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 “他们告诉我,耶稣是一名炼淨者;祂洁淨污点,以宝血洗淨我,因此使我认识祂。他们告诉我,耶稣给赤身露体的人穿衣;祂已经用公义的衣裳遮盖我,因此我认识祂。他们告诉我,耶稣是一名释放者;祂破除束缚,使我的灵魂得以自由,因此我认识祂。他们告诉我,耶稣是王;祂的权柄胜过罪恶,祂已经征服我的仇敌,使其伏在祂的脚下,因此我认识祂的性情。他们告诉我,耶稣是一名牧者;我知道,因为我是祂的羊。他们告诉我,耶稣是一道门:我经祂进入了,因此我知道祂是门。他们告诉我,耶稣是粮:祂以天上的粮喂养我的灵魂。我正是如此认识耶稣。”(司布真)
i. 在十五世纪,西班牙在世界占领导地位,其钱币反映了这个国家的骄傲,上面刻着 Ne Plus
Ultra(至极无上),意思是无需再走更远,认为西班牙是世界的终极之处。当发现新世界后,西班牙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世界的终点,因此将钱币上的刻字改为无穷无尽,意思是需要不断超越。同样地,有些基督徒认为自己的生命已达至“至极无上”,无需再走更远;有些则认为生命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需要不断超越。
i. 司布真认为保罗为下面三个原因感到痛心:第一,为这些基督十字架的仇敌所作的罪痛心。第二,为他们的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痛心。第三,为他们最终的命运痛心。
ii. “我从没读过使徒保罗因受迫害而哭泣的。我相信,纵然这些人从背后算计保罗,以致他被士兵鞭打,也没有因此流下一滴眼泪。就算他被下到监牢,我们可从经文知道保罗在牢房里歌颂主,从没埋怨。我不相信他会因为基督所受的苦难或危险而流泪。因此保罗在这里真的是非常悲伤,因为他本不是一个情感软弱的人,纵然面对众多严峻考验,他也绝少流泪。”(司布真)
iii. “那些宗教专家,他们也去教会,但没有敬虔的生命,这些人就是基督十字架最大的仇敌。正是这种人让保罗痛彻心扉,伤心流泪,他们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敌。”(司布真)
i. 天上的国民也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的家在天上。在这里,我们只是寄居在地上的天国子民。”保罗说:“就如罗马殖民者永不会忘记自己属于罗马一样,你们也不应忘记自己天国子民的身份,你们的行为也必须与你的身份相配。”(巴克莱)
ii. 如果我们是天国的子民,就代表我们在地上是客旅。生活在他乡的人无论身在何方都会倍感格格不入。同样地,基督徒也应以天国子民的身份分别为圣。
•客旅应在旅居的地方行善。
•客旅不应干预旅居地的事务。
•客旅同时拥有特权和责任。他们与当地的人民不一样,所需履行的义务也不同。
•客旅要的奖赏和认可和当地的人民不同。
•客旅不会把焦点放在异地建立财富上。
iii.我们确有天国子民的属性。
•作为天国的子民,我们在天国的政权下
•作为天国的子民,我们分享天国的荣耀
•作为天国的子民,我们拥有天国的财产权。
•作为天国的子民,我们享受天国的福乐。
•作为天国的子民,我们热爱天国,并对天国有归属感。
•作为天国的子民,我们与家乡天国保持联系。
iv. “德国人以热忱歌颂挚爱的祖国。但当英国人想起自己的祖国,纵然德国人其倾力灌输对德国的爱国热情,也不能动摇英国人内心对自己祖国的热爱。苏格兰人也一样。无论他们身在何方,他们总会想起家乡‘棕色的石楠树和蓬茸的树林。’爱尔兰人也一样,无论身处何方,他们都会认为‘翡翠岛’是海洋上最漂亮的宝石。爱国的人很自然地热爱自己的国家,那我们岂不应该对天国怀有炽热的向往?”
腓立比书第3章-离开律法,决意跟从耶稣
A.基于律法原则的与上帝的关系是徒劳的
1. (1-2) 保罗对犹太律法主义者的警告
弟兄们,我还有话说,你们要靠主喜乐。我把这话再写给你们,于我并不为难,于你们却是妥当。应当防备犬类,防备作恶的,防备妄自行割的。
(1)还有:此字不是指保罗即将结束此信。正如众多牧者一样,保罗在这里使用还有,代表信的内容在此处有转折意义。
i. “保罗这里使用的‘还有’和现代牧者使用的在意义上不尽相同。他在4章8节也使用finally。然而,这个finally并不代表信即将写完。Finally之原文字义为‘至于余下的。”(卫斯特)
(2)要靠主喜乐:这是贯彻腓立比全书的主题。保罗与腓立比基督徒分享靠主喜乐的原则──不是看所在的环境或境况,而是在主里,万事互相效力。
i. 我们作为信徒,拥有有永恒的喜乐,乃因我们确信上帝真正掌权。当我们如此相信,便能毫无疑问地充满喜乐。
ii. 靠主喜乐:“此短语与旧约圣经的赞美词 哈利路亚 (Hallelujah)意义对等。”(马丁)
iii. “我们有责任培养这种喜乐。我们需坚定地遏制任何埋怨、控诉、批评上帝作为或博取同情之一切可能。我们也当如拒绝任何形式的罪一样,尽力抵抗消沉和忧郁。” (迈尔)
(3)我把这话再写给你们,于我并不为难,于你们却是妥当:保罗让腓立比基督徒知道,他并不介意反复提醒他们,因为这样市为了他们的安全。
i. 保罗并不介意提醒他们,因他对这些危险热切提防,并坚决发声反对。“这次猛烈指控非同寻常。保罗使用了与此书卷其余部分迥然不同的激烈腔调。此处没有一贯的平静、喜乐和光明,而是激烈和愤慨,言语间尽是严肃刻薄。”(麦克拉伦)
(4)防备犬类:这对试图蒙骗腓立比基督徒的律法主义者一个极其轻蔑的称呼。“犬类”是犹太人对外邦人的蔑称。保罗常使用此词来称呼犹太律法主义者。
i. 慕勒(Muller)引用Lightfoot:“徘徊游荡于东部城市的犬群,没有家、没有主人,以街道的垃圾秽物维生,彼此争吵不休、攻击途人,解释了画面的应用。”
所以我们要防备那好争竞好胜的人,他们以虔敬的名义,隐藏不洁的事;他们不仅自己被污秽,而且污秽他人。
(5)防备作恶的:这既指保罗描述律法主义者所作之事(作恶),也是籍此反对其透过作工来成就上帝公义,以致得救的主张。保罗认为这些人知道要作工,然而他们只是作恶的工人。
i. 作恶的:“这些人是我们教会的‘异类’。他们推广当下之风潮、小题大做、追赶时下最新说和荒诞奇想,以致危害真理与爱。”(迈尔)
(6)防备妄自行割的:这是保罗对犹太律法主义者的另一个蔑称。他们坚持外邦人必须行割礼才能成为基督徒,即一个人必须先成为犹太人,然后才能成为基督徒。
i. “他们不否认耶稣是弥赛亚和祂的福音是上帝救赎的大能,但是他们坚持若外邦人要成为基督徒并得到福音的所有好处,必须遵行摩西的律法。”(迈尔)
ii. 然而,保罗并不认为坚持行割礼是一件美好或高洁之事。他认为这是妄自行割的可憎范例。Maclaren认为保罗会如此说:“我不认同这割礼,他们没有行割礼,只是被割伤和残害而已。这只是一种肉体上的伤害。”
iii. 马丁对妄自行割的看法:“他使用双关语,来嘲讽这个行为只是乱割,如利未记21:5中所禁止的一种残害身体的异教习俗。”
2. (3-4) 保罗定义真正的割礼
因为真受割礼的,乃是我们这以神的灵敬拜,在基督耶稣里夸口,不靠着肉体的。其实我也可以靠肉体。若是别人想他可以靠肉体,我更可以靠着了。
(1) 因为真受割礼的:这些犹太律法主义者认为他们受的是真割礼,并且他们与神的关系是好的。然而,保罗宣告他和他的门徒受的才是真割礼。
(2) 乃是我们这以上帝的灵敬拜:这里定义了真正的割礼。他们以上帝的灵敬拜,和这些律法主义者注重肉体和表面形式的敬拜截然不同。
i. “敬拜”翻译自希腊文,意指耶和华特别的选民犹太人对上帝的服侍。犹太人对外邦人使用此字尤其反感。”(卫斯特)
(3)在耶稣基督里喜乐:这是真割礼的定义。犹太人的喜乐不应该通过凭自身能力遵守律法或得到律法认可而获得。唯有耶稣才是他们的喜乐。
(4)不靠着肉体的:此为受真割礼的第三个特点。他们不应依靠自身能力,如通过表面工作(肉体)在上帝面前称义,他们唯一信靠的是耶稣。
(5) 其实我也可以靠肉体…我更可以靠着了:保罗知道,自己比任何和他对立的律法主义者更有资格说自己能因遵守律法称义。
i. 奇怪的是,通常那些宣扬能靠着肉体称义之人,反而最缺乏信心称义。保罗在歌罗西书2:23解释这个原则:这些规条,使人徒有智慧之名,用私意崇拜,自表谦卑,苦待己身,其实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是毫无功效。
3. (5-6) 保罗解释他能靠肉体称义的原因
我第八天受割礼,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悯
支派的人,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就律法说,我是法利赛人。就热心说,我是逼迫教会的。就律法上的义说,我是无可指摘的。
(1) 第八天受割礼… :首先,保罗根据自己的出生条件,提出四点来说明他能靠肉体称义的原因。
• 利未记12:3保罗在第八天受了割礼。
•保罗是以色列族,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后裔。因此他是上帝与他们立约的继承人。
•保罗属便雅悯支派,这是一个尊贵的支派。便雅悯的特点是它给了以色列第一个国王,扫罗(撒母耳记上9:1-2)。在罗波安时代(列王记上12:21),以色列分裂为两个国家的时候,这个部落与忠诚的犹大结盟。这个部落的疆界内也有耶路撒冷城(士师记1:21)。
•保罗是希伯来人中的希伯来人。这就把他和那些在地中海传播希腊文化的犹太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那个时期,很多犹太人为自己的犹太人身份感到羞愧,并尽可能像希腊人那样生活和行事,有时甚至把割礼做得很漂亮,或者隐藏起来,这样他们就可以在不被人注意的情况下享受罗马的公共浴池。相比之下,保罗是由他的父母作为希伯来人中的希伯来人抚养长大的。
(2) 就律法说:保罗就个人信念和选择提出三点,证明他能靠肉体称义的原因。
就律法说,保罗是一名法利赛人。从此处得知,在一群精英(犹太人)中,保罗属于精英派别(法利赛人),这群人以一丝不苟地遵行上帝的律法而著称。“法利赛人数量不多,从不超过六千人,但他们是犹太教的灵魂人物。法利赛的意思是分别出来的人。他们把自己从凡人俗事中分别出来,以致他们能在生活中最微小的事上也能遵行上帝的律法。”(巴克莱)马太福音23:23便提及法利赛人是如何遵行律法。
•就热心说,我是逼迫教会的。保罗不仅仅是一个反对犹太教异端的知识分子;他也是一个积极对抗他们的战士——即使在他对上帝视而不见的情况下。
•就律法上的义说,我是无可指摘的。这表明保罗达到了他那个时代人们所接受的义的标准——尽管这个标准还没有达到神的神圣标准。因为律法是这样解释和教导的,那个时代有一些人被迷惑,以为自己是无可指责的,就像那个年轻的财主一样(路加福音18:18-23)。
i. 总的来说,若有任何人认为自己能靠肉体的作为和遵行律法,在上帝面前得蒙喜悦,这个人必定是保罗。他比那些熟知律法的法利赛人更有资格这样做。
4. (7) 保罗反对所有来自肉体的信心
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
(1) 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保罗所警戒过那些行为败坏的师傅,他们每一个都以自己的家谱为荣。然而,保罗很直接地表示: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
i. “gain”的希腊原文是复数,而loss是单数,意思是这众多有益的事都算为一个损失。”(卫斯特)
ii. “保罗精于属灵的算术,并谨慎地判断。他小心地盘算账目,并殷勤地监察他的得着与损失。”(司布真)
(2) 当作有损的:保罗把这些有益的事都当作损失。尽管就这些事情的本质来说不能算是一种损失,但保罗为基督的原故都当作有损的。
i. 保罗不是因为这些事对他有害而当作有损的,但保罗从前用这些肉体的方法来取悦上帝。在归向基督之前,保罗曾寻求许多类似的方法,让他能透过行为成功取悦上帝。
ii. 保罗的态度就如耶稣讲述关于商人寻找好珠子的比喻一样(马太福音13:45-46)
B. 保罗全然确信他与耶稣基督有一个活泼的关系
1. (8) 保罗在耶稣基督裡的得着
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
(1)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保罗不但把他宗教上的出身当作有损的,他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当他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便看其他事为有损的。
i. 不但如此:“若按照原文翻译成英文,则变成yea, indeed, therefore, at least, even(是的、的确、因此、至少、甚至),表示了保罗的确信和热情。”(卫斯特)
ii. 这并不代表这些事全然没有价值,但与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相比,便变得不值得一提。
iii. 保罗认为基督徒的生命核心应是信徒与耶稣基督的个人关系。为着这个美好关系的缘故,保罗喜乐地看万事为损失。
iv. 在腓立比书3:7,保罗使用当作;在这节经文他同样说也当作。保罗第一次做属灵的计算,是他归向基督的时候;第二次则是三十年后,他在罗马坐牢之时。在经历一切后,保罗再做一次属灵的计算,得出的结果乃是一样,他依然认为跟从耶稣而看万事为损失,是值得的。
v. “历练二十多年以后,保罗再次修订他的属灵资产负债表,并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这次检验得出什么结论?最后盘点的结果怎样?他特别强调‘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司布真)
(2) 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把万事看为损失不只是属灵的内在操练。保罗确实为得着基督而丢弃万事。
i. 保罗写这封书信时的所在地和环境便印证了他的话。当时他正在罗马监狱中,这便确切地证明了他已为基督丢弃万事。
(3) 看作粪土:保罗这里使用了强烈的字眼。就字面意思,保罗已把万事看作排泄物和粪土一般,不但毫无价值,且讨厌可憎。
i. 粪土的古希腊语有两个意思,可指身体的排泄物或用来喂狗的饭菜残羹。我们假设保罗对两者同时意有所指。
ii. “粪土 指最污秽卑劣的渣滓、废物,或最让人讨厌的粪便。与救恩相比,使徒保罗认为耶稣的福音能让他把万事看为一文不值。”(克拉克)
2. (9) 保罗在耶稣基督里的属灵得着
并且得以在祂里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上帝而来的义。
(1) 得以在祂里面:因保罗在祂里面,他放弃自己的义,并凭信心靠因信上帝而来的义而活。
保罗属灵生命的根基来自耶稣为他所作的事,而不是他为耶稣做过的,正在做的或将要做的事。
(2)就是因信上帝而来的义:保罗这里揭示法利赛人强调的律法关系和耶稣基督与他的个人关系,两者间的重大差异。这差异在于你是否相信并凭着自己的义而活,或是凭着信基督的义,相信并活出上帝的公义。
i. “保罗否认自己为义,如人否认自己的罪一样。他极为看重基督为我们成就的义,就是我们因信而得的义。”(司布真)
3. (10-11) 保罗与耶稣建立个人关系的经历
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
(1) 使我认识基督:这是保罗单纯发自内心的请求。律法主义者不能明白保罗为何如此。他们认为人必须注重行为举止,才在上帝里有平安。但保罗要的是耶稣,而不是自我。
i. 认识耶稣,并不是单指我们知道他的人生,祂的教义或道德榜样,这与我们亲自明白祂的伟大作工,是不同的。
•我们说我们了解一个人是因为我们认识他:因为我们能区分他和其他人的不同之处。
•我们说我们了解一个人是因为我们熟悉他所做的事情;我们认识面包师,因为我们从他那里得到面包。
•我们说我们了解一个人,因为我们确实和他交谈过;我们和那个人关系很好。
•我们说我们了解一个人,因为我们花时间在他家里,和他的家人一起。
•我们之所以说我们了解一个人,是因为我们已经将自己的生命托付给他,每天都和他生活在一起,像在婚姻中一样分享每一种情况。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认识耶稣基督的方法,它包含了所有这些,但还不止这些。
ii. “他们告诉我,耶稣是一名炼淨者;祂洁淨污点,以宝血洗淨我,因此使我认识祂。他们告诉我,耶稣给赤身露体的人穿衣;祂已经用公义的衣裳遮盖我,因此我认识祂。他们告诉我,耶稣是一名释放者;祂破除束缚,使我的灵魂得以自由,因此我认识祂。他们告诉我,耶稣是王;祂的权柄胜过罪恶,祂已经征服我的仇敌,使其伏在祂的脚下,因此我认识祂的性情。他们告诉我,耶稣是一名牧者;我知道,因为我是祂的羊。他们告诉我,耶稣是一道门:我经祂进入了,因此我知道祂是门。他们告诉我,耶稣是粮:祂以天上的粮喂养我的灵魂。我正是如此认识耶稣。”(司布真)
(2) 晓得他复活的大能:认识耶稣等于认识祂的大能,明白祂现在已赐予我们新生命,而不是等到我们死亡时才有的。
i. “保罗想验证明白基督复活的大能。换句话说,他想亲自经历基督从死裡复活那种同样的大能,并战胜生命中的罪,活出基督的恩典。”(卫斯特)
ii. “然而,我想保罗在这里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复活所显示的能力,也没有过多地考虑从复活所产生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最恰当地称为“他复活的大能”这是使徒保罗渴望了解和理解的。”(司布真)
•他复活的能力是一种证明的力量。这就是证据,证明耶稣所做的和所说的都是真的。
•祂复活的大能是一种称义的大能。是证明十字架上的牺牲一次付清罪的代价的证据。
•他复活的大能是赐生命的能力。这就是说那些与耶稣基督建立个人关系的人得到同样的复活的生命。
•祂复活的大能是慰藉和安慰的大能。应许我们在基督里死了的朋友和所爱的人与他同在。
(3)和他一同受苦:明白耶稣等如明白如何和他一同受苦。我们需跟从耶稣和活在耶稣裡面。作为神的儿女,我们从神承继的其中一件事情是受苦:既是儿女,便是后嗣,就是 神的后嗣,和基督同作后嗣。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罗马书8:17)。
(4) 效法他的死:这里提醒我们,在基督里就是在祂的死“里面”。这里跟保罗日后的殉道有特别关联。
(5) 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保罗不是在苦涩地强调基督徒的生命就是受苦和死亡。他看见受苦和死亡是一条必经之路,而终点是复活的生命,使他最终能从死里复活。
i. 保罗认为这个目标值得他付出任何代价。当他想到从死里复活的伟大目标,便觉得受苦是值得的。
ii. 或者我也得以:保罗没有怀疑过自己的救恩,但他长久竭力,要藉着身体的复活,完全他的救恩。这是他还没有达到但渴望的东西。
iii. 保罗写这封书信时,他所受过的苦比我们所经历的要多很多。这封书信是他被罗马士兵囚禁时写的。这些并不只是神学理论和思想,而是一个与神有活泼的关系的生命。
4. (12-14)保罗与耶稣基督关系的未来
这不是说,我已经得著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所以得著我的或作所要我得的)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
(1)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保罗以成熟纯全的属灵生命写的。我们可能认为他已经胜过所有灵里的软弱,且达致近乎完全的地步。然而,保罗告诉我们事情并非如此。在他看来,人无完人。
i. 可悲的是,很多基督徒领袖培养这种“已经得着了”的态度。不用说,他们不断展示这种得胜的形象,让人觉得他们已经得着了,并且已经完全了。
ii. “弟兄,阅读 M’Cheyne的传记对我们这些事奉神的人来说大有益处。如果你是一名事奉者,当你阅读传记时,你的骄矜自傲将被扑地而灭、完全崩解。看看事奉印第安人的布莱纳( Brainerd),或美国同胞巴克斯特( Baxter),再看赫伯特对圣洁的追求,弗莱彻( Fletcher)的虔诚和怀特腓( Whitfield)的热心。当读过他们的生命后,你觉得在他们面前我们算什么?我们不会为自己的渺小不足而自惭形秽吗?”(司布真)
iii. “正如小孩一样,虽是一个健全的人,但他还远不是一个发育完全的成人。而上帝的真儿女在各方面都是完备的,只是在信心成长等各方面还未完全。”(慕勒)
iv. “基督为我们所作的工是完美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推断圣灵在我们里面的工作并未得以完全发挥。我们必须每天坚持地追求,而且是一生的坚持。”(司布真)
(2)我乃是竭力追求:因保罗发现他还未能完全得着,故他只有一个选择,就是竭力追求。在他看来这是义无反顾的。
i. 在十五世纪,西班牙在世界占领导地位,其钱币反映了这个国家的骄傲,上面刻着 Ne Plus Ultra(至极无上),意思是无需再走更远,认为西班牙是世界的终极之处。当发现新世界后,西班牙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世界的终点,因此将钱币上的刻字改为无穷无尽,意思是需要不断超越。同样地,有些基督徒认为自己的生命已达至“至极无上”,无需再走更远;有些则认为生命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需要不断超越。
ii. 这就如小孩的单纯信心遇上真正成熟的信心。小孩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长大,变得更加成熟。
iii. 我乃是竭力追求,指保罗已经义无反顾地手扶着犁,不向后看。(路加福音9:62)
(3) 好使我可以得着基督耶稣要我得着的:保罗竭力追求耶稣想要他得着的。他为遵从上帝的旨意而努力,而不是遵从自己的意愿。
i. 当保罗说“好使我可以得着”时,他使用了强烈的语言表达。“apprehend和attained都来自同一希腊文,中文译作‘得着’。但apprehend的希腊文前面还附有一个介词前缀,有‘原力往下’之意,如一位美式足球员,他不但想抓紧他的对手,还想把他拉下来,把球抢到自己那边。”(卫斯特)
此经文开端,保罗便提及耶稣基督已经得着他。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然而有时候,基督徒的回应却较为被动。他们认为:“既然耶稣已经得着我了,所以现在这样就好。我是一名基督徒,我将来能上天堂。”保罗的态度则截然不同,他立志要得着耶稣要他得着的。因此我们该思考:“耶稣为何要得着保罗?”
•耶稣得着保罗使他成为一个新的人(罗马书6:4)——所以保罗得着了这一点,并希望看到耶稣在自己里面转变的生命完全。
•耶稣得着保罗,使他符合耶稣基督的形象(罗马书8:29)——所以保罗得着了那个形象,想在自己里面看到耶稣的本性。
•耶稣得着保罗,让他作见证(使徒行传9:15)——所以保罗既得着见证耶稣的经历,也要为那经历作见证。
•耶稣得着保罗,使他成为别人悔改的器皿(使徒行传9:15)——所以保罗得着带领别人到耶稣面前的工作。
•耶稣得着保罗使他受苦(使徒行传9:16)——所以保罗在他的生命中甚至得着了神的工作,想要在他的苦难中与耶稣相交而认识他。
•耶稣得着保罗,使他能从死里复活(腓立比书3:11)——所以保罗得着那属天的希望。
(4) 上帝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保罗专注一件事,且不因背后之事而分心。他坚定地要得着奖赏。
i.我们经常因背后之事而分心,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若我们经常回望过去,只会妨碍我们得着上帝为我们所预备的。
ii. 无论是活在过去还是活在未来,这两种观念都是错的。上帝想我们努力活在当下,因为此刻我们正接触永恒的上帝。保罗明白,每场赛跑的胜利是只在当下,与过去或未来无关。
(5) 向着标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上帝的奖赏是上帝从上而来的呼召。奖赏就是呼召,而不是从呼召或其他事物带来的利益。此奖赏能呼召人为上帝奔跑,与上帝为祂的国度共同作工。
i. “这是一个至高的呼召,因它从上面而来,来自上帝的呼召。这个呼召来自上帝的心意。这是一个至高的呼召,因它配得上帝。这是一个至高的呼召,因上帝的意念高于人的意念… …这是一个至高的呼召,因它呼召我们到基督那里,就是上帝的右边。”(迈尔)
ii. 这是一个荣耀的呼召,值得我们为之努力面前。“赛跑的希腊文是指付出巨大努力,运用每块肌肉和每条神经,在奔跑中用尽每一份力量。保罗为生命而奔跑,也为自己的生命奔跑。”(克拉克)
(6) 上帝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上帝从上而来的呼召和万物一样,只在基督耶稣里。律法主义者说他们遵从上帝从上面而来的呼召,但并没有在基督耶稣里如此行,相反地,他们靠肉体的行为努力。
5. (15-16) 保罗劝勉腓立比基督徒要存这样的心
所以我们中间凡是完全人,总要存这样的心.若在什么事上,存别样的心、上帝也必以此指示你们.然而我们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
(1)所以我们中间凡是完全人,总要存这样的心:凡是真正完全的基督徒,就会存这样的心。如果他们没有,保罗认为上帝会让他们知道这心智是必需的。
(2) 上帝也必以此指示你们:保罗确信上帝有能力教导祂的子民。保罗不认为如他不能说服腓立比基督徒,他们就永不能被说服。
(3) 然而我们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然而,保罗确实知道上帝的旨意,他也不允许任何人以不明白上帝的旨意为藉口,从而不遵行上帝的旨意。我们所不知道的事并不能成为藉口,让我们不去完成我们所知道该要去行的事。
(4)让我们存同一样的心思:要遵行上帝的旨意,其中一步是必须存同一样的心思。保罗在这里回顾腓立比书2:1-2,提出这是一个合一的呼召(这是真理的合一,反对律法主义带来的潜在分歧)。
i. 腓立比基督徒在合一时面对的困难和哥林多教会不一样。哥林多教会面对的是肉体软弱的重大困难(哥林多前书3:1-4),而腓立比教会面对的是压力所带来的危机,包括外在的(腓立比书1:27-30)和内在的(腓立比书3:2)。保罗想确保这些压力能令他们走向合一,而不是走向分歧。
C. 效法别人的榜样
1. (17)效法榜样的好例子:保罗和其他弟兄
弟兄们,你们要一同效法我,也当留意看那些照我们榜样行的人。
(1)一同效法我:保罗并不是在这里自夸。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无罪或完美的榜样,但他仍然是一个好榜样。他在哥林多前书11:1同样如此说:你们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
i. 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榜样。我们不应该把信任放在任何人身上。如果有任何基督徒说:“照我所说的去行,不是照我所行的去行。”,那他是伪善的。
(2)也当留意看那些照我们榜样行的人:此外,保罗并没有骄傲地认为他是唯一的榜样。他告诉腓立比基督徒去留意看那些照我们榜样行的人,而且他也说腓立比基督徒有我们作为榜样(而不是说保罗是唯一的榜样)
2. (18-19) 坏的榜样:十字架的仇敌
因为有许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敌.我屡次告诉你们,现在又流泪的告诉你们。他们的结局就是沉沦,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专以地上的事为念。
(1)有许多人:最让保罗悲痛的是,他发现有许多人行事和他的教导相反。他视这些人为基督十字架的仇敌。
i.十字架的仇敌实际上与律法主义者相反,律法主义者庆祝他们所谓的在基督里的自由,以放纵他们的肉体。
ii. 在哥林多前书6: 12-20及罗马书第6章,保罗坚决反对这些人的态度。他们认为人们不用悔改和回转就能获得救恩,并且只要灵魂得救,肉体便可任意妄为。
iii. 当我们说有人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敌,并不是指他们是仇视实物形态的十字架,而是指这些人反对圣经真理,就是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赎罪,从而彰显救恩的大能和对基督我们生命的影响。
iv. 这些人便真正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敌,他们不愿意跟从耶稣舍己,背起祂的十字架(马太福音16: 24-26)。
(2)现在又流泪的告诉你们:这些仇敌最终漠视上帝的圣洁,支持律法主义者对基督的救恩捏词非难,说保罗所传的福音是廉价的恩典,接受的人不需要任何生命的委身。正是他们这样的教导让保罗痛心。
i. 司布真认为保罗为下面三个原因感到痛心:第一,为这些基督十字架的仇敌所作的罪痛心。第二,为他们的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痛心。第三,为他们最终的命运痛心。
ii. “我从没读过使徒保罗因受迫害而哭泣的。我相信,纵然这些人从背后算计保罗,以致他被士兵鞭打,也没有因此流下一滴眼泪。就算他被下到监牢,我们可从经文知道保罗在牢房里歌颂主,从没埋怨。我不相信他会因为基督所受的苦难或危险而流泪。因此保罗在这里真的是非常悲伤,因为他本不是一个情感软弱的人,纵然面对众多严峻考验,他也绝少流泪。”(司布真)
iii. “那些宗教专家,他们也去教会,但没有敬虔的生命,这些人就是基督十字架最大的仇敌。正是这种人让保罗痛彻心扉,伤心流泪,他们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敌。”(司布真)
(3)他们的结局就是沉沦: 英译沉沦,在其他地方如腓立比书1:28也译作 地狱,是指这些人的最终结局是灵魂灭亡,或是现世生命的堕落毁坏。大部分观点认为是前者。
(4)他们的上帝就是自己的肚腹:这里指仇敌的偶像崇拜。肚腹不一定只指他们专注所吃的东西,而有一个更广的含义,指感官上的放纵沉溺,指这些人只为身心灵的享乐而活。
(5)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这里指仇敌生命的优先次序是错误的。他们反倒把羞耻的事当做荣耀。
(6)专以地上的事为念:这里指出了仇敌生命的焦点,不是取悦神和敬拜神,而是如何和这个世界打交道。这种态度就如路加福音12:16-21中提及的一样。
3. (20)我们的上帝和我们的国民的身份
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
(1)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腓立比人十分珍视罗马公民的身份。同理我们也应对自己拥有的身份心怀感恩。正如腓立比人把自己看作罗马公民,并接受罗马的律法和风俗(纵然事实上他们距离罗马很远),同样地基督徒也应该把自己看作天国的子民。
i. 天上的国民也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的家在天上。在这里,我们只是寄居在地上的天国子民。”保罗说:“就如罗马殖民者永不会忘记自己属于罗马一样,你们也不应忘记自己天国子民的身份,你们的行为也必须与你的身份相配。”(巴克莱)
ii. 如果我们是天国的子民,就代表我们在地上是客旅。生活在他乡的人无论身在何方都会倍感格格不入。同样地,基督徒也应以天国子民的身份分别为圣。
•客旅应在旅居的地方行善。
•客旅不应干预旅居地的事务。
•客旅同时拥有特权和责任。他们与当地的人民不一样,所需履行的义务也不同。
•客旅要的奖赏和认可和当地的人民不同。
•客旅不会把焦点放在异地建立财富上。
iii.我们确有天国子民的属性。
•作为天国的子民,我们在天国的政权下
•作为天国的子民,我们分享天国的荣耀
•作为天国的子民,我们拥有天国的财产权。
•作为天国的子民,我们享受天国的福乐。
•作为天国的子民,我们热爱天国,并对天国有归属感。
•作为天国的子民,我们与家乡天国保持联系。
iv. “德国人以热忱歌颂挚爱的祖国。但当英国人想起自己的祖国,纵然德国人其倾力灌输对德国的爱国热情,也不能动摇英国人内心对自己祖国的热爱。苏格兰人也一样。无论他们身在何方,他们总会想起家乡‘棕色的石楠树和蓬茸的树林。’爱尔兰人也一样,无论身处何方,他们都会认为‘翡翠岛’是海洋上最漂亮的宝石。爱国的人很自然地热爱自己的国家,那我们岂不应该对天国怀有炽热的向往?”
v. 在腓立比书3:18-19提及地上的人们和腓立比书3:20-21提及的天国的子民是截然不同的。
(2)等候救主:腓立比人盼望罗马君主来访,那么作为基督徒,我们应比之更为盼望我们的王 –耶稣基督的再来。
i. 救主是凯撒的头衔。公元前48年,尤利乌斯•凯撒被称为“全人类的救主”。此后便成为掌权凯撒的普遍称号。按照此前所提及国民的概念,保罗将此头衔应用在耶稣身上,实是意有所指。
(3)主耶稣基督:主也被用于罗马凯撒的称号。保罗的时代不久以后,基督徒认为耶稣是唯一的主,并拒绝称呼凯撒为主,因而殉道。
4. (21) 救主将来的工作:改变我们的身体。
他要按着那能叫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和他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
(1)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和他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我们的救主能够并将会做凯撒不能做的事。当我们被救主复活,我们将拥有和耶稣复活时一样的身体。
i. 耶稣不是从死去的旧身体中苏醒过来,祂以新的身体复活过来。这个身体拥有过去的样式,同时已完备,适合进入天国。
(2)祂要按着那能叫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只有神能这样做,因为我们所事奉的神是无所不能的。祂…能叫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并完成奇妙的工作,就如使我们的身体和耶稣复活的身体相似。
i. 耶稣能叫万有归服。“在你的内心,有许多罪长久以来不受控制。若你顺其而行,这些罪会继续压制你…若你将它交给耶稣,祂会使其归服;祂会将它带到祂大能、满有权能的手中。你要欢喜快乐,因你所不能作的事情,祂能作。”(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