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路者學院
“耶稣的这些回答并不是机敏的尖锐反驳,而是智慧的最终表达,揭示了他们对这些问题的无知。”(摩根)
有一天,耶稣在殿里教训百姓、讲福音的时候,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上前来,问他说:“你告诉我们,你仗着什么权柄作这些事?给你这权柄的是谁呢?”
a.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上前来:耶稣并不希望与这些宗教领袖进行伟大的辩论。他想要教导众人,将神的好消息告诉他们。然而,质问的人来到他那里,他就用极大的智慧和能力回答他们。
b.你告诉我们,你仗着什么权柄作这些事?耶稣进入耶路撒冷,从殿里赶出败坏的商贩,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现在,宗教领袖想知道耶稣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尤其是因为他没有接受过传统的拉比训练。
i.宗教当局对耶稣的怀疑并不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然而,耶稣的洁净圣殿和公开教导,使得他们更加关注他。“对于耶稣的教导、传道及洁净圣殿的行为(路19:45-46),在当局看来,即使不是对抗性的,也是极具争议性的。”(佩特)
耶稣回答说:“我也要问你们一句话,你们且告诉我,约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是从人间来的呢?”他们彼此商议说:“我们若说‘从天上来’,他必说,‘你们为什么不信他呢?’若说‘从人间来’,百姓都要用石头打死我们,因为他们信约翰是先知。”于是回答说:“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耶稣说:“我也不告诉你们我仗着什么权柄作这些事。”
a.约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是从人间来的呢?耶稣用这个问题来回答他们,他并没有回避他们的问题。相反,他用这个问题来解释他是谁,并揭露宗教和政治领袖的虚伪。如果约翰是从神来的,那么他宣称耶稣是弥赛亚就是正确的——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耶稣就拥有一切的权柄。
i.“因为约翰和耶稣一样,并不是拉比,所以当局对其中一个的反应,会影响到他们对另一个的反应。”(佩特)
b.于是回答说:“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这种反应表明他们并非真诚地寻求真理。他们更关心的是赢得反对耶稣的辩论,而不是认识真理。
i.“他实际上说,如果你们看到权柄却不承认,那么再多的辩论也无法使你们信服。”(焦乐富)
c.我也不告诉你们我仗着什么权柄作这些事:他们显明自己是虚伪的寻求者,因此耶稣拒绝回答他们的问题。对真诚的寻求者,耶稣会充满关怀和怜悯,但对冷嘲热讽的批评者和操控者,他不会那样做。
i.如果我们想从耶稣那里得到答案,我们必须先正确对待已经启示的真理。这些人知道约翰说耶稣是弥赛亚,却不愿意接受。
耶稣就设比喻对百姓说:“有人栽了一个葡萄园,租给园户,就往外国去住了许久。到了时候,打发一个仆人到园户那里去,叫他们把园中当纳的果子交给他。园户竟打了他,叫他空手回去。又打发一个仆人去,他们也打了他,并且凌辱他,叫他空手回去。又打发第三个仆人去,他们也打伤了他,把他推出去了。园主说:‘我怎么办呢?我要打发我的爱子去,或者他们尊敬他。’不料,园户看见他,就彼此商量说:‘这是承受产业的,我们杀他吧,使产业归于我们!’于是把他推出葡萄园外杀了。这样,葡萄园的主人要怎样处治他们呢?他要来除灭这些园户,将葡萄园转给别人。”
a.有人栽了一个葡萄园,租给园户:这种出租方式在耶稣时代是常见做法,尤其是在加利利。考古学家发现了此类地主和佃农之间的纠纷记录。
b.栽了一个葡萄园:这个比喻不仅与文化有关联,而且植根于旧约。耶稣的听众会记得在旧约里,葡萄园常常被用来比喻以色列(赛5:1-7)。在这个比喻中,佃农(园户)代表了犹太人中的宗教领袖。
c.租给园户:园户没有购买也没有栽种葡萄园。一位慷慨的园主让他们管理葡萄园,他们却背叛了主人,总有一天他们要因自己的背叛受到惩罚。
i.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万有的主人神,比我们更有耐心地对待反叛,但总有一天他要对反叛的人进行清算。
d.我怎么办呢?我要打发我的爱子去:葡萄园的主人多次试图从葡萄园和园户那里得到他应得的收获。他先后打发三个仆人去要他所当得的,但园户都拒绝了他们。最后,他打发他的爱子去,以为“他们尊敬他。”
e.这是承受产业的。我们杀他吧,使产业归于我们:葡萄园的租户愚蠢地认为,他们杀了葡萄园主的儿子,也就是已经继承或将要继承葡萄园的人,他们会获益。他们这种愚蠢的假设大错特错。
i.“耶利米亚(Jeremias)推测,园户看见园主的儿子到来,就以为主人已经死了。因此,如果他们杀死唯一的继承人,他们作为第一索取者,葡萄园将被交给他们。”(佩特)
ii.“在所有权不确定的时代,任何人只要使用土地满三年,在没有其他索取者的情况下,他就被认为是土地的拥有者。”(莫里斯)
iii.这个比喻告诉我们,耶稣知道他是儿子——神的儿子——知道自己很快就会被杀害。
听见的人说:“这是万不可的。”耶稣看着他们说:“经上记着:‘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什么意思呢?凡掉在那石头上的,必要跌碎;那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文士和祭司长看出这比喻是指着他们说的,当时就想要下手拿他,只是惧怕百姓。
a.这是万不可的:宗教领袖立刻明白这个比喻,并反对耶稣把他们比作反叛和愚蠢的园户(文士和祭司长看出这比喻是指着他们说的)。他们无知地认为:“这绝不可能是我们。”
b.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耶稣根据诗篇第118篇教导他们,因为这篇诗歌描述了弥赛亚来到耶路撒冷的情况,耶稣凯旋进入耶路撒冷的时候,已经正式向以色列人显明他的身份。犹太领袖的敌意表明,这块弥赛亚的石头正在被弃绝,尽管刚开始众人迎接他的时候,大声呼喊和散那。
i.“耶稣把被弃的儿子和被弃的石头联系起来,似乎暗示他是在解释人们关于(园主)儿子的遭遇所产生的疑问。”(佩特)
c.……石头……房角的头块石头:在圣经中,耶稣常常被比作石头或磐石。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的时候,他是随着他们、供应他们所需的磐石(林前10:4)。他是绊脚的石头(彼前2:8)。他是非人手所凿出来的一块石头,要打碎灭绝世上的列国(但2:45)。
i.房角的头块石头:“在古代,房角的头块石头主要用来承受两堵墙的重压。它的功能有点像拱门或其它建筑形式中的‘拱心石’或‘顶石’。这是一块对整个建筑物至关重要的石头。”(费兹麦尔,佩特引用)
d.凡掉在那石头上的,必要跌碎;那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凡来到耶稣面前的人,他们的骄傲和自我意志必要跌碎;凡拒绝来到耶稣面前的人,在审判的时候必被基督砸得稀烂。
于是窥探耶稣,打发奸细装作好人,要在他的话上得把柄,好将他交在巡抚的政权之下。奸细就问耶稣说:“夫子,我们晓得你所讲所传都是正道,也不取人的外貌,乃是诚诚实实传神的道。我们纳税给凯撒,可以不可以?”
a.要在他的话上得把柄,好将他交在巡抚的政权之下:公众舆论曾使他们无法制止耶稣。现在,基督的敌人试图让耶稣看起来是站在罗马政府一边的,让公众舆论反过来对他不利。
i.奸细:原文含有这样的意思:“我蹲下来,设下埋伏。一个人蹲在某个秘密的地方,窥探、偷听、捕捉或伤害……毫无疑问,经文中提到的那些人是一些最卑鄙的人,他们被恶毒的法利赛人雇用,去做徒劳无益的事。”(克拉克)
b.夫子,我们晓得你所讲所传都是正道,也不取人的外貌,乃是诚诚实实传神的道:这是一个明显而笨拙的企图,想用奉承影响耶稣。他们希望耶稣不坚定或者愚蠢到被他们的空洞赞美打动。
i.“这是一只戴在肮脏手上的漂亮手套。”(特拉普)
c.我们纳税给凯撒,可以不可以?耶稣在这个问题上的进退两难局面很明显。如果他说该纳税,他可能会被指责否认神对以色列的主权(这使得他在犹太人中不受欢迎)。如果他说不该纳税,他就是罗马的敌人。
i.长期以来,罗马一直要求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纳税,至少从公元6年开始,他们被迫直接向皇帝的国库纳税。一些犹太爱国者(如奋锐党人)拒绝承认罗马统治的合法性,而大多数人都不情愿地纳了税。
耶稣看出他们的诡诈,就对他们说: “拿一个银钱来给我看。这像和这号是谁的?”他们说:“是凯撒的。”耶稣说:“这样,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他们当着百姓,在这话上得不着把柄,又希奇他的应对,就闭口无言了。
a.你们为什么试探我?(译注:中文圣经没有这句话)耶稣说这话的时候,若他的话语里带有几分恼怒,也不是单单是为他自己。我们很容易可以想象耶稣是在想:“你们试探我总是失败,却为什么还不断地试探我?你们要多久才能信服我?”
b.这像和这号是谁的?本质上耶稣是说:“当你使用凯撒的银币时,你就承认了他的政权,因此你必须按他所要求的纳税。”
i.“银币上刻着提比留的头像和文字:TI. CAESAR DIVI AVG. F. AVGVSTVS(凯撒提庇留,神圣的奥古斯都之子,奥古斯都)。古银币的肖像和文字被理解为一种财产印记;这些银币是属凯撒的。”(佩特)
ii.我们可以从美国发行的硬币上的铭文中学到属灵的功课,因为每一个短语都与基督徒生活密切相关。
· 我们相信神。
· 自由。
· 合众为一。
c.这样,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耶稣肯定政府可以对我们提出合理的要求。我们在一切事情上要对神负责,但在公民和国家事务上,我们必须服从政府。
i.彼得是这样说的:“敬畏神,尊敬君王”(彼前2:17)。“耶稣是在说,我们同时既是天上的公民,也是地上的公民。”(莫里斯)
ii.“每个基督徒都有双重国籍。他是他所居住国家的公民。他得益于国家的很多东西。有一个稳定的政府,才能给予人安全保障,抵挡不法之人;他得益于各种公共服务。”(巴克莱)
iii.法兰士(R.T. France)在他对马太福音第22章的注释中指出:“归给的一般意思是‘归还’(而他们在17节中使用的动词是‘给’)。它是一个描述支付账单或偿还债务的动词。那是他们所欠他的。”
d.神的物当归给神:每个人都印有神的形象。意思是说,我们是属神的,不是属凯撒的,甚至不是属我们自己的。
i. “这确定了界限,规定了权利,区分了天地两个帝国的管辖权。银币上刻有君王的肖像,表明世俗之物都属于它们的政府。神的形象印在人的灵魂上,表明灵魂的一切官能和能力都属于至高者,应该为他服务。”(克拉克)
ii. 如果犹太人之前把属神的物归给他,他们就决不会把什么东西归给凯撒了。在新约时代,如果他们之前遵守他们与神所立的约,他们就决不会忍受罗马帝国的占领压迫。
e.在这话上得不着把柄:耶稣对他们的问题做出了明智而恰当的回答。然而,在路加福音23:2中,他们却把这个把完美的答案歪曲成一个指控,控告耶稣“禁止纳税给凯撒”。这实际上与他说的恰恰相反。
撒都该人常说没有复活的事。有几个来问耶稣,说: “夫子,摩西为我们写着说:‘人若有妻无子就死了,他兄弟当娶他的妻,为哥哥生子立后。’有弟兄七人,第一个娶了妻,没有孩子死了;第二个、第三个也娶过她;那七个人都娶过她,没有留下孩子就死了。后来妇人也死了。这样,当复活的时候,她是哪一个的妻子呢?因为他们七个人都娶过她。”
a.撒都该人常说没有复活的事:撒都该人是现代自由主义神学家的古代版本。他们是反超自然主义者,只接受摩西五经为真实可信——并且随己意忽视其中的某些内容。他们不相信永生、灵体或天使。
i.撒都该人这个名称来自撒督的祭司家族(如结44:15);就好像是说:“撒督人。”它是一个祭司教派或党派。(佩特)
ii.“他们是保守、贵族化的大祭司党派,思想世俗化,非常愿意与罗马人合作,当然,这也使他们能够维持自己的特权地位。”(莫里斯)
b.有弟兄七人:撒都该人问了耶稣一个假设——荒谬——的问题,希望借此证明复活的观念是无稽之谈。根据申命记25:5-10,如果一个已婚男人没有孩子就死去,他的兄弟有责任与他的遗孀同房,妇人所生的长子要归到她已故丈夫的名下。法利赛人依照这个说法设想了复杂的情况,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样,当复活的时候,她是哪一个的妻子呢?”
i.这种弟娶兄长遗孀的做法称为叔娶寡嫂制(levirate marriage)。这个词来自拉丁语“lavir”,意思是“小叔”。这就是该问题中的具体思想。
ii.“也许,这是他们经常讲述的老套故事之一,目的是嘲笑复活的事。”(司布真)
耶稣说:“这世界的人有娶有嫁,惟有算为配得那世界,与从死里复活的人,也不娶也不嫁,因为他们不能再死,和天使一样,既是复活的人,就为神的儿子。”
a.也不娶也不嫁:首先,耶稣提醒他们,复活的生命与今世的生命完全不同。它不只是这个世界及其安排的延续,而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秩序。
i.这段经文令很多人产生联想,想知道天堂里是否有婚姻关系,或者世上的夫妻在天堂里是否将没有特殊的关系。关于来世的生活,我们所知不多,无法做出详尽的回答,但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原则。
· 家庭关系在来世的生活中仍然为人所知。耶稣描述那个财主在来世生活中知道他的家庭关系(路16:27-28)。
· 天堂的荣耀在于与神的关系和连结,它超过其它任何事物,包括现在的家庭关系(启 21:22-23)。
ii.如果耶稣在这里所说的复活生命似乎不包括我们在世上所知道的某些快乐,那只是因为天堂的快乐和满足远远超过我们在地上所认识的快乐。我们无法完全确定来世的荣耀将是什么样子的,但我们可以肯定,没有人会对安排感到失望(启22:1-5)。
iii.这个问题并非只是假设。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天堂里会有很多人曾不止有一个配偶。耶稣在这里告诉我们,嫉妒和排斥在天堂里没有立足之地。
iv.这种关于天堂的圣经理解,与伊斯兰教或摩门教神学中那些感官的天堂之梦截然不同。“穆罕默德自称真主给了他特别许可,让他知道自己要娶什么样的女人,并随时可以把她们撵走;所以,他向他的所有崇拜者和追随者承诺,复活的时候,将会享受到肉体的快乐。”(特拉普)
b.因为他们不能再死,和天使一样,既是复活的人,就为神的儿子:第二,耶稣提醒我们,天堂里的生命是永恒的,与天使现今所经历的有一些共同特征——但复活的人会更大,他们被称为神的儿子和复活的人,新约却没有这样称呼天使。
i. 如果来生中没有死亡,就没有生育的必要。
ii.不容忽略的最明显一点是:耶稣告诉撒都该人,天使是真实存在的。“事实上,耶稣提到天使包含了两层意思,因为撒都该人否认有天使。”(卡森)
至于死人复活,摩西在荆棘篇上称主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就指示明白了。神原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因为在他那里,人都是活的。”有几个文士说:“夫子,你说得好!” 以后他们不敢再问他什么。
a.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耶稣只使用了《托拉》证明复活的真实性。《托拉》就是摩西五经,是撒都该人唯一接受为权威的书卷。如果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没有复活,神就不能说他是亚伯拉罕的神,而是要说:“我曾是亚伯拉罕的神。”
i.这个强调告诉我们,那些在主里面死的人是活着的。
· 他们各自活着——他们在来生还是不同的个体。
· 他们按着名字被提到——他们是被人所知的,而不是无名的。
· 他们不再悲伤,不再死亡,乃是作为神的儿子活着。
· 他们并非不复存在——我们知道他们在那里,他们也知道。
ii.“神的孩子们,你们应该像你们的天父那样思考问题,这是最恰当的。他说:‘在他那里,人都是活的。’我们要用圣经纠正我们的措辞,论到死去的圣徒时,要像神的启示那样说……我们的家人应当算上那些身体长眠于教堂墓地中的弟兄姊妹和朋友,要把那些离世进入幔内的人仍算为我们的家人。”(司布真)
b.神原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这表明有复活和来生,无论不信和怀疑的撒都该人怎么认为和教导。耶稣回答得非常恰当,他的朋友和敌人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i.“永活的神是活人的神;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还活着。”(司布真)
耶稣对他们说:“人怎么说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诗篇上大卫自己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做你的脚凳。’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
a.人怎么说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文士、法利赛人及撒都该人问耶稣问题,是试图让他难堪或设陷阱害他。耶稣问他们问题不是这样。相反,他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你们真的认识我是谁吗?”
i.耶稣试验他们关于弥赛亚的观念。他要他们思考,他们可能不知道关于弥赛亚的一切,有些东西可能需要学习。
b.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耶稣引用诗篇110:1,指出大卫王称弥赛亚为他的主。这意味着弥赛亚不仅是大卫的子孙(一个广受赞同的弥赛亚头衔),他也是大卫的主。正如启示录22:16所说的,他既“是大卫的根,又是他的后裔。”
众百姓听的时候,耶稣对门徒说: “你们要防备文士。他们好穿长衣游行,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他们安,又喜爱会堂里的高位,筵席上的首座; 他们侵吞寡妇的家产,假意作很长的祷告。这些人要受更重的刑罚!”
a.他们好穿长衣游行:这些文士是悠闲的人,别人工作时,他们在旁边观看。喜爱人问他们安:他们要求别人承认他们在神面前的地位。高位:他们要求特殊地位和特权。
b.侵吞寡妇的家产:可能是指文士假装帮助寡妇,反而利用她们的信任从她们那里夺走了财产。或是他们从善意的寡妇那里获得了礼物,却管理不善。或是他们用虚假的承诺向寡妇索要礼物。
i.那个时代的犹太教师不能收学费,但可以收礼物。显然,许多文士利用奉承和操纵,从那些最没有能力送他们礼物的人——比如寡妇——那里获得了大量的礼物。
ii. 在耶稣的时代,许多犹太人教导说,老师应该像神一样被尊敬;他们说他们比其他任何行业的人都应该得到更多的尊敬和尊重。他们教导说,一个人能做的最伟大事情,就是给老师钱财。当然,这是老师们自己教的!
c.假意作很长的祷告:文士认为他们更属灵,因为他们作很长的祷告。但是摩根说得很对,当一个男人离开他的妻子时,旅程短,他写的信也短;但离妻子愈远,他写的信就愈长。摩根说有些人一定离神很远,因为他们的祷告太长了!
d.这些人要受更重的刑罚:这些文士的做法与一个门徒应有的生活作风完全相反——门徒要生活得像仆人,像孩子,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耶稣说我们不仅要留意他们怎么说,也要留意他们怎么做,尤其要留意他们的结局。
i.文士是呈现宗教形象的专家,但在人面前的宗教形象不是神在我们身上寻找的东西。神关心的是我们的宗教现实,而不是形象。
路加福音第20章——宗教和政治领袖质问耶稣及耶稣的回答
“耶稣的这些回答并不是机敏的尖锐反驳,而是智慧的最终表达,揭示了他们对这些问题的无知。”(摩根)
A. 宗教领袖质问耶稣的权柄。
1.(1-2节)宗教和政治领袖质问耶稣。
有一天,耶稣在殿里教训百姓、讲福音的时候,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上前来,问他说:“你告诉我们,你仗着什么权柄作这些事?给你这权柄的是谁呢?”
a.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上前来:耶稣并不希望与这些宗教领袖进行伟大的辩论。他想要教导众人,将神的好消息告诉他们。然而,质问的人来到他那里,他就用极大的智慧和能力回答他们。
b.你告诉我们,你仗着什么权柄作这些事?耶稣进入耶路撒冷,从殿里赶出败坏的商贩,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现在,宗教领袖想知道耶稣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尤其是因为他没有接受过传统的拉比训练。
i.宗教当局对耶稣的怀疑并不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然而,耶稣的洁净圣殿和公开教导,使得他们更加关注他。“对于耶稣的教导、传道及洁净圣殿的行为(路19:45-46),在当局看来,即使不是对抗性的,也是极具争议性的。”(佩特)
2.(3-8节)耶稣用另一个问题来回答他们的问题。
耶稣回答说:“我也要问你们一句话,你们且告诉我,约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是从人间来的呢?”他们彼此商议说:“我们若说‘从天上来’,他必说,‘你们为什么不信他呢?’若说‘从人间来’,百姓都要用石头打死我们,因为他们信约翰是先知。”于是回答说:“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耶稣说:“我也不告诉你们我仗着什么权柄作这些事。”
a.约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是从人间来的呢?耶稣用这个问题来回答他们,他并没有回避他们的问题。相反,他用这个问题来解释他是谁,并揭露宗教和政治领袖的虚伪。如果约翰是从神来的,那么他宣称耶稣是弥赛亚就是正确的——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耶稣就拥有一切的权柄。
i.“因为约翰和耶稣一样,并不是拉比,所以当局对其中一个的反应,会影响到他们对另一个的反应。”(佩特)
b.于是回答说:“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这种反应表明他们并非真诚地寻求真理。他们更关心的是赢得反对耶稣的辩论,而不是认识真理。
i.“他实际上说,如果你们看到权柄却不承认,那么再多的辩论也无法使你们信服。”(焦乐富)
c.我也不告诉你们我仗着什么权柄作这些事:他们显明自己是虚伪的寻求者,因此耶稣拒绝回答他们的问题。对真诚的寻求者,耶稣会充满关怀和怜悯,但对冷嘲热讽的批评者和操控者,他不会那样做。
i.如果我们想从耶稣那里得到答案,我们必须先正确对待已经启示的真理。这些人知道约翰说耶稣是弥赛亚,却不愿意接受。
B.凶恶园户的比喻。
1.(9-16节a)园主和园户的比喻。
耶稣就设比喻对百姓说:“有人栽了一个葡萄园,租给园户,就往外国去住了许久。到了时候,打发一个仆人到园户那里去,叫他们把园中当纳的果子交给他。园户竟打了他,叫他空手回去。又打发一个仆人去,他们也打了他,并且凌辱他,叫他空手回去。又打发第三个仆人去,他们也打伤了他,把他推出去了。园主说:‘我怎么办呢?我要打发我的爱子去,或者他们尊敬他。’不料,园户看见他,就彼此商量说:‘这是承受产业的,我们杀他吧,使产业归于我们!’于是把他推出葡萄园外杀了。这样,葡萄园的主人要怎样处治他们呢?他要来除灭这些园户,将葡萄园转给别人。”
a.有人栽了一个葡萄园,租给园户:这种出租方式在耶稣时代是常见做法,尤其是在加利利。考古学家发现了此类地主和佃农之间的纠纷记录。
b.栽了一个葡萄园:这个比喻不仅与文化有关联,而且植根于旧约。耶稣的听众会记得在旧约里,葡萄园常常被用来比喻以色列(赛5:1-7)。在这个比喻中,佃农(园户)代表了犹太人中的宗教领袖。
c.租给园户:园户没有购买也没有栽种葡萄园。一位慷慨的园主让他们管理葡萄园,他们却背叛了主人,总有一天他们要因自己的背叛受到惩罚。
i.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万有的主人神,比我们更有耐心地对待反叛,但总有一天他要对反叛的人进行清算。
d.我怎么办呢?我要打发我的爱子去:葡萄园的主人多次试图从葡萄园和园户那里得到他应得的收获。他先后打发三个仆人去要他所当得的,但园户都拒绝了他们。最后,他打发他的爱子去,以为“他们尊敬他。”
e.这是承受产业的。我们杀他吧,使产业归于我们:葡萄园的租户愚蠢地认为,他们杀了葡萄园主的儿子,也就是已经继承或将要继承葡萄园的人,他们会获益。他们这种愚蠢的假设大错特错。
i.“耶利米亚(Jeremias)推测,园户看见园主的儿子到来,就以为主人已经死了。因此,如果他们杀死唯一的继承人,他们作为第一索取者,葡萄园将被交给他们。”(佩特)
ii.“在所有权不确定的时代,任何人只要使用土地满三年,在没有其他索取者的情况下,他就被认为是土地的拥有者。”(莫里斯)
iii.这个比喻告诉我们,耶稣知道他是儿子——神的儿子——知道自己很快就会被杀害。
2.(16b-19节)耶稣应用比喻。
听见的人说:“这是万不可的。”耶稣看着他们说:“经上记着:‘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什么意思呢?凡掉在那石头上的,必要跌碎;那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文士和祭司长看出这比喻是指着他们说的,当时就想要下手拿他,只是惧怕百姓。
a.这是万不可的:宗教领袖立刻明白这个比喻,并反对耶稣把他们比作反叛和愚蠢的园户(文士和祭司长看出这比喻是指着他们说的)。他们无知地认为:“这绝不可能是我们。”
b.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耶稣根据诗篇第118篇教导他们,因为这篇诗歌描述了弥赛亚来到耶路撒冷的情况,耶稣凯旋进入耶路撒冷的时候,已经正式向以色列人显明他的身份。犹太领袖的敌意表明,这块弥赛亚的石头正在被弃绝,尽管刚开始众人迎接他的时候,大声呼喊和散那。
i.“耶稣把被弃的儿子和被弃的石头联系起来,似乎暗示他是在解释人们关于(园主)儿子的遭遇所产生的疑问。”(佩特)
c.……石头……房角的头块石头:在圣经中,耶稣常常被比作石头或磐石。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的时候,他是随着他们、供应他们所需的磐石(林前10:4)。他是绊脚的石头(彼前2:8)。他是非人手所凿出来的一块石头,要打碎灭绝世上的列国(但2:45)。
i.房角的头块石头:“在古代,房角的头块石头主要用来承受两堵墙的重压。它的功能有点像拱门或其它建筑形式中的‘拱心石’或‘顶石’。这是一块对整个建筑物至关重要的石头。”(费兹麦尔,佩特引用)
d.凡掉在那石头上的,必要跌碎;那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凡来到耶稣面前的人,他们的骄傲和自我意志必要跌碎;凡拒绝来到耶稣面前的人,在审判的时候必被基督砸得稀烂。
C.神和凯撒。
1.(20-22节)法利赛人试图陷害耶稣。
于是窥探耶稣,打发奸细装作好人,要在他的话上得把柄,好将他交在巡抚的政权之下。奸细就问耶稣说:“夫子,我们晓得你所讲所传都是正道,也不取人的外貌,乃是诚诚实实传神的道。我们纳税给凯撒,可以不可以?”
a.要在他的话上得把柄,好将他交在巡抚的政权之下:公众舆论曾使他们无法制止耶稣。现在,基督的敌人试图让耶稣看起来是站在罗马政府一边的,让公众舆论反过来对他不利。
i.奸细:原文含有这样的意思:“我蹲下来,设下埋伏。一个人蹲在某个秘密的地方,窥探、偷听、捕捉或伤害……毫无疑问,经文中提到的那些人是一些最卑鄙的人,他们被恶毒的法利赛人雇用,去做徒劳无益的事。”(克拉克)
b.夫子,我们晓得你所讲所传都是正道,也不取人的外貌,乃是诚诚实实传神的道:这是一个明显而笨拙的企图,想用奉承影响耶稣。他们希望耶稣不坚定或者愚蠢到被他们的空洞赞美打动。
i.“这是一只戴在肮脏手上的漂亮手套。”(特拉普)
c.我们纳税给凯撒,可以不可以?耶稣在这个问题上的进退两难局面很明显。如果他说该纳税,他可能会被指责否认神对以色列的主权(这使得他在犹太人中不受欢迎)。如果他说不该纳税,他就是罗马的敌人。
i.长期以来,罗马一直要求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纳税,至少从公元6年开始,他们被迫直接向皇帝的国库纳税。一些犹太爱国者(如奋锐党人)拒绝承认罗马统治的合法性,而大多数人都不情愿地纳了税。
2.(23-26节)耶稣回答他们的问题。
耶稣看出他们的诡诈,就对他们说: “拿一个银钱来给我看。这像和这号是谁的?”他们说:“是凯撒的。”耶稣说:“这样,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他们当着百姓,在这话上得不着把柄,又希奇他的应对,就闭口无言了。
a.你们为什么试探我?(译注:中文圣经没有这句话)耶稣说这话的时候,若他的话语里带有几分恼怒,也不是单单是为他自己。我们很容易可以想象耶稣是在想:“你们试探我总是失败,却为什么还不断地试探我?你们要多久才能信服我?”
b.这像和这号是谁的?本质上耶稣是说:“当你使用凯撒的银币时,你就承认了他的政权,因此你必须按他所要求的纳税。”
i.“银币上刻着提比留的头像和文字:TI. CAESAR DIVI AVG. F. AVGVSTVS(凯撒提庇留,神圣的奥古斯都之子,奥古斯都)。古银币的肖像和文字被理解为一种财产印记;这些银币是属凯撒的。”(佩特)
ii.我们可以从美国发行的硬币上的铭文中学到属灵的功课,因为每一个短语都与基督徒生活密切相关。
· 我们相信神。
· 自由。
· 合众为一。
c.这样,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耶稣肯定政府可以对我们提出合理的要求。我们在一切事情上要对神负责,但在公民和国家事务上,我们必须服从政府。
i.彼得是这样说的:“敬畏神,尊敬君王”(彼前2:17)。“耶稣是在说,我们同时既是天上的公民,也是地上的公民。”(莫里斯)
ii.“每个基督徒都有双重国籍。他是他所居住国家的公民。他得益于国家的很多东西。有一个稳定的政府,才能给予人安全保障,抵挡不法之人;他得益于各种公共服务。”(巴克莱)
iii.法兰士(R.T. France)在他对马太福音第22章的注释中指出:“归给的一般意思是‘归还’(而他们在17节中使用的动词是‘给’)。它是一个描述支付账单或偿还债务的动词。那是他们所欠他的。”
d.神的物当归给神:每个人都印有神的形象。意思是说,我们是属神的,不是属凯撒的,甚至不是属我们自己的。
i. “这确定了界限,规定了权利,区分了天地两个帝国的管辖权。银币上刻有君王的肖像,表明世俗之物都属于它们的政府。神的形象印在人的灵魂上,表明灵魂的一切官能和能力都属于至高者,应该为他服务。”(克拉克)
ii. 如果犹太人之前把属神的物归给他,他们就决不会把什么东西归给凯撒了。在新约时代,如果他们之前遵守他们与神所立的约,他们就决不会忍受罗马帝国的占领压迫。
e.在这话上得不着把柄:耶稣对他们的问题做出了明智而恰当的回答。然而,在路加福音23:2中,他们却把这个把完美的答案歪曲成一个指控,控告耶稣“禁止纳税给凯撒”。这实际上与他说的恰恰相反。
D.复活的问题
1.(27-33节)撒都该人问耶稣一个荒谬的问题。
撒都该人常说没有复活的事。有几个来问耶稣,说: “夫子,摩西为我们写着说:‘人若有妻无子就死了,他兄弟当娶他的妻,为哥哥生子立后。’有弟兄七人,第一个娶了妻,没有孩子死了;第二个、第三个也娶过她;那七个人都娶过她,没有留下孩子就死了。后来妇人也死了。这样,当复活的时候,她是哪一个的妻子呢?因为他们七个人都娶过她。”
a.撒都该人常说没有复活的事:撒都该人是现代自由主义神学家的古代版本。他们是反超自然主义者,只接受摩西五经为真实可信——并且随己意忽视其中的某些内容。他们不相信永生、灵体或天使。
i.撒都该人这个名称来自撒督的祭司家族(如结44:15);就好像是说:“撒督人。”它是一个祭司教派或党派。(佩特)
ii.“他们是保守、贵族化的大祭司党派,思想世俗化,非常愿意与罗马人合作,当然,这也使他们能够维持自己的特权地位。”(莫里斯)
b.有弟兄七人:撒都该人问了耶稣一个假设——荒谬——的问题,希望借此证明复活的观念是无稽之谈。根据申命记25:5-10,如果一个已婚男人没有孩子就死去,他的兄弟有责任与他的遗孀同房,妇人所生的长子要归到她已故丈夫的名下。法利赛人依照这个说法设想了复杂的情况,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样,当复活的时候,她是哪一个的妻子呢?”
i.这种弟娶兄长遗孀的做法称为叔娶寡嫂制(levirate marriage)。这个词来自拉丁语“lavir”,意思是“小叔”。这就是该问题中的具体思想。
ii.“也许,这是他们经常讲述的老套故事之一,目的是嘲笑复活的事。”(司布真)
2.(34-36节)耶稣指出复活之后会有一种完全不同的生命秩序,纠正他们对复活生命的误解。
耶稣说:“这世界的人有娶有嫁,惟有算为配得那世界,与从死里复活的人,也不娶也不嫁,因为他们不能再死,和天使一样,既是复活的人,就为神的儿子。”
a.也不娶也不嫁:首先,耶稣提醒他们,复活的生命与今世的生命完全不同。它不只是这个世界及其安排的延续,而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秩序。
i.这段经文令很多人产生联想,想知道天堂里是否有婚姻关系,或者世上的夫妻在天堂里是否将没有特殊的关系。关于来世的生活,我们所知不多,无法做出详尽的回答,但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原则。
· 家庭关系在来世的生活中仍然为人所知。耶稣描述那个财主在来世生活中知道他的家庭关系(路16:27-28)。
· 天堂的荣耀在于与神的关系和连结,它超过其它任何事物,包括现在的家庭关系(启 21:22-23)。
ii.如果耶稣在这里所说的复活生命似乎不包括我们在世上所知道的某些快乐,那只是因为天堂的快乐和满足远远超过我们在地上所认识的快乐。我们无法完全确定来世的荣耀将是什么样子的,但我们可以肯定,没有人会对安排感到失望(启22:1-5)。
iii.这个问题并非只是假设。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天堂里会有很多人曾不止有一个配偶。耶稣在这里告诉我们,嫉妒和排斥在天堂里没有立足之地。
iv.这种关于天堂的圣经理解,与伊斯兰教或摩门教神学中那些感官的天堂之梦截然不同。“穆罕默德自称真主给了他特别许可,让他知道自己要娶什么样的女人,并随时可以把她们撵走;所以,他向他的所有崇拜者和追随者承诺,复活的时候,将会享受到肉体的快乐。”(特拉普)
b.因为他们不能再死,和天使一样,既是复活的人,就为神的儿子:第二,耶稣提醒我们,天堂里的生命是永恒的,与天使现今所经历的有一些共同特征——但复活的人会更大,他们被称为神的儿子和复活的人,新约却没有这样称呼天使。
i. 如果来生中没有死亡,就没有生育的必要。
ii.不容忽略的最明显一点是:耶稣告诉撒都该人,天使是真实存在的。“事实上,耶稣提到天使包含了两层意思,因为撒都该人否认有天使。”(卡森)
3.(37-40节)耶稣用圣经证明复活的事。
至于死人复活,摩西在荆棘篇上称主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就指示明白了。神原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因为在他那里,人都是活的。”有几个文士说:“夫子,你说得好!” 以后他们不敢再问他什么。
a.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耶稣只使用了《托拉》证明复活的真实性。《托拉》就是摩西五经,是撒都该人唯一接受为权威的书卷。如果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没有复活,神就不能说他是亚伯拉罕的神,而是要说:“我曾是亚伯拉罕的神。”
i.这个强调告诉我们,那些在主里面死的人是活着的。
· 他们各自活着——他们在来生还是不同的个体。
· 他们按着名字被提到——他们是被人所知的,而不是无名的。
· 他们不再悲伤,不再死亡,乃是作为神的儿子活着。
· 他们并非不复存在——我们知道他们在那里,他们也知道。
ii.“神的孩子们,你们应该像你们的天父那样思考问题,这是最恰当的。他说:‘在他那里,人都是活的。’我们要用圣经纠正我们的措辞,论到死去的圣徒时,要像神的启示那样说……我们的家人应当算上那些身体长眠于教堂墓地中的弟兄姊妹和朋友,要把那些离世进入幔内的人仍算为我们的家人。”(司布真)
b.神原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这表明有复活和来生,无论不信和怀疑的撒都该人怎么认为和教导。耶稣回答得非常恰当,他的朋友和敌人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i.“永活的神是活人的神;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还活着。”(司布真)
E.耶稣用一个问题来警告宗教领袖。
1.(41-44节)耶稣问了一个问题:弥赛亚怎么可能既是大卫的子孙,又是大卫的主呢?
耶稣对他们说:“人怎么说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诗篇上大卫自己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做你的脚凳。’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
a.人怎么说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文士、法利赛人及撒都该人问耶稣问题,是试图让他难堪或设陷阱害他。耶稣问他们问题不是这样。相反,他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你们真的认识我是谁吗?”
i.耶稣试验他们关于弥赛亚的观念。他要他们思考,他们可能不知道关于弥赛亚的一切,有些东西可能需要学习。
b.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耶稣引用诗篇110:1,指出大卫王称弥赛亚为他的主。这意味着弥赛亚不仅是大卫的子孙(一个广受赞同的弥赛亚头衔),他也是大卫的主。正如启示录22:16所说的,他既“是大卫的根,又是他的后裔。”
2.(45-47节)耶稣警告众人要注意文士的假冒为善。
众百姓听的时候,耶稣对门徒说: “你们要防备文士。他们好穿长衣游行,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他们安,又喜爱会堂里的高位,筵席上的首座; 他们侵吞寡妇的家产,假意作很长的祷告。这些人要受更重的刑罚!”
a.他们好穿长衣游行:这些文士是悠闲的人,别人工作时,他们在旁边观看。喜爱人问他们安:他们要求别人承认他们在神面前的地位。高位:他们要求特殊地位和特权。
b.侵吞寡妇的家产:可能是指文士假装帮助寡妇,反而利用她们的信任从她们那里夺走了财产。或是他们从善意的寡妇那里获得了礼物,却管理不善。或是他们用虚假的承诺向寡妇索要礼物。
i.那个时代的犹太教师不能收学费,但可以收礼物。显然,许多文士利用奉承和操纵,从那些最没有能力送他们礼物的人——比如寡妇——那里获得了大量的礼物。
ii. 在耶稣的时代,许多犹太人教导说,老师应该像神一样被尊敬;他们说他们比其他任何行业的人都应该得到更多的尊敬和尊重。他们教导说,一个人能做的最伟大事情,就是给老师钱财。当然,这是老师们自己教的!
c.假意作很长的祷告:文士认为他们更属灵,因为他们作很长的祷告。但是摩根说得很对,当一个男人离开他的妻子时,旅程短,他写的信也短;但离妻子愈远,他写的信就愈长。摩根说有些人一定离神很远,因为他们的祷告太长了!
d.这些人要受更重的刑罚:这些文士的做法与一个门徒应有的生活作风完全相反——门徒要生活得像仆人,像孩子,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耶稣说我们不仅要留意他们怎么说,也要留意他们怎么做,尤其要留意他们的结局。
i.文士是呈现宗教形象的专家,但在人面前的宗教形象不是神在我们身上寻找的东西。神关心的是我们的宗教现实,而不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