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课:基督的受死、复活与得胜(太27:1-28:20) 上
第十六课:基督的受死、复活与得胜(太27:1-28:20) 上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本课内容提要:
第27章和28章是《马太福音》的最后两章,内容包含基督的受死、埋葬与复活。基督在十字架上断气后,天地间各样的现像都显明他是神的儿子,圣殿里的幔子裂为两半,象征新约的到来。主复活后向门徒彰显并吩咐门徒要去完成主的大使命(28:19-20)。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一部分
犹大的结局(27:3-10)
第16课查考的是《马太福音》的最后两章,27和28章,主题是“基督的受死、复活与得胜”。上一课的结尾我们讲到彼得三次不认主,应验了主耶稣在逾越节晚餐后的预言。现在我们来看另一个被主预言过的门徒犹大,他的结局被记载在27章的3-10节。
在27章3-10节讲到,犹大知道主耶稣被定罪之后就后悔了,把卖主所得的钱拿回去给祭司长和长老,说:“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他们说:那与我们有什么相干?你自己承当吧!犹大就把银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祭司长将银钱捡起来,说:这是血价,不可放在库里。”他们商议后决定用那钱买了窑户的一块田,日后用来埋葬外乡人。那块田后来被叫做“血田”,应验了先知的话。
《使徒行传》1章18节说,犹大“用他作恶的工价买了一块田,以后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肠子都流出来”。祭司长等人大概是用犹大的名义去买那块田,而犹大上吊自杀后可能尸体从高处掉落,或是在烈日暴晒下快速腐化,导致肚腹崩裂。无论如何,他的结局悲惨,应验了主耶稣先前所说的,“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
马太在27章1-2节先交待了主耶稣受公会审判后的结果,然后在11-26节记载了主耶稣被带到巡抚面前、受巡抚彼拉多审问的经过。在3-10节,犹大的结局被穿插在主耶稣从公会被捆绑到罗马巡抚的中间。经文记载犹大是到圣殿里去找祭司长和长老,看来马太很可能不是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在记录这件事,因为祭司长等人此时正忙于在彼拉多面前控告主耶稣,应该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往返圣殿和巡抚的衙门之间。
马太这样的编排应该是有特别的用意。一是为了显出祭司长等人其实并非问心无愧,他们知道自己流了无辜人的血,所以也不敢将那三十块钱收起来,还称那钱是血价。另外这也是在为彼拉多的审问铺路,先透过犹大的口,向读者强调主耶稣的无罪。
不仅如此,这个事件被穿插在此也形成了一个极大的讽刺:第4节后半记录,祭司长等人将陷害人子的罪丢给犹大去承担。到了24节,彼拉多则将杀害人子的罪归到这群犹太宗教领袖的身上。这样说来,和犹大、还有彼拉多相比,这群宗教领袖的罪更大。按照《约翰福音》19章11节的记载,主耶稣曾对彼拉多说:“把我交给你的那人罪更重了”。宗教领袖表面上按律法行事,自以为义,暗地里却做了不公不义、可耻可恨之事。
基督受审(27:1-2, 11-26)
《马太福音》27章1-2节:“到了早晨,众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大家商议要治死耶稣,就把他捆绑,解去,交给巡抚彼拉多。”“商议要治死耶稣”在原文的意思是,他们达成要治死耶稣的决定。从27章22节我们可以晓得,他们要治死耶稣的方法就是要求罗马巡抚钉他十字架。
这些人已经在夜间的审讯中就判定主耶稣该死,等到清晨的时候又再一次开会商议。按照《马可福音》15章的记载,早晨进行会议时,全公会的人都在场;另外《路加福音》22章66节说到:“天一亮,民间的众长老连祭司长带文士都聚会,把耶稣带到他们的公会里”。因此可以判断,早晨的会议是为了确认晚间审讯的结果;或者需要公会的全体会员在场。
若真是如此,可见这些人的行为其实并不光明磊落。这么急忙又草率的定耶稣死罪也显示出:他们害怕时间若是拖延了,那根本站不住脚的控告就有机会被推翻了。从27章11-23节彼拉多审问主耶稣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彼拉多查不出主耶稣有什么罪。加上第18节还清楚说到,彼拉多知道这些人是因为嫉妒才把主耶稣交给他。也就是说,这些人控告主耶稣的见证其实并不构成任何罪状可以严重到要让罗马巡抚将他处死。
那么大祭司和公会的人究竟是用什么理由要求彼拉多去定主耶稣死罪呢?参照《路加福音》23章1-2节的经文,我们可以推测这群人试图说服彼拉多相信主耶稣“诱惑国民,禁止纳税给该撒,并说自己是基督、是王”,这意味着主耶稣有意要取代罗马皇帝该撒。若是这样,主耶稣就变成罗马政府必须除掉的叛乱份子了。
看起来彼拉多一直想释放耶稣,加上他的夫人曾派人转告他说:“这义人的事,你一点不可管,因为我今天在梦中为他受了许多的苦”,因此彼拉多更不想成为判耶稣死刑的人。但是他担心如果释放了耶稣,自己会因此被冠上背叛该撒的罪名。根据《约翰福音》19章12节,这群宗教领袖威胁彼拉多说:“你若释放这个人,就不是该撒的忠臣。凡以自己为王的,就是背叛该撒了”。由此可见彼拉多可能想要顺水推舟,让守在衙门外的群众自己说他们要释放主耶稣。
在逾越节前主耶稣骑驴光荣进耶路撒冷城这么轰动的事,想必彼拉多也听说过。彼拉多可能因此认定主耶稣深得民心,群众应该会要求他释放主耶稣。但没有想到此时聚集在衙门外的并不是支持主耶稣的群众。按《马可福音》15章的记载,这群人到巡抚面前是为了求他释放一个囚犯,因为照惯例,巡抚会在逾越节释放一个犯人。而这群人当中,很可能大多数是巴拉巴的支持者。
《约翰福音》第18章那里说巴拉巴是个强盗。“强盗”在希腊原文中也可以指“起义革命的人”。因为按马可和路加的描述,巴拉巴是在动乱之中杀了人,所以被捕入狱。此外,根据当时罗马的律法,偷窃或抢劫都不至于被判死罪,叛乱则可以被判死罪。因此巴拉巴是革命份子的成份很大。那么对某些犹太人来说,巴拉巴便是他们的民族革命英雄了。
大祭司等人从捉拿主耶稣到把他送到彼拉多那里,似乎都是避开民众、暗中进行的。恐怕支持主耶稣的群众大多还不知道主被判死刑这件事;或者知道了也像门徒一样躲起来,不敢说什么。最后终于在大祭司庞大势力的影响下,犹太人迫使彼拉多释放巴拉巴,并把主耶稣交给人钉十字架。
犹太人宁愿选择一个被罗马政府当作强盗的作乱份子,也不要一个真正可以拯救他们的弥赛亚。犹太宗教领袖的可悲之处还不只于此,过去犹太人鄙视外邦人,现在他们为了让耶稣被处死,宁愿向外邦政权俯首称臣。《约翰福音》19章15节记载,大祭司向彼拉多说:“除了该撒,我们没有王”,此时的大祭司是不是也把神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吗?这不就像是当初神对撒母耳所说的,这以色列百姓“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撒上8:7)
基督被钉十架(27:27-37)
第27-31节,巡抚的兵戏弄主耶稣、讽刺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第32-37节,主耶稣被钉十字架,彼拉多在十字架上安一个牌子说:“这是犹太人的王耶稣,”这看起来也是罗马人趁机嘲笑犹太人的表现。正当这群犹太宗教领袖自以为如愿以偿除掉了他们的心头之患时,却被罗马人逮到机会大大的嘲讽他们。《约翰福音》19章记载,祭司长曾要求彼拉多把牌子上的字改成“他自己说,我是犹太人的王”,但是彼拉多不肯。犹太人的王竟然被罗马政权处死,这对犹太人来说真是莫大的耻辱。
犹太领袖骄傲、先入为主的偏见蒙蔽了他们的心眼,以至于他们一直走向败坏而不自知。而彼拉多虽然一再想释放主耶稣,但最终却为了维护自己而屈枉正直、甚至藉此羞辱犹太人。这都提醒我们,在这个价值观混乱、是非对错不分的世代,我们是要选择被世界的潮流同化,还是选择让主耶稣继续在我们心中作王掌权,行合神心意的事?这是我们基督徒每天都要面对的挑战,《彼得前书》2章21节说:“你们蒙召原是为此;因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他的脚踪行”。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根据《马太福音》27章3-10节的经文,犹大为什么要返还卖耶稣所得的三十块钱?大祭司等人是如何处理这三十块钱的?原因是什么呢?
2. 根据《使徒行传》1章18节的记载,出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的结局是什么?
3. 参考《约翰福音》19章12节,彼拉多为什么无法决定释放主耶稣?
思考问题
1. 自杀是犹大唯一的出路吗?他有没有更好的选择,或者有没有更好的结果呢?
2. 犹太领袖骄傲、先入为主的偏见蒙蔽了他们的心眼,而彼拉多最终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屈枉正直。在今天价值观混乱、是非对错不分的世代中,自己要如何面对挑战,不被世界的潮流同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