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路者學院
哥林多后书第4章-我们这至轻的苦楚
A. 更荣耀之约如何表明出来。
1. (1-2)保罗怎样传扬这更荣耀的福音。
我们既然蒙怜悯,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谬讲神的道理,只将真理表明出来,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
a. 我们既然……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保罗勇敢地传福音。一想到自己所蒙的伟大呼召,保罗就有勇气与信心面对一切艰难困苦。我们常有灰心丧胆的时候,我们之所以会丧失信心,是因为我们没有思想神在耶稣里对我们的呼召是何等伟大。
i.用来表示“丧胆”的古希腊词语,暗含的意思是,“怯弱胆小的懦夫”。这个古希腊词语的隐含意义不仅是缺少勇气,还含有行为卑劣、举止不端之意。
ii.“牧者说出口的话,要么奉神的名而说,要么就闭嘴不言。我的弟兄,假若主没有差遣你去传达信息,要么你上床睡觉,要么去上学,要么去打理好自家的菜园;你自说自语有什么要紧的?如果你得着了从天上而来的信息,那就按照当说的说,忠心作神的口。”(司布真,Spurgeon)
b. 我们既然蒙怜悯:保罗谦卑地传福音。他知道自己蒙召事奉神,这份荣耀不是因为他个人有什么功劳,而是因为神的怜悯。怜悯,就本质来说,本是人不配得的。
c. 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谬讲神的道理:保罗诚实地传福音。翻译成“谬讲”的古希腊词语,是一个动词,在新约圣经中仅在此处出现,这个词的意思是“稀释或掺假”。保罗所传的不是虚假伪饰的福音(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也不是腐化败坏的福音(诡诈……谬讲),混杂属人的信息在内,卖弄小聪明,或者为了迎合听众的口味,而在福音信息中“兑水”。保罗所传的是诚实的福音。
i.许多牧者恰恰在这一点上失败了。他们拥有真实的福音,但他们添加了属人的智慧和聪明在其中。通常,他们将这些败坏的、兑水的信息增添进福音信息里,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增添,会令福音更加迷人,更有效果,吸引更多的听众。保罗声称自己绝对不会做的事情,他们正在做,而且一直在做——谬讲神的道理。
ii.“某些圣职人员宣称,他们必须修改真理,使之能跟上时代的进步,其意思实际上就是,他们必须谋杀真理,再将真理的尸体丢进狗群……其意思不过是以受人欢迎的谎言,取代令人感到冒犯的真理。”(司布真,Spurgeon)
iii.诡诈是指“一种狡诈,随时乐意不择手段、千方百计达到目的,而且其目的绝对不会是利他的。”(休斯,Hughes)
d. 将真理表明出来:保罗公开地传真实的福音。只要考察保罗传讲的内容,任何人都可以明明白白看见其中包含的真理。保罗所传的不是一套高深复杂、遮遮掩掩、故作神秘的思想。
e. 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保罗正直地传福音。只要考察保罗所传的福音和他的服事,任何人都能凭自己的良心作出判断,看出保罗所传的福音是全然诚实正直的。
i. 有些人以言语攻击保罗,有些人以行为攻击他。不论怎样,保罗明白,即使他们不承认,各人的良心仍能验明他的服事与所传的福音信息。
f. 在神面前:保罗在神面前传福音。重要的是,保罗知道,各人的良心能验明他的服事态度,而更重要的是,明白他所做之事,在神面前是对的。
i.“有一种比人类的良心更加崇高可靠的审查:最终,每一位牧者都要向神交账,永远地为这份答卷负责。”(休斯,Hughes)
ii.在这章经文的后面部分,保罗将会再次回顾他所经受的种种患难。在前面这两节经文里,保罗清楚指出,他受苦并不是因为他没有忠心担负传福音的职分。保罗的敌人很容易利用这点来攻击他,声称,“他受这么多苦,神正在惩罚他,因为他没有忠心,”;但事实根本不是这样。
2.(3-4)为什么没有更多人响应如此荣耀的福音?
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基督本是神的像。
a. 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如果有人不响应这荣耀的福音,这不是保罗的错,也不是福音的错。唯一的原因就是,那些灭亡的人与福音信息失之交臂。
i.“不信之人的瞎眼,丝毫不能减损福音的清明,正如盲人看不见太阳,却丝毫不能减损阳光的灿烂。”(加尔文,Calvin)
ii.钦定本圣经这样翻译第三节经文的最后部分:就是对灭亡的人遮蔽。司布真(Spurgeon)的见解独到,“根据原文,不信耶稣基督之人是失丧之人。你已失去神;你并非祂的仆人。你已失去教会;你并非为真理而劳苦做工。你已真正失去世界;你没有为它做出任何经久的贡献。对公义、对喜乐、对天堂来说,你已失去自己。你是失丧的、失丧的,失而复失……这不仅是你将成为失丧的,而是现在,你就已失丧……此刻已然失丧。”
b. 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那些灭亡的人和那些的被蒙蔽、不见福音的人,已被撒但,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
i.这并非意味着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受到撒但的蒙蔽。他们的心眼瞎了,并非仅仅是因为受到撒但的蒙蔽。约翰福音3章19节指出,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尽管人爱黑暗,而且选择了黑暗;撒但仍千方百计,竭力要让他们一直处于瞎了心眼的状态,看不见荣耀福音之光与耶稣的救恩。
ii.我们还注意到,不信之人的心眼(注:钦定本圣经翻译成“心思”)已经瞎了。当然,撒但也在失丧之人的内心和情感里使坏,不过,他的主要战场是心思。难道我们看不出撒但的计谋?他极力要让人们越来越少地思索,越来越少地学习,越来越不用心思考?这也是为什么神选择以“道”去传载福音,因为“道”触动我们的心思,触动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之人的心思。
c. 这世界的神:“这世界的神”,这个称呼在圣经中仅此一处,用来指撒但;然而在其他一些经文里,诸如约翰福音12章31节、约翰福音14章30节、以弗所书2章2节、以弗所书6章12节和约翰壹书5章19节中,都表达了同样的想法。
i.撒但“统治”这个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真实的,而且影响颇大。从根本上讲,却不是这样,因为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诗24:1)。然而,耶稣并非与撒但竞争,争夺现世的统治权(路4:5-8),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撒但因“公众选举”而当选这世界的统治者。
ii.“撒但对世界的统治权事实上是表面的,而非真实的;因为惟有神是‘永世的君王’(提前1:17,希腊文),也就是说永世无穷,过去、现在与未来,神是君王。”(休斯,Hughes)“魔鬼在这里被称为这个世界的神,因为他统治着世上绝大部分地方,他们是他的仆人和奴隶……虽然我们找不到别的【经文】称呼撒但为这个世界的神,但我们的救主曾两次称他为这世界的王。”(普尔,Poole)
iii.撒但是这世界的神,有些人以错误的方法来理解这个圣经真理。一些后来的基督徒(诸如摩尼教派)主张依照二元论来理解神和撒但,“这世界的神”这节经文是他们着重强调的。他们的观念是,神和撒旦是“平等的对手”,而不是撒旦绝非与神旗鼓相当的一方。为了回应这些错误的教义,许多早期的基督教释经家(如奥古斯丁【Augustine】、奥利金【Origen】、克莱史斯顿【Chrysostem】和其他人)对这节经文进行了解释,不过他们的解读颇为奇怪,他们认为这句话是“排除异端分子的弹药”。然而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仅仅因为有人以一种方式歪曲了一个真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以另一种方式曲解真理,来进行“补偿”。对此,加尔文(Calvin)的评论一针见血,“由于对手造成的巨大压力,他们更急于反驳对手,而不是解释说明保罗的意思。”
iv.加尔文(Calvin)没有采取错误的方法,相反,对于应当怎样理解“这世界的神”这句话,他把握了正确的意思:“魔鬼被称作这世界的神,就如巴力被称作其崇拜者的神,狗被称作埃及的神一样,除此之外,别无他意。”
d. 此等不信之人:撒但只能蒙蔽那些不信之人。如果你已感到厌倦,不愿再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那么就归向耶稣,接受祂已经为你成就的救恩吧。这样,撒但就再也不能蒙蔽你。
i.“这个世界的神只能使不信之人心眼失明……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心眼失明,其中的秘密和原因是拒绝相信【神】。”(摩根,Morgan)
e. 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看见这种荣耀就等于得救。所以,撒但竭力想要蒙蔽人,让他们看不见基督荣耀福音的光。
i.明白了撒但对不信之人的计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为失丧之人祈祷。我们应当祈求神,愿祂的真光照耀,捆绑撒但的作为,破除他对人的欺蒙,赐下信心,使我们能胜过那令人瞎眼的不信。
f. 照着他们:在写下这句话时,保罗清楚自己所说的是什么。他自己曾经被完全蒙蔽,瞎了心眼看不见真理,直到神打破黑暗,叫福音荣耀的光照耀他。事实上,在保罗第一次与耶稣的相遇中,主耶稣曾击打他,让他真的失明了一阵,然后又得到医治。保罗的双眼得以打开(属灵上、身体上,皆是如此),能够看见耶稣基督的荣耀(徒9:1-19)。
i.这里提到的“光”,并不是通常用来表示光的古希腊词语。在七十士译本中,这个词语在以下两节经文里出现:诗篇第44篇3节,“你脸上的亮光”;诗篇第78篇14节,“他白日用云彩,终夜用火光引导他们”。对此,霍奇(Hodge)的见解是,“所以,这个词语表示一个光体散发出来的明亮光辉。”
B.瓦器里的宝贝。
1.(5-6)保罗传道的主题:耶稣,而非保罗自己。
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并且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
a. 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保罗不是登上讲坛,站在听众前传自己。他无关紧要,他不是中心。耶稣才是中心,所以保罗着重强调我们原不是传自己。相反,传道的中心必须是基督耶稣为主。祂才是我们要传的!
i.不是所有翻开圣经说一番话的人,就是在传基督耶稣为主。许多牧者出发点是好的,实际上却是在传他们自己,而非耶稣。如果传道的中心是有趣的故事,或牧者的感人经历,那么他有可能是在传自己。
ii.很多时候,牧者传自己是受人欢迎的。这样做似乎很有启发性,平易近民,往往又有娱乐性,而且这样做,对牧者来说,也往往是一种诱惑,尤其是当他看见以自己为中心的信息是多么受人欢迎时。然而,最根本的一点是,牧者自己既不能拯救你的灵魂使其永远不灭,你也不能藉着牧者来到神面前;惟有耶稣才是你的拯救和中保。所以,传扬耶稣吧!
iii.这样说来,牧者讲笑话或者借用他自己的生活故事,是不对的吗?当然不是。不过,凡事都要有限度,要适可而止,始终坚持以耶稣为中心。这个问题就好比在问,“在汤里放盐,是对的吗?”当然可以放,不过,不能放太多。如果一星期又一星期,牧者所讲的内容始终掺杂了太多的自我,这就是不对的。A·T·罗伯特森(A.T. Robertson)曾这样评论,以传自己为中心“无疑,是一个牧者所能选择的主题中,糟糕可怜又令人厌恶的一类。”难道我们找不到比自身更伟大的信息吗?
b.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保罗所传的福音,不仅不是关于他自己;他所传的福音也不是一套关于道德变革的福音,或者一套为了与神和好而必须遵从的教条规矩。他所传的乃是耶稣,他传扬的乃是基督耶稣为主。
i.保罗传道的目的,是要带领人归向耶稣,而非在道德上改变人。“属世智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结束对美德的灌输与教导,就是那使人诚实、清醒、仁慈和忠诚的美德。在神的眼中,这属世的智慧是愚拙的。这种做法是企图不劳而获,不种树却收果实。当一个人蒙带领承认耶稣基督是主,爱祂,敬拜祂,他就会变得越来越像基督。除此之外,道德说教者还要怎么样呢?”(霍奇,Hodge)
c. 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若保罗要展现自己,这就是他的做法。不是如同一个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不是如同一个颐指气使的主人,却不过是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
i. 重要的是,保罗还是认为自己是因耶稣的缘故,作哥林多基督徒的仆人。若是为了他自己的缘故,或是为了哥林多基督徒的缘故,这份工作不会持久,或者很容易变成相当属肉体的工作。保罗总是因耶稣的缘故,而服事他人。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讨耶稣的喜悦,而非为了讨人喜欢。
d. 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保罗是在说,“那在物质世界中创造光的耶和华神,能以属灵的亮光照亮你的整个心灵,哪怕你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撒但带来的蒙蔽是大的,但神带来的亮光更大。
i.保罗直接引用创世记1章3节中的概念: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保罗确实相信创世记1章中有关创世的记载。创世记1章3节指出,神发出一句命令,从而创造了光,而保罗深信事实果真如此,一切就是这样发生的。
e. 已经照在我们心里:这句话实在体现了保罗个人的归信经历(徒9:1-9)。保罗要去大马士革逼迫、杀害基督徒,他正在行路,忽然从天上发光,四面照着他。这是大数的保罗(后来,也被称作使徒保罗)平生第一次与耶稣相遇。
i.每一位基督徒都应当可以用这个好方法来形容:有着闪光心灵的人。神照在我们心里,我们的生命也应当为耶稣基督发光,展现神的光辉。
f. 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神照在我们心里的,到底是什么?这是一种荣耀的光辉,使我们知道神荣耀的光。每个基督徒都应当对神的荣耀有所了解。如果有某个基督徒这样说,“我真的对神荣耀的光一无所知”;那么这人就应当热切地寻求神,这样神就会让祂的明光照在他的心里。
i.叫我们得知……光:神让我们得以认识祂荣耀的光,而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扬出去。神“让光照在我们心里”,这样我们能够“将光传递出去,照耀四方”,而非像某些基督徒所做的那样,“让光照在自己面上”,凸显自己的光辉形象。
ii.想象一下,有一个人在阳光明媚的房间里晒着太阳,他十分享受阳光,甚至想把所有阳光全都留给自己。他想道,“我会拉上窗帘,这样就不会有光漏出去了!”他这样做了,却使自己回到了黑暗中。当我们试图把神的光藏在我们里面,为自己囤积起来,我们必然会失去这光。
g. 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我们在耶稣基督的面上看见神的荣光,我们就逐渐认识神的荣耀。神为我们做了一次展示,祂给了我们一幅画面,一个体现祂荣耀的代表作:祂的儿子耶稣基督。耶稣曾说,“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14:9)。耶稣也曾祈祷我们能够看见祂的荣耀,就是父神的荣耀:叫他们看见你所赐给我的荣耀(约17:24)。
2.(7)如此卑微的器皿,如此伟大的宝贝。
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
a. 这宝贝:这宝贝就是耶稣基督的伟大福音,就是透过福音所清楚显明的神的荣耀。这宝贝就是神的光,也是认识神荣耀的光,通过耶稣基督的面容映射的荣光。这是一切受造之物中至大的宝贝。
b. 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保罗认为我们如同瓦器,他并非是在贬低身体,或者认为身体不过是灵魂的容器。相反,保罗仅仅是在作比较。他提到神的荣耀和光辉,以及神所选择的、接受祂荣耀和亮光的器皿,保罗将两者的“价值”相比较。比较的结果,会让你禁不住惊叹,神竟将如此珍贵的宝贝放在瓦器里。
i.谁配作神的荣耀与光辉的“器皿”呢?世上最精明的人也不够格,最纯洁的人也不够格,最属灵的人也不够格,最有才干的人也不够格。我们不过都是瓦器,承载至大宝贝的瓦器,我们里面的这份宝藏远超言语所能描述的。
ii.瓦器:在古代世界,用粘土制成的瓦器是常见的日用品,家家户户都有。瓦器不是很经用(与金属制品相比),一旦破损就毫无用处(破碎的玻璃制品可以被再度熔化)。“所以,它们很廉价,没有什么内在价值。”(克鲁斯,Kruse)神选择将祂的明光与荣耀放在日常用的瓦器里,而非放在精美的瓷器里。
iii.我们差不多总是被那些有着最精美“包装”的事物吸引,但最好的恩赐往往都带着最不起眼、最不讨喜的“包装”。耶稣作为人子来到世上,神并不认为有“包装”祂的需要。作为一个“瓦器”生活于世,耶稣不以为耻。使用像你我这样的瓦器,神并不觉得难堪。
c. 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神为什么要将极其珍贵的宝贝放在这样软弱的器皿里?是为了显明这极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这样,清清楚楚彰显于世,任何人都可以看出是神的能力成就了这一切工作,而非器皿的能力。
i.神为什么拣选有风险的、属土的器皿,而不是安全的、属天的器皿呢?因为“完美”的器皿虽然安全,却是为自己增添荣耀。瓦器虽有风险,却能叫荣耀归于神。
ii.在基甸的故事里,正是打破瓦瓶,使得火把的光照耀出来,令神的百姓得胜(士7:20)。在这章余下的内容里,保罗将要展现神怎样“打破”祂的瓦器,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
3.(8-12)保罗事奉中经受的苦难,结果生命的果实。
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因为我们这活着的人,是常为耶稣被交于死地,使耶稣的生,在我们这必死的身上显明出来。这样看来,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
a. 我们四面受敌:这里含有“受追捕”之意。保罗因尽力服事耶稣,而遭到通缉和追捕。在使徒行传23章12节里,有四十人密谋要杀害保罗,他们起誓要不吃不喝,直到他们杀死保罗。保罗知道遭到追捕是怎样一种滋味。
b. 却不被困住:遭到通缉和追捕,就意味着生活在可怕的压力之下,时刻不得放松。然而,保罗并没有因这种压力而被困住。他仍能事奉神,荣耀主。
c. 四面受敌……心里作难……遭逼迫……打倒了:保罗的生活十分坎坷、十分艰辛,而他正是因为热忱事奉耶稣基督,为神的福音倾力奉献,才遭遇这一切艰难困苦。然而,看一看耶稣在保罗的生命里取得了何等的胜利:不被困住……不至失望……不被丢弃……不至死亡。保罗知道耶稣在他的生命里所彰显的能力、所赢得的胜利。因为保罗时常处于绝境之中,惟有耶稣才是他的帮助,惟有靠着耶稣的能力,他才能赢得胜利,得到满足。
i.今天,当我们谈到诸如此类的患难,很容易认为这只是“属灵上的事情”,因为我们中的有些人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无忧无虑,根本没有经历任何苦难。然而,我们应当记住关于患难,保罗的所有见解,可以说他是一个饱经忧患的人,他所经历的苦难远超你我,超过我们中间的任何人,所以他能说出这样掷地有声的话。对保罗来说,这不是理论,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
d. 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与其他任何基督徒一样,保罗希望耶稣的生在他身上显明出来,清晰可见。保罗知道,惟有他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才能彰显耶稣的生。神在我们的生命里所进行的某些伟大工作,惟有藉着试炼与患难,才能成就。
i.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保罗这样写的意思是,他觉得耶稣的死仿佛正在他的生命里运行,进行属灵上的工作。保罗是在说,耶稣的死不仅是一个历史事实,在他的生命中还是属灵的现实。
ii.在腓立比书3章10节里,保罗谈到认识耶稣而有的荣耀: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许多人渴望得知“他复活的大能”,却根本不愿“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然而,某些馨香之气惟有通过打破的香膏瓶,才能散发出来;所以无论是知晓苦难,还是认识荣耀,保罗都一样喜乐。他知道苦难与荣耀是联系在一起的。
e. 是常……被交于死地……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保罗知道他之所以能为哥林多基督徒带去属灵的财富,部分原因在于他在服事的道路上所经历的种种患难,常被置于死地,历经艰辛。通过患难困苦,神使保罗的服事更有果效,收获更丰。
i.有的时候,我们认为如果一个人真的属灵,或者他真的为神所用,他就会一直生活在“得胜”的状态里,他的生活必定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明白保罗在这里所写的话,我们就会知道神的仆人不仅会经历忧患,可能还会被置于死地;而且我们还知道,神允许这些事情发生,是为了一个美好的、荣耀的目的。
ii.坎伯·摩根(G. Campbell Morgan)讲述了一个年轻牧者的故事,他在服事初期表现出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一次,摩根邀请这位年轻人在他的教会里讲道。结束后,摩根问他的妻子,“很精彩,对吗?”她平静地回答道,“是的,不过,如果他受过苦,就更精彩了。”摩根补充道,“好吧,他受过苦,就会更有能力。”
f.死是在我们身上……生却在你们身上:这里保罗说的是反话。因为保罗经受了这样大的患难,哥林多基督徒就轻视保罗,高看自己,认为自己活出了了不起的“得胜”生活。哥林多基督徒看不见他们之所以能享有得胜的生活,完全是因为神通过患难痛苦将保罗磨练成一位服事有果效的仆人。
i.“优秀的解释者将这些话解读为非常聪明的讽刺表达,藉着这些话使徒反映了这个教会中有一伙人,他们看见使徒经受的患难困苦,结果竟因此抵挡他教义中的真理,诋毁他从神所领受的恩惠。”(普尔,Poole)
4.(13-15)保罗所信的是那赐人生命的神。
但我们既有信心,正如经上记着说:“我因信,所以如此说话。”我们也信,所以也说话。自己知道那叫主耶稣复活的,也必叫我们与耶稣一同复活,并且叫我们与你们一同站在他面前。凡事都是为你们,好叫恩惠因人多越发加增,感谢格外显多,以致荣耀归与神。
a. 我们也信,所以也说话:这是一个伟大的原则——信心带出见证。保罗真的相信神让他经受患难,置之死地,是出于一个美好的目的;保罗真的相信他经历并品尝了耶稣那复活的生命,耶稣就活在他里面。所以,保罗毫不犹豫地开口说话,宣言这些事。
i.如果你说不出“我们也信”,那么你就不应当说话。“那是基督徒事工能力与得胜的一大秘诀。如果你不信,就该闭上嘴。这是给年轻牧者的一句劝诫。如果你不信,就不要说话。”(摩根,Morgan)
b. 自己知道那叫主耶稣复活的,也必叫我们与耶稣一同复活:保罗知道这点;所以,他遭遇患难,却不灰心丧胆。每一次试炼,每一次穿越死地的经历,不过是神复活大能的前奏。
c. 凡事都是为你们:这是保罗事工的当前目标。他一心一意要服事哥林多的基督徒,以及其他城市的基督徒。保罗的事工还有一个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叫……感谢格外显多,以致荣耀归与神。最终,保罗因神的荣耀,而受到激励,荣耀神是他前进的动力。
i.有些人忘记了当前的目标,抱有等着“天上掉馅饼”的超级属灵态度。另一些人则忘记了最终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要么变得心骄气傲,要么感到灰心气馁。就像保罗一样,这两个目标,我们都要记住,不可遗忘。
C.我们这至轻的苦楚。
1.(16)我们为何不丧胆。
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
a. 所以,我们不丧胆:保罗宣告,“我们既然蒙怜悯,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以此作为这一章的开始(林后4:1)。然后,在中间部分,他描述了自己在事奉的道路上所经受的患难危险,一切如同死地一般的险境。看起来,似乎保罗已经预料到读者会提出这个问题,“你怎么可能保持勇气,没有丧胆?”
i.所以是答案的一部分,它指向保罗刚刚所写的内容。保罗刚刚阐述了,他所经受的试炼危险,如同死地一般的险境,是为了他的事奉效力,使他能更有效地服事哥林多基督徒,结出更多生命的果实。知道这点,使保罗在经受试炼患难时,信心百倍,不丧胆。
b. 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保罗不丧胆,另一个原因是,虽然他饱经忧患,外体渐渐衰残;内心却日日更新,不断蒙福。
i.外体与哥林多后书4章7节里的“瓦器”,以及哥林多后书4章11节里的“必死的身上”,含有同样的概念,意思都是一样的:“从外在来看,我们正经受患难,承受打击;但从内在来看,神正赐福与我们,更新我们!”
2.(17-18)将来的荣耀大过今日的磨难。
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a.我们这……至轻的苦楚:保罗写道“我们这……至轻的苦楚”,我们可能会感到不解,他真的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试炼吗?有些人可能会想,“保罗啊,你的苦楚可能是轻微的,而我的苦楚却不一样。只要你了解了我所遭受的,你绝对说不出这样的话!为什么?因为我的痛苦根本没人能承受!”
i.保罗写下的这些话,不是苦难学校里幼儿班小朋友能写出来的——保罗是苦难学校里的硕士毕业生。在哥林多后书11章23-28节里,保罗用以下这样词语,描述了他所经受的患难苦楚:
● 受鞭打。
● 下监牢。
● 被棍打。
● 被石头打。
● 遭海难(注:参加钦定本圣经,和合本作“遇着船坏”)。
● 遭江河的危险。
● 盗贼的危险。
● 同族的危险。
● 外邦人的危险。
● 城里的危险。
● 旷野的危险。
● 海中的危险。
● 假弟兄的危险。
● 受劳碌、受困苦。
● 多次不得睡。
● 又饥又渴。
● 多次不得食。
● 受寒冷,赤身露体。
ii.这些不过是身体上的、外在的患难——更不要说他所背负的属灵上的重担,所面对的属灵上的攻击,又会是怎样呢?“这丰富的苦难神学,是他个人经受千锤百炼,多受‘基督的苦楚’而铸成的。”(哈里斯,Harris)
iii.所以,我们这……至轻的苦楚,从保罗这话,我们可以知道神的意思是要我们经受至轻的苦楚。如果保罗能说他所受的苦楚是至轻的,那我们所受的又算得了什么呢?
b. 我们这……至轻的苦楚:为什么说我们所受的苦楚是至轻的,而非至重的?因为即使是最糟糕的情况,以永恒来衡量,不过是至暂至轻的。从某些方面来说,情况确实如此,我们遭遇的困难烦恼出现又消散,这一切“都要过去”。即使今生在世得享长寿,与永恒相比,这点年岁无足轻重,不值一提。这也是事实。就算某人能活上百岁,而且日日受苦,以永恒来衡量,不过是至暂至轻的苦楚。
c. 我们这……至轻的苦楚:为什么说我们的苦楚是至轻的,而非至重的?因为神藉着我们所受的苦楚,在我们里面所成就的: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
i.圣经明确指出: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罗8:17)。荣耀与苦难相连,而神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的荣耀,远超我们在世所受的一切苦楚。“苦楚并非为了得到荣耀而必须忍受之事。苦楚就是创造荣耀的过程。经过阵痛,迎来生命的诞生。”(摩根,Morgan)
ii.保罗就好比在说,“去吧,拿出天枰来。将你所有的苦楚放在天枰的一边,你还可以用手按下那一边的秤盘。然后,让我将极重无比……的荣耀放在另一边的秤盘上。你就会看出你所经受的实在是至轻的苦楚。”
iii.是的,我们的苦楚,至暂至轻!
■ 与其他人遭受的相比,我们的苦楚至暂至轻。
■ 与我们本应承担的相比,我们的苦楚至暂至轻。
■ 与耶稣为我们所承受的相比,我们的苦楚至暂至轻。
■ 与我们享有的祝福相比,我们的苦楚至暂至轻。
■ 我们的苦楚至暂至轻,因我们经历神的扶持恩典与莫大的能力。
■ 我们的苦楚至暂至轻,因我们看见苦难是一条道路,通向极大的荣耀。
iv.明白这些,我们就能真正和保罗一样说道,“我们这……至轻的苦楚”。
d. 极重无比……的荣耀:为极重无比……的荣耀而感恩,是不易的。因为这是一份永远的荣耀,极有分量。通常,问题不在于我们怎样看待我们那至轻的苦楚,而在于我们对将来那极重无比……的荣耀,想得太少。
i.“希伯来语对圣保罗希腊语的影响,随处可见:chabad,表示沉重的,也可表示荣耀的;在用希腊语写作时,使徒将这两种意思结合起来,表达为极重无比……的荣耀。”(克拉克【Clarke】引用多德【Dodd】)
e. 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保罗言行若一,他特别以自己的生命和服事为证,证实了这句话。在世界看来,保罗的一生不可理喻,是个极大的失败。在职业生涯如日中天,即将飞黄腾达之时,他却放弃了一切,转而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一种困苦的生活,历尽艰辛,受尽逼迫,最后,献出生命为主殉道。保罗看得十分透彻,这个世界只看外在,却无视那看不见的永恒之事。
i.若我们顾念所见的,我们所见的只能是我们这……至轻的苦楚,而且越看越觉得沉重!然而,一旦我们顾念所不见的,我们就能看见那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并且为此心怀感恩。
ii.保罗的意思并不是一切苦楚都会自动带来荣耀。有可能,我们会任凭苦难毁了自己,有可能我们会沉溺苦楚之中,变得苦毒、哀怨,以自我为中心。然而,若我们顾念所不见的,我们所经受的苦楚就会在我们的生命里动工,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
哥林多后书第4章-我们这至轻的苦楚
A. 更荣耀之约如何表明出来。
1. (1-2)保罗怎样传扬这更荣耀的福音。
我们既然蒙怜悯,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谬讲神的道理,只将真理表明出来,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
a. 我们既然……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保罗勇敢地传福音。一想到自己所蒙的伟大呼召,保罗就有勇气与信心面对一切艰难困苦。我们常有灰心丧胆的时候,我们之所以会丧失信心,是因为我们没有思想神在耶稣里对我们的呼召是何等伟大。
i.用来表示“丧胆”的古希腊词语,暗含的意思是,“怯弱胆小的懦夫”。这个古希腊词语的隐含意义不仅是缺少勇气,还含有行为卑劣、举止不端之意。
ii.“牧者说出口的话,要么奉神的名而说,要么就闭嘴不言。我的弟兄,假若主没有差遣你去传达信息,要么你上床睡觉,要么去上学,要么去打理好自家的菜园;你自说自语有什么要紧的?如果你得着了从天上而来的信息,那就按照当说的说,忠心作神的口。”(司布真,Spurgeon)
b. 我们既然蒙怜悯:保罗谦卑地传福音。他知道自己蒙召事奉神,这份荣耀不是因为他个人有什么功劳,而是因为神的怜悯。怜悯,就本质来说,本是人不配得的。
c. 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谬讲神的道理:保罗诚实地传福音。翻译成“谬讲”的古希腊词语,是一个动词,在新约圣经中仅在此处出现,这个词的意思是“稀释或掺假”。保罗所传的不是虚假伪饰的福音(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也不是腐化败坏的福音(诡诈……谬讲),混杂属人的信息在内,卖弄小聪明,或者为了迎合听众的口味,而在福音信息中“兑水”。保罗所传的是诚实的福音。
i.许多牧者恰恰在这一点上失败了。他们拥有真实的福音,但他们添加了属人的智慧和聪明在其中。通常,他们将这些败坏的、兑水的信息增添进福音信息里,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增添,会令福音更加迷人,更有效果,吸引更多的听众。保罗声称自己绝对不会做的事情,他们正在做,而且一直在做——谬讲神的道理。
ii.“某些圣职人员宣称,他们必须修改真理,使之能跟上时代的进步,其意思实际上就是,他们必须谋杀真理,再将真理的尸体丢进狗群……其意思不过是以受人欢迎的谎言,取代令人感到冒犯的真理。”(司布真,Spurgeon)
iii.诡诈是指“一种狡诈,随时乐意不择手段、千方百计达到目的,而且其目的绝对不会是利他的。”(休斯,Hughes)
d. 将真理表明出来:保罗公开地传真实的福音。只要考察保罗传讲的内容,任何人都可以明明白白看见其中包含的真理。保罗所传的不是一套高深复杂、遮遮掩掩、故作神秘的思想。
e. 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保罗正直地传福音。只要考察保罗所传的福音和他的服事,任何人都能凭自己的良心作出判断,看出保罗所传的福音是全然诚实正直的。
i. 有些人以言语攻击保罗,有些人以行为攻击他。不论怎样,保罗明白,即使他们不承认,各人的良心仍能验明他的服事与所传的福音信息。
f. 在神面前:保罗在神面前传福音。重要的是,保罗知道,各人的良心能验明他的服事态度,而更重要的是,明白他所做之事,在神面前是对的。
i.“有一种比人类的良心更加崇高可靠的审查:最终,每一位牧者都要向神交账,永远地为这份答卷负责。”(休斯,Hughes)
ii.在这章经文的后面部分,保罗将会再次回顾他所经受的种种患难。在前面这两节经文里,保罗清楚指出,他受苦并不是因为他没有忠心担负传福音的职分。保罗的敌人很容易利用这点来攻击他,声称,“他受这么多苦,神正在惩罚他,因为他没有忠心,”;但事实根本不是这样。
2.(3-4)为什么没有更多人响应如此荣耀的福音?
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基督本是神的像。
a. 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如果有人不响应这荣耀的福音,这不是保罗的错,也不是福音的错。唯一的原因就是,那些灭亡的人与福音信息失之交臂。
i.“不信之人的瞎眼,丝毫不能减损福音的清明,正如盲人看不见太阳,却丝毫不能减损阳光的灿烂。”(加尔文,Calvin)
ii.钦定本圣经这样翻译第三节经文的最后部分:就是对灭亡的人遮蔽。司布真(Spurgeon)的见解独到,“根据原文,不信耶稣基督之人是失丧之人。你已失去神;你并非祂的仆人。你已失去教会;你并非为真理而劳苦做工。你已真正失去世界;你没有为它做出任何经久的贡献。对公义、对喜乐、对天堂来说,你已失去自己。你是失丧的、失丧的,失而复失……这不仅是你将成为失丧的,而是现在,你就已失丧……此刻已然失丧。”
b. 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那些灭亡的人和那些的被蒙蔽、不见福音的人,已被撒但,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
i.这并非意味着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受到撒但的蒙蔽。他们的心眼瞎了,并非仅仅是因为受到撒但的蒙蔽。约翰福音3章19节指出,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尽管人爱黑暗,而且选择了黑暗;撒但仍千方百计,竭力要让他们一直处于瞎了心眼的状态,看不见荣耀福音之光与耶稣的救恩。
ii.我们还注意到,不信之人的心眼(注:钦定本圣经翻译成“心思”)已经瞎了。当然,撒但也在失丧之人的内心和情感里使坏,不过,他的主要战场是心思。难道我们看不出撒但的计谋?他极力要让人们越来越少地思索,越来越少地学习,越来越不用心思考?这也是为什么神选择以“道”去传载福音,因为“道”触动我们的心思,触动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之人的心思。
c. 这世界的神:“这世界的神”,这个称呼在圣经中仅此一处,用来指撒但;然而在其他一些经文里,诸如约翰福音12章31节、约翰福音14章30节、以弗所书2章2节、以弗所书6章12节和约翰壹书5章19节中,都表达了同样的想法。
i.撒但“统治”这个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真实的,而且影响颇大。从根本上讲,却不是这样,因为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诗24:1)。然而,耶稣并非与撒但竞争,争夺现世的统治权(路4:5-8),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撒但因“公众选举”而当选这世界的统治者。
ii.“撒但对世界的统治权事实上是表面的,而非真实的;因为惟有神是‘永世的君王’(提前1:17,希腊文),也就是说永世无穷,过去、现在与未来,神是君王。”(休斯,Hughes)“魔鬼在这里被称为这个世界的神,因为他统治着世上绝大部分地方,他们是他的仆人和奴隶……虽然我们找不到别的【经文】称呼撒但为这个世界的神,但我们的救主曾两次称他为这世界的王。”(普尔,Poole)
iii.撒但是这世界的神,有些人以错误的方法来理解这个圣经真理。一些后来的基督徒(诸如摩尼教派)主张依照二元论来理解神和撒但,“这世界的神”这节经文是他们着重强调的。他们的观念是,神和撒旦是“平等的对手”,而不是撒旦绝非与神旗鼓相当的一方。为了回应这些错误的教义,许多早期的基督教释经家(如奥古斯丁【Augustine】、奥利金【Origen】、克莱史斯顿【Chrysostem】和其他人)对这节经文进行了解释,不过他们的解读颇为奇怪,他们认为这句话是“排除异端分子的弹药”。然而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仅仅因为有人以一种方式歪曲了一个真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以另一种方式曲解真理,来进行“补偿”。对此,加尔文(Calvin)的评论一针见血,“由于对手造成的巨大压力,他们更急于反驳对手,而不是解释说明保罗的意思。”
iv.加尔文(Calvin)没有采取错误的方法,相反,对于应当怎样理解“这世界的神”这句话,他把握了正确的意思:“魔鬼被称作这世界的神,就如巴力被称作其崇拜者的神,狗被称作埃及的神一样,除此之外,别无他意。”
d. 此等不信之人:撒但只能蒙蔽那些不信之人。如果你已感到厌倦,不愿再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那么就归向耶稣,接受祂已经为你成就的救恩吧。这样,撒但就再也不能蒙蔽你。
i.“这个世界的神只能使不信之人心眼失明……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心眼失明,其中的秘密和原因是拒绝相信【神】。”(摩根,Morgan)
e. 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看见这种荣耀就等于得救。所以,撒但竭力想要蒙蔽人,让他们看不见基督荣耀福音的光。
i.明白了撒但对不信之人的计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为失丧之人祈祷。我们应当祈求神,愿祂的真光照耀,捆绑撒但的作为,破除他对人的欺蒙,赐下信心,使我们能胜过那令人瞎眼的不信。
f. 照着他们:在写下这句话时,保罗清楚自己所说的是什么。他自己曾经被完全蒙蔽,瞎了心眼看不见真理,直到神打破黑暗,叫福音荣耀的光照耀他。事实上,在保罗第一次与耶稣的相遇中,主耶稣曾击打他,让他真的失明了一阵,然后又得到医治。保罗的双眼得以打开(属灵上、身体上,皆是如此),能够看见耶稣基督的荣耀(徒9:1-19)。
i.这里提到的“光”,并不是通常用来表示光的古希腊词语。在七十士译本中,这个词语在以下两节经文里出现:诗篇第44篇3节,“你脸上的亮光”;诗篇第78篇14节,“他白日用云彩,终夜用火光引导他们”。对此,霍奇(Hodge)的见解是,“所以,这个词语表示一个光体散发出来的明亮光辉。”
B.瓦器里的宝贝。
1.(5-6)保罗传道的主题:耶稣,而非保罗自己。
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并且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
a. 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保罗不是登上讲坛,站在听众前传自己。他无关紧要,他不是中心。耶稣才是中心,所以保罗着重强调我们原不是传自己。相反,传道的中心必须是基督耶稣为主。祂才是我们要传的!
i.不是所有翻开圣经说一番话的人,就是在传基督耶稣为主。许多牧者出发点是好的,实际上却是在传他们自己,而非耶稣。如果传道的中心是有趣的故事,或牧者的感人经历,那么他有可能是在传自己。
ii.很多时候,牧者传自己是受人欢迎的。这样做似乎很有启发性,平易近民,往往又有娱乐性,而且这样做,对牧者来说,也往往是一种诱惑,尤其是当他看见以自己为中心的信息是多么受人欢迎时。然而,最根本的一点是,牧者自己既不能拯救你的灵魂使其永远不灭,你也不能藉着牧者来到神面前;惟有耶稣才是你的拯救和中保。所以,传扬耶稣吧!
iii.这样说来,牧者讲笑话或者借用他自己的生活故事,是不对的吗?当然不是。不过,凡事都要有限度,要适可而止,始终坚持以耶稣为中心。这个问题就好比在问,“在汤里放盐,是对的吗?”当然可以放,不过,不能放太多。如果一星期又一星期,牧者所讲的内容始终掺杂了太多的自我,这就是不对的。A·T·罗伯特森(A.T. Robertson)曾这样评论,以传自己为中心“无疑,是一个牧者所能选择的主题中,糟糕可怜又令人厌恶的一类。”难道我们找不到比自身更伟大的信息吗?
b.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保罗所传的福音,不仅不是关于他自己;他所传的福音也不是一套关于道德变革的福音,或者一套为了与神和好而必须遵从的教条规矩。他所传的乃是耶稣,他传扬的乃是基督耶稣为主。
i.保罗传道的目的,是要带领人归向耶稣,而非在道德上改变人。“属世智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结束对美德的灌输与教导,就是那使人诚实、清醒、仁慈和忠诚的美德。在神的眼中,这属世的智慧是愚拙的。这种做法是企图不劳而获,不种树却收果实。当一个人蒙带领承认耶稣基督是主,爱祂,敬拜祂,他就会变得越来越像基督。除此之外,道德说教者还要怎么样呢?”(霍奇,Hodge)
c. 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若保罗要展现自己,这就是他的做法。不是如同一个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不是如同一个颐指气使的主人,却不过是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
i. 重要的是,保罗还是认为自己是因耶稣的缘故,作哥林多基督徒的仆人。若是为了他自己的缘故,或是为了哥林多基督徒的缘故,这份工作不会持久,或者很容易变成相当属肉体的工作。保罗总是因耶稣的缘故,而服事他人。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讨耶稣的喜悦,而非为了讨人喜欢。
d. 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保罗是在说,“那在物质世界中创造光的耶和华神,能以属灵的亮光照亮你的整个心灵,哪怕你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撒但带来的蒙蔽是大的,但神带来的亮光更大。
i.保罗直接引用创世记1章3节中的概念: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保罗确实相信创世记1章中有关创世的记载。创世记1章3节指出,神发出一句命令,从而创造了光,而保罗深信事实果真如此,一切就是这样发生的。
e. 已经照在我们心里:这句话实在体现了保罗个人的归信经历(徒9:1-9)。保罗要去大马士革逼迫、杀害基督徒,他正在行路,忽然从天上发光,四面照着他。这是大数的保罗(后来,也被称作使徒保罗)平生第一次与耶稣相遇。
i.每一位基督徒都应当可以用这个好方法来形容:有着闪光心灵的人。神照在我们心里,我们的生命也应当为耶稣基督发光,展现神的光辉。
f. 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神照在我们心里的,到底是什么?这是一种荣耀的光辉,使我们知道神荣耀的光。每个基督徒都应当对神的荣耀有所了解。如果有某个基督徒这样说,“我真的对神荣耀的光一无所知”;那么这人就应当热切地寻求神,这样神就会让祂的明光照在他的心里。
i.叫我们得知……光:神让我们得以认识祂荣耀的光,而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扬出去。神“让光照在我们心里”,这样我们能够“将光传递出去,照耀四方”,而非像某些基督徒所做的那样,“让光照在自己面上”,凸显自己的光辉形象。
ii.想象一下,有一个人在阳光明媚的房间里晒着太阳,他十分享受阳光,甚至想把所有阳光全都留给自己。他想道,“我会拉上窗帘,这样就不会有光漏出去了!”他这样做了,却使自己回到了黑暗中。当我们试图把神的光藏在我们里面,为自己囤积起来,我们必然会失去这光。
g. 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我们在耶稣基督的面上看见神的荣光,我们就逐渐认识神的荣耀。神为我们做了一次展示,祂给了我们一幅画面,一个体现祂荣耀的代表作:祂的儿子耶稣基督。耶稣曾说,“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14:9)。耶稣也曾祈祷我们能够看见祂的荣耀,就是父神的荣耀:叫他们看见你所赐给我的荣耀(约17:24)。
2.(7)如此卑微的器皿,如此伟大的宝贝。
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
a. 这宝贝:这宝贝就是耶稣基督的伟大福音,就是透过福音所清楚显明的神的荣耀。这宝贝就是神的光,也是认识神荣耀的光,通过耶稣基督的面容映射的荣光。这是一切受造之物中至大的宝贝。
b. 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保罗认为我们如同瓦器,他并非是在贬低身体,或者认为身体不过是灵魂的容器。相反,保罗仅仅是在作比较。他提到神的荣耀和光辉,以及神所选择的、接受祂荣耀和亮光的器皿,保罗将两者的“价值”相比较。比较的结果,会让你禁不住惊叹,神竟将如此珍贵的宝贝放在瓦器里。
i.谁配作神的荣耀与光辉的“器皿”呢?世上最精明的人也不够格,最纯洁的人也不够格,最属灵的人也不够格,最有才干的人也不够格。我们不过都是瓦器,承载至大宝贝的瓦器,我们里面的这份宝藏远超言语所能描述的。
ii.瓦器:在古代世界,用粘土制成的瓦器是常见的日用品,家家户户都有。瓦器不是很经用(与金属制品相比),一旦破损就毫无用处(破碎的玻璃制品可以被再度熔化)。“所以,它们很廉价,没有什么内在价值。”(克鲁斯,Kruse)神选择将祂的明光与荣耀放在日常用的瓦器里,而非放在精美的瓷器里。
iii.我们差不多总是被那些有着最精美“包装”的事物吸引,但最好的恩赐往往都带着最不起眼、最不讨喜的“包装”。耶稣作为人子来到世上,神并不认为有“包装”祂的需要。作为一个“瓦器”生活于世,耶稣不以为耻。使用像你我这样的瓦器,神并不觉得难堪。
c. 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神为什么要将极其珍贵的宝贝放在这样软弱的器皿里?是为了显明这极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这样,清清楚楚彰显于世,任何人都可以看出是神的能力成就了这一切工作,而非器皿的能力。
i.神为什么拣选有风险的、属土的器皿,而不是安全的、属天的器皿呢?因为“完美”的器皿虽然安全,却是为自己增添荣耀。瓦器虽有风险,却能叫荣耀归于神。
ii.在基甸的故事里,正是打破瓦瓶,使得火把的光照耀出来,令神的百姓得胜(士7:20)。在这章余下的内容里,保罗将要展现神怎样“打破”祂的瓦器,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
3.(8-12)保罗事奉中经受的苦难,结果生命的果实。
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因为我们这活着的人,是常为耶稣被交于死地,使耶稣的生,在我们这必死的身上显明出来。这样看来,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
a. 我们四面受敌:这里含有“受追捕”之意。保罗因尽力服事耶稣,而遭到通缉和追捕。在使徒行传23章12节里,有四十人密谋要杀害保罗,他们起誓要不吃不喝,直到他们杀死保罗。保罗知道遭到追捕是怎样一种滋味。
b. 却不被困住:遭到通缉和追捕,就意味着生活在可怕的压力之下,时刻不得放松。然而,保罗并没有因这种压力而被困住。他仍能事奉神,荣耀主。
c. 四面受敌……心里作难……遭逼迫……打倒了:保罗的生活十分坎坷、十分艰辛,而他正是因为热忱事奉耶稣基督,为神的福音倾力奉献,才遭遇这一切艰难困苦。然而,看一看耶稣在保罗的生命里取得了何等的胜利:不被困住……不至失望……不被丢弃……不至死亡。保罗知道耶稣在他的生命里所彰显的能力、所赢得的胜利。因为保罗时常处于绝境之中,惟有耶稣才是他的帮助,惟有靠着耶稣的能力,他才能赢得胜利,得到满足。
i.今天,当我们谈到诸如此类的患难,很容易认为这只是“属灵上的事情”,因为我们中的有些人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无忧无虑,根本没有经历任何苦难。然而,我们应当记住关于患难,保罗的所有见解,可以说他是一个饱经忧患的人,他所经历的苦难远超你我,超过我们中间的任何人,所以他能说出这样掷地有声的话。对保罗来说,这不是理论,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
d. 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与其他任何基督徒一样,保罗希望耶稣的生在他身上显明出来,清晰可见。保罗知道,惟有他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才能彰显耶稣的生。神在我们的生命里所进行的某些伟大工作,惟有藉着试炼与患难,才能成就。
i.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保罗这样写的意思是,他觉得耶稣的死仿佛正在他的生命里运行,进行属灵上的工作。保罗是在说,耶稣的死不仅是一个历史事实,在他的生命中还是属灵的现实。
ii.在腓立比书3章10节里,保罗谈到认识耶稣而有的荣耀: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许多人渴望得知“他复活的大能”,却根本不愿“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然而,某些馨香之气惟有通过打破的香膏瓶,才能散发出来;所以无论是知晓苦难,还是认识荣耀,保罗都一样喜乐。他知道苦难与荣耀是联系在一起的。
e. 是常……被交于死地……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保罗知道他之所以能为哥林多基督徒带去属灵的财富,部分原因在于他在服事的道路上所经历的种种患难,常被置于死地,历经艰辛。通过患难困苦,神使保罗的服事更有果效,收获更丰。
i.有的时候,我们认为如果一个人真的属灵,或者他真的为神所用,他就会一直生活在“得胜”的状态里,他的生活必定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明白保罗在这里所写的话,我们就会知道神的仆人不仅会经历忧患,可能还会被置于死地;而且我们还知道,神允许这些事情发生,是为了一个美好的、荣耀的目的。
ii.坎伯·摩根(G. Campbell Morgan)讲述了一个年轻牧者的故事,他在服事初期表现出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一次,摩根邀请这位年轻人在他的教会里讲道。结束后,摩根问他的妻子,“很精彩,对吗?”她平静地回答道,“是的,不过,如果他受过苦,就更精彩了。”摩根补充道,“好吧,他受过苦,就会更有能力。”
f.死是在我们身上……生却在你们身上:这里保罗说的是反话。因为保罗经受了这样大的患难,哥林多基督徒就轻视保罗,高看自己,认为自己活出了了不起的“得胜”生活。哥林多基督徒看不见他们之所以能享有得胜的生活,完全是因为神通过患难痛苦将保罗磨练成一位服事有果效的仆人。
i.“优秀的解释者将这些话解读为非常聪明的讽刺表达,藉着这些话使徒反映了这个教会中有一伙人,他们看见使徒经受的患难困苦,结果竟因此抵挡他教义中的真理,诋毁他从神所领受的恩惠。”(普尔,Poole)
4.(13-15)保罗所信的是那赐人生命的神。
但我们既有信心,正如经上记着说:“我因信,所以如此说话。”我们也信,所以也说话。自己知道那叫主耶稣复活的,也必叫我们与耶稣一同复活,并且叫我们与你们一同站在他面前。凡事都是为你们,好叫恩惠因人多越发加增,感谢格外显多,以致荣耀归与神。
a. 我们也信,所以也说话:这是一个伟大的原则——信心带出见证。保罗真的相信神让他经受患难,置之死地,是出于一个美好的目的;保罗真的相信他经历并品尝了耶稣那复活的生命,耶稣就活在他里面。所以,保罗毫不犹豫地开口说话,宣言这些事。
i.如果你说不出“我们也信”,那么你就不应当说话。“那是基督徒事工能力与得胜的一大秘诀。如果你不信,就该闭上嘴。这是给年轻牧者的一句劝诫。如果你不信,就不要说话。”(摩根,Morgan)
b. 自己知道那叫主耶稣复活的,也必叫我们与耶稣一同复活:保罗知道这点;所以,他遭遇患难,却不灰心丧胆。每一次试炼,每一次穿越死地的经历,不过是神复活大能的前奏。
c. 凡事都是为你们:这是保罗事工的当前目标。他一心一意要服事哥林多的基督徒,以及其他城市的基督徒。保罗的事工还有一个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叫……感谢格外显多,以致荣耀归与神。最终,保罗因神的荣耀,而受到激励,荣耀神是他前进的动力。
i.有些人忘记了当前的目标,抱有等着“天上掉馅饼”的超级属灵态度。另一些人则忘记了最终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要么变得心骄气傲,要么感到灰心气馁。就像保罗一样,这两个目标,我们都要记住,不可遗忘。
C.我们这至轻的苦楚。
1.(16)我们为何不丧胆。
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
a. 所以,我们不丧胆:保罗宣告,“我们既然蒙怜悯,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以此作为这一章的开始(林后4:1)。然后,在中间部分,他描述了自己在事奉的道路上所经受的患难危险,一切如同死地一般的险境。看起来,似乎保罗已经预料到读者会提出这个问题,“你怎么可能保持勇气,没有丧胆?”
i.所以是答案的一部分,它指向保罗刚刚所写的内容。保罗刚刚阐述了,他所经受的试炼危险,如同死地一般的险境,是为了他的事奉效力,使他能更有效地服事哥林多基督徒,结出更多生命的果实。知道这点,使保罗在经受试炼患难时,信心百倍,不丧胆。
b. 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保罗不丧胆,另一个原因是,虽然他饱经忧患,外体渐渐衰残;内心却日日更新,不断蒙福。
i.外体与哥林多后书4章7节里的“瓦器”,以及哥林多后书4章11节里的“必死的身上”,含有同样的概念,意思都是一样的:“从外在来看,我们正经受患难,承受打击;但从内在来看,神正赐福与我们,更新我们!”
2.(17-18)将来的荣耀大过今日的磨难。
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a.我们这……至轻的苦楚:保罗写道“我们这……至轻的苦楚”,我们可能会感到不解,他真的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试炼吗?有些人可能会想,“保罗啊,你的苦楚可能是轻微的,而我的苦楚却不一样。只要你了解了我所遭受的,你绝对说不出这样的话!为什么?因为我的痛苦根本没人能承受!”
i.保罗写下的这些话,不是苦难学校里幼儿班小朋友能写出来的——保罗是苦难学校里的硕士毕业生。在哥林多后书11章23-28节里,保罗用以下这样词语,描述了他所经受的患难苦楚:
● 受鞭打。
● 下监牢。
● 被棍打。
● 被石头打。
● 遭海难(注:参加钦定本圣经,和合本作“遇着船坏”)。
● 遭江河的危险。
● 盗贼的危险。
● 同族的危险。
● 外邦人的危险。
● 城里的危险。
● 旷野的危险。
● 海中的危险。
● 假弟兄的危险。
● 受劳碌、受困苦。
● 多次不得睡。
● 又饥又渴。
● 多次不得食。
● 受寒冷,赤身露体。
ii.这些不过是身体上的、外在的患难——更不要说他所背负的属灵上的重担,所面对的属灵上的攻击,又会是怎样呢?“这丰富的苦难神学,是他个人经受千锤百炼,多受‘基督的苦楚’而铸成的。”(哈里斯,Harris)
iii.所以,我们这……至轻的苦楚,从保罗这话,我们可以知道神的意思是要我们经受至轻的苦楚。如果保罗能说他所受的苦楚是至轻的,那我们所受的又算得了什么呢?
b. 我们这……至轻的苦楚:为什么说我们所受的苦楚是至轻的,而非至重的?因为即使是最糟糕的情况,以永恒来衡量,不过是至暂至轻的。从某些方面来说,情况确实如此,我们遭遇的困难烦恼出现又消散,这一切“都要过去”。即使今生在世得享长寿,与永恒相比,这点年岁无足轻重,不值一提。这也是事实。就算某人能活上百岁,而且日日受苦,以永恒来衡量,不过是至暂至轻的苦楚。
c. 我们这……至轻的苦楚:为什么说我们的苦楚是至轻的,而非至重的?因为神藉着我们所受的苦楚,在我们里面所成就的: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
i.圣经明确指出: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罗8:17)。荣耀与苦难相连,而神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的荣耀,远超我们在世所受的一切苦楚。“苦楚并非为了得到荣耀而必须忍受之事。苦楚就是创造荣耀的过程。经过阵痛,迎来生命的诞生。”(摩根,Morgan)
ii.保罗就好比在说,“去吧,拿出天枰来。将你所有的苦楚放在天枰的一边,你还可以用手按下那一边的秤盘。然后,让我将极重无比……的荣耀放在另一边的秤盘上。你就会看出你所经受的实在是至轻的苦楚。”
iii.是的,我们的苦楚,至暂至轻!
■ 与其他人遭受的相比,我们的苦楚至暂至轻。
■ 与我们本应承担的相比,我们的苦楚至暂至轻。
■ 与耶稣为我们所承受的相比,我们的苦楚至暂至轻。
■ 与我们享有的祝福相比,我们的苦楚至暂至轻。
■ 我们的苦楚至暂至轻,因我们经历神的扶持恩典与莫大的能力。
■ 我们的苦楚至暂至轻,因我们看见苦难是一条道路,通向极大的荣耀。
iv.明白这些,我们就能真正和保罗一样说道,“我们这……至轻的苦楚”。
d. 极重无比……的荣耀:为极重无比……的荣耀而感恩,是不易的。因为这是一份永远的荣耀,极有分量。通常,问题不在于我们怎样看待我们那至轻的苦楚,而在于我们对将来那极重无比……的荣耀,想得太少。
i.“希伯来语对圣保罗希腊语的影响,随处可见:chabad,表示沉重的,也可表示荣耀的;在用希腊语写作时,使徒将这两种意思结合起来,表达为极重无比……的荣耀。”(克拉克【Clarke】引用多德【Dodd】)
e. 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保罗言行若一,他特别以自己的生命和服事为证,证实了这句话。在世界看来,保罗的一生不可理喻,是个极大的失败。在职业生涯如日中天,即将飞黄腾达之时,他却放弃了一切,转而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一种困苦的生活,历尽艰辛,受尽逼迫,最后,献出生命为主殉道。保罗看得十分透彻,这个世界只看外在,却无视那看不见的永恒之事。
i.若我们顾念所见的,我们所见的只能是我们这……至轻的苦楚,而且越看越觉得沉重!然而,一旦我们顾念所不见的,我们就能看见那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并且为此心怀感恩。
ii.保罗的意思并不是一切苦楚都会自动带来荣耀。有可能,我们会任凭苦难毁了自己,有可能我们会沉溺苦楚之中,变得苦毒、哀怨,以自我为中心。然而,若我们顾念所不见的,我们所经受的苦楚就会在我们的生命里动工,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