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大卫被出卖,扫罗自悔(撒上23:1-24:22)下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第十五课:大卫被出卖,扫罗自悔(撒上23:1-24:22)下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二部分

大卫在隐基底不害扫罗(24:1-7)

我们继续一起来学习圣经。盼望神的话语滋润我们的属灵生活。

让我们打开圣经继续来读旧约的《撒母耳记上》。从《撒母耳记上》第16章开始,我们读到大卫受膏的经过。可是,从第16章开始,都要读到第24章了,我们不但没有看到大卫官运亨通,飞黄胜达,他反而需要整天东藏西躲,性命岌岌可危,连个平静的生活都过不成。这实在会叫人要怀疑神真的是不是拣选了大卫,怀疑神会不会信实地实践他给大卫的应许。

不过,虽然站在人的角度,大卫好像一点作王的希望也没有。可是《撒母耳记上》24章却记载了一件事情,让我们看见大卫自己并没有怀疑神。事实上,即使他有机会杀扫罗,他也没有动手。大卫真是一个有信心的人。

我们来读《撒母耳记上》第24章第1节和2节:“扫罗追赶非利士人回来,有人告诉他说,大卫在隐基底的旷野。扫罗就从以色列人中挑选三千精兵,率领他们往野羊的磐石去,寻索大卫和跟随他的人。”

上半课我们读到:大卫在西弗的旷野,差点被扫罗追上。幸好就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候,有人报告扫罗说:非利士犯境抢掠,请王速速回去。这才给大卫解除了危险。《撒母耳记上》第23章第29节告诉我们,大卫脱危以后,就从西拉哈玛希罗结上去,住在隐基底的山寨里。

西弗在犹大地的东南边,靠近死海。那么,隐基底在什么地方呢?其实,隐基底离西弗不远。它是犹大旷野里最大的一片绿洲。那里土壤肥沃,出产丰富,还有很多山羊,又有不少山洞。的确是大卫驻扎的一个好地方。

这地方用来藏身再好,可是当扫罗又追过来,还要“寻索大卫和跟随他的人”,也是危机四伏呢。不过,这一回事情的发展,可是和前面几次不一样了。我们来读《撒母耳记上》第24章第3节:“到了路旁的羊圈,在那里有洞,扫罗进去大解。大卫和跟随他的人正藏在洞里的深处。”

很凑巧的是,扫罗不早不晚,就是在他走到大卫所藏的洞那里的时候,他就想要大解。而且他偏偏挑上了大卫所藏的那个洞。并且,扫罗既然是要进去大解,他一定不会带着一群侍卫进去。也就是说,这真是千难逢,是神给大卫预备好的机会。那些跟随大卫的人当时就是这么想的。

我们读《撒母耳记上》第24章第4节:“跟随的人对大卫说:‘耶和华曾应许你说:‘我要将你的仇敌交在你手里,你可以任意待他。'如今时候到了!'大卫就起来,悄悄地割下扫罗外袍的衣襟。” 大卫“割下扫罗外袍的衣襟”,这是表示大卫可以杀扫罗,却没有杀他。大卫为什么不杀扫罗呢?

我们接下来读《撒母耳记上》第24章第5节和6 节,你就会知道了。《撒母耳记上》第24章第5节和6 节:“随后大卫心中自责,因为割下扫罗的衣襟,对跟随他的人说:‘我的主乃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

王袍可以说就是王的一部分,是代表王自己的。所以,大卫虽然只是割了外袍的衣襟,他已经觉得自己好像伤害了扫罗,伤害了神的受膏者了。可见,大卫不肯杀扫罗,完全是出于他对神的敬畏。因着敬畏神,大卫也尊敬神的受膏者。

《撒母耳记上》第24章第7节说:“大卫用这话拦住跟随他的人,不容他们起来害扫罗。扫罗起来,从洞里出去行路。”也就是说:大卫不仅仅自己不杀扫罗,他也不许跟随他的人去杀扫罗。

大卫向扫罗自白(24:8-15)

不過,扫罗在“洞里”经过了这么大的危机,几乎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他却毫无感觉。是大卫自己出声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扫罗。

我们来读《撒母耳记上》第24章第8节到15节:“随后大卫也起来,从洞里出去,呼叫扫罗说:‘我主!我王!'扫罗回头观看,大卫就屈身,脸伏于地下拜。大卫对扫罗说:‘你为何听信人的谗言,说大卫想要害你呢?今日你亲眼看见在洞中,耶和华将你交在我手里。有人叫我杀你,我却爱惜你,说:‘我不敢伸手害我的主,因为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我父啊,看看你外袍的衣襟在我手中。我割下你的衣襟,没有杀你。你由此可以知道我没有恶意叛逆你。你虽然猎取我的命,我却没有得罪你。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判断是非,在你身上为我申冤,我却不亲手加害于你。古人有句俗语说:‘恶事出于恶人',我却不亲手加害于你。以色列王出来要寻找谁呢?追赶谁呢?不过追赶一条死狗,一个虼蚤就是了。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施行审判,断定是非,并且鉴察,为我申冤,救我脱离你的手。'”

从这一段的经文里,我们可以看见:大卫至少从四个方面做出了表示,他并没有意思要害扫罗。第一个方面,就是大卫对扫罗的称呼:大卫称扫罗是“我主”,这是承认扫罗的权柄。第二个方面、大卫也称扫罗是“我王”,这是承认扫罗的统治。第三个方面、大卫称扫罗是“我父”,这是因为大卫是扫罗的女婿,所以,大卫承认扫罗是他的长辈。

另外,第8节说:“大卫就屈身脸伏于地下拜”,这是一种表达尊敬的态度。也是表示大卫不会伤害扫罗。如果我们尊敬一个人,我们怎么敢伤害他呢?这是不可能的。

至于第14节,大卫用“死狗”、用“虼蚤”,来比方他自己。这是表示他自己的卑微,自己的弱小。表示他根本没有能力伤害扫罗。不过,最有说服力的,是大卫手上拿的衣襟,就是大卫刚刚从扫罗外袍上面割下来的衣襟。因为假使大卫想要杀扫罗,他绝对不会在能够割他衣襟的时候却放他一马,不杀他的。

扫罗自认其过(24:16-21)

那么,大卫这番真情流露的话,加上了确凿的事实也可以证明,是不是能够打动扫罗的心呢?我们来读圣经的记载就会知道了。《撒母耳记上》第24章第16节到21节:“大卫向扫罗说完这话,扫罗说:‘我儿大卫,这是你的声音吗?'就放声大哭,对大卫说:‘你比我公义。因为你以善待我,我却以恶待你。你今日显明是以善待我,因为耶和华将我交在你手里,你却没有杀我。人若遇见仇敌,岂肯放他平安无事地去呢?愿耶和华因你今日向我所行的,以善报你。我也知道你必要做王,以色列的国必坚立在你手里。现在你要指着耶和华向我起誓,不剪除我的后裔,在我父家不灭没我的名。'”

扫罗听见了大卫的话,就放声大哭。这是扫罗的良心发现;为着自己一直逼迫大卫,而大卫却以德报怨,扫罗感到惭愧,感到懊悔。甚至在第20节里,扫罗还亲口承认大卫要接续他作王。

我们说过,从前每当改朝换代的时候,新的王就会剿灭所有旧的王室。所以,扫罗要求大卫向他起誓,答应为他存留后代,意思就是不要把他的子孙杀掉。

我们来读第22节,看看大卫有没有答应扫罗:“于是大卫向扫罗起誓。扫罗就回家去,大卫和跟随他的人上山寨去了。”大卫既然答应了扫罗的要求,扫罗也承认自己错了,不该追杀大卫,那么事情应该告一个段落了。大卫应该可以回去了,不是吗?为什么大卫还要上山寨去呢?

这是因为大卫很了解扫罗的为人,晓得扫罗这个人善变。所以,大卫心中并不信任扫罗。他宁可继续住在容易躲避的山寨,免得扫罗不知道哪一天又会来寻索他的命。

其实,人都是善变的,都是不可靠的。只有神“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信心应该和大卫一样,是对神的信心,而不是对人的信心,也不是对环境的信心。

假使我们定睛在神的身上,我们就能够忍耐,不自己伸冤,也不自己报复,不用自己的办法。到了神的时候,神一定不会叫我们落空的。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大卫在有机会杀掉扫罗,取而代之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

2.  大卫怎样对扫罗表达说,他根本不想害扫罗?

3.  扫罗大哭并且保证以后善待大卫,可是为什么大卫仍然躲避扫罗?

思考与应用

•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是信靠神多,还是相信人更多?

•  我是善变的人吗?当我在不同的境遇当中,是否对神的态度也很善变?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