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第22章

Revelation Commentary - Chinese Translation

《启示录》第22——主耶稣啊,我愿你来

A. 新耶路撒冷城内部

1. 1)有一道河从神的宝座流出来。

天使又指示我在城内街道当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从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

a. 一道生命水的河:在《旧约圣经》里,先知常用河的画面作为一种有力的表达,体现财富、供应和平安(赛48:18;亚14:8;结47:1-9)。

1)正如诗人在《诗篇》第464-5节中所表达的那样:有一道河,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欢喜;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所。神在其中,城必不动摇;到天一亮,神必帮助这城。

2)“地球上最快乐的一件事物就是水。对于居住在干燥、炎热和干渴东方的人们来说,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事物比充足的明亮纯净、带来生命的活水更珍贵。”(塞斯,Seiss

3)普尔(Poole)写道,这条河所体现的思想就是,“让我们知道,在天堂里应有尽有,圣徒得到完全的满足,不会觉得他们的喜乐还存在任何缺憾。”

b. 明亮如水晶:经文将神在新耶路撒冷城里的供应,描述为纯净的、绝对无污染的水。“它的水是字面意义上的水,其性质和质量与它们所属的黄金城一致。地上的人从来不知道这样的水域,就像地上的人从来不知道这样的城一样;但这座城是一个升华而崇高的现实。”(塞斯,Seiss

c. 从神和羔羊的宝座:这条供应之河直接来自神的宝座。因为它来自神,所以它必定纯净丰盛,不可能有任何瑕疵。

1)以西结看见一条荣耀的河(结47)从耶路撒冷的圣殿流下来,流入大海,但那条河属于千禧年时期的地球。也许,它是这条属天之河的最后预展。这是一条更美好的河,河边长有更美好的树。

2.2)生命树。

在河这边与那边有生命树,结十二样果子(注:或作),每月都结果子,树上的叶子乃为医治万民。

a. 生命树:《圣经》以生命树作为开篇(创3:22-24),人犯罪吃了分别善恶树的果子之后,不得吃生命树的果子。现在,我们再次看见生命树

1经过城内街道的中央;在河的两边有生命树(注:钦定本圣经翻译成“经过城内街道的中央;在河的两边有生命树”;和合本圣经作“在河这边与那边有生命树”,未翻译前半截):要想描绘出这幅属天的景观,有一定难度。或许,约翰描述的是一条宽阔的大街,有一道河流经过街道中央,流淌而下,高大的树木(或者是两行树木)在河两岸扎根生长。

2)约翰·华富德(John Walvoord)的见解如下:“所呈现的视觉画面是生命之河经城市中央流淌而下,而这棵树高大到足以跨越、覆盖这条河,因此这条河位于街道的中央,而河的两岸都有这棵树。”

3)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个词是一个集合参照,指的是树立在河两岸的成排树木。“【经文】呈现在脑海中的画面,仿佛是一条宽阔的街道,有一条河从街道中间流淌而过,就像荷兰的某些宽阔的运河一样,河两岸长着树,所有的树都是同一个种类,都被称为生命之树。我不知道我们还能以任何其他样式想出这个场景。”(司布真,Spurgeon

4)我们再次看见生命树指向万事万物得恢复、得复兴。“现在,在《圣经》这部伟大剧目临近结尾之极,人终于回归,合法地享受他渴望得到祝福,他曾因对这份祝福生出不法的妄念而遭到驱逐。”(普雷斯顿/汉森,Preston/Hanson

b. 每月都结果子:从所有迹象来看,这描述的是新天新地的世界,然而经文给出了一个时间指示。显然,天堂里仍有时间标记,但不会像我们在进入永恒之前一样受制于时间。

1)有人感到好奇,在天堂里我们是否会吃饭。最好的答案是我们可以吃,但不是必须进食。在拥有复活的身体以后,耶稣享受了食物的滋味(路24:41-43;约21:12-14)。天使与亚伯拉罕一同进食(创18:6-8)。《圣经》形容耶稣与祂子民在天上的大团圆是一场婚宴(启19:9)。即使人曾因他所吃的食物跌倒犯罪,但神仍然会允许我们在天堂里享用食物。

2)“就像直立在古时帐幕和圣殿中放置陈设饼的金桌一样,桌上的饼是供祭司食用,生命之树也矗立在新耶路撒冷所有的黄金街道上,它每月的果实是供天上永生的君王—祭司食用。”(塞斯,Seiss

c. 树上的叶子乃为医治万民为什么万民需要得到医治?在古希腊语里,用来表示“医治”的词语也含有“有益健康”的意思,这处经文里的意思可能就是这样。

1)“用来表示‘医治’的词语是therapeian,,英语单词‘治疗’(therapeutic)就是从这个词衍生出来的,它几乎直接采用了希腊词语的字母拼写。与其说它的意思是‘医治’,不如说它的意思是‘有益健康’,因为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为之效力或服务。”(华富德,Walvoord

d. 街道……河……树……果子……叶子:(注:参见钦定本圣经,和合本圣经未翻译“街道”一截):这天堂的图画是文字上的,还是象征性的?也许,你要描述另一个维度的事物,比如天堂,就离不了使用象征手法;但象征是与现实相关联的。或许,约翰所看到的与地球上的河流完全一样,或许不完全一样;但是当我们看见它,我们也会说,“那看起来好像一条河。”

1)圣经中这伟大的一章经文向我们讲述了天堂的样子,我们应当三思,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现在就按我们所能接受它。“如果一个人没有这种想法,我们不会认为他是在瞄准目标射击;如果一个人没有向上的思想和抱负,我们也不能想象一个人的志向是在天上,定睛天堂。”(司布真,Spurgeon

3.3-5)将来的样式和圣徒将要做的事情。

以后再没有咒诅。在城里有神和羔羊的宝座,他的仆人都要事奉他,也要见他的面。他的名字必写在他们的额上。不再有黑夜,他们也不用灯光、日光,因为主神要光照他们。他们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

a. 以后再没有咒诅:在天堂里,咒诅不复存在。自从人类堕落以来,人和受造万物一直生活在《创世记》316-19节所描述的咒诅影响下:妇女分娩要体会悲伤和痛苦,两性之间的摩擦和不快,男人为维持生计而不得不艰苦工作,而且往往是徒劳的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死亡。

1咒诅这些方面的影响甚至会在千禧年里出现,尽管它们会被耶稣的完美统治大大减轻。《以赛亚书》6520节告诉我们,在千禧年的世界上,一个罪人仍有可能受到咒诅。然而在新天新地里,咒诅将永远消失。新耶路撒冷城里再没有咒诅,反而在城里有神和羔羊的宝座。这笔交换真真好。

2神和羔羊的宝座:“从今以后,永远赞美祂的名,神的宝座就是羔羊的宝座。这是公义的宝座,同时也是恩典的宝座。在那里,在全能者的宝座上,怜悯在其上作王。天国的一切法规和法令,是依据献祭的价值和赎罪的美德而颁布的。祭坛和宝座成为完全相等的。从那宝座上,再也不会有烈火的闪电射向信徒,因为它是羔羊的宝座,也是神的宝座。”(司布真,Spurgeon

b. 他的仆人都要事奉他:天堂将成为神子民工作和事奉的地方。然而,这里展现的是一幅纯粹蒙福的事奉画面,而非艰苦费力、为咒诅所玷污的劳作。

1)“天堂并非是一处无所事事、好逸恶劳的闲懒之地,而是一处以神为中心,完成事奉之地。”(L·莫里斯,L. Morris

c. 他的仆人……也要见他的面:天堂将是神子民见他的面的地方,一处与神享有亲密无间、面对面关系的地方。摩西没有特权,不能直接看见神的面(出33:20-23),然而在天堂里人人都要见他的面

1他的仆人……也要见他的面:“由此,我明白了两件事:首先,他们以复活的身体,将真实地直接看见耶稣的荣面,既是字面上的看见,也是身体上的看见;其次,从属灵上来讲,他们的心智能力将被扩大,这样他们将能够看到基督的内心、灵魂和品格,从而认识祂、祂的工作、祂的热爱、祂的一切,就像从前他们对祂的认识只是点点滴滴,将来他们对祂的认识将是完完全全。”(司布真,Spurgeon

2)因为耶稣,我们此刻就能了解一些有关神荣面的事实: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林后4:6)。

3)不过,保罗还期待我们能够从更完满的程度上看见神的面:我们如今彷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林前13:12)。在那日,再没有什么能蒙蔽我们,使我们不能清楚看见耶稣:

l  我们将清楚看见耶稣,因为罪已被永远消除。

l  我们将清楚看见耶稣,因为哀愁和忧虑已消失无踪。

l  我们将清楚看见耶稣,因为偶像已被永远废弃。

4)这将是天堂里最大的荣耀:认识神,认识耶稣,比我们在地上所能做到的更加亲密、更加美妙。“这是天堂的主要祝福,天堂的精华,天上天,天堂中的天堂,圣徒将在那里看见耶稣。”(司布真,Spurgeon

5)“仰望基督的荣面,意味着很好地了解祂的位格、祂的职事、祂的品格、祂的工作。这样,天上的圣徒对基督的认识,就比地上最有学识的人还要多。正如有人曾经说过,在基督里被接纳进入天堂的婴儿在一个小时内对基督的发现,比地球上所有教会聚会所知道的还要多。”(司布真,Spurgeon

d. 他的名字必写在他们的额上:天堂将是一处神的子民永远与他们的神认同的地方,在那里,他们深信自己属于祂,再没有一丝的怀疑。

e. 不再有黑夜:天堂将是一处没有黑夜的地方,在那里这个时代的黑暗将永远消失。那里的光源不是人造的,甚至也不是太阳的光——神自己是那里的光。

f. 他们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天堂将是一处神子民作王的地方,在那里他们享有永远的统治权,与千禧年里有限的期限不同。在那里,他们要作王统治,永世无穷。

1)“正如《圣经》以‘失乐园’的故事作为开始,在这里,它以‘复乐园’的故事作为结束。”(厄尔德曼,Erdman)生命之河、生命之树、咒诅的撤销、亲密关系的恢复和统治的恢复,通过这些理念,我们看见了乐园的回归。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l  再没有咒诅→完美的复原

l  城里有……宝座→完美的治理

l  仆人都要事奉→完美的降服

l  要见他的面→完美的转变

l  名字必写在他们的额上→完美的身份证明

l  主神要光照→完美的光照

l  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完美的喜悦

B.临别之言。

1.6-7)天使和耶稣补充验证确认的话。

天使又对我说:这些话是真实可信的。主就是众先知被感之灵的神,差遣他的使者,将那必要快成的事指示他仆人。” “看哪,我必快来!凡遵守这书上预言的有福了!

a. 天使又对我说:在《启示录》这卷书的最后几节经文里,我们听见不同对象所说的临别之言。有时,不容易明白说话的是谁,但是无论说话的是谁,其主题思想都是容易理解的:验明、邀请和警戒。

b. 这些话是真实可信的:向约翰展示这一切的天使,提醒约翰,这好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是真实的。天使对约翰保证,实际上这是真实可信的

c. 必要快成的事……我必快来!正当约翰提醒我们这些事件的突然性时,耶稣亲自插入一句话,提醒所有人,祂必快来。为什么看起来这事已经花了这么久的时间?在这件事上耶稣弄错了吗?

1)古希腊语中的“”与我们用来表示“快”的词语,意思不完全一样。“单词‘快’可能准确地翻译为‘突然’。”(摩根,Morgan

2)尽管如此,早期教会还是期待耶稣很快再来——是他们错了,还是耶稣误导了他们?根本不是;他们并没有错,也没有被耶稣误导。神想要让世世代代的人都心怀盼望、等候守望,并且预备好迎接祂的再来。

3)我们并不是匆匆奔向那遥远的万有结局的边缘地带;从使徒时代起,我们就沿着那边缘平行前行。“因此,时间总是迫在眉睫。在十字架和基督再来之间的救赎历史长河中,普遍存在这种迫在眉睫的紧迫感。”(芒斯,Mounce

d. 凡遵守这书上预言的有福了:这祝福提醒我们,预言是需要我们遵守的话语,而不仅仅是有趣的讨论和辩论的素材。预言的主要目的是引导我们信靠神、顺服神,将祂的真理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活出真理。

2.8-9)约翰再次得到纠正,不要崇拜天使。

这些事是我约翰所听见、所看见的,我既听见、看见了,就在指示我的天使脚前俯伏要拜他。他对我说:千万不可!我与你和你的弟兄众先知,并那些守这书上言语的人,同是作仆人的。你要敬拜神。

a. 我……就在指示我的天使脚前俯伏要拜他:就像在前面的《启示录》1910节一样,约翰大受震撼,在一位天使脚前俯伏要敬拜他。同样,天使提醒约翰,惟有神才配受敬拜,而天使与我们都是同一队伍的队友——与所有守这书上言语的人一道。

1)任何受造之物都不应该受到崇拜。这与耶稣截然不同、对比鲜明,祂受到天使的崇拜(来1:6),还有人们(太8:214:33;约9:38)的崇拜。

2)“如果崇拜这位荣耀的天堂使者是错误的,而耶稣正是藉着这位使者发声,传达祂的意思;那么圣母玛利亚并没有被委派这种神圣的职任,本身也不具备这样的神性,崇拜她,向她献上祈祷又怎么可能是正确的呢?也许,一时的念头和意图是好的、虔诚的;然而,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塞斯,Seiss

b. 千万不可:令人震惊的是,即使是一个领受了所有这些异象的人也可能会误入歧途。超自然的异象和启示并不意味着某人的教义、教导或实际做法就是正确的。

3.10-11)由同一位天使,或者由耶稣给出警告。

他又对我说:不可封了这书上的预言,因为日期近了。不义的,叫他仍旧不义;污秽的,叫他仍旧污秽;为义的,叫他仍旧为义;圣洁的,叫他仍旧圣洁。

a. 不可封了这书上的预言,因为日期近了:因为日期近了,而且现在历史已经进展接近万物大结局的边缘,所以这卷书不会被封住。这与《旧约圣经》的预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8:26);人若封住《启示录》这卷书,就违背了神的命令。

b. 不义的,叫他仍旧不义……为义的,叫他仍旧为义:这里的意思是可能是,“既然耶稣再来是如此突然,那时再改变已为时晚矣。”没有时间在最后一刻悔改,但现在仍有时间悔改。如果你没有因《启示录》中所读到的一切而改变,那你就没有希望了!

1)“这里描绘的是恶人最后的绝望状况。此时,恶人和好人的状况永远不会变了。这里没有什么‘第二次机会’的说法。”(罗伯森,Robertson

2)“若说这卷书中的警告还不够,那神也无需再多说什么了。”(华富德,Walvoord

4.12-13)耶稣的宣告:我必快来

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终。

a. 看哪,我必快来:若是耶稣告诉我们,祂即将再来,我们绝不可忽视祂那紧迫和告诫的语气。祂所传递的信息一直是,要预备好(太24:44)!

b. 赏罚在我:如果耶稣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是靠自己的行为得救?不,但这确实说明凭着信心生活,就必定会有行为伴随着这种生活(雅2:20;多3:8)。

1)“正是一个人的生活品质,为他真正所信的提供了最终的证据”(芒斯,Mounce

c. 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终:为了激励我们做对的事、做对的人,为耶稣再来做好准备,祂提醒我们记住祂的身份是什么。如果我们真的认识并明白耶稣的所是,我们就会甘心乐意地预备好迎接祂的再来。

1)“阿拉法”和“俄梅戛”这些专门用语,“在18节、216节中用来指神,在这里单单用来指基督,为这卷证明基督神性的书卷添上圆满的一笔。”(罗伯森,Robertson

2)“首先的”和“末后的”这个头衔,也是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耶稣就是雅巍,耶和华神:就是我耶和华;我是首先的,也与末后的同在(赛41:4)。

3)这些专门用语合在一起意思就是,对基督徒而言,耶稣是开始、中间和结束。“宣扬正统,或任何形式的教义;你若将基督排除在外,就没有从天上来的吗哪,没有从磐石涌出的泉水,没有躲避暴风雨的避难所,没有医治病人的良药,没有让死人复活的生命。如果你离了基督,你就离了白昼的太阳,离了夜晚的月亮,你就离了汪洋的海水,离了河流所出的美食,你就离了年岁的丰收,离了身体的灵魂,你就离了天堂的喜乐,是的,你就剥夺了这所有的一切。如果遗忘了耶稣,就没有值得考虑的福音,更不值得以耶和华的名义去宣扬。”(司布真,Spurgeon

5.(14-15)宣告祝福和咒诅(或许,这是由约翰,或许是由天使,或许是由耶稣亲自宣告的)。

那些洗净自己衣服的有福了!可得权柄能到生命树那里,也能从门进城。城外有那些犬类、行邪术的、淫乱的、杀人的、拜偶像的,并一切喜好说谎言编造虚谎的。

a. 那些遵行他诫命的人有福了(注:钦定本圣经翻译成“那些遵行他诫命的人有福了”;和合本圣经作“那些洗净自己衣服的有福了”):遵行祂的诫命并不能为我们赚得永生,但这是我们得到永生的证据。此外,遵行祂的诫命自有祝福随之而来,因为这些诫命对我们是有益的,是正确的。

1)关于“那些遵行他诫命的人”这句话,有些译本翻译成“那些洗净自己衣服的”。区别在于两个不同的古希腊词语:

HOIPLUNONTESTASSTOLAS(洗净自己衣服)或者

HOIPOIOUNTESTASENTOLAS遵行他诫命

2)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一个抄写员的笔误可以在不影响章节基本含义的情况下,使文本意思略显模糊。即使有一小部分有争议的文本存在,我们仍可以相信《圣经》的正确无误。

b. 城外有那些犬类、行邪术的、淫乱的、杀人的:那些在城外的会怎样?我们不要以为在天堂的四墙之外会有成群结队的人挤挤攘攘,渴望进去。“这节经文并不是要教导说,在永恒的国度里,仍然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恶人,只是他们都住在属天之城的外面。这节经文只是用目前的影像来描述未来。”(芒斯,Mounce

1)为什么说所有的犬类都在城外?这是在驳斥宠物狗能进天堂的观念吗?不,这里的意思是这样的:“不是字面意思上的狗,而是指道德上不洁的……东方城市中的狗是食腐动物,引起人难以言喻的蔑视(太7:6;腓3:2)。”(罗伯森,Robertson

6.16)耶稣的证实之言。

我耶稣差遣我的使者为众教会将这些事向你们证明。我是大卫的根,又是他的后裔。我是明亮的晨星。

a我耶稣差遣我的使者……向你们证明:通过这郑重其事的声明,耶稣证明整卷书的真实性。《启示录》这卷书的大部分内容要么十分奇异,不可捉摸,要么好得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它全部是真实的。

1)“因此,所有默示【所启示的】神,以及所有受感的人,反复重申并确认这里所写的一切具有最高的权威。如此,要么这卷书不过是一个卑劣的、亵渎的伪造品,不值得人们丝毫的尊重,特别不值得在神圣的正典中占有一席之地;要么它是有史以来最直接的默示、最具权威的著作之一。”(塞斯,Seiss

b. 为众教会将这些事向你们证明:《启示录》这卷书是写给众教会的。这本书所写的不是私事,不是只有精英才掌握的知识——它是为所有信徒而写的。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启示录》第2章至3章写给七个教会的书信以后,第一次提到教会。

c. 大卫的根,又是他的后裔:这是一个宝贵的弥赛亚的头衔(赛11:1)。它说明耶稣既是大卫王的创造主,也是他的后裔。在《马太福音》2241-46节里,耶稣阐述了同样的观念。

d. 明亮的晨星:这是另一个弥赛亚的头衔,来自旧约(民24:17)和新约(启2:28)。正如晨星(通常被认为是金星)闪闪发光,迎来新的一天,耶稣也是如此。

7.17)圣灵和新妇对所有人的呼唤:来!

圣灵和新妇都说:来!听见的人也该说:来!口渴的人也当来;愿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

a. 圣灵和新妇都说:来!这是对耶稣的邀请,请求祂再来吗?还是在邀请那些灵里饥渴的人来归向耶稣?显然,这两种观点都是正确的。

b. 来!谁能够听见的人可以来归向耶稣,不过除非他们听见了,否则他们不能来。口渴的人可以来归向耶稣,不过除非他们觉察到自己的饥渴,否则他们不能来。愿意的人都能来,不过除非神在他们心里动工,使他们渴慕神,否则他们不能来。

1)这样你怎么知道神是否在你的心里动工?对照这个简短的单子查验一下。你听见了吗?你渴慕神和永恒的生命吗?你想要得着祂吗?那就吧!

c. 愿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这是一个公开的邀请,邀请人接受耶稣的救恩。祂不会排斥任何前来寻求祂的人。这个邀请既是机会,也是责任。如果我们拒绝这个邀请,只能怪我们自己。

1在《以赛亚书》551节中,也发出了类似的邀请。邀请人来是一个急切的命令,因为这一天必定到来,到那时再‘来’为时已晚。现在是恩典的日子。审判的时刻即将到来。(华富德,Walvoord

d. 愿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注:新国际版圣经翻译成“凡愿意的”):这是一个如此伟大的邀请,以致我们都能分享其中的荣耀。任何愿意得着耶稣基督救恩的人,都能寻求祂,白白取生命的水喝

1)有人可能会说,“还有许多基督教教义和神学知识,我不明白”——不论怎样,来吧,因为《圣经》并没有说“明白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

2)有人可能会说,“我不能像应有的样子那样悔改。我的心是刚硬的,我甚至不能为我的罪哭泣,也不能为自己的罪感到难过”——不论怎样,来吧,因为圣经并没有说“有感觉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

3)有人可能会说,“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像我应有的那样,活出基督徒的生活”——不论怎样,来吧,因为《圣经》并没有说“有能力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

4)有人可能会说,“我不知道我是否配得上基督徒的生活”——不论怎样,来吧,因为《圣经》并没有说“配得上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

5)“但有罪的人,你要注意,经上说‘凡’(注:参见新国际版圣经)。这是分量多么大的一个字!凡【愿意的】!这里没有标准高度。它是指任何高度、任何大小。小罪人、大罪人、肤色黑的罪人、肤色白的罪人、双重罪人、老罪人、重罪罪人、无恶不作、恶贯满盈的罪人——无论是谁,凡【愿意的,都可以来】。”(司布真,Spurgeon

6)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你愿意得着耶稣和祂的救恩吗?那就吧。你能说,“现在,主啊,我愿意得到拯救,请赐给我一颗新心;我愿意离弃我的罪;我愿意成为一名基督徒;我愿意相信,愿意顺从。但是我没有力量这样做。我愿意,请赐我力量。”如果这是你的愿望,只要你愿意,那你就得到邀请可以自由地来。除了你的固执,你和耶稣之间没有任何障碍。

e. 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只要你愿意,只要你,你还要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可以归结一种观念,就是你必须带上什么,拿来献给诸神。基督教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一种理念——神邀请我们白白取生命的水喝。你不能带上任何东西来拯救自己,也不能在神面前使自己称义,或是称赞自己;但你可以领神所提供的救恩。

f. 愿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以这个伟大的邀请作为《启示录》和《圣经》的结尾,这样做是合宜的。“《圣经》中所有的先知、《圣经》中所有的使徒、《圣经》中所有的威胁、《圣经》中所有的应许,都集中在一起,把自己投入在这一束燃烧的光柱里,‘来归向耶稣。来吧,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司布真,Spurgeon

8.18-19)有人作出警告——要么是耶稣,要么是天使,要么是约翰。

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

a. 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是《启示录》这卷书末尾的另一个部分,很难确切地指出这话是谁说的。在大多数红字版本中,这些文字都是黑色的,表明《圣经》的译者认为这些不是耶稣所说的话。不过,或许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个警告是耶稣给出的。

1)“这指令的庄重性暗示说话者就是基督自己。”(芒斯,Mounce)。

b. 若有人……加添什么……若有人删去什么:具体来说,这意味着要为篡改《启示录》付上高昂的代价;一般来说,这意味着要为篡改《圣经》付出高昂的代价。

1)“对那些篡改了这卷书和《圣经》其他经文的批评家们,这是一个多么严肃的警告,他们傲慢自信,自以为他们在智力上和属灵上有能力决定神的话语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华富德,Walvoord

2)这个郑重的应许还意味着,《启示录》这卷书是可以为人所明白的。如果没有人能够真正明白这本书的话,如果这本书只是以不合常理的画面描绘了伟大的理念,那为什么神要对这样一本书的增减改动发出如此强烈的谴责?

3)“圣职人员通常会进一步扩展这两节经文的含义,认为这是《圣经》的最后一部分,不仅在《圣经》中排在最后,而且是最后启示、最后写成的。他们认为这些经文是《圣经》所有真经篇目的印记,而神在这里谴责、咒诅那些假装领受任何有关祂旨意的新启示的人……也咒诅所有那些否认、败坏或诋毁它们中任何一部分的人。”(普尔,Poole

9.20-21)最后的话。

证明这事的说:是了,我必快来!阿们!主耶稣啊,我愿你来!愿主耶稣的恩惠常与众圣徒同在。阿们。

a. 是了,我必快来:最后,《启示录》强调要预备好,要警醒。如果我们错过了《启示录》中的这实用性的功课——有关预备的功课;那么我们就错过了这卷书的基本思想。

1)如果“我必快来”这句话还不够,耶稣又着重强调了两个方面——之前的“是了”,以及之后的“阿们”。

b. 主耶稣啊,我愿你来:在这句话里,约翰使用了一个亚拉姆语的表达,是古代教会所熟知的表达:Maranatha!(主必快来)

1)《启示录》这卷书涉及许多预言性的事件,但是这卷书以约翰渴望耶稣再来与祂的子民相聚作为结尾——他渴望教会被提。

2)“如果所有受造之物都在痛苦中一同叹息、劳苦,盼望神儿子的显现,更何况神的儿子们自己呢!”(塞斯,Seiss

3)“这本书的结尾是一个坦白,人生问题的答案不在于人类的能力,是否能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而在那一位的再来,祂至高的能力掌管着人类的发展进程。”(芒斯,Mounce

c. 愿主耶稣的恩惠常与众圣徒同在。阿们:这卷书(和《圣经》)的结尾是一句恩惠之言,赐给众圣徒恩惠。保罗在他所写的一些书信中,也用这句话作为最后的话(林前16:23;林后13:14;帖前5:28;帖后3:18)。在《帖撒罗尼迦后书》317-18节里,保罗甚至指出这个签名——毫无疑问是他亲手所写的——是一个记号,表明这封信是的确出自他。

1)“这是一个美好的词汇,用来结束这幅神恩典供应的宏伟图画,就是神在地上和天上为祂的子民所预备的一切。”(罗伯森,Robertson

2)“无论你错过了什么,愿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惠永远与你同在。无论你或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件事情上失败了,愿我们永远不会缺少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惠。”(司布真,Spurgeon

3)《旧约圣经》的最后一节经文包含一个咒诅:免得我来咒诅遍地(玛4:6)。合宜地是,《新约圣经》最后的结束之言提到了恩惠,因为恩惠展现了神怎样以新约为基础对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