权柄。当我们为着哈拿的奉献觉得舍不得的时候,哈拿却开口对神说“我的心因耶和华快乐”换句话说,哈拿的快乐不是建立在她有一个儿子,而是建立在她经历了神的大能。她对神有了更多的认识,她的快乐是从这位应允她祷告的神而来的。所以,她就不会因为要和儿子分开而难过了。

她说“我的角因耶和华高举”这个“角”所象征的就是力量。也就是说神高举她的“角”,就是神把她从羞辱里拯救出来。使她有了尊贵,有了能力。那么,下面一句“我的口向仇敌张开”意思是说她在毗尼拿用话刺激她的时候,不会再哑口无言以对了。

第2节那里哈拿继续祷告说:“只有耶和华为圣,除他以外没有可比的,也没有磐石像我们的神。”这是说到神是我们万无一失的保障;神知道我们的心思,审判我们一切所做的。那么,就像第3节所说的:“人不要夸口说骄傲的话,也不要出狂妄的言语;因耶和华是大有智识的神,人的行为被他衡量。”

接下来,哈拿一连用了四个日常生活的例子来指出神能扭转整个的事态,让人看见出人意外的改变,那就是《撒母耳记上》第2章第4节和5节所说的:“勇士的弓都已折断,跌倒的人以力量束腰。素来饱足的,反做用人求食;饥饿的,再不饥饿。不生育的,生了七个儿子;多有儿女的,反倒衰微。”

当我们像哈拿一样,晓得神的大能,经历到神奇妙的工作,我们就会和哈拿一样赞美神说“耶和华使人死,也使人活;使人下阴间,也使人往上升;他使人贫穷,也使人富足;使人卑微,也使人高贵;他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使他们与王子同坐,得到荣耀的座位。地的柱子属于耶和华,他将世界立在其上”(撒上2:6-8)。

我们从前都是死在过犯罪恶里的人。都是赤身露体、一无所有、一无所是、一无所能的卑贱之辈。可是,神藉着耶稣基督使我们又活过来,成为他尊贵的儿女。这就和哈拿赞美神的话一样了。

事实上,哈拿的祷告还预言了主耶稣的救恩。我们看《撒母耳记上》第2章第9节和10节:“他必保护圣民的脚步,使恶人在黑暗中寂然不动,人都不能靠力量得胜。与耶和华争竞的必被打碎,耶和华必从天上以雷攻击他,必审判地极的人;将力量赐予所立的王,高举受膏者的角。”

哈拿在这里提到“高举受膏者的角”,这是圣经头一次用到“受膏者”这个字眼。如果照着希伯来文的声音,把它直接翻译过来,那就是“弥赛亚”。

在以色列人当中有三种人是要受膏的,他们就是祭司,先知和君王。

后来耶稣在地上的工作,就表现出耶稣有这三方面的身份。他既是先知,又是祭司也是君王。世界上再没有人比耶稣更配接受“受膏者”,也就是“弥赛亚”这个称呼了。所以,耶稣在该撒利亚腓立比那个地方问门徒说:他是谁的时候,彼得说:你是基督。这个基督就是希腊文里的“受膏者”。

有了这个解释我们就明白,哈拿的话不但预言了撒母耳以后要膏立的君王,更是预言了耶稣基督的救恩。

第11节说:“以利加拿往拉玛回家去了,那孩子在祭司以利面前侍奉耶和华。”这是一幅多么感人的图画啊。当我们向神求,神也应允了我们以后,我们把神赐给我们的再一次奉献给神,这本是应该的,也是讨神喜悦的。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哈拿生下撒母耳之后,为什么没有和以利加拿一起去还愿呢?

2.  哈拿献上撒母耳的同时还献上了哪些祭物?

3.  哈拿是如何颂赞耶和华的?她的快乐从何而来?

思考与应用

•  我平常的祷告里也会对神的美感谢,我的祷告感谢和哈拿有什么差距?

•  我是否曾向神还愿过?是否是心甘情愿做的呢?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