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大卫欲建圣殿,打败敌国(撒下7:1-8:18)下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第五课:大卫欲建圣殿,打败敌国(撒下7:1-8:18)下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二部分

战败非利士人与摩押人(8:1、2)

很高兴能够和您一起读圣经。神的话能够教导我们、安慰我们、引导我们;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得到供应。读圣经实在是一件最有福气的事情了。让我们打开圣经、旧约的《撒母耳记下》,今天我们要看《撒母耳记下》的第8章。

《撒母耳记下》是从大卫听见扫罗已经死的消息开始的。那个时候,大卫还只是一个逃亡在国外的亡命之徒。可是,神恩待大卫,一步一步的帮助他,使他先得到他自己犹大同胞的拥护,做了犹大支派的王。后来,在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被暗杀以后,他又得到整个以色列人的支持,登上王位,成为全以色列国的王。

圣经接着就记载了大卫攻取耶路撒冷,把它建造成为他自己的京城。又有推罗王来帮助他,给他建造宫殿。于是大卫知道:他的王位已经相当的稳固了。到《撒母耳记下》第6章和7章里,我们看见大卫的确是一个以耶和华为王的君王。他先把约柜运到耶路撒冷,又想要为神建造圣殿。这些都是表示:在他心目里,耶和华神才是以色列真正的王。

大卫到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不过,事实上大卫的这些成就也并非不劳而获而得到的。也就是说:大卫对外需要南征北讨,扩张领土;对内也需要规划组织,选贤与能。这就是《撒母耳记下》第8章主要的内容。在这一课我们先来看《撒母耳记下》第8章1节,这是说到大卫征服了非利士人。

《撒母耳记下》第8章第1节:“此后,大卫攻打非利士人,把他们制伏,从他们手下夺取了京城的权柄。”

在“京城的权柄”这个句子底下有几个小字,说“原文作:母城的嚼环”。圣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卫从非利士人手里夺取了“母城的嚼环”。那么,什么是“母城的嚼环”呢?我们参考一下圣经《现代中文译本》的翻译就会明白。在《现代中文译本》上,这一节说“后来,大卫再攻击非利士人,打败他们,结束了他们在这块地上的统治。”

这么一比较我们就知道:“母城的嚼环”或者“京城的权柄”,意思就是外国(非利士人)的统治。我们知道,在扫罗的时代,非利士人常常入侵以色列,好些以色列的领土都被非利士人占据,以色列人也受到非利士人的控制。现在,大卫把被他们占领的土地都收了回来,这是一个很大的胜利。

第2节说到大卫也制伏了摩押人。《撒母耳记下》第8章第2节:“又攻打摩押人,使他们躺卧在地上,用绳量一量,量二绳的杀了,量一绳的存留。摩押人就归服大卫,给他进贡。”这段说到“躺卧在地上,量二绳的杀了,量一绳的存留。”很可能是古时候对待俘虏的一种风俗,意思就是三个人里面杀掉两个。

不过,也有些人,把这里所说的“一绳”、“二绳”,解释作身量的高矮。那么,这种说法对不对呢?的确有些圣经学者如此认为,他们认为:“一绳”是指年轻人,因为他们身材稍微矮小些。“二绳”是指成年人,因为他们身材比较高大。换句话说,大卫也有可能把年纪大的杀了,把年少的留着。

战败亚兰人,做以色列王(8:3-18)

圣经告诉我们:大卫除了征服非利士人和摩押人以外,大卫还征服了琐巴王。

《撒母耳记下》第8章第3节和4节:“琐巴王利合的儿子哈大底谢往大河去,要夺回他的国权。大卫就攻打他,擒拿了他的马兵一千七百,步兵二万,将拉战车的马砍断蹄筋,但留下一百辆车的马。”第3节所说的“大河”,就是指的“伯拉大河”,也就我们今天所说的幼发拉底河。神应许要给以色列人的土地,就是以伯拉大河作为他们西边的界限的。

而琐巴是以色列北边,是一个亚兰人的国家。他们王叫“哈大底谢”,意思就是:哈大是我的帮助。“哈大”是亚兰人的神。就像“巴力”是迦南人的神一样。

历史学家告诉我们:当时,琐巴王哈大底谢正准备向米所波大米,也就是伯拉大河一带伸展他的势力。这么一来,琐巴人就侵犯到以色列人的领土。所以,大卫就攻打他们,擒拿了他们的马兵和步兵,又砍断拉战车的马的蹄筋。马的蹄筋被砍断了,就再不能拉车,更不能用来打仗了。也就是说:琐巴王从此原气大伤,再不能威胁以色列了。而大卫也因此把以色列的国界扩展到伯拉大河,实现了神给以色列人的应许。

接下来,《撒母耳记下》第8章第5节和6节说:“大马士革的亚兰人来帮助琐巴王哈大底谢,大卫就杀了亚兰人二万二千。于是大卫在大马士革的亚兰地设立防营,亚兰人就归服他,给他进贡。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

亚兰人的京城在“大马士革/大马色”。既然琐巴是亚兰人,这时候亚兰人为着自己的利益,不要以色列人向北边发展,那么,他们自然会来帮助琐巴王。但是他们这一出兵,让大卫趁势也征服了亚兰人,除掉了以色列北部的边疆大患。圣经说“大卫/以色列人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这才是以色列人能够无往不利的真正秘诀。

更宝贵的,是大卫没有把他所掳来的战利品据为己有,反而全奉献给了神。《撒母耳记下》第8章第7节到12节就是这么说的:“他夺了哈大底谢臣仆所拿的金盾牌,带到耶路撒冷。大卫王又从属哈大底谢的比他和比罗他城中夺取了许多的铜。哈马王陀以听见大卫杀败哈大底谢的全军,就打发他儿子约兰去见大卫王,问他的安,为他祝福,因为他杀败了哈大底谢,原来陀以与哈大底谢常常争战。约兰带了金银铜的器皿来,大卫王将这些器皿和他制伏各国所得来的金银,都分别为圣献给耶和华,就是从亚兰、摩押、亚扪、非利士、亚玛力人所得来的,以及从琐巴王利合的儿子哈大底谢所掠之物。”

第9节所说的“哈马王”,是距离大马色北边,大概一百六十公里,奥伦提斯河中游的一个小国家。当琐巴王哈大底谢扩张势力的时候,周边国家肯定是常常受到他们的欺凌。那么,大卫战胜琐巴,无形当中就解除了哈马的危机。所以,哈马王要打发儿子,带着宝物来和大卫表示友好。

在《历代志上》第29章第2节和3节记着说:“我为我神的殿已经尽力预备金子做金器,银子做银器,铜做铜器,铁做铁器,木做木器,还有红玛瑙、可镶嵌的宝石、彩石和一切的宝石,并许多汉白玉。且因我心中爱慕我神的殿,就在预备建造圣殿的材料之外,又将我自己积蓄的金银献上,建造我神的殿。”

可见大卫的奉献是多么尽心力。《撒母耳记下》第8章第13节和14节里,圣经说到大卫不仅仅向西制伏了非利士人,向北平定了亚兰人,连东南边的以东人也俯首称臣了。这两节说:“大卫在盐谷击杀了亚兰一万八千人回来,就得了大名。又在以东全地设立防营,以东人就都归服大卫。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

这节经文所说的“盐谷”,指的是死海以南的亚拉巴旷野。亚兰在以色列的北边,而现在打仗的地方是在以色列南边的亚拉巴旷野。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在第13节的亚兰后面会看到有小字,这几个小字说“亚兰或作以东”。以东在以色列的东南边。假使我们晓得圣经这里所说的“亚兰”其实指的是以东,那么,就很符合“盐谷”这个地方了。并且,第14节跟着也是说到以东。所以,圣经是告诉我们,大卫在以色列东南边取得了胜利,也是耶和华使他得胜的。

《撒母耳记下》第8章第15节说:“大卫做以色列众人的王,又向众民秉公行义。”这个“秉公行义”,就是照着《撒母耳记上》第10章第25节,撒母耳所立的国法,也就是神所设立的准则来处理国家大事。

这就是“耶和华使他得胜”的原因。

《撒母耳记下》第8章第16节到18节所告诉我们的,是大卫手下几个主要的帮手。来看这两节:“洗鲁雅的儿子约押做元帅,亚希律的儿子约沙法做史官,亚希突的儿子撒督和亚比亚他的儿子亚希米勒做祭司长,西莱雅做书记,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统辖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大卫的众子都做领袖。”

“元帅”就是军事领袖。 “祭司长”就是“大祭司”,是宗教方面的领袖。而“史官”是宫廷的事务大臣,类似秘书长这一类的人物。 “书记”大概是处理信件,记录国家大事的官。看到大卫的这些文治武功,我们就不能不承认:他的成功实在是出自神的祝福。

我们如果学会和大卫一样的依靠神,凡事以神为主,以神为王,我们一定也能经历到大卫所经历的祝福。弟兄姊妹,我们都喜欢神的祝福,都愿意神使我们凡事成功。那么,我们要记住:我们必须先得让神作我们生命的主宰,管理我们才行。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对《撒母耳记下》第8章第2节“量二绳的杀了,量一绳的存留”有哪些不同的解释?

2.  “伯拉大河”,指的是今天的哪一条河?

3.  大卫当时都有哪些得力助手,分别是做什么的?

思考与应用

•  神现在是我生命的主宰吗?我对神是否顺服呢?

•  我身边有哪些人,他们的生命是由神主宰的?我和他们有什么不同?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