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第21章

使徒行传21 - 保罗抵达耶路撒冷

 

A.从小亚细亚到耶路撒冷途中发生的事件。

 

1.1-2)离开米利都,与以弗所长老分别。

 

我们离别了众人,就开船一直行到哥士。第二天到了罗底,从那里到帕大喇,遇见一只船要往腓尼基去,就上船起行。

 

a. 我们离别了众人:这里更字面的意思是,将我们与他们撕裂开(布鲁斯)。 这是一次艰难的离别。 保罗向以弗所的这些领袖们倾注了他的生命和心血,他们也深深地爱他。

 

2.3-4)保罗再次在推罗受到警告。

 

望见居比路,就从南边行过,往叙利亚去,我们就在推罗上岸,因为船要在那里卸货。找着了门徒,就在那里住了七天。他们被圣灵感动,对保罗说:不要上耶路撒冷去。

 

a. 在推罗上岸......找着了门徒:我们不知道推罗的教会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但那里有门徒。这提醒我们,使徒行传只提供了早期教会活动的部分图景。

 

b. 他们被圣灵感动,不要上耶路撒冷去:显然,在推罗的门徒中,有些人预言了保罗在耶路撒冷将会遇到的危险,这是他曾经几次被警告过的事(使徒行传2022- 23)。

 

i. 似乎不要上耶路撒冷的具体警告是人们对圣灵对保罗即将面临的危险的预言的理解。否则很难理解保罗为什么会违背圣灵的方向 - 除非他是在直接反叛,一些释经家们认为是这样的。

3.5-6)离开推罗,前往耶路撒冷。

 

过了这几天,我们就起身前行。他们众人同妻子儿女,送我们到城外,我们都跪在岸上祷告,彼此辞别。我们上了船,他们就回家去了。

a. 我们就起身前行:尽管推罗的基督徒发出了衷心的恳求,保罗和他的团队并没有放弃去耶路撒冷。 他确信这是神的旨意,所以他们继续去了。

 

b. 他们众人......送我们到城外:与旅行者一起走到城外的做法是一种传统; 然而,一起跪在岸上祷告的做法是独特的,只有基督徒才会这样做(我们都跪在岸上祷告)。

 

4.7)抵达托勒密。

 

当我们完成了从提尔的航行之后,我们来到了托勒密,与弟兄们打招呼,并且有一天和他们在一起。

 

a. 我们来到了托勒密,与弟兄们打招呼,并且有一天和他们在一起:保罗和他的同伴几乎在落脚的每个城市都能找到基督徒,这一定是很棒的。 这表明基督教运动在整个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深化。 似乎到处都是基督徒。

 

5.8-9)到达该撒利亚传福音的腓利的家。

 

第二天,我们离开那里,来到该撒利亚,就进了传福音的腓利家里,和他同住。他是那七个执事里的一个。他有四个女儿,都是处女,是说预言的。

 

a. 传福音的腓利......他是那七个执事里的一个:使徒行传8:40告诉我们,腓利领埃提阿伯的太监信主之后,他在沿海地区传道并最终进入了该撒利亚。许多年后他仍然在那里。

 

i. 这是一个很棒的称号:传福音的腓利。众所周知,他与别人分享关于耶稣是谁以及祂为我们做了什么的好消息。

 

b. 他有四个女儿,都是处女,是说预言的:有趣的是,这四个女儿都有说预言的恩赐,但她们似乎都没有告诉保罗他在耶路撒冷会遇到的事情。圣灵本可以使用她们,但却选择使用其他人。

 

i. 根据古代的记录,“这些女儿们,或者至少其中几个,活的年纪很大,并且被当作是犹太基督教早期人物和事件的消息提供者而备受推崇。”(布鲁斯)

 

6.10-14)亚迦布在该撒利亚警告保罗。

 

我们在那里多住了几天,有一个先知,名叫亚迦布,从犹太下来,到了我们这里,就拿保罗的腰带捆上自己的手脚,说:圣灵说:犹太人在耶路撒冷,要如此捆绑这腰带的主人,把他交在外邦人手里。我们和那本地的人听见这话,都苦劝保罗不要上耶路撒冷去。保罗说:你们为什么这样痛哭,使我心碎呢﹖我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的。保罗既不听劝,我们便住了口,只说:愿主的旨意成就,便了。

 

a. 有一个先知,名叫亚迦布,从犹太下来:本着旧约先知的精神,亚迦布向保罗传达了他的信息 - 在耶路撒冷有某种危险在等着他。

 

b. 犹太人在耶路撒冷,要如此捆绑这腰带的主人,把他交在外邦人手里:亚迦布的预言是真实的,并且是真的从圣灵而来。但是对于这真实的话,他们却添加了人的作为(都苦劝保罗不要上耶路撒冷去)。这些额外的话不是出于主的,否则保罗不会不顺服而去耶路撒冷。

 

i. 使徒行传21:12表明,甚至路加和保罗的同伴们都试图说服保罗不要去耶路撒冷(我们和那本地的人......都苦劝保罗)。

 

ii. 保罗在这件事上已经收到过几次预言。对于一个非凡的预言,这就是神的习惯,那就是要有许多印证,就像从前在马其顿(20:22-23)、在推罗(21:4)一样,而现在是在该撒利亚。

 

c. 我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的:保罗不顾圣灵所预言的危险,执意要往耶路撒冷去,这不是悖逆的结果,乃是顺服圣灵在他心里的命令。他心被捆绑要到耶路撒冷去(使徒行传19:2120:22)。

 

i. 圣灵的警告是为了预备保罗,而不是阻止他。

ii.  “选择受苦是有问题的; 即使神的旨意意味着受苦但仍选择则是另一回事。没有正常的圣人会选择受苦; 他选择神的旨意,正如耶稣所做的那样,不管这是否意味着受苦。“(钱伯斯,休斯引用)

 

iii. 想想让保罗愿意付出这个代价的耶稣; 想想这个信息带来的心甘情愿。

 

d. 愿主的旨意成就:保罗的同伴 - 包括路加 - 明白了神的旨意会成就。他们开始相信即使保罗很可能是对的,或者即使他错了,神依然可以使用这件事。

 

i. 再一次强调,危险的警告来自圣灵,意在预备保罗。回头的请求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合乎逻辑的; 但不是出于神的。当他们在这里把保罗不顾危险坚持要去耶路撒冷看作是主的旨意时,他们也同样认识到这一点。

 

ii. 我们很容易把自己的解释或应用添加到被认为是出于神的话语上,并常常认为这也是出于神的 这会带来麻烦 。我们常常容易帮别人判断神的心意。

 

7.15-16)离开该撒利亚并前往耶路撒冷。

 

过了几日,我们收拾行李上耶路撒冷去。有该撒利亚的几个门徒和我们同去,带我们到一个久为(久为:或作老)门徒的家里,叫我们与他同住;他名叫拿孙,是居比路人。

 

a. 我们收拾行李上耶路撒冷去:保罗和他的同伴终于要去耶路撒冷了。 保罗对他的犹太兄弟姐妹的爱心使每次耶路撒冷之旅都很重要(罗马书91-3)。

 

b. 一个久为(久为:或作老)门徒......是居比路人:基于对保罗在公元51年左右(布鲁斯)在哥林多的事工的记录和其他考虑,我们有理由认为保罗在公元57年到达耶路撒冷。虽然这距离使徒行传的开头大约只25年左右的时间,一些基督徒已经被看作是“久为门徒”。从一开始就与耶稣的追随者有联系的门徒。

 

B.保罗来到耶路撒冷。

 

1.17-20a)保罗在外邦人中报告神的善工。

到了耶路撒冷,弟兄们欢欢喜喜的接待我们。第二天,保罗同我们去见雅各;长老们也都在那里。保罗问了他们安,便将神用他传教,在外邦人中间所行之事,一一的述说了。他们听见,就归荣耀与神,

 

a. 便将神用他传教,在外邦人中间所行之事,一一的述说了:保罗到了耶路撒冷,会见了当地教会的领袖(雅各和长老们),并向他们完整述说了他在传道和植堂方面的事工。

 

i. 威廉姆斯关于一一的述说:“希腊语本身有讲述每一件事情的意思。”保罗将神在他的宣教工作中所做的一切都告诉了这些犹太背景的基督徒。

 

b. 他们听见,就归荣耀与神:耶路撒冷的长老们为神在外邦人中所做的事而感恩。他们看见一些与保罗在一起的信主的外邦人,可以看出他们对耶稣的真诚的爱和委身。

 

2.20b-22)保罗得知他在耶路撒冷的一些基督徒中有坏名声。

 

对保罗说:兄台,你看犹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万,并且都为律法热心。他们听见人说:你教训一切在外邦的犹太人离弃摩西,对他们说:不要给孩子行割礼,也不要遵行条规。众人必听见你来了,这可怎么办呢﹖

 

a. 兄台,你看犹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万,并且都为律法热心:耶路撒冷的长老们为神在外邦人中所作的工感到高兴。然而在耶路撒冷,基督徒群体几乎都是来自犹太人的背景,这些基督徒仍然非常重视许多犹太人的律法和习俗。他们都为律法热心

 

b. 他们听见人说:你教训一切在外邦的犹太人离弃摩西:耶路撒冷的基督徒群体听到关于保罗的坏话、谣言。他们听说他基本上成了反犹太人的并告诉犹太基督徒他们继续犹太的律法和习俗是错误的。

 

i. 根据罗马书144-6,我们可以看到保罗似乎对犹太基督徒想要继续遵守古老的传统和律法没有意见。似乎他自己有时也这样做,比如他在使徒行传1818-21中还了一个愿(很可能是一个拿细耳人的愿)。只要他们不认为遵守这些仪式和律法使他们在神面前更公义,保罗对此似乎没有意见,。

c. 众人必听见你来了,这可怎么办呢:这里的意思是,“保罗,这是有争议的,人们会听到。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3.23-25)耶路撒冷长老们提出建议。

 

你就照着我们的话行吧﹖我们这里有四个人,都有愿在身。你带他们去,与他们一同行洁净的礼,替他们拿出规费,叫他们得以剃头。这样,众人就可知道,先前所听见你的事都是虚的;并可知道,你自己为人,循规蹈矩,遵行律法。至于信主的外邦人,我们已经写信拟定,叫他们谨忌那祭偶像之物,和血,并勒死的牲畜,与奸淫。

 

a. 我们这里有四个人,都有愿在身。你带他们去,与他们一同行洁净的礼,替他们拿出规费:他们建议保罗加入并赞助这四位犹太背景的基督徒。

 

i. 四个人,都有愿在身:洁净的愿可能类似于使徒行传1818-21中提到的保罗的拿细耳人的愿。

 

b. 众人就可知道:耶路撒冷的长老们相信这会使每个人都相信保罗没有在讲道中反对基督徒遵守犹太律法和习俗。

 

i. 保罗同意这样做,证明他没有像一些耶路撒冷基督徒诬告的那样,教导基督徒犹太人抛弃摩西、不为他们的孩子行割礼,或要求他们无视犹太人的传统。

 

c. 至于信主的外邦人:耶路撒冷的长老们明白这与信主的外邦人无关。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必须遵守任何犹太仪式才能与神和好。保罗在这一重要观点上拒绝妥协。

 

4.26)保罗同意这项建议,赞助并加入了一些基督徒行犹太人洁净的礼。

 

于是保罗带着那四个人,第二天与他们一同行了洁净的礼,进了殿,报明洁净的日期满足,只等祭司为他们各人献祭。

 

a. 于是保罗带着那四个人:保罗同意这样做并赞助这四个人还洁净的愿,是因为这从来不表示外邦人必须要这样做以证明他们的义。

 

i.  “他向他们表明他们的仪式毫无用处但没有破坏性; 只有在他们想靠这个获得救赎时,才是危险的。“(克拉克)

 

ii. 许多释经家们认为这对保罗来说是一个可怕的妥协; 说他是个假冒伪善的人。然而,保罗赞助这些基督徒犹太人还愿的动机在哥林多前书9:20中有解释:向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为要得犹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虽不在律法以下,还是作律法以下的人,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

 

b. 日期满足......献祭:重要的是要明白这种献祭 - 一种动物的祭 - 并不是为了赎罪或得赦免。保罗绝对明白只有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能赦罪。然而,并非犹太制度中的每一项祭都是为了赎罪; 许多是为了感恩或奉献,就像这个一样。

 

5.27-30)来自亚细亚的犹太人耸动暴徒捉拿保罗。

 

那七日将完,从亚西亚来的犹太人看见保罗在殿里,就耸动了众人,下手拿他,喊叫说:以色列人来帮助,这就是在各处教训众人蹧践我们百姓和律法,并这地方的。他又带着希利尼人进殿,污秽了这圣地。这话是因他们曾看见以弗所人特罗非摩同保罗在城里,以为保罗带他进了殿。合城都震动,百姓一齐跑来,拿住保罗,拉他出殿,殿门立刻都关了。

 

a. 从亚西亚来的犹太人看见保罗在殿里,就耸动了众人:他们声称保罗反对人民[以色列]、律法和这个地方[圣殿],但这些指控是没有任何根据的。保罗只是简单的拒绝相信这些能使人在神面前称义,称义只能通过耶稣基督来实现。

 

i. 使徒行传21:28中对保罗的指控与司提反被处决时的指控相呼应(使徒行传6:13)。保罗帮助主持了那次处决; 现在他以类似的方式被指控。

 

b. 合城都震动,百姓一齐跑来:因为这是节期(使徒行传20:16)所以人更多。人群被激怒是因为他们认为保罗不仅讲道反对百姓、律法和圣殿,而且还通过将外邦人带入圣殿内院来亵渎圣地(他们说,“他又带着希利尼人进殿,污秽了这圣地”)。

c. 以弗所人特罗非摩......以为保罗带他进了殿:外邦人被禁止越过圣殿里指定的“外邦人的院”。张贴的标语(希腊语和拉丁语):“外邦人不得进入圣殿和围墙周围的街垒。任何擅自闯入的人,都要为随后的死亡承担个人责任。” 罗马人对此非常敏感,他们授权犹太人处决任何以这种方式冒犯的人,即使罪犯是罗马公民。

 

6.31-36)罗马士兵救了保罗。

 

他们正想要杀他,有人报信给营里的千夫长说:耶路撒冷合城都乱了。千夫长立时带着兵丁和几个百夫长,跑下去到他们那里。他们见了千夫长和兵丁,就止住不打保罗。于是千夫长上前拿住他,吩咐用两条铁炼捆锁;又问他是什么人,做的是什么事。众人有喊叫这个的,有喊叫那个的;千夫长因为这样乱嚷,得不着实情,就吩咐人将保罗带进营楼去。到了台阶上,众人挤得凶猛,兵丁只得将保罗擡起来。众人跟在后面,喊着说:除掉他!

 

a. 他们正想要杀他:保罗被愤怒的暴徒抓住了,暴徒不只是想把他带出圣殿。他们想在圣殿山的外院区杀死他。保罗在此之前曾因为暴徒的袭击而濒临死亡 (使徒行传14:5,19),这时他一定在想,“又来了!

 

b. 有人报信给营里的千夫长说:耶路撒冷合城都乱了:从圣殿山西北角的安塔尼亚塔,有五百多罗马士兵驻扎在离外邦人的院只有两层楼梯的地方。

 

c. 他们见了千夫长和兵丁,就止住不打保罗:罗马人并不同情保罗,但他们想维护公共秩序,所以他们逮捕保罗既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消除骚动。

 

i. 两条铁链意味着保罗被铐在两边的士兵身上。保罗一定立刻想起了亚迦布的预言(使徒行传21:11)。

 

d. 众人跟在后面,喊着说:除掉他!当暴徒们大声喊叫要杀死他时,保罗一定想起自己曾经也是这样的一个暴徒,同意处死司提反(使徒行传7:54 -81)。

 

i. 或者,也许,这甚至让他想起了对耶稣的审判:“除掉他的喊声,一直跟随着被抬上台阶的耶稣,约在二十七年以前,在离那地不远的地方,人们也是这样喊叫着要杀耶稣 (路加福音23:18; 约翰福音19:15)。”(布鲁斯)

 

ii. 布易斯关于除掉他! “他们的意思并不是,'把他带离圣殿区。'他们的意思是'将他从地球上除掉。'他们想让他死。”

 

7.37-39)保罗对罗马千夫长讲话。

 

将要带他进营楼,保罗对千夫长说:我对你说句话可以不可以﹖他说:你懂得希利尼话吗﹖你莫非是从前作乱、带领四千凶徒往旷野去的那埃及人吗﹖保罗说:我本是犹太人,生在基利家的大数,并不是无名小城的人。求你准我对百姓说话。

 

a. 将要带他进营楼,保罗对千夫长说:起初,罗马千夫长以为保罗是一名恐怖分子,所以惊讶于保罗是一名受过教育的人,可以懂得希利尼话

 

i. 保罗的话令人惊讶,因为无论是语言还是措辞都表明,他是在希腊受过良好教育的,而不是一个煽动者。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惊喜; 它似乎太客气和保守。我们以为保罗会尖叫,“帮我,帮我!”而不是说,“对不起,先生,我能和你谈谈吗?”

 

ii. 提到的埃及人(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斯也提到)带领四千凶徒前往橄榄山,他们宣称他们将接管圣殿山。罗马士兵迅速驱散了他们,但是领导人逃脱了。

 

b. 我本是犹太人,生在基利家的大数,并不是无名小城的人:当保罗向罗马千夫长讲明自己的身份时,这使他处于完全不同的地位。他是大数的公民,而不是可疑的恐怖分子。

 

c. 求你准我对百姓说话:在这一刻,当他的生命因愤怒的暴徒而处于危险之中并被怀疑是一个危险的罪犯时,保罗心中只有一件事:“让我传福音吧!”

 

i. 考虑到他刚被殴打,保罗能够如此清晰地思考和说话,这真是奇妙的。一些批评家们 - 比如德国神学家恩斯特·海辰 - 认为这证明整个叙述都是捏造的。他们却没有考虑到圣灵的大能和保罗的巨大热情。

 

8.40)保罗被允许对想要杀死他的暴徒讲话。

 

千夫长准了。保罗就站在台阶上,向百姓摆手,他们都静默无声,保罗便用希伯来话对他们说:

 

a. 千夫长准了:罗马千夫长用两条铁链捆绑保罗(使徒行传21:33),因为他怀疑保罗是找麻烦的人。然而,他允许保罗向人群说话,可能是因为他希望保罗的讲话可以让暴徒安静下来。起初,这的确使人群安静下来了。

 

b. 保罗就站在台阶上,向百姓摆手,他们都静默无声,保罗便用希伯来话对他们说:多么戏剧性的时刻!保罗站在台阶上俯瞰着圣殿山的巨大开阔庭院,戏剧性地摆了一下他的手 - 愤怒的暴徒就沉默下来。然后,保罗用希伯来话对他们讲,把自己和犹太听众而不是他的罗马保护者联系起来。

 

i. 这是保罗等待一生的机会。他对犹太同胞的救恩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热情和负担(罗马书91-5),并且很可能认为自己一旦有合适的机会,是有资格向他们有效地传福音的独特人选。

 

ii. 使徒行传2021表明,耶稣与保罗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

 

•像耶稣一样,保罗与一群门徒一同前往耶路撒冷。

•像耶稣一样,保罗遭到仇视他的犹太人的反对,他们密谋害他的性命。

•像耶稣一样,保罗连续三次预言自己在耶路撒冷即将遭受的苦难,包括被交到外邦人手里。

•像耶稣一样,保罗的追随者试图阻止他去耶路撒冷,不让他去接受那里等待他的命运。

•像耶稣一样,保罗宣布他准备随时放下自己的生命。

•像耶稣一样,保罗决心完成他的事工,不偏离。

•像耶稣一样,保罗表达了他对神旨意的弃绝。

•像耶稣一样,保罗来到耶路撒冷是为了给出什么。

•像耶稣一样,保罗被诬告,又被不公正的逮捕。

•像耶稣一样,保罗独自被捕,而他的同伴都没有。

•像耶稣一样,保罗听到暴徒在喊叫,除掉他!

•像耶稣一样,处理保罗案件的罗马千夫长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像耶稣一样,保罗被一位罗马官员认为是与恐怖分子有关系。

 

iii. 以与我们大多数人不同的独有的方式,保罗确实晓得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腓立比书3:10)。

 

iv. 保罗的特别呼召和事工使这些相似之处特别引人注目,但我们也被呼召跟随耶稣。当我们生活中发生了像耶稣生命中一样的事件时,我们不应该感到惊讶。在旷野可能有一段诱惑的时候,在人们带着只有神才能满足的需求来到我们面前的时候,在一个我们似乎受风暴摆布的时刻,在我们必须在客西马尼园向神呼求的时候,我们必须简单地放下我们的生命并相信神会在荣耀中鼓励我们。我们和保罗一样,预先定下效法祂儿子的模样(罗马书8:29)。

 

v. 然而,保罗的经历在很多方面明显与耶稣不同,其中最重要的是下一章记录的他作出辩护的方式,而耶稣拒绝在祂的控告者面前为自己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