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路者學院
当那些日子,凯撒奥古斯都有旨意下来,叫天下人民都报名上册。
a.当那些日子:路加明确告诉我们,他记录了真实的历史和真实的事件。这不是“从前”。这些不是宙斯和阿波罗在奥林匹斯山上的荒诞故事。这是真实的。
b.凯撒奥古斯都有旨意下来:耶稣降生的故事始于古代历史上最杰出人物之一的统治时期。
i.他出生时取名叫屋大维(Octavian),是根据他父亲的名字来取的,他的祖母是尤利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的妹妹。屋大维是个极有天赋的年轻人,这引起了他伯祖父的注意。凯撒最后收养屋大维为养子。公元前45年,屋大维成为凯撒的法定接班人,然而不到一年,凯撒就被人谋杀。屋大维与另外两个人,即马克·安东尼(Mark Antony)和雷比达(Lepidus),结成三巨头联盟,瓜分了罗马的统治权。几十年来,整个地中海世界充满了战争和暴力;现在,在三巨头的执政下,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在罗马和各行省中,人们为了争夺权力和金钱,血腥而残酷的战争连年不绝。
ii.屋大维和安东尼很快就把雷比达踢出局。尽管屋大维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安东尼,但有13年的时间,他和安东尼一直是竞争对手,直至公元前31年。一年间,他们庞大的军队集结就位。安东尼在克利奥帕特拉(Cleopatra)的帮助下,带来了500艘战舰,十万步兵和12000名骑兵。屋大维则以400艘战舰,八万步兵和12000名骑兵应对。屋大维有更好的战略和更灵活的船只,他在阿克兴(Actium)战役中击败了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的联军。现在屋大维是罗马世界唯一的统治者,他的头衔是凯撒奥古斯都。
c.天下人民:几十年来,奥古斯都所生活和耶稣将要出生的天下,也就是地中海盆地,不断遭到战争、破坏、野蛮和不道德行为的摧毁。
i.“20年的内战导致这个曾经充满活力的半岛变得千疮百孔。农田荒芜,城镇遭洗劫或围困,大部分财富被夺走或毁坏。管理和保护体系崩溃,盗贼四起,社区充满危险,百姓夜不敢出门,强盗在大路上游荡,绑架路人卖为奴隶。贸易锐减,投资停滞,利率飙升,房产崩盘。由于富裕和奢侈而变得松散的道德,并没有因为贫困和混乱而得到改善,因为没有什么比富有之后的贫困更令人沮丧的。罗马充满了破产和道德沦丧的人:尝过冒险滋味和学会杀戮的士兵;眼看着自己的积蓄被战争税和通货膨胀消耗殆尽,惘然地等待某种潮流将他们带回富裕生活的公民;被自由冲昏了头脑的妇女,离婚、堕胎和通奸现象成倍增加。”(杜兰特,Durant)
d.凯撒奥古斯都有旨意下来:这个人的权威似乎戏剧性地改变了当时的混乱局面。他所带来的三样东西奇迹般地扭转了局势。首先,他带来了和平,因为他打败了所有对手。其次,他带来了政治和管理技巧,甚至可能是才华。第三,他从埃及带来了大量的金钱支付士兵的工资和帮助罗马复兴经济。
i.“耶稣降生于奥古斯都的统治时期。遭受了长期战争折磨的环地中海地区,如今在政治上实现了统一,罗马帝国的疆土包括了整个地中海盆地。它很快就扩张至盆地之外。奥古斯都是第一任罗马皇帝。他在伯祖父尤利乌斯·凯撒所奠定的基础上进行建造,带来了和平,并以复兴共和国第一公民的名义统治几代罗马人建立起来的王国。奥古斯都所实现的国内和平与秩序,除了偶尔中断外,持续了大约两个世纪。在这之前,地中海沿岸地区从来没有统一过,也从来没有这样繁荣过。罗马和平促进了思想和宗教的传播。”(赖德烈,Latourette)
ii.但即使像凯撒奥古斯都这样的伟大人物,也只是人。这个解决了问题的人也有不小的要求。他要求对罗马帝国拥有绝对的权力。几百年来,罗马为自己是一个共和国——一个靠法律治理、而不是由任何人统治的国家——而自豪。在共和国里,没有人能凌驾于法律之上,罗马元老院、军队和各种政治领袖都和平共处,虽然有时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现在,屋大维要改变这一切。公元前27年,他安排罗马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的称号,意为“崇高”和“神圣”。现在罗马不再是一个由法律统治的共和国,而是一个由皇帝统治的帝国。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就是这个凯撒奥古斯都。
iii.对于奥古斯都这个头衔,杜兰特注释说:“到当时为止,这个词只适用于圣物和圣地,以及某些具有创造性或扩张性的神灵;将这个头衔给予屋大维,给他戴上了神圣的光环,承认他是宗教和各种神明的保护。”
iv.他早期的一个头衔是大元帅,即国家所有武装部队的总司令。但他后来把头衔改成了皇帝。
v.这说明了耶稣将要降生之世界的一些重要事情。这是一个渴望救世主的世界,一个生活在政治救世主凯撒奥古斯都统治下的世界——但那还不够。
vi.“在基督降生前的一个世纪里,由于战争、旧秩序消失和道德败坏,地中海世界看起来摇摇欲坠,有识之士担心它随时会土崩瓦解。尤里乌斯·凯撒和奥古斯都·凯撒将地中海盆地从这场灾难中拯救出来……[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由奥古斯都设计的元首制并没有治愈希-罗文化的疾病,它只是暂时缓解了疾病的发展。”(赖德烈)
vii.“奥古斯都和他的继任者并没有解决地中海世界的基本问题。他们只是掩盖了问题。管理出现问题时,他们就会实施更多的管理,但管理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赖德烈)
这是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的时候,头一次行报名上册的事。
a.报名上册:所描述的登记和报名上册(人口普查)并不是简单的记录或统计人口。这是为了有效地向罗马帝国内的每一个人征税。
i.据莫里斯(Leon Morris)所言,二世纪中叶的护教家殉道士游斯丁(Justin Martyr)说,在他那个时代(耶稣时代的一百多年之后),可以查阅到路加所提到的报名上册的记录。
b.头一次行:原文的意思是“第一次登记”。使用人口普查来征税在古代罗马很常见,所以路加称这次报名上册为“头一次行报名上册”,使之与他后来在使徒行传5:37中提到的著名报名上册区别开来,那一次是在公元6年。
c.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的时候:这是另一个历史支撑点,路加通过已知、可考证的历史人物的统治时期,确保其叙述的真实性。
众人各归各城,报名上册。
a.众人……报名上册:这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思考;一个人在罗马的象牙宫殿里发号施令,整个世界都做出回应。很有可能在那之前,从来没有人像凯撒奥古斯都这样有权力。
i.总体而言,凯撒奥古斯都是一个很好的统治者。他扩张了罗马帝国的疆土,为他的人民做了很多事情。他一生中的最大不幸来自于他的家庭,因为他有一个失常的女儿,没有儿子,他所有的侄子、外孙和他最喜欢的继子都过早去世。但是,像大多数有这种野心和权力的人一样,他也很看重自己。不难想象,当他颁布一项‘叫天下人民都报名上册’的法令时,他感觉自己是多么的不可战胜。这是相当令人兴奋的想法:“我一下命令,整个罗马世界都必须服从。”
ii.但奥古斯都并非真正拥有权柄。在约翰福音19:10-11,耶稣遇到另一个自以为拥有权柄的罗马人。“彼拉多说:‘你不是对我说话吗?你岂不知我有权柄释放你,也有权柄把你钉十字架吗?’耶稣回答说:‘若不是从上头赐给你的,你就毫无权柄办我,所以把我交给你的那人,罪更重了。’”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凯撒奥古斯都,他一切的权柄都是神赐的。
iii.当他坐在王宫里颁布法令时,他认为这是自己意志的最高实践,是他的肌肉的终极展现。但他只不过是神手中的一个工具而已。神应许弥赛亚将会生于伯利恒(弥5:2),预言要得到应验。所以,若一对年轻夫妇不愿意旅行的话,如何能把他们从拿撒勒带到伯利恒呢?这很简单,就是通过政治“救世主”做工,使用他作为一枚棋子,完成神的计划。
iv.我们还看到,尽管奥古斯都成就卓越,但他并不是真正的答案。神允许凯撒奥古斯都高升到前所未闻的人类权力巅峰,有诸多的原因;在某些方面,他就像罗马的施洗约翰,为耶稣预备道路。在故事的结局,最重要的是耶稣。当今世界更认识谁——是耶稣还是凯撒奥古斯都?谁的遗产更持久?
b.众人各归各城:世俗历史没有到记载奥古斯都下令进行人口普查,并要求以这种方式进行,但这与我们根据历史对他的了解是一致的。众所周知,奥古斯都对臣民的民族情感非常敏感,因此他命令臣民返回故乡报名上册。
i.巴克莱和其他人引用了同一时期罗马政府在埃及颁布的人口普查令,法令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回本乡报名上册。
ii.通过这种方法,奥古斯都减轻了对许多人的打击。他们必须旅行,必须纳税,但他们也能和家人相聚,见到他们可能很久没有见过面的亲人。
约瑟也从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犹太去,到了大卫的城,名叫伯利恒,因他本是大卫一族一家的人,要和他所聘之妻马利亚一同报名上册。那时马利亚的身孕已经重了。他们在那里的时候,马利亚的产期到了,就生了头胎的儿子,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
a.约瑟也从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犹太去:从拿撒勒到伯利恒(就在耶路撒冷城外)的路程大约是130公里。这在当时并不是一个短的路程。这是一项耗费时间和金钱的重大任务。
b.要和他所聘之妻马利亚一同报名上册。那时马利亚的身孕已经重了:我们一般认为他们上路的时候,马利亚快要分娩了,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约瑟可能急于让她离开拿撒勒,避免丑闻的压力。路加告诉我们,他们在那里的时候,马利亚的产期到了。
i.根据罗马法律,马利亚不必和约瑟一起去参加纳税的人口普查;但她和约瑟一起去是有道理的,尤其是因为她正处于备受争议的怀孕后期——在拿撒勒肯定有很多流言蜚语。
ii.“很可能约瑟是利用皇帝的命令把马利亚带离村子,远离可能存在的流言蜚语和精神压力。他已经接受她作为自己的妻子(太1:24),但显然仍在订婚期(路2:5),承诺等孩子出生后再结婚。”(莱费德)
c.就生了头胎的儿子:路加的叙事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他以非常简单的方式叙述伟大的事件。在我们现代社会,小事往往被夸大描述,显得它们比实际更重要。然而,在圣灵的默示下,路加以一种低调的方式呈现了这个最令人惊讶的事件。
d.就生了:这个短语充满了惊奇。我们没有看到有人在马利亚分娩时帮助她,虽然可能有人帮助她。不管怎样,这个年轻女子与她所有的家人和支持她的朋友完全分开了,因为他们都在拿撒勒。
i.“叙事的发展好像是马利亚自己做了这些事情,由此得出了一种无痛分娩的教父推论”(布鲁斯,Bruce)。“马利亚自己包裹孩子,表明她是独自分娩的。”(莫里斯)
ii.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不太可能是12月25日,但也并非不可能;这个日期最早是公元四世纪在教会中普及的。
iii.这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公元150年,殉道士犹斯丁说耶稣出生的地方是在伯利恒的一个洞穴里。后来(公元330年)在君士坦丁大帝时期,人们在那个山洞上建了一座教堂,许多人仍然认为那里最可能是耶稣的降生地。
e.头胎的儿子:这引出了一个合乎逻辑的推论,马利亚还有其他小孩,尽管罗马天主教的教义认为马利亚永远保持童贞。
f.用布包起来:这些是贴身的布条。比布条更引人注目的,是他被放在马槽里——一个喂牲畜食物的食槽。
i.特拉普指出,布这个词译自意为“撕破”的古希腊词,意指它们是为包裹耶稣而撕下的布条。
g.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这件事发生在公共场所,现场还有其他旅客和居民。“男人在贩卖货物,小孩子在玩耍,女人在井边闲聊——瞧!天国就在他们中间。”(莫里森,Morrison)
i.“客店里没有地方,象征了将要发生在耶稣身上的事情。只有十字架才是他的容身之处。”(巴克莱)
在伯利恒之野地里有牧羊的人,夜间按着更次看守羊群。
a.在伯利恒之野地里有牧羊的人:伯利恒的牧羊人以看管圣殿的羊群而闻名。这些人也可能保护和看管用于圣殿献祭的羊羔。
b.之野地里:许多人说这事不可能发生在12月下旬,因为牧羊人不会在那个季节的晚上出去。然而,暖冬在犹太地区并不罕见,那里的气候与南加州非常相似。
有主的使者站在他们旁边,主的荣光四面照着他们,牧羊的人就甚惧怕。那天使对他们说:“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忽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赞美神说:“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于神,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人。”
a.有主的使者站在他们旁边:打破寂静黑夜的,是一个天使的闪耀出现和主的荣光。第一个天使给这些被视为社会弃儿的牧羊人带来了大喜的信息(字面意思是他们传扬福音)。
i.“牧羊人是一个名声非常不好的社会阶层……更令人遗憾的是,当他们在乡下各地活动时,常常搞混‘我的’和‘你的’。他们被认为是不可靠的人,不允许在法庭上作证。”(莫里斯)
ii.“最初传扬福音的是一位天使。现在神从天使身上拿走这份荣耀,赐给了圣经里称为使者的传道人(启2:1)。”(特拉普)
b.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他宣告救主降生了,这是(现在也是)是人类的确切需要。我们不需要另一个顾问、改革家或委员会,而是需要一位救主。
c.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赞美神说:一个天使宣告消息后,有一群天使出现了。这是一大队宣告平安的天兵(一群士兵)。当时的世界需要平安,现在同样需要。
i.即使第一世纪的外邦人也感觉到需要和平和一位救主。第一世纪的外邦作家埃皮克提图(Epictetus)表达了这一点:“虽然皇帝可以通过海陆战争带来和平,但他无法从情欲、悲伤和嫉妒中带来平安;他无法给人的内心带来平安,人们对内心平安的渴望,比对外在和平的渴望更强烈。”
ii.天使的荣耀和卑微的耶稣之间的对比一定非常强烈。神喜欢把他的荣耀放在不可靠的器皿里,好使他的荣耀更显著地彰显出来(林后4:7)。
iii.“愿一切的荣耀都归与神,好使我们得平安。”(特拉普)
众天使离开他们升天去了,牧羊的人彼此说:“我们往伯利恒去,看看所成的事,就是主所指示我们的。”他们急忙去了,就寻见马利亚和约瑟,又有那婴孩卧在马槽里。
a.我们往……去:这表明了真实的紧迫感。他们毫不犹豫。
b.看看所成的事:天使告诉他们要寻找“一个包着布,卧在马槽里”的婴孩(路2:12)。看见一个婴儿包着布并不是什么稀奇的记号,但看见婴儿卧在马槽里,却是非常稀奇的事。如果天使没有告诉他们要寻找这样的一个特别记号,他们决不会相信。
c.就寻见马利亚和约瑟,又有那婴孩卧在马槽里:这是一个奇怪的景象,他们被告知要寻找特定的记号。他们不再听见或看见天使,但他们与耶稣有了永恒的相遇。天使可能离开,但耶稣却留了下来。
i.“这是一个令人作呕的画面,这本身就足以使人厌恶基督。还有什么比相信他是万民的王更不可能的呢?因为就是把他列为最底层的人也不配。”(加尔文)
ii.“这是一幅美好的画面,看管圣殿羊群的牧羊人最先看到了除去世人罪孽的神之羔羊。”(巴克莱)
既然看见,就把天使论这孩子的话传开了。凡听见的,就诧异牧羊之人对他们所说的话。马利亚却把这一切的事存在心里,反复思想。牧羊的人回去了,因所听见、所看见的一切事,正如天使向他们所说的,就归荣耀于神,赞美他。
a.就把天使论这孩子的话传开了:天使的报信和婴孩卧在马槽里的记号,激励了牧羊人尽可能多地向其他人讲述他们所听见、所经历的事。
b.凡听见的,就诧异牧羊之人对他们所说的话:牧羊人的好消息令所有听见的人感到诧异。即使他们并不真正明白,他们也意识到发生了某件重要事情。
i.“神为了表明他不以貌取人,把这个伟大的奥秘启示给了牧羊人和博士;一方是穷人,另一方是富人;一方胸无点墨,另一方学富五车;一方是犹太人,另一方是外邦人;一方来自附近,另一方来自远方。”(特拉普)
c.马利亚却把这一切的事存在心里,反复思想:马利亚的反应与牧羊人及听见牧羊人所传信息的人都不一样。她平静地把这一切的事存在心里,反复思想,试图理解这一切的深层含义。
i.“多数人的惊奇只是一时的情感(不定过去时),但马利亚的这种回忆和反复思想是一种持久的习惯(未完成时)。”(布鲁斯)
ii.马利亚有充分的理由反复思想。是什么把她带到伯利恒来的?是罗马皇帝的法令,也许还有拿撒勒的流言蜚语。神通过各样的人和事来实现他的计划。
d.牧羊的人回去了,因所听见、所看见的一切事,正如天使向他们所说的,就归荣耀于神,赞美他:牧羊人充满了喜乐,赞美神,因为天使向他们所说的话完全应验了。
i.“他们荣耀和赞美神的热心,是含蓄地责备我们的懒惰,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责备我们的忘恩负义。如果基督的摇篮对他们有这样的功效,使他们从马厩和马槽升到天上,基督的死和复活,岂不更有能力,使我们升到神面前吗?”(加尔文)
满了八天,就给孩子行割礼,与他起名叫耶稣,这就是没有成胎以前天使所起的名。按摩西律法满了洁净的日子,他们带着孩子上耶路撒冷去,要把他献与主。(正如主的律法上所记:“凡头生的男子必称圣归主。”)又要照主的律法上所说,或用一对斑鸠,或用两只雏鸽献祭。
a.满了八天:这样,耶稣就成全了律法的一切(如利未记12:2-3所吩咐的)。这也表明约瑟和马利亚是真正虔诚和顺服的父母。他们遵从神在利未记12章的命令,所以耶稣也遵从了律法。
b.割礼……满了洁净的日子:割礼和洁净礼仪是必要的,它提醒我们记得我们生来就是罪人(诗51:5)。耶稣本可以免除这些礼仪,因为他并非生而有罪。然而,我们看到他即使还是个婴儿的时候,他就与罪人认同,正如他后来在洗礼和十字架上与罪人认同一样。
i.路加福音2:22应该读作:“他们洁净的日子满了以后。”耶稣还是个婴孩时,就与罪人认同。
ii.“我们先来看洁净的问题。路加把它应用在马利亚和基督的身上。因为‘他们’这个代词可能与约瑟没有关系。”(加尔文)
iii.“原来那无罪的,也永远不会犯罪的,在他受割礼的时候就为我们成为罪。他在世上还不到八天,就被列在罪人中间。马利亚的长子是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但在一个星期大的时候,他就开始担当了多人的罪……正如他在圣殿那天所开始的,他每天都继续为我们,为我们的孩子,生活在痛苦、羞辱和流血中,直到在十字架上完成他父交给他的赎罪工作。自从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压伤的那一天起,他身上就带着我们得救赎的印记。”(怀特,Whyte)
c.或用一对斑鸠,或用两只雏鸽献祭:利未记12章要求生儿子的人行洁净和奉献的礼仪时,要献上一只羊羔。然而,如果这家人买不起羊羔,可以献上两只鸽子。
i.“用两只鸽子来代替羊羔的祭品,被专门地称为穷人的祭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耶稣降生于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巴克莱)
ii.这表明这一切都发生在东方博士到来之前(太2:1-12)。马利亚和约瑟不会在得到天使的警告后,还会回耶路撒冷去(太2:13),收到博士的丰富礼物后,他们也不会只献上两只鸽子(太2:11)。
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面,这人又公义又虔诚,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又有圣灵在他身上。他得了圣灵的启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见主所立的基督。他受了圣灵的感动,进入圣殿,正遇见耶稣的父母抱着孩子进来,要照律法的规矩办理。西面就用手接过他来,称颂神,说:“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
a.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西面可能已经知道关于弥赛亚降临的传闻。施洗约翰诞生的消息及其意义被广泛传播(路1:65),听见天使报信的牧羊人可能是看管圣殿羊群的人,他们可能已经向圣殿里的人报告了所发生的事。
b.他受了圣灵的感动,进入圣殿:然而,那天带领他进入圣殿的,不是传闻,而是圣灵。西面是一个知道如何被圣灵引导的人,他既听见神对他的应许,又在适当的时候受圣灵感动进入圣殿。
c.西面就用手接过他来:西面的预言充满了对救主的爱;他几乎不认识耶稣。我们这些对耶稣有更多认识的人,应该更爱他。
d.照你的话:西缅现在有了平安,因为他在今生看见神的应许应验了。
e.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这就好像神吩咐西面彻夜地独自守望,直到太阳升起。对他来说,这是神的日出,因为耶稣已经来了,西缅不再需要守望了。
f.是照亮外邦人的光:西缅的预言的奇妙之处,是它表明这光也是为外邦人预备的。耶稣的救恩从以色列开始,但总是要扩展到以色列之外。
i.约翰·特拉普(John Trapp)引用了一位诗人关于西面内心的描述:
“我不再惧怕罪恶,也不再害怕死亡。
我可以安然离去,因我有了生命;
我不再渴望,因我有了慈爱;
我不再寻找,因我有了光明;
我不再服侍,因我有了圣子;
我不再悲伤,因我有了喜乐;
可爱的孩子,愿这首赞美诗成为你的摇篮曲,成为我的安魂曲。噢,躺在我的怀里,让我安眠在你的平安中。”
孩子的父母因这论耶稣的话就希奇。西面给他们祝福,又对孩子的母亲马利亚说:“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作毁谤的话柄,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
a.孩子的父母因……就希奇:我们可以想象,当约瑟和马利亚看见神感动别人的心,使他们认识他们的儿子时,他们是多么的惊喜交织。不管你多么了解耶稣,看到别人来认识他,那都是非常特别的事。
b.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这一点可从彼得悔改而犹大却绝望中看到。一个强盗说亵渎的话,另一个却相信。耶稣就像一块磁铁,有些人被他吸引,有些人却远离他。
c.又要作毁谤的话柄:话柄的字面意思是“人射击的目标。”耶稣将成为邪恶力量射击的目标。
d.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马利亚要知道,成为弥赛亚的母亲并不完全是甜美和容易的。这既是极大的荣幸,但也是沉重的担子。
i.看到耶稣被人弃绝和忍受苦难时,没有谁比他母亲更痛苦的。这不仅是因为一位母亲的天生之爱,也是因为弃绝耶稣,就是弃绝她。奇妙的是,他的无罪,也是她的清白。
又有女先知名叫亚拿,是亚设支派法内力的女儿,年纪已经老迈,从作童女出嫁的时候,同丈夫住了七年,就寡居了。现在已经八十四岁 ,并不离开圣殿,禁食祈求,昼夜侍奉神。正当那时,她进前来称谢神,将孩子的事对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赎的人讲说。
a.女先知名叫亚拿:我们不知道亚拿是以什么身份成为女先知的。也许是因为她讲了这些关于耶稣的特别话语。
b.并不离开圣殿,禁食祈求,昼夜侍奉神:这个虔诚的妇女全心全意地侍奉神。亚拿亲密地与神同行体现在她爱耶稣,渴望向别人讲述耶稣的事(将孩子的事对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赎的人讲说)。
i.亚拿是个了不起的妇女。作为一个寡妇,她深知痛苦和丧亲的滋味,但她没有因此而苦毒。作为一个老年妇人,她没有失去盼望。也许因为她是一个敬拜的妇女,一个祷告的妇女。
约瑟和马利亚照主的律法办完了一切的事,就回加利利,到自己的城拿撒勒去了。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神的恩在他身上。
a.约瑟和马利亚照主的律法办完了一切的事:路加强调耶稣完全顺服神,甚至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如此。
b.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耶稣像其他孩子一样长大成长;然而,这里首先提到的是他的灵命成长。我们可以说,耶稣关于自己的身份和呼召的认识,与他的年龄是相称的。当他五岁的时候,他并没有30岁那样的理解能力;但对一个五岁的孩子而言,他的理解力达到了最大限度。
i.耶稣的成长给今天的基督徒父母带来了启迪。他们也祈求自己的孩子在灵性上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并引导他们的孩子走上这样的道路。
c.又有神的恩在他身上:耶稣的生命中充满神的仁慈和恩惠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有关孩童耶稣的奇迹传说只不过是迷信故事;惟有神的恩在他身上。
i.除了路加福音2:40的概论外,我们对耶稣从一个月大到十二岁的生活知之甚少。我们可能对他童年的细节很好奇,但除了圣灵在圣经里告诉我们的以外,我们不需要知道其它什么。
ii.为了满足这种好奇心,有人写了他们所谓的《耶稣童年福音》。它们包含了惊人而愚蠢的奇迹,比如耶稣在马槽里说话,治愈被咒诅变成骡子的人,他拍拍手,泥鸟就有了生命;用他的洗澡水洒在病人身上,病人就得医治,等等。然而,“圣经无语之处,我们亦当无耳。”(特拉普)
每年到逾越节,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当他十二岁的时候,他们按着节期的规矩上去。守满了节期,他们回去,孩童耶稣仍旧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并不知道,以为他在同行的人中间,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在亲族和熟识的人中找他。既找不着,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
a.每年到逾越节,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参加主要节日是神在出埃及记23:17和申命记16:16中的命令。按照惯例,加利利的虔诚信徒会在节日期间成群结队地到耶路撒冷朝圣。
i.跟着大群旅行者行走的小男孩很容易找不到——我们不应该指责约瑟和马利亚对孩子的疏忽。但丢失弥赛亚,马利亚一定感到非常难过。
b.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正如我们从殷勤和敬虔父母身上所看到的,他们努力去寻找他们的儿子耶稣。
过了三天,就遇见他在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凡听见他的,都希奇他的聪明和他的应对。他父母看见就很希奇。他母亲对他说:“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 ”他所说的这话,他们不明白。
a.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有三天的时间,十二岁的耶稣讨论神的道,听众对他的聪明和他的应对感到诧异。
i.“公会有个规矩,逾越节的时候,他们会在圣殿里与百姓见面,在一切愿意听的人面前探讨宗教和神学问题。”(巴克莱)
ii.若我们认识到犹太拉比令人钦佩的洞察力和分析,就能体会到耶稣与犹太拉比一起讨论问题的画面是何等的令人难忘。这有点像一个中学生在和一位火箭科学家讨论物理学。耶稣确实有一个独特优势,他与圣经的作者有特别的关系。
b.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在那个时代,没有什么比子承父业更自然的。耶稣确实继承了约瑟的事业,成为一个木匠,但他这里的话表明,他至少开始了解他与他天父的独特关系。
i.在耶稣自愿接受人性局限的情况下,我们无法明确说明是耶稣何时认识到他的身份和他奉差遣之目的的,但应该是在很早的时候——这可能不是他刚开始认识到的时候,而是已经全面认识到了。
c.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耶稣的这些最早话语意义重大。这些话所隐含的惊讶,意味着他知道马利亚和约瑟了解他与父神的特殊关系。这表明他们在家里教养耶稣的时候一定讨论过这个问题,也许还以此为指导。
d.他所说的这话,他们不明白:耶稣的话告诉他们,他的身份是父神的独生子,虽然他们不明白。在当时的犹太教中,男孩在十二岁左右就开始学习父亲的手艺。耶稣在圣殿里教导文士,遵守了这个传统。
他就同他们下去,回到拿撒勒,并且顺从他们。他母亲把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里。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
a.他就同他们下去,回到拿撒勒:耶稣在拿撒勒长大,度过了他的童年和成年的早期阶段。他将履行长子的职责;然后在某个时候,约瑟退出了舞台,耶稣成了“一家之主”。在正式开始委任给他的事工之前,他从事自己的职业,供养他的家庭,爱他的神,并在无数小事上证明自己是绝对忠诚的。
i.“基督徒并不总是做非凡的事。他是以非凡的方式做平凡的事。”(莫里森)
b.并且顺从他们:知道自己是谁,并没有使耶稣变得骄傲自大;耶稣顺从他的父母。他从异象回到责任上,正如他后来从变像山回到责任上一样。
c.他母亲把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里:路加在他写作、编辑福音书的时候,可能亲自采访了马利亚,并从她那里听说了这些事(以及关于约翰和耶稣出生的事)。
d.耶稣的智慧……增长:路加福音2:40中所描述的成长继续着。
e.耶稣的身量……增长:他不仅身量增长,而且也是一个长大了的人。
f.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他与天父的个人关系越来亲密,与他人的友谊和关系也不断加深。
i.翻译为“喜爱”的词与新约其它地方翻译为“恩典”的词是同一个词,但这并不是指延及罪人的拯救恩典。“这句话的最佳表达是:‘神喜悦他。’”(怀特)
ii.耶稣不是生来就是个超人。他是逐渐长大和成熟的。“他经历了一个自然但完美的灵命和身体成长。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他都是完美的。”(焦乐富,Geldenhuys)
路加福音第2章——耶稣降生和孩童时期。
A. 耶稣降生的世界。
1.(1节)一项罗马法令传遍整个地中海世界。
当那些日子,凯撒奥古斯都有旨意下来,叫天下人民都报名上册。
a.当那些日子:路加明确告诉我们,他记录了真实的历史和真实的事件。这不是“从前”。这些不是宙斯和阿波罗在奥林匹斯山上的荒诞故事。这是真实的。
b.凯撒奥古斯都有旨意下来:耶稣降生的故事始于古代历史上最杰出人物之一的统治时期。
i.他出生时取名叫屋大维(Octavian),是根据他父亲的名字来取的,他的祖母是尤利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的妹妹。屋大维是个极有天赋的年轻人,这引起了他伯祖父的注意。凯撒最后收养屋大维为养子。公元前45年,屋大维成为凯撒的法定接班人,然而不到一年,凯撒就被人谋杀。屋大维与另外两个人,即马克·安东尼(Mark Antony)和雷比达(Lepidus),结成三巨头联盟,瓜分了罗马的统治权。几十年来,整个地中海世界充满了战争和暴力;现在,在三巨头的执政下,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在罗马和各行省中,人们为了争夺权力和金钱,血腥而残酷的战争连年不绝。
ii.屋大维和安东尼很快就把雷比达踢出局。尽管屋大维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安东尼,但有13年的时间,他和安东尼一直是竞争对手,直至公元前31年。一年间,他们庞大的军队集结就位。安东尼在克利奥帕特拉(Cleopatra)的帮助下,带来了500艘战舰,十万步兵和12000名骑兵。屋大维则以400艘战舰,八万步兵和12000名骑兵应对。屋大维有更好的战略和更灵活的船只,他在阿克兴(Actium)战役中击败了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的联军。现在屋大维是罗马世界唯一的统治者,他的头衔是凯撒奥古斯都。
c.天下人民:几十年来,奥古斯都所生活和耶稣将要出生的天下,也就是地中海盆地,不断遭到战争、破坏、野蛮和不道德行为的摧毁。
i.“20年的内战导致这个曾经充满活力的半岛变得千疮百孔。农田荒芜,城镇遭洗劫或围困,大部分财富被夺走或毁坏。管理和保护体系崩溃,盗贼四起,社区充满危险,百姓夜不敢出门,强盗在大路上游荡,绑架路人卖为奴隶。贸易锐减,投资停滞,利率飙升,房产崩盘。由于富裕和奢侈而变得松散的道德,并没有因为贫困和混乱而得到改善,因为没有什么比富有之后的贫困更令人沮丧的。罗马充满了破产和道德沦丧的人:尝过冒险滋味和学会杀戮的士兵;眼看着自己的积蓄被战争税和通货膨胀消耗殆尽,惘然地等待某种潮流将他们带回富裕生活的公民;被自由冲昏了头脑的妇女,离婚、堕胎和通奸现象成倍增加。”(杜兰特,Durant)
d.凯撒奥古斯都有旨意下来:这个人的权威似乎戏剧性地改变了当时的混乱局面。他所带来的三样东西奇迹般地扭转了局势。首先,他带来了和平,因为他打败了所有对手。其次,他带来了政治和管理技巧,甚至可能是才华。第三,他从埃及带来了大量的金钱支付士兵的工资和帮助罗马复兴经济。
i.“耶稣降生于奥古斯都的统治时期。遭受了长期战争折磨的环地中海地区,如今在政治上实现了统一,罗马帝国的疆土包括了整个地中海盆地。它很快就扩张至盆地之外。奥古斯都是第一任罗马皇帝。他在伯祖父尤利乌斯·凯撒所奠定的基础上进行建造,带来了和平,并以复兴共和国第一公民的名义统治几代罗马人建立起来的王国。奥古斯都所实现的国内和平与秩序,除了偶尔中断外,持续了大约两个世纪。在这之前,地中海沿岸地区从来没有统一过,也从来没有这样繁荣过。罗马和平促进了思想和宗教的传播。”(赖德烈,Latourette)
ii.但即使像凯撒奥古斯都这样的伟大人物,也只是人。这个解决了问题的人也有不小的要求。他要求对罗马帝国拥有绝对的权力。几百年来,罗马为自己是一个共和国——一个靠法律治理、而不是由任何人统治的国家——而自豪。在共和国里,没有人能凌驾于法律之上,罗马元老院、军队和各种政治领袖都和平共处,虽然有时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现在,屋大维要改变这一切。公元前27年,他安排罗马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的称号,意为“崇高”和“神圣”。现在罗马不再是一个由法律统治的共和国,而是一个由皇帝统治的帝国。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就是这个凯撒奥古斯都。
iii.对于奥古斯都这个头衔,杜兰特注释说:“到当时为止,这个词只适用于圣物和圣地,以及某些具有创造性或扩张性的神灵;将这个头衔给予屋大维,给他戴上了神圣的光环,承认他是宗教和各种神明的保护。”
iv.他早期的一个头衔是大元帅,即国家所有武装部队的总司令。但他后来把头衔改成了皇帝。
v.这说明了耶稣将要降生之世界的一些重要事情。这是一个渴望救世主的世界,一个生活在政治救世主凯撒奥古斯都统治下的世界——但那还不够。
vi.“在基督降生前的一个世纪里,由于战争、旧秩序消失和道德败坏,地中海世界看起来摇摇欲坠,有识之士担心它随时会土崩瓦解。尤里乌斯·凯撒和奥古斯都·凯撒将地中海盆地从这场灾难中拯救出来……[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由奥古斯都设计的元首制并没有治愈希-罗文化的疾病,它只是暂时缓解了疾病的发展。”(赖德烈)
vii.“奥古斯都和他的继任者并没有解决地中海世界的基本问题。他们只是掩盖了问题。管理出现问题时,他们就会实施更多的管理,但管理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赖德烈)
2.(2节)加利利附近的罗马行政区巡抚。
这是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的时候,头一次行报名上册的事。
a.报名上册:所描述的登记和报名上册(人口普查)并不是简单的记录或统计人口。这是为了有效地向罗马帝国内的每一个人征税。
i.据莫里斯(Leon Morris)所言,二世纪中叶的护教家殉道士游斯丁(Justin Martyr)说,在他那个时代(耶稣时代的一百多年之后),可以查阅到路加所提到的报名上册的记录。
b.头一次行:原文的意思是“第一次登记”。使用人口普查来征税在古代罗马很常见,所以路加称这次报名上册为“头一次行报名上册”,使之与他后来在使徒行传5:37中提到的著名报名上册区别开来,那一次是在公元6年。
c.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的时候:这是另一个历史支撑点,路加通过已知、可考证的历史人物的统治时期,确保其叙述的真实性。
3.(3节)天下人民遵从凯撒奥古斯都的命令而行。
众人各归各城,报名上册。
a.众人……报名上册:这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思考;一个人在罗马的象牙宫殿里发号施令,整个世界都做出回应。很有可能在那之前,从来没有人像凯撒奥古斯都这样有权力。
i.总体而言,凯撒奥古斯都是一个很好的统治者。他扩张了罗马帝国的疆土,为他的人民做了很多事情。他一生中的最大不幸来自于他的家庭,因为他有一个失常的女儿,没有儿子,他所有的侄子、外孙和他最喜欢的继子都过早去世。但是,像大多数有这种野心和权力的人一样,他也很看重自己。不难想象,当他颁布一项‘叫天下人民都报名上册’的法令时,他感觉自己是多么的不可战胜。这是相当令人兴奋的想法:“我一下命令,整个罗马世界都必须服从。”
ii.但奥古斯都并非真正拥有权柄。在约翰福音19:10-11,耶稣遇到另一个自以为拥有权柄的罗马人。“彼拉多说:‘你不是对我说话吗?你岂不知我有权柄释放你,也有权柄把你钉十字架吗?’耶稣回答说:‘若不是从上头赐给你的,你就毫无权柄办我,所以把我交给你的那人,罪更重了。’”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凯撒奥古斯都,他一切的权柄都是神赐的。
iii.当他坐在王宫里颁布法令时,他认为这是自己意志的最高实践,是他的肌肉的终极展现。但他只不过是神手中的一个工具而已。神应许弥赛亚将会生于伯利恒(弥5:2),预言要得到应验。所以,若一对年轻夫妇不愿意旅行的话,如何能把他们从拿撒勒带到伯利恒呢?这很简单,就是通过政治“救世主”做工,使用他作为一枚棋子,完成神的计划。
iv.我们还看到,尽管奥古斯都成就卓越,但他并不是真正的答案。神允许凯撒奥古斯都高升到前所未闻的人类权力巅峰,有诸多的原因;在某些方面,他就像罗马的施洗约翰,为耶稣预备道路。在故事的结局,最重要的是耶稣。当今世界更认识谁——是耶稣还是凯撒奥古斯都?谁的遗产更持久?
b.众人各归各城:世俗历史没有到记载奥古斯都下令进行人口普查,并要求以这种方式进行,但这与我们根据历史对他的了解是一致的。众所周知,奥古斯都对臣民的民族情感非常敏感,因此他命令臣民返回故乡报名上册。
i.巴克莱和其他人引用了同一时期罗马政府在埃及颁布的人口普查令,法令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回本乡报名上册。
ii.通过这种方法,奥古斯都减轻了对许多人的打击。他们必须旅行,必须纳税,但他们也能和家人相聚,见到他们可能很久没有见过面的亲人。
B.耶稣降生。
1.(4-7节)约瑟和马利亚来到伯利恒,耶稣降生。
约瑟也从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犹太去,到了大卫的城,名叫伯利恒,因他本是大卫一族一家的人,要和他所聘之妻马利亚一同报名上册。那时马利亚的身孕已经重了。他们在那里的时候,马利亚的产期到了,就生了头胎的儿子,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
a.约瑟也从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犹太去:从拿撒勒到伯利恒(就在耶路撒冷城外)的路程大约是130公里。这在当时并不是一个短的路程。这是一项耗费时间和金钱的重大任务。
b.要和他所聘之妻马利亚一同报名上册。那时马利亚的身孕已经重了:我们一般认为他们上路的时候,马利亚快要分娩了,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约瑟可能急于让她离开拿撒勒,避免丑闻的压力。路加告诉我们,他们在那里的时候,马利亚的产期到了。
i.根据罗马法律,马利亚不必和约瑟一起去参加纳税的人口普查;但她和约瑟一起去是有道理的,尤其是因为她正处于备受争议的怀孕后期——在拿撒勒肯定有很多流言蜚语。
ii.“很可能约瑟是利用皇帝的命令把马利亚带离村子,远离可能存在的流言蜚语和精神压力。他已经接受她作为自己的妻子(太1:24),但显然仍在订婚期(路2:5),承诺等孩子出生后再结婚。”(莱费德)
c.就生了头胎的儿子:路加的叙事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他以非常简单的方式叙述伟大的事件。在我们现代社会,小事往往被夸大描述,显得它们比实际更重要。然而,在圣灵的默示下,路加以一种低调的方式呈现了这个最令人惊讶的事件。
d.就生了:这个短语充满了惊奇。我们没有看到有人在马利亚分娩时帮助她,虽然可能有人帮助她。不管怎样,这个年轻女子与她所有的家人和支持她的朋友完全分开了,因为他们都在拿撒勒。
i.“叙事的发展好像是马利亚自己做了这些事情,由此得出了一种无痛分娩的教父推论”(布鲁斯,Bruce)。“马利亚自己包裹孩子,表明她是独自分娩的。”(莫里斯)
ii.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不太可能是12月25日,但也并非不可能;这个日期最早是公元四世纪在教会中普及的。
iii.这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公元150年,殉道士犹斯丁说耶稣出生的地方是在伯利恒的一个洞穴里。后来(公元330年)在君士坦丁大帝时期,人们在那个山洞上建了一座教堂,许多人仍然认为那里最可能是耶稣的降生地。
e.头胎的儿子:这引出了一个合乎逻辑的推论,马利亚还有其他小孩,尽管罗马天主教的教义认为马利亚永远保持童贞。
f.用布包起来:这些是贴身的布条。比布条更引人注目的,是他被放在马槽里——一个喂牲畜食物的食槽。
i.特拉普指出,布这个词译自意为“撕破”的古希腊词,意指它们是为包裹耶稣而撕下的布条。
g.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这件事发生在公共场所,现场还有其他旅客和居民。“男人在贩卖货物,小孩子在玩耍,女人在井边闲聊——瞧!天国就在他们中间。”(莫里森,Morrison)
i.“客店里没有地方,象征了将要发生在耶稣身上的事情。只有十字架才是他的容身之处。”(巴克莱)
2.(8节)牧羊人看守羊群。
在伯利恒之野地里有牧羊的人,夜间按着更次看守羊群。
a.在伯利恒之野地里有牧羊的人:伯利恒的牧羊人以看管圣殿的羊群而闻名。这些人也可能保护和看管用于圣殿献祭的羊羔。
b.之野地里:许多人说这事不可能发生在12月下旬,因为牧羊人不会在那个季节的晚上出去。然而,暖冬在犹太地区并不罕见,那里的气候与南加州非常相似。
3.(9-14节)天使报喜信。
有主的使者站在他们旁边,主的荣光四面照着他们,牧羊的人就甚惧怕。那天使对他们说:“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忽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赞美神说:“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于神,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人。”
a.有主的使者站在他们旁边:打破寂静黑夜的,是一个天使的闪耀出现和主的荣光。第一个天使给这些被视为社会弃儿的牧羊人带来了大喜的信息(字面意思是他们传扬福音)。
i.“牧羊人是一个名声非常不好的社会阶层……更令人遗憾的是,当他们在乡下各地活动时,常常搞混‘我的’和‘你的’。他们被认为是不可靠的人,不允许在法庭上作证。”(莫里斯)
ii.“最初传扬福音的是一位天使。现在神从天使身上拿走这份荣耀,赐给了圣经里称为使者的传道人(启2:1)。”(特拉普)
b.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他宣告救主降生了,这是(现在也是)是人类的确切需要。我们不需要另一个顾问、改革家或委员会,而是需要一位救主。
c.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赞美神说:一个天使宣告消息后,有一群天使出现了。这是一大队宣告平安的天兵(一群士兵)。当时的世界需要平安,现在同样需要。
i.即使第一世纪的外邦人也感觉到需要和平和一位救主。第一世纪的外邦作家埃皮克提图(Epictetus)表达了这一点:“虽然皇帝可以通过海陆战争带来和平,但他无法从情欲、悲伤和嫉妒中带来平安;他无法给人的内心带来平安,人们对内心平安的渴望,比对外在和平的渴望更强烈。”
ii.天使的荣耀和卑微的耶稣之间的对比一定非常强烈。神喜欢把他的荣耀放在不可靠的器皿里,好使他的荣耀更显著地彰显出来(林后4:7)。
iii.“愿一切的荣耀都归与神,好使我们得平安。”(特拉普)
4.(15-16节)牧羊人去寻找婴孩耶稣。
众天使离开他们升天去了,牧羊的人彼此说:“我们往伯利恒去,看看所成的事,就是主所指示我们的。”他们急忙去了,就寻见马利亚和约瑟,又有那婴孩卧在马槽里。
a.我们往……去:这表明了真实的紧迫感。他们毫不犹豫。
b.看看所成的事:天使告诉他们要寻找“一个包着布,卧在马槽里”的婴孩(路2:12)。看见一个婴儿包着布并不是什么稀奇的记号,但看见婴儿卧在马槽里,却是非常稀奇的事。如果天使没有告诉他们要寻找这样的一个特别记号,他们决不会相信。
c.就寻见马利亚和约瑟,又有那婴孩卧在马槽里:这是一个奇怪的景象,他们被告知要寻找特定的记号。他们不再听见或看见天使,但他们与耶稣有了永恒的相遇。天使可能离开,但耶稣却留了下来。
i.“这是一个令人作呕的画面,这本身就足以使人厌恶基督。还有什么比相信他是万民的王更不可能的呢?因为就是把他列为最底层的人也不配。”(加尔文)
ii.“这是一幅美好的画面,看管圣殿羊群的牧羊人最先看到了除去世人罪孽的神之羔羊。”(巴克莱)
5.(17-20节)牧羊人传扬耶稣降生的消息。
既然看见,就把天使论这孩子的话传开了。凡听见的,就诧异牧羊之人对他们所说的话。马利亚却把这一切的事存在心里,反复思想。牧羊的人回去了,因所听见、所看见的一切事,正如天使向他们所说的,就归荣耀于神,赞美他。
a.就把天使论这孩子的话传开了:天使的报信和婴孩卧在马槽里的记号,激励了牧羊人尽可能多地向其他人讲述他们所听见、所经历的事。
b.凡听见的,就诧异牧羊之人对他们所说的话:牧羊人的好消息令所有听见的人感到诧异。即使他们并不真正明白,他们也意识到发生了某件重要事情。
i.“神为了表明他不以貌取人,把这个伟大的奥秘启示给了牧羊人和博士;一方是穷人,另一方是富人;一方胸无点墨,另一方学富五车;一方是犹太人,另一方是外邦人;一方来自附近,另一方来自远方。”(特拉普)
c.马利亚却把这一切的事存在心里,反复思想:马利亚的反应与牧羊人及听见牧羊人所传信息的人都不一样。她平静地把这一切的事存在心里,反复思想,试图理解这一切的深层含义。
i.“多数人的惊奇只是一时的情感(不定过去时),但马利亚的这种回忆和反复思想是一种持久的习惯(未完成时)。”(布鲁斯)
ii.马利亚有充分的理由反复思想。是什么把她带到伯利恒来的?是罗马皇帝的法令,也许还有拿撒勒的流言蜚语。神通过各样的人和事来实现他的计划。
d.牧羊的人回去了,因所听见、所看见的一切事,正如天使向他们所说的,就归荣耀于神,赞美他:牧羊人充满了喜乐,赞美神,因为天使向他们所说的话完全应验了。
i.“他们荣耀和赞美神的热心,是含蓄地责备我们的懒惰,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责备我们的忘恩负义。如果基督的摇篮对他们有这样的功效,使他们从马厩和马槽升到天上,基督的死和复活,岂不更有能力,使我们升到神面前吗?”(加尔文)
C.约瑟和马利亚进圣殿将耶稣献给主。
1.(21-24节)耶稣的割礼和奉献。
满了八天,就给孩子行割礼,与他起名叫耶稣,这就是没有成胎以前天使所起的名。按摩西律法满了洁净的日子,他们带着孩子上耶路撒冷去,要把他献与主。(正如主的律法上所记:“凡头生的男子必称圣归主。”)又要照主的律法上所说,或用一对斑鸠,或用两只雏鸽献祭。
a.满了八天:这样,耶稣就成全了律法的一切(如利未记12:2-3所吩咐的)。这也表明约瑟和马利亚是真正虔诚和顺服的父母。他们遵从神在利未记12章的命令,所以耶稣也遵从了律法。
b.割礼……满了洁净的日子:割礼和洁净礼仪是必要的,它提醒我们记得我们生来就是罪人(诗51:5)。耶稣本可以免除这些礼仪,因为他并非生而有罪。然而,我们看到他即使还是个婴儿的时候,他就与罪人认同,正如他后来在洗礼和十字架上与罪人认同一样。
i.路加福音2:22应该读作:“他们洁净的日子满了以后。”耶稣还是个婴孩时,就与罪人认同。
ii.“我们先来看洁净的问题。路加把它应用在马利亚和基督的身上。因为‘他们’这个代词可能与约瑟没有关系。”(加尔文)
iii.“原来那无罪的,也永远不会犯罪的,在他受割礼的时候就为我们成为罪。他在世上还不到八天,就被列在罪人中间。马利亚的长子是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但在一个星期大的时候,他就开始担当了多人的罪……正如他在圣殿那天所开始的,他每天都继续为我们,为我们的孩子,生活在痛苦、羞辱和流血中,直到在十字架上完成他父交给他的赎罪工作。自从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压伤的那一天起,他身上就带着我们得救赎的印记。”(怀特,Whyte)
c.或用一对斑鸠,或用两只雏鸽献祭:利未记12章要求生儿子的人行洁净和奉献的礼仪时,要献上一只羊羔。然而,如果这家人买不起羊羔,可以献上两只鸽子。
i.“用两只鸽子来代替羊羔的祭品,被专门地称为穷人的祭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耶稣降生于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巴克莱)
ii.这表明这一切都发生在东方博士到来之前(太2:1-12)。马利亚和约瑟不会在得到天使的警告后,还会回耶路撒冷去(太2:13),收到博士的丰富礼物后,他们也不会只献上两只鸽子(太2:11)。
2.(25-32节)神对西面的应许得应验。
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面,这人又公义又虔诚,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又有圣灵在他身上。他得了圣灵的启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见主所立的基督。他受了圣灵的感动,进入圣殿,正遇见耶稣的父母抱着孩子进来,要照律法的规矩办理。西面就用手接过他来,称颂神,说:“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
a.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西面可能已经知道关于弥赛亚降临的传闻。施洗约翰诞生的消息及其意义被广泛传播(路1:65),听见天使报信的牧羊人可能是看管圣殿羊群的人,他们可能已经向圣殿里的人报告了所发生的事。
b.他受了圣灵的感动,进入圣殿:然而,那天带领他进入圣殿的,不是传闻,而是圣灵。西面是一个知道如何被圣灵引导的人,他既听见神对他的应许,又在适当的时候受圣灵感动进入圣殿。
c.西面就用手接过他来:西面的预言充满了对救主的爱;他几乎不认识耶稣。我们这些对耶稣有更多认识的人,应该更爱他。
d.照你的话:西缅现在有了平安,因为他在今生看见神的应许应验了。
e.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这就好像神吩咐西面彻夜地独自守望,直到太阳升起。对他来说,这是神的日出,因为耶稣已经来了,西缅不再需要守望了。
f.是照亮外邦人的光:西缅的预言的奇妙之处,是它表明这光也是为外邦人预备的。耶稣的救恩从以色列开始,但总是要扩展到以色列之外。
i.约翰·特拉普(John Trapp)引用了一位诗人关于西面内心的描述:
“我不再惧怕罪恶,也不再害怕死亡。
我可以安然离去,因我有了生命;
我不再渴望,因我有了慈爱;
我不再寻找,因我有了光明;
我不再服侍,因我有了圣子;
我不再悲伤,因我有了喜乐;
可爱的孩子,愿这首赞美诗成为你的摇篮曲,成为我的安魂曲。噢,躺在我的怀里,让我安眠在你的平安中。”
3.(33-35节)西面的应许和警告。
孩子的父母因这论耶稣的话就希奇。西面给他们祝福,又对孩子的母亲马利亚说:“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作毁谤的话柄,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
a.孩子的父母因……就希奇:我们可以想象,当约瑟和马利亚看见神感动别人的心,使他们认识他们的儿子时,他们是多么的惊喜交织。不管你多么了解耶稣,看到别人来认识他,那都是非常特别的事。
b.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这一点可从彼得悔改而犹大却绝望中看到。一个强盗说亵渎的话,另一个却相信。耶稣就像一块磁铁,有些人被他吸引,有些人却远离他。
c.又要作毁谤的话柄:话柄的字面意思是“人射击的目标。”耶稣将成为邪恶力量射击的目标。
d.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马利亚要知道,成为弥赛亚的母亲并不完全是甜美和容易的。这既是极大的荣幸,但也是沉重的担子。
i.看到耶稣被人弃绝和忍受苦难时,没有谁比他母亲更痛苦的。这不仅是因为一位母亲的天生之爱,也是因为弃绝耶稣,就是弃绝她。奇妙的是,他的无罪,也是她的清白。
4.(36-38节)亚拿为救主做见证。
又有女先知名叫亚拿,是亚设支派法内力的女儿,年纪已经老迈,从作童女出嫁的时候,同丈夫住了七年,就寡居了。现在已经八十四岁 ,并不离开圣殿,禁食祈求,昼夜侍奉神。正当那时,她进前来称谢神,将孩子的事对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赎的人讲说。
a.女先知名叫亚拿:我们不知道亚拿是以什么身份成为女先知的。也许是因为她讲了这些关于耶稣的特别话语。
b.并不离开圣殿,禁食祈求,昼夜侍奉神:这个虔诚的妇女全心全意地侍奉神。亚拿亲密地与神同行体现在她爱耶稣,渴望向别人讲述耶稣的事(将孩子的事对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赎的人讲说)。
i.亚拿是个了不起的妇女。作为一个寡妇,她深知痛苦和丧亲的滋味,但她没有因此而苦毒。作为一个老年妇人,她没有失去盼望。也许因为她是一个敬拜的妇女,一个祷告的妇女。
5.(39-40节)回拿撒勒。
约瑟和马利亚照主的律法办完了一切的事,就回加利利,到自己的城拿撒勒去了。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神的恩在他身上。
a.约瑟和马利亚照主的律法办完了一切的事:路加强调耶稣完全顺服神,甚至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如此。
b.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耶稣像其他孩子一样长大成长;然而,这里首先提到的是他的灵命成长。我们可以说,耶稣关于自己的身份和呼召的认识,与他的年龄是相称的。当他五岁的时候,他并没有30岁那样的理解能力;但对一个五岁的孩子而言,他的理解力达到了最大限度。
i.耶稣的成长给今天的基督徒父母带来了启迪。他们也祈求自己的孩子在灵性上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并引导他们的孩子走上这样的道路。
c.又有神的恩在他身上:耶稣的生命中充满神的仁慈和恩惠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有关孩童耶稣的奇迹传说只不过是迷信故事;惟有神的恩在他身上。
i.除了路加福音2:40的概论外,我们对耶稣从一个月大到十二岁的生活知之甚少。我们可能对他童年的细节很好奇,但除了圣灵在圣经里告诉我们的以外,我们不需要知道其它什么。
ii.为了满足这种好奇心,有人写了他们所谓的《耶稣童年福音》。它们包含了惊人而愚蠢的奇迹,比如耶稣在马槽里说话,治愈被咒诅变成骡子的人,他拍拍手,泥鸟就有了生命;用他的洗澡水洒在病人身上,病人就得医治,等等。然而,“圣经无语之处,我们亦当无耳。”(特拉普)
D.耶稣在他父的家里。
1.(41-45节)耶稣在逾越节朝圣中走失。
每年到逾越节,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当他十二岁的时候,他们按着节期的规矩上去。守满了节期,他们回去,孩童耶稣仍旧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并不知道,以为他在同行的人中间,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在亲族和熟识的人中找他。既找不着,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
a.每年到逾越节,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参加主要节日是神在出埃及记23:17和申命记16:16中的命令。按照惯例,加利利的虔诚信徒会在节日期间成群结队地到耶路撒冷朝圣。
i.跟着大群旅行者行走的小男孩很容易找不到——我们不应该指责约瑟和马利亚对孩子的疏忽。但丢失弥赛亚,马利亚一定感到非常难过。
b.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正如我们从殷勤和敬虔父母身上所看到的,他们努力去寻找他们的儿子耶稣。
2.(46-50节)他们发现耶稣正在圣殿里教导和学习。
过了三天,就遇见他在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凡听见他的,都希奇他的聪明和他的应对。他父母看见就很希奇。他母亲对他说:“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 ”他所说的这话,他们不明白。
a.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有三天的时间,十二岁的耶稣讨论神的道,听众对他的聪明和他的应对感到诧异。
i.“公会有个规矩,逾越节的时候,他们会在圣殿里与百姓见面,在一切愿意听的人面前探讨宗教和神学问题。”(巴克莱)
ii.若我们认识到犹太拉比令人钦佩的洞察力和分析,就能体会到耶稣与犹太拉比一起讨论问题的画面是何等的令人难忘。这有点像一个中学生在和一位火箭科学家讨论物理学。耶稣确实有一个独特优势,他与圣经的作者有特别的关系。
b.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在那个时代,没有什么比子承父业更自然的。耶稣确实继承了约瑟的事业,成为一个木匠,但他这里的话表明,他至少开始了解他与他天父的独特关系。
i.在耶稣自愿接受人性局限的情况下,我们无法明确说明是耶稣何时认识到他的身份和他奉差遣之目的的,但应该是在很早的时候——这可能不是他刚开始认识到的时候,而是已经全面认识到了。
c.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耶稣的这些最早话语意义重大。这些话所隐含的惊讶,意味着他知道马利亚和约瑟了解他与父神的特殊关系。这表明他们在家里教养耶稣的时候一定讨论过这个问题,也许还以此为指导。
d.他所说的这话,他们不明白:耶稣的话告诉他们,他的身份是父神的独生子,虽然他们不明白。在当时的犹太教中,男孩在十二岁左右就开始学习父亲的手艺。耶稣在圣殿里教导文士,遵守了这个传统。
3.(51-52节)耶稣的长大成长。
他就同他们下去,回到拿撒勒,并且顺从他们。他母亲把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里。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
a.他就同他们下去,回到拿撒勒:耶稣在拿撒勒长大,度过了他的童年和成年的早期阶段。他将履行长子的职责;然后在某个时候,约瑟退出了舞台,耶稣成了“一家之主”。在正式开始委任给他的事工之前,他从事自己的职业,供养他的家庭,爱他的神,并在无数小事上证明自己是绝对忠诚的。
i.“基督徒并不总是做非凡的事。他是以非凡的方式做平凡的事。”(莫里森)
b.并且顺从他们:知道自己是谁,并没有使耶稣变得骄傲自大;耶稣顺从他的父母。他从异象回到责任上,正如他后来从变像山回到责任上一样。
c.他母亲把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里:路加在他写作、编辑福音书的时候,可能亲自采访了马利亚,并从她那里听说了这些事(以及关于约翰和耶稣出生的事)。
d.耶稣的智慧……增长:路加福音2:40中所描述的成长继续着。
e.耶稣的身量……增长:他不仅身量增长,而且也是一个长大了的人。
f.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他与天父的个人关系越来亲密,与他人的友谊和关系也不断加深。
i.翻译为“喜爱”的词与新约其它地方翻译为“恩典”的词是同一个词,但这并不是指延及罪人的拯救恩典。“这句话的最佳表达是:‘神喜悦他。’”(怀特)
ii.耶稣不是生来就是个超人。他是逐渐长大和成熟的。“他经历了一个自然但完美的灵命和身体成长。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他都是完美的。”(焦乐富,Geldenhu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