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路者學院
哥林多后书第2章-撒旦的诡计与耶稣的胜利
A. 保罗的计划改变:关于第二次未能成行,陈述更多理由,指出为什么哥林多信徒错误解读了这件事。
1. (1-2)保罗回忆之前令他难过的哥林多之行。
我自己定了主意,再到你们那里去,必须大家没有忧愁。倘若我叫你们忧愁,除了我叫那忧愁的人以外,谁能叫我快乐呢?
a. 我……定了主意:保罗继续阐述哥林多后书第1章里的思想,他在哥林多基督徒面前为自己辩护。他们中有些人指责保罗,因为他改变行程计划,没有去造访他们。他们揪住这个计划的改变不放,藉此责怪保罗,“他这个人不可靠、不可信。我们根本不需要听他那一套。”然而保罗解释,他之所以未能按照原来的计划来造访他们,是有许多原因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保罗努力想要宽容哥林多信徒(林后1:23)。
b. 再到你们那里去,必须大家没有忧愁:保罗的上一次哥林多之行,充满了冲突与对质,令人不快。所以他定了主意,他不会再来一次令人“忧愁的”哥林多之行。
i.“因为他们之中的种种丑闻,他很难平心静气、心态平和地去见他们;所以,他决定干脆不去见他们,直到他能够确认【他们的】这些恶行已经改掉。”(克拉克,Clarke)
c. 倘若我叫你们忧愁……谁能叫我快乐呢?保罗还知道,再来一次痛苦的造访,对他没有益处。与哥林多基督徒之间不断的冲突,的确会损害他们之间的关系。
i.看起来,保罗认为最好给哥林多基督徒留一点余地,留给他们空间,让他们可以行动起来,改过自新。他不想总是责备他们,警告他们。既然保罗的心意如此,他知道再来一次同样类型的造访无济于事,无论是对保罗,还是对哥林多基督徒都没有益处。
2.(3-4)保罗没有再次造访他们,反而写了一封信给他们。
我曾把这事写给你们,恐怕我到的时候,应该叫我快乐的那些人,反倒叫我忧愁。我也深信,你们众人都以我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我先前心里难过痛苦,多多地流泪,写信给你们,不是叫你们忧愁,乃是叫你们知道我格外地疼爱你们。
a. 我曾把这事写给你们:保罗明智地看出,从一切角度考虑,一封信比个人亲自造访效果更佳。一封信可以显示保罗的真心,又不太可能让他们之间的关系继续恶化。一封信可以给哥林多信徒留出悔改的空间,摆正他们与神、与保罗之间的关系。
i.保罗提到的那封信在哪里?有些圣经学者认为,这封“令人忧愁的信”就是哥林多前书,然而认为它是另外一封已经失传的信,是一种更好的看法。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今天所读的圣经缺失了某些内容?绝对不是。并非保罗所写的每一封信都是给历世历代所有神子民的,他的信并非都是神默示的圣经的一部分。无庸置疑,在那封失传的信件里,保罗所写的内容完全适合当时的哥林多基督徒,却对我们毫无裨益;否则,神必定会让其流传于世。我们不要以为凡是保罗所写的文字必定是属于圣经的内容;关于其他的圣经作者,也是如此。
b. 恐怕我到的时候……倒叫我忧愁:保罗希望他的信能够让所有痛苦的工作结出果实。之后,当他真的前去见哥林多基督徒,那将是一次令人愉快的访问,他们能利用他所给的机会,悔过自新。
c. 应该叫我快乐的那些人:这位使徒为他们奉献了如此多,考虑到他们本应有的对待使徒的态度,哥林多基督徒的不良行为更令人感到忧愁。
i.“所有的邪恶,作为一种因素,最令人感到烦恼的,是在其位不尽其责,就如为师不尊,为官不正,身为神的子民,却不服牧者,不善待牧者。”(特拉普,Trapp)
d. 我先前心里难过痛苦……写信给你们:保罗并非喜欢对质,喜欢当面质问哥林多基督徒。这样做,对他来说并不容易。保罗总是含泪写信,多多地流泪。他的目标不是叫你们忧愁,相反,他希望哥林多基督徒能明白“我格外地疼爱你们”。
i.要接受保罗以这种方式做出的纠正,哥林多基督徒的生命需要达到一定的成熟程度。我们很容易认为把一个批评、纠正我们的人,看作我们的敌人,认为他们是存心和我们作对。然而,那些批评我们、纠正我们的人往往是出于爱,才会责备我们。爱之深,责之切,保罗对哥林多基督徒的爱也是如此。保罗的目的不是要让他们忧愁,而是因为他爱他们。
ii.“无论我知道有什么人不服我、厌恶我,我都不会放在心上(除非万不得已,逼得我被迫采取行动),我反而会更加礼貌和友好地对待那个与我作对的人,这件事会就此风平浪静,再无波澜。假如我把好心人当作对手来对待,他一定会尽心尽力完成【我】分派给他的任务,为自己赢得赞誉。”(司布真,Spurgeon)
e. 我……多多地流泪,写信给你们:“更确切地说,圣保罗所写的使徒书信,是以泪水写就,而非以墨水写成。”(特拉普,Trapp)
B.保罗呼吁赦免犯罪的弟兄。
1.(5-7)保罗提出建议,哥林多基督徒要赦免他们中犯罪(并已悔改)的弟兄。
若有叫人忧愁的,他不但叫我忧愁,也是叫你们众人有几分忧愁。我说几分,恐怕说得太重。这样的人,受了众人的责罚也就够了;倒不如赦免他,安慰他,免得他忧愁太过,甚至沉沦了。
a. 若有叫人忧愁的:保罗展示出真正牧者的智慧与怜悯。他特别提及哥林多信徒中的某一个人,然而保罗没有明说这个人的名字。自己的名字没有以这种方式记入神永远的话语里,一定让这个人感到万分庆幸。
b.这个人是谁?有可能,他就是哥林多前书5章里,保罗嘱咐哥林多基督徒与之对质的那个人。“这样的人”,这句话在哥林多前书和哥林多后书中都有出现,用来表示一个犯下乱伦罪行并且沉溺罪中的人。他与自己的继母同居。
i.有些释经家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为保罗指的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人。他们相信这个人就是那个羞辱保罗的人,这人在保罗“痛苦的造访”期间,曾当面侮辱保罗。然而哥林多后书2章10节,说明保罗希望哥林多基督徒先赦免这个弟兄,然后,他也会赦免这人。如果有罪之人所犯的罪行与保罗个人有关,那么顺序应当相反才对。事实上,保罗清楚地指出:“他不是使我忧愁”(注:钦定本圣经翻译成,“他不是使我忧愁,而是使你们众人都有些忧愁”,和合本圣经作“他不但叫我忧愁,也是叫你们众人有几分忧愁”)。这人犯下的首要罪行不是针对保罗。所以,这样的人很可能是哥林多前书5章里,保罗提到必须与之对质的那个人。
c. 恐怕说得太重:显然,这个人受到教会的惩治,就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5章中所吩咐的那样。他受了众人的责罚。在受到惩治之后,这个人显然悔改了,然而哥林多基督徒却拒绝再接纳这人回到他们中间!因此,保罗劝告他们不要做得太重,要看到他们所施加的惩罚已经够了,要赦免这人,安慰这人。
i.在哥林多前书5章里,保罗严厉地责备哥林多基督徒,因为他们漫不经心,这人犯下大罪,他们却不当回事。保罗吩咐他们,就是你们聚会的时候……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林前5:4-5)。保罗告诉哥林多信徒,要将这人逐出教会大家庭的属灵团契,不再受到信徒社群的保护,直至这人悔改。
ii.这种做法行之有效!哥林多基督徒实施了责罚,显然这人悔改了。现在,保罗告诉哥林多基督徒,要让这悔改之人得到恢复。
d. 赦免他,安慰他:当这人沉溺罪中时,他们敞开双臂接纳他、赞同他;当这人悔改之后,他们却拒绝赦免他、恢复他;这与他们之前的做法一样是错误的。哥林多基督徒发现自己很容易走极端,要么太过宽容,要么太过严厉。
i.保罗吩咐他们要赦免;不仅如此,保罗还告诉他们要安慰。“也许,司法上的赦免是艰难的,总是会让人意识到过往。而安慰所做的是,敞开心扉接纳人,不追既往。神的赦免就是这样的,所以,作为祂的儿女,我们也应当如此行。”(摩根,Morgan)
ii.“若说今天的教会极其缺乏管教,而对那些犯过错又真诚悔改的人,教会里也同样缺乏赦免与安慰的恩典。唉,这种情况是何其常见啊!有多少人果真因太过忧愁而被吞噬了,因为基督徒以严厉苛刻的态度对待他们,怀疑他们,不信任他们,总是抓住他们从前的过错不放……爱绝不会轻看圣洁;而圣洁绝不会抹杀爱。”(摩根,Morgan)
e. 免得他忧愁太过,甚至沉沦了:他们对待这人的尖刻态度,确实十分危险:不愿赦免这人,恢复这人,他们有可能会毁掉这人,使他忧愁太过,甚至沉沦了。
i.“奥斯丁(Austin)有句名言:愿人为自己的罪忧伤,然而要为此忧伤而喜乐。我们是应当为罪忧伤,然而倘若忧伤太过,以致我们无法承担并完成自己的责任,这就是一种罪恶的忧伤。是的,尽管这是在为罪忧伤。”(特拉普,Trapp)
ii.恢复罪人的工作,与责备罪人的工作一样重要。特拉普(Trapp)引述了恢复失败的一种极端例子:“天主教徒曾将一些公开认错的人,烧死在火刑柱上,美其名曰,趁着他们思想健全时,送他们离开世界。”
2.(8-11)明白撒旦在其中的诡计。
所以我劝你们,要向他显出坚定不移的爱心来。为此我先前也写信给你们,要试验你们,看你们凡事顺从不顺从。你们赦免谁,我也赦免谁。我若有所赦免的,是在基督面前为你们赦免的,免得撒但趁着机会胜过我们,因我们并非不晓得他的诡计。
a. 所以我劝你们,要向他显出坚定不移的爱心来:既然这人接受管教,并且悔改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展现爱、施行医治的时候了。他们要向他显出坚定不移的爱心来。
i.“如果能让过犯者感到在他为罪受过责罚之后,他仍是蒙爱的,而且最终的目标不是要让他受苦,而是要让他获益;那么他会悔改的可能性就更大。”(霍奇,Hodge)
b. 要试验你们:在哥林多前书5章里,保罗语气严厉,哥林多基督徒面对着保罗所交代的任务与试验。而现在,保罗再让他们受试验,吩咐他们要向已悔改的弟兄显出爱心。
i.保罗希望哥林多基督徒凡事顺从。难道他们觉得遵从保罗的吩咐,去“严厉”待人更加容易做到;而遵从他的命令去显示爱心、恢复弟兄更难做到?
c. 我也赦免谁:那有过犯之人也曾在某些事情上,犯罪得罪保罗,要么是直接针对保罗,要么是间接地伤害了保罗。保罗期待哥林多基督徒,要带头向这人表达他们对他的赦免,主动去恢复他。
i.在行使责罚时,教会必须对待某些人如同对待不信神的外人一样。我们务要记住,应当以怎样的方式对待不信之人:以关怀与爱心,期盼为耶稣赢得他们,热切期盼他们能悔改。
ii.这里毫无冲突矛盾之处: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劝戒他;他若懊悔,就饶恕他(路 17:3)。
d. 免得撒但趁着机会胜过我们:保罗知道这点尤其值得注意,因为撒但一直想要利用我们的错误,好趁着机会胜过我们,无论是对教会,还是信徒个人,他都是如此。
i.特拉普(Trapp)阐述了撒但喜欢怎样趁着机会胜过信徒:“那个诡计多端的买卖人,那个贪得无厌的吸血虫,他不仅侵吞寡妇的家产,他还吞噬人的灵魂。”
ii.趁着机会胜过(古希腊文词语为pleonekteo),在新约圣经中还在另外四处经文里出现(注:这句话也可以翻译成“占……的便宜”或“欺负”)(林后7:2;林后12:17-18;帖前4:6)。它含有以欺骗的手段,夺取原本属于某人的财物之意。如果我们对撒但的诡计一无所知,他就能夺取我们在耶稣里的产业,诸如平安、喜乐、相交、赦免与得胜。
e. 因我们并非不晓得他的诡计:哥林多信徒不能对已经悔改的弟兄展现爱心,撒但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个失败,谋划诡计。
i.若我们不向已悔改之人显示宽恕,我们就落入了撒但的手中,正好中了他的诡计。“扼杀一个罪人的希望,让他感到绝望,走投无路,就是给了撒但一个可乘之机,再没有比这更危险的事了。无论何时,只要我们没有安慰那些为着悔改而努力,真心实意为自己的罪悔过的人,我们就落入了撒但的手中。”(加尔文,Calvin)
f. 他的诡计:针对我们,撒但有特定的诡计(计谋),好趁着机会胜过我们。保罗可以坦然无愧地表示,他并非不晓得撒但的计谋,然而许多基督徒却说不出同样的话。
i.对于犯罪之人,首先,撒但的计谋是针对肉体的情欲;其次,他会利用绝望,让人觉得希望断绝了。对于教会,首先,撒但的计谋是包容罪恶;然后利用过分严苛的责罚。对于保罗,撒但的计谋是让他承受非常大的压力,对哥林多基督徒心生失望,以致失去了平安,服事的效益也下降了。
ii. 关于诡计,加尔文(Calvin)的定义是,“狡猾精巧的计谋和手腕,信徒本该清楚知道这些手段,也能懂得这些——只要他们愿意让神的灵掌管他们”。你是否顺从圣灵,并且清楚知道撒但此刻针对你的计谋?他正想利用你的哪些弱点?你给撒但留下什么立足之地,而他正想利用这点?你不晓得他的诡计吗?
C.耶稣基督的得胜。
1.(12-13)在去马其顿的途中,保罗做了什么。
我从前为基督的福音到了特罗亚,主也给我开了门。那时因为没有遇见兄弟提多,我心里不安,便辞别那里的人往马其顿去了。
a. 主也给我开了门:神在何处为他开了门,保罗就乐意在那里服事。要想我们为神所做之工能够蒙福,惟有顺从神的引导去服事。
i.我们在何处看见一扇敞开的门,我们就有信心,神必祝福这事工。“主在哪里立了一盏灯,哪里就有工作待完成;祂差遣祂的工人去往哪里,哪里就有庄稼等待收割。”(特拉普,Trapp)
b. 那时因为没有遇见兄弟提多,我心里不安:虽然那里有敞开的门,但是保罗仍然感到若没有提多的陪伴,他就不能尽情施展,完成事工。保罗没有把完成事工看成自己的独角戏;他知道自己需要其他人与他一道,齐心协力,并肩作战。
在哥林多后书2章13节中,保罗提到他离开去往马其顿。在哥林多后书7章5节里,保罗写道他到达马其顿。而这期间(从哥林多后书2章14节,直至哥林多后书7章4节),就是所谓的“题外话”部分。在这部分延伸内容里,保罗阐述了自己作为使徒的事工,维护自己的服事。
2.(14)耶稣,得胜的领袖。
感谢神!常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并藉着我们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
a.感谢神!常率领我们:保罗处理来自哥林多基督徒的指责。因为他改变了行程计划,他们就指责他,说他不可靠,反复无常。保罗为自己辩护,阐明他未能按照计划前来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他希望哥林多基督徒能明白,他是跟随元帅耶稣基督而行。保罗的计划是跟随耶稣基督而行,这一点远超过他个人的计划,远比他曾告知哥林多基督徒的任何计划都要重要。
b.常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这里,保罗截取了罗马世界的一幅画面,将耶稣视为克敌制胜、凯旋归来的将领。古罗马的凯旋游行是专门为打了胜仗,出征归来的将领举行的。
i.“这里借用了一个古罗马有关胜利的概念,那一日将要展现在世人的眼前,成为最荣耀的奇观,远超人所能想象的。”(梅尔,Meyer)
ii.“在凯旋仪式里,得胜的将军游行穿过罗马的街道,一路来到元老院……首先,走来的是国家官员和元老院议员。然后,走来的是号手。接着,被抬出来的是来自被征服之地的战利品……其次,是被征服之地的画像,以及被攻克的要塞和舰船的模型。随后,是即将用于献祭的白色公牛。之后,徒步走来的是,带着枷锁的、被俘的敌方王子、首领和将领,在短暂的游街示众之后,他们将被关在监牢里,而且十之八九会遭到当场处决。接着,走来的是带着权杖的执法吏,之后是手拿竖琴的乐师;接着是拿着香炉不断摆动的祭司,将甜美的香气散播四周。随后,走来的是将军本人……最后,走来的是得胜的军队,披戴所有装饰,高声欢呼‘胜利凯旋!【Io triumphe!】’这是他们凯旋的口号。罗马的大街小巷打扫一新,满街装饰着花环,街道两旁满是欢呼的人群,迎接凯旋游行的队伍,这实在是难得一见的场景,这样的日子,有可能人们一生只能看见一次。”(巴克莱,Barclay)
iii.“这就是保罗脑海里浮现的画面。他看见基督凯旋而归穿过世界,而他自己也在那凯旋的队伍之中。保罗确信,这种胜利的凯旋无人可以拦阻。”(巴克莱,Barclay)而且,在保罗看来,自己也参与了耶稣的胜利凯旋,耶稣是耶和华军队的元帅,而保罗是主耶稣手下的一名主要军官!
c. 率领我们:保罗希望哥林多基督徒能够明白,他是跟从他的元帅耶稣基督前行。在保罗看来,耶稣的凯旋队伍浩浩荡荡穿越整个罗马帝国,穿越整个世界,对保罗来说,这事必定成就,如同他已亲眼目睹一样。
d. 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香气,通过香炉的方式散发出来,是罗马凯旋游行中常见的做法。在保罗看来,香气就是认识神,这是一种人们可以闻到的香气,就像凯旋游行队伍经过时一样。
i.没有一种感觉能像香气那样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再没有什么事物比令人愉悦的气味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更强烈深刻,或许,唯一的例外就是令人不快的气味。“这样,使徒希望他的生命如同一股甜美的馨香之气,暗香浮动,飘散空中,提醒我,也特别提醒神,勿忘基督。”(梅尔,Meyer)
ii.“基督的馨香之气!与其说它蕴含于我们所做的事里面,倒不如说它蕴含于我们做事的态度里;与其说它蕴含在我们的言行里,倒不如说它蕴含在一股难以言说的芬芳里,温柔、谦逊、无私,以及造福于人的渴望,揉合成这股难以形容的香气。它是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的生命气息和芬馨香气,与主相交是其香味的源头。要以主性情的甜美香草为香,涂抹包裹你的灵魂、你的习性。”(梅尔,Meyer )
2.(15-16a)对不同的人,胜利的凯旋有不同的意义。
因为我们在神面前,无论在得救的人身上,或灭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气。在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
a. 在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对罗马人来说,凯旋游行队伍中烧给诸神的香,是一股美妙的香气。同样的香气,对游行队伍中的战俘来说,却是一股糟糕的味道,在游行结束之后,他们即将被处死,或者被卖为奴隶。
b. 我们在神面前,无论在得救的人身上,或灭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气:同样,福音的信息对一些人来说,是生命的信息,而对那些拒绝的人来说,则是定罪的信息(约3:17-21)。
i.“今日,同样的事也发生在那些领受福音与拒绝福音的人身上:对前者,它是得救之道,对后者,它是灭亡之道;因为他们拒绝信从福音的结果不仅是不能得救,他们还因此被定罪。”(克拉克,Clarke)
3.(16b-17)保罗简短地总结他的事工特色。
这事谁能当得起呢?我们不像那许多人,为利混乱神的道,乃是由于诚实、由于神,在神面前凭着基督讲道。
a. 这事谁能当得起呢?保罗一想到神计划之伟大,不禁赞叹道谁够资格在其中担任一个角色,谁能当得起。“就他看来,无人能当得起。然而,必须要有人去传扬基督,而保罗努力奋进,以行动表明他能够当得起这事。”(罗伯特森,Robertson)
i.“这是一个伟大的工作。首先,要心里思量,寻求神的旨意,并且通过研读和默想,考察探明它;然后,忠心地向人传扬它,没有浮夸虚荣,也没有腐败的混合(这些混杂只会使所传的道掺假);然后向那些听我们的人,将其荐与他们的良心。这事谁能当得起呢?也就是说,传扬福音,照着人所当传的,去履行传道的职分。”(普尔,Poole)
b. 我们不像那许多人,为利混乱神的道:“混乱”一词,含有为利而“掺假”或“兑水”之意,特别用来指贪图财利,而在酒中兑水的酒商。不像那些为利而在福音中掺假“兑水”之人,保罗与这等人迥然有别。
i.对于“为利混乱神的道”,特拉普(Trapp)的理解是:“这是魔鬼的欺骗伎俩之一,正如启示录2章24节所述;而对忠心事奉神的牧者而言,他们对这种手段不屑一顾,绝不采用。”
c. 由于诚实:用来表示诚实的古希腊词语是eilikrineia,它的意思是“纯正”或“透明”。巴克莱(Barclay)这样评论道,“它可以用来表述某物,将其拿到阳光之下,透过阳光仔细审察,而且能通过这种查验。”保罗的信息和事工没有隐藏的动机,也没有见不得人的地方。
d. 在神面前凭着基督讲道:保罗时刻铭记在心,他事工的第一观众是神自己。他所讲的字字句句,皆呈现在神面前的。
哥林多后书第2章-撒旦的诡计与耶稣的胜利
A. 保罗的计划改变:关于第二次未能成行,陈述更多理由,指出为什么哥林多信徒错误解读了这件事。
1. (1-2)保罗回忆之前令他难过的哥林多之行。
我自己定了主意,再到你们那里去,必须大家没有忧愁。倘若我叫你们忧愁,除了我叫那忧愁的人以外,谁能叫我快乐呢?
a. 我……定了主意:保罗继续阐述哥林多后书第1章里的思想,他在哥林多基督徒面前为自己辩护。他们中有些人指责保罗,因为他改变行程计划,没有去造访他们。他们揪住这个计划的改变不放,藉此责怪保罗,“他这个人不可靠、不可信。我们根本不需要听他那一套。”然而保罗解释,他之所以未能按照原来的计划来造访他们,是有许多原因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保罗努力想要宽容哥林多信徒(林后1:23)。
b. 再到你们那里去,必须大家没有忧愁:保罗的上一次哥林多之行,充满了冲突与对质,令人不快。所以他定了主意,他不会再来一次令人“忧愁的”哥林多之行。
i.“因为他们之中的种种丑闻,他很难平心静气、心态平和地去见他们;所以,他决定干脆不去见他们,直到他能够确认【他们的】这些恶行已经改掉。”(克拉克,Clarke)
c. 倘若我叫你们忧愁……谁能叫我快乐呢?保罗还知道,再来一次痛苦的造访,对他没有益处。与哥林多基督徒之间不断的冲突,的确会损害他们之间的关系。
i.看起来,保罗认为最好给哥林多基督徒留一点余地,留给他们空间,让他们可以行动起来,改过自新。他不想总是责备他们,警告他们。既然保罗的心意如此,他知道再来一次同样类型的造访无济于事,无论是对保罗,还是对哥林多基督徒都没有益处。
2.(3-4)保罗没有再次造访他们,反而写了一封信给他们。
我曾把这事写给你们,恐怕我到的时候,应该叫我快乐的那些人,反倒叫我忧愁。我也深信,你们众人都以我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我先前心里难过痛苦,多多地流泪,写信给你们,不是叫你们忧愁,乃是叫你们知道我格外地疼爱你们。
a. 我曾把这事写给你们:保罗明智地看出,从一切角度考虑,一封信比个人亲自造访效果更佳。一封信可以显示保罗的真心,又不太可能让他们之间的关系继续恶化。一封信可以给哥林多信徒留出悔改的空间,摆正他们与神、与保罗之间的关系。
i.保罗提到的那封信在哪里?有些圣经学者认为,这封“令人忧愁的信”就是哥林多前书,然而认为它是另外一封已经失传的信,是一种更好的看法。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今天所读的圣经缺失了某些内容?绝对不是。并非保罗所写的每一封信都是给历世历代所有神子民的,他的信并非都是神默示的圣经的一部分。无庸置疑,在那封失传的信件里,保罗所写的内容完全适合当时的哥林多基督徒,却对我们毫无裨益;否则,神必定会让其流传于世。我们不要以为凡是保罗所写的文字必定是属于圣经的内容;关于其他的圣经作者,也是如此。
b. 恐怕我到的时候……倒叫我忧愁:保罗希望他的信能够让所有痛苦的工作结出果实。之后,当他真的前去见哥林多基督徒,那将是一次令人愉快的访问,他们能利用他所给的机会,悔过自新。
c. 应该叫我快乐的那些人:这位使徒为他们奉献了如此多,考虑到他们本应有的对待使徒的态度,哥林多基督徒的不良行为更令人感到忧愁。
i.“所有的邪恶,作为一种因素,最令人感到烦恼的,是在其位不尽其责,就如为师不尊,为官不正,身为神的子民,却不服牧者,不善待牧者。”(特拉普,Trapp)
d. 我先前心里难过痛苦……写信给你们:保罗并非喜欢对质,喜欢当面质问哥林多基督徒。这样做,对他来说并不容易。保罗总是含泪写信,多多地流泪。他的目标不是叫你们忧愁,相反,他希望哥林多基督徒能明白“我格外地疼爱你们”。
i.要接受保罗以这种方式做出的纠正,哥林多基督徒的生命需要达到一定的成熟程度。我们很容易认为把一个批评、纠正我们的人,看作我们的敌人,认为他们是存心和我们作对。然而,那些批评我们、纠正我们的人往往是出于爱,才会责备我们。爱之深,责之切,保罗对哥林多基督徒的爱也是如此。保罗的目的不是要让他们忧愁,而是因为他爱他们。
ii.“无论我知道有什么人不服我、厌恶我,我都不会放在心上(除非万不得已,逼得我被迫采取行动),我反而会更加礼貌和友好地对待那个与我作对的人,这件事会就此风平浪静,再无波澜。假如我把好心人当作对手来对待,他一定会尽心尽力完成【我】分派给他的任务,为自己赢得赞誉。”(司布真,Spurgeon)
e. 我……多多地流泪,写信给你们:“更确切地说,圣保罗所写的使徒书信,是以泪水写就,而非以墨水写成。”(特拉普,Trapp)
B.保罗呼吁赦免犯罪的弟兄。
1.(5-7)保罗提出建议,哥林多基督徒要赦免他们中犯罪(并已悔改)的弟兄。
若有叫人忧愁的,他不但叫我忧愁,也是叫你们众人有几分忧愁。我说几分,恐怕说得太重。这样的人,受了众人的责罚也就够了;倒不如赦免他,安慰他,免得他忧愁太过,甚至沉沦了。
a. 若有叫人忧愁的:保罗展示出真正牧者的智慧与怜悯。他特别提及哥林多信徒中的某一个人,然而保罗没有明说这个人的名字。自己的名字没有以这种方式记入神永远的话语里,一定让这个人感到万分庆幸。
b.这个人是谁?有可能,他就是哥林多前书5章里,保罗嘱咐哥林多基督徒与之对质的那个人。“这样的人”,这句话在哥林多前书和哥林多后书中都有出现,用来表示一个犯下乱伦罪行并且沉溺罪中的人。他与自己的继母同居。
i.有些释经家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为保罗指的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人。他们相信这个人就是那个羞辱保罗的人,这人在保罗“痛苦的造访”期间,曾当面侮辱保罗。然而哥林多后书2章10节,说明保罗希望哥林多基督徒先赦免这个弟兄,然后,他也会赦免这人。如果有罪之人所犯的罪行与保罗个人有关,那么顺序应当相反才对。事实上,保罗清楚地指出:“他不是使我忧愁”(注:钦定本圣经翻译成,“他不是使我忧愁,而是使你们众人都有些忧愁”,和合本圣经作“他不但叫我忧愁,也是叫你们众人有几分忧愁”)。这人犯下的首要罪行不是针对保罗。所以,这样的人很可能是哥林多前书5章里,保罗提到必须与之对质的那个人。
c. 恐怕说得太重:显然,这个人受到教会的惩治,就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5章中所吩咐的那样。他受了众人的责罚。在受到惩治之后,这个人显然悔改了,然而哥林多基督徒却拒绝再接纳这人回到他们中间!因此,保罗劝告他们不要做得太重,要看到他们所施加的惩罚已经够了,要赦免这人,安慰这人。
i.在哥林多前书5章里,保罗严厉地责备哥林多基督徒,因为他们漫不经心,这人犯下大罪,他们却不当回事。保罗吩咐他们,就是你们聚会的时候……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林前5:4-5)。保罗告诉哥林多信徒,要将这人逐出教会大家庭的属灵团契,不再受到信徒社群的保护,直至这人悔改。
ii.这种做法行之有效!哥林多基督徒实施了责罚,显然这人悔改了。现在,保罗告诉哥林多基督徒,要让这悔改之人得到恢复。
d. 赦免他,安慰他:当这人沉溺罪中时,他们敞开双臂接纳他、赞同他;当这人悔改之后,他们却拒绝赦免他、恢复他;这与他们之前的做法一样是错误的。哥林多基督徒发现自己很容易走极端,要么太过宽容,要么太过严厉。
i.保罗吩咐他们要赦免;不仅如此,保罗还告诉他们要安慰。“也许,司法上的赦免是艰难的,总是会让人意识到过往。而安慰所做的是,敞开心扉接纳人,不追既往。神的赦免就是这样的,所以,作为祂的儿女,我们也应当如此行。”(摩根,Morgan)
ii.“若说今天的教会极其缺乏管教,而对那些犯过错又真诚悔改的人,教会里也同样缺乏赦免与安慰的恩典。唉,这种情况是何其常见啊!有多少人果真因太过忧愁而被吞噬了,因为基督徒以严厉苛刻的态度对待他们,怀疑他们,不信任他们,总是抓住他们从前的过错不放……爱绝不会轻看圣洁;而圣洁绝不会抹杀爱。”(摩根,Morgan)
e. 免得他忧愁太过,甚至沉沦了:他们对待这人的尖刻态度,确实十分危险:不愿赦免这人,恢复这人,他们有可能会毁掉这人,使他忧愁太过,甚至沉沦了。
i.“奥斯丁(Austin)有句名言:愿人为自己的罪忧伤,然而要为此忧伤而喜乐。我们是应当为罪忧伤,然而倘若忧伤太过,以致我们无法承担并完成自己的责任,这就是一种罪恶的忧伤。是的,尽管这是在为罪忧伤。”(特拉普,Trapp)
ii.恢复罪人的工作,与责备罪人的工作一样重要。特拉普(Trapp)引述了恢复失败的一种极端例子:“天主教徒曾将一些公开认错的人,烧死在火刑柱上,美其名曰,趁着他们思想健全时,送他们离开世界。”
2.(8-11)明白撒旦在其中的诡计。
所以我劝你们,要向他显出坚定不移的爱心来。为此我先前也写信给你们,要试验你们,看你们凡事顺从不顺从。你们赦免谁,我也赦免谁。我若有所赦免的,是在基督面前为你们赦免的,免得撒但趁着机会胜过我们,因我们并非不晓得他的诡计。
a. 所以我劝你们,要向他显出坚定不移的爱心来:既然这人接受管教,并且悔改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展现爱、施行医治的时候了。他们要向他显出坚定不移的爱心来。
i.“如果能让过犯者感到在他为罪受过责罚之后,他仍是蒙爱的,而且最终的目标不是要让他受苦,而是要让他获益;那么他会悔改的可能性就更大。”(霍奇,Hodge)
b. 要试验你们:在哥林多前书5章里,保罗语气严厉,哥林多基督徒面对着保罗所交代的任务与试验。而现在,保罗再让他们受试验,吩咐他们要向已悔改的弟兄显出爱心。
i.保罗希望哥林多基督徒凡事顺从。难道他们觉得遵从保罗的吩咐,去“严厉”待人更加容易做到;而遵从他的命令去显示爱心、恢复弟兄更难做到?
c. 我也赦免谁:那有过犯之人也曾在某些事情上,犯罪得罪保罗,要么是直接针对保罗,要么是间接地伤害了保罗。保罗期待哥林多基督徒,要带头向这人表达他们对他的赦免,主动去恢复他。
i.在行使责罚时,教会必须对待某些人如同对待不信神的外人一样。我们务要记住,应当以怎样的方式对待不信之人:以关怀与爱心,期盼为耶稣赢得他们,热切期盼他们能悔改。
ii.这里毫无冲突矛盾之处: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劝戒他;他若懊悔,就饶恕他(路 17:3)。
d. 免得撒但趁着机会胜过我们:保罗知道这点尤其值得注意,因为撒但一直想要利用我们的错误,好趁着机会胜过我们,无论是对教会,还是信徒个人,他都是如此。
i.特拉普(Trapp)阐述了撒但喜欢怎样趁着机会胜过信徒:“那个诡计多端的买卖人,那个贪得无厌的吸血虫,他不仅侵吞寡妇的家产,他还吞噬人的灵魂。”
ii.趁着机会胜过(古希腊文词语为pleonekteo),在新约圣经中还在另外四处经文里出现(注:这句话也可以翻译成“占……的便宜”或“欺负”)(林后7:2;林后12:17-18;帖前4:6)。它含有以欺骗的手段,夺取原本属于某人的财物之意。如果我们对撒但的诡计一无所知,他就能夺取我们在耶稣里的产业,诸如平安、喜乐、相交、赦免与得胜。
e. 因我们并非不晓得他的诡计:哥林多信徒不能对已经悔改的弟兄展现爱心,撒但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个失败,谋划诡计。
i.若我们不向已悔改之人显示宽恕,我们就落入了撒但的手中,正好中了他的诡计。“扼杀一个罪人的希望,让他感到绝望,走投无路,就是给了撒但一个可乘之机,再没有比这更危险的事了。无论何时,只要我们没有安慰那些为着悔改而努力,真心实意为自己的罪悔过的人,我们就落入了撒但的手中。”(加尔文,Calvin)
f. 他的诡计:针对我们,撒但有特定的诡计(计谋),好趁着机会胜过我们。保罗可以坦然无愧地表示,他并非不晓得撒但的计谋,然而许多基督徒却说不出同样的话。
i.对于犯罪之人,首先,撒但的计谋是针对肉体的情欲;其次,他会利用绝望,让人觉得希望断绝了。对于教会,首先,撒但的计谋是包容罪恶;然后利用过分严苛的责罚。对于保罗,撒但的计谋是让他承受非常大的压力,对哥林多基督徒心生失望,以致失去了平安,服事的效益也下降了。
ii. 关于诡计,加尔文(Calvin)的定义是,“狡猾精巧的计谋和手腕,信徒本该清楚知道这些手段,也能懂得这些——只要他们愿意让神的灵掌管他们”。你是否顺从圣灵,并且清楚知道撒但此刻针对你的计谋?他正想利用你的哪些弱点?你给撒但留下什么立足之地,而他正想利用这点?你不晓得他的诡计吗?
C.耶稣基督的得胜。
1.(12-13)在去马其顿的途中,保罗做了什么。
我从前为基督的福音到了特罗亚,主也给我开了门。那时因为没有遇见兄弟提多,我心里不安,便辞别那里的人往马其顿去了。
a. 主也给我开了门:神在何处为他开了门,保罗就乐意在那里服事。要想我们为神所做之工能够蒙福,惟有顺从神的引导去服事。
i.我们在何处看见一扇敞开的门,我们就有信心,神必祝福这事工。“主在哪里立了一盏灯,哪里就有工作待完成;祂差遣祂的工人去往哪里,哪里就有庄稼等待收割。”(特拉普,Trapp)
b. 那时因为没有遇见兄弟提多,我心里不安:虽然那里有敞开的门,但是保罗仍然感到若没有提多的陪伴,他就不能尽情施展,完成事工。保罗没有把完成事工看成自己的独角戏;他知道自己需要其他人与他一道,齐心协力,并肩作战。
在哥林多后书2章13节中,保罗提到他离开去往马其顿。在哥林多后书7章5节里,保罗写道他到达马其顿。而这期间(从哥林多后书2章14节,直至哥林多后书7章4节),就是所谓的“题外话”部分。在这部分延伸内容里,保罗阐述了自己作为使徒的事工,维护自己的服事。
2.(14)耶稣,得胜的领袖。
感谢神!常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并藉着我们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
a.感谢神!常率领我们:保罗处理来自哥林多基督徒的指责。因为他改变了行程计划,他们就指责他,说他不可靠,反复无常。保罗为自己辩护,阐明他未能按照计划前来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他希望哥林多基督徒能明白,他是跟随元帅耶稣基督而行。保罗的计划是跟随耶稣基督而行,这一点远超过他个人的计划,远比他曾告知哥林多基督徒的任何计划都要重要。
b.常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这里,保罗截取了罗马世界的一幅画面,将耶稣视为克敌制胜、凯旋归来的将领。古罗马的凯旋游行是专门为打了胜仗,出征归来的将领举行的。
i.“这里借用了一个古罗马有关胜利的概念,那一日将要展现在世人的眼前,成为最荣耀的奇观,远超人所能想象的。”(梅尔,Meyer)
ii.“在凯旋仪式里,得胜的将军游行穿过罗马的街道,一路来到元老院……首先,走来的是国家官员和元老院议员。然后,走来的是号手。接着,被抬出来的是来自被征服之地的战利品……其次,是被征服之地的画像,以及被攻克的要塞和舰船的模型。随后,是即将用于献祭的白色公牛。之后,徒步走来的是,带着枷锁的、被俘的敌方王子、首领和将领,在短暂的游街示众之后,他们将被关在监牢里,而且十之八九会遭到当场处决。接着,走来的是带着权杖的执法吏,之后是手拿竖琴的乐师;接着是拿着香炉不断摆动的祭司,将甜美的香气散播四周。随后,走来的是将军本人……最后,走来的是得胜的军队,披戴所有装饰,高声欢呼‘胜利凯旋!【Io triumphe!】’这是他们凯旋的口号。罗马的大街小巷打扫一新,满街装饰着花环,街道两旁满是欢呼的人群,迎接凯旋游行的队伍,这实在是难得一见的场景,这样的日子,有可能人们一生只能看见一次。”(巴克莱,Barclay)
iii.“这就是保罗脑海里浮现的画面。他看见基督凯旋而归穿过世界,而他自己也在那凯旋的队伍之中。保罗确信,这种胜利的凯旋无人可以拦阻。”(巴克莱,Barclay)而且,在保罗看来,自己也参与了耶稣的胜利凯旋,耶稣是耶和华军队的元帅,而保罗是主耶稣手下的一名主要军官!
c. 率领我们:保罗希望哥林多基督徒能够明白,他是跟从他的元帅耶稣基督前行。在保罗看来,耶稣的凯旋队伍浩浩荡荡穿越整个罗马帝国,穿越整个世界,对保罗来说,这事必定成就,如同他已亲眼目睹一样。
d. 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香气,通过香炉的方式散发出来,是罗马凯旋游行中常见的做法。在保罗看来,香气就是认识神,这是一种人们可以闻到的香气,就像凯旋游行队伍经过时一样。
i.没有一种感觉能像香气那样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再没有什么事物比令人愉悦的气味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更强烈深刻,或许,唯一的例外就是令人不快的气味。“这样,使徒希望他的生命如同一股甜美的馨香之气,暗香浮动,飘散空中,提醒我,也特别提醒神,勿忘基督。”(梅尔,Meyer)
ii.“基督的馨香之气!与其说它蕴含于我们所做的事里面,倒不如说它蕴含于我们做事的态度里;与其说它蕴含在我们的言行里,倒不如说它蕴含在一股难以言说的芬芳里,温柔、谦逊、无私,以及造福于人的渴望,揉合成这股难以形容的香气。它是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的生命气息和芬馨香气,与主相交是其香味的源头。要以主性情的甜美香草为香,涂抹包裹你的灵魂、你的习性。”(梅尔,Meyer )
2.(15-16a)对不同的人,胜利的凯旋有不同的意义。
因为我们在神面前,无论在得救的人身上,或灭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气。在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
a. 在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对罗马人来说,凯旋游行队伍中烧给诸神的香,是一股美妙的香气。同样的香气,对游行队伍中的战俘来说,却是一股糟糕的味道,在游行结束之后,他们即将被处死,或者被卖为奴隶。
b. 我们在神面前,无论在得救的人身上,或灭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气:同样,福音的信息对一些人来说,是生命的信息,而对那些拒绝的人来说,则是定罪的信息(约3:17-21)。
i.“今日,同样的事也发生在那些领受福音与拒绝福音的人身上:对前者,它是得救之道,对后者,它是灭亡之道;因为他们拒绝信从福音的结果不仅是不能得救,他们还因此被定罪。”(克拉克,Clarke)
3.(16b-17)保罗简短地总结他的事工特色。
这事谁能当得起呢?我们不像那许多人,为利混乱神的道,乃是由于诚实、由于神,在神面前凭着基督讲道。
a. 这事谁能当得起呢?保罗一想到神计划之伟大,不禁赞叹道谁够资格在其中担任一个角色,谁能当得起。“就他看来,无人能当得起。然而,必须要有人去传扬基督,而保罗努力奋进,以行动表明他能够当得起这事。”(罗伯特森,Robertson)
i.“这是一个伟大的工作。首先,要心里思量,寻求神的旨意,并且通过研读和默想,考察探明它;然后,忠心地向人传扬它,没有浮夸虚荣,也没有腐败的混合(这些混杂只会使所传的道掺假);然后向那些听我们的人,将其荐与他们的良心。这事谁能当得起呢?也就是说,传扬福音,照着人所当传的,去履行传道的职分。”(普尔,Poole)
b. 我们不像那许多人,为利混乱神的道:“混乱”一词,含有为利而“掺假”或“兑水”之意,特别用来指贪图财利,而在酒中兑水的酒商。不像那些为利而在福音中掺假“兑水”之人,保罗与这等人迥然有别。
i.对于“为利混乱神的道”,特拉普(Trapp)的理解是:“这是魔鬼的欺骗伎俩之一,正如启示录2章24节所述;而对忠心事奉神的牧者而言,他们对这种手段不屑一顾,绝不采用。”
c. 由于诚实:用来表示诚实的古希腊词语是eilikrineia,它的意思是“纯正”或“透明”。巴克莱(Barclay)这样评论道,“它可以用来表述某物,将其拿到阳光之下,透过阳光仔细审察,而且能通过这种查验。”保罗的信息和事工没有隐藏的动机,也没有见不得人的地方。
d. 在神面前凭着基督讲道:保罗时刻铭记在心,他事工的第一观众是神自己。他所讲的字字句句,皆呈现在神面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