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大卫诸子的后裔(代上4:1-5:26)(下)
第四课:大卫诸子的后裔(代上4:1-5:26)(下)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二部分
复习前课内容
很高兴能够和您一起读圣经。求神赐给我们一颗谦卑的心,和一双受教的耳朵,叫我们都在神的话语里,看见亮光,得到供应。我们正在读的,是旧约圣经的《历代志上》。
在第1章那里,我们重新温习了从亚当一直到雅各的家谱,主要是回顾洪水以前的那些人物,挪亚的三个儿子,和他三个儿子的后代。
我们又在挪亚的儿子,闪的后代里,读到了以色列的祖先亚伯拉罕。后来,圣经记载了亚伯拉罕的子孙,却把重点放在以撒的身上。这是因为神要从以撒的子孙里,兴起他的选民以色列人。
因着同样的缘故,圣经只是简单的提到了以撒的大儿子以扫的后代。却从《历代志上》第2章起,花了8章篇幅来记载以撒的另外一个儿子、小儿子雅各的家谱;还特别告诉我们,雅各又叫“以色列”。以色列有十二个儿子。这十二个儿子后来就成了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
在这十二个儿子当中,鲁本(流便)本来是雅各的长子,但是,《创世记》第35章第22节说:“鲁本去与他父亲的妾辟拉同寝”。这样,鲁本(流便)就失去了他长子的名分和祝福了。而《创世记》第34章第25节让我们晓得,排行第二的西缅,和排行第三的利未,也因为他们曾经在示剑那个地方滥杀无辜,以至他们也都不能得到长子的名分和地位。
于是,按着家谱的排序来看,雅各第四个儿子犹大,就有了特殊的身份。接下来在《历代志上》第2章,就详细地记载了犹大支派的家谱,这也是为了告诉后人犹大支派的重要性。我们知道,以色列最著名的国王大卫,也是从犹大支派出来的。这当然会叫犹大支派显得与其他支派不同。
鲁本(流便)的后裔(5:1-10)
但是,雅各实际上是把长子的名分给了约瑟。这又该怎么解释呢?第5章一开始就说到这个问题。《历代志上》第5章第1节和2节:“以色列的长子原是鲁本,因他污秽了父亲的床,他长子的名分就归了约瑟,只是按家谱他不算长子。犹大胜过一切弟兄,君王也是从他而出,长子的名分却归约瑟。”
那么,这里提到的“长子的名分”代表什么意义呢?在古以色列,所谓“长子的名分”,意思就是他可以承受父亲“双份”的产业。
《创世记》第48章第5节,记下了在雅各病重的时候,曾经对约瑟说:“我未到埃及见你之先,你在埃及地所生的以法莲和玛拿西这两个儿子是我的。”后来,等到以色列人征服迦南以后,约瑟的两个儿子,“以法莲和玛拿西”这两个支派,也真的各自得到一份产业,这就是“双份”了!
圣经说了鲁本(流便)为什么没有得到长子的名分和祝福以后,就开始记载鲁本(流便)支派的家谱。《历代志上》第5章第3节就提到鲁本(流便)的儿子,说:“以色列长子鲁本的儿子是哈诺、法路、希斯仑、迦米。”
然后《历代志上》第5章第4节,记的是鲁本(流便)的后裔:“约珥的儿子是示玛雅,示玛雅的儿子是歌革,歌革的儿子是示每;”
《历代志上》第5章第5节和6节“示每的儿子是米迦;米迦的儿子是利亚雅,利亚雅的儿子是巴力,巴力的儿子是备拉,这备拉做鲁本支派的首领,被亚述王提革拉毗尼色掳去。”
尽管圣经没有告诉我们,第4节所说第“约珥”,和鲁本(流便)有什么关系.不过,他肯定是鲁本(流便)的一个子孙。要不然,第6节的“备拉”,也绝对不可能作鲁本(流便)支派的首领!
至于这里所说的亚述王“提革拉毗尼色”,就是那个曾经攻打以色列国,又强迫犹大国称臣纳贡的“提革拉毗列色”。在《列王纪下》第15章第29节说过:“ 以色列王比加年间,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来夺了以云、亚伯伯玛迦、亚挪、基低斯、夏琐、基列、加利利和拿弗他利全地,将这些地方的居民都掳到亚述去了。”是说在那个时候,“提革拉毗列色”的亚述军队,占领了以色列的一部份的土地。“备拉”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被掳的。
《历代志上》第5章第7节到10节:“他的弟兄照着宗族,按着家谱做族长的是耶利、撒迦利雅、比拉,比拉是亚撒的儿子,亚撒是示玛的儿子,示玛是约珥的儿子。约珥所住的地方是从亚罗珥直到尼波和巴力免,又向东延到幼发拉底河这边的旷野,因为他们在基列地牲畜增多。扫罗年间,他们与夏甲人争战,夏甲人倒在他们手下,他们就在基列东边的全地,住在夏甲人的帐篷里。”
我们知道:“亚罗珥直到尼波和巴力免”,这些都和“基列”地一样,是鲁本(流便)支派在约旦河东边所分配到的土地。
那么,“夏甲人”又是什么人呢?他们和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的使女夏甲,会不会有什么关系呢?很可能“夏甲人”指的就是夏甲的“儿子”,他们是以实玛利的后代。等一下我们还会读到“夏甲人”的事情。
迦得的后裔(5:11-17)
让我们先来读《历代志上》第5章第11节到17节。这是说到“迦得”支派的家谱。先看《历代志上》第5章第11节:“迦得的子孙在鲁本对面,住在巴珊地,延到撒迦。”这里所说的“巴删地”,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戈兰高地”。位置在约旦河东,在“基列”地的北边。就正好和鲁本(流便)支派彼此为邻。
《历代志上》第5章第12节到17节说:“他们中间有做族长的约珥,有做副族长的沙番,还有雅乃和住在巴珊的沙法。他们族弟兄是米迦勒、米书兰、示巴、约赖、雅干、细亚、希伯,共七人。这都是亚比孩的儿子。亚比孩是户利的儿子,户利是耶罗亚的儿子,耶罗亚是基列的儿子,基列是米迦勒的儿子,米迦勒是耶示筛的儿子,耶示筛是耶哈多的儿子,耶哈多是布斯的儿子。还有古尼的孙子、押比叠的儿子亚希,这都是做族长的。他们住在基列与巴珊和巴珊的乡村,并沙仑的郊野,直到四围的交界。这些人在犹大王约坦并在以色列王耶罗波安年间,都载入家谱。”
这段的最后一句话说:“这些人在犹大王约坦并在以色列王耶罗波安年间,都载入家谱。”意思是说:在北国以色列的耶罗波安做王期间,也就是相当于南国犹大的约坦做王的时候,大概曾经有过一次类似人口普查的工作。而这份名单,就是那一次留下来的资料。换句话说:这个家谱是从官方记录得来的!
鲁本、迦得、玛拿西族抵抗入侵(5:18-22)
接下来圣经记载了鲁本(流便)、迦得和玛拿西半个支派的军队。
《历代志上》第5章第18节:“鲁本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能拿盾牌和刀剑、拉弓射箭、出征善战的勇士,共有四万四千七百六十名。”
在《民数记》里,说到以色列人征服了约旦河东岸以后,鲁本(流便)支派,迦得支派,和玛拿西半个支派,就自己要求留在约旦河的东边,因此在这段历史记载中,特别把把这两个半支派放在一起来记载。
他们的土地都在约旦河的东边,当然要互相合作,抵抗外敌!
《历代志上》第5章第19节和20节说:“他们与夏甲人、伊突人、拿非施人、挪答人争战。他们得了神的帮助,夏甲人和跟随夏甲的人都交在他们手中;因为他们在阵上呼求神,倚赖神,神就应允他们。”这段经文列举的这些敌人,都和夏甲一样,是以实玛利的后代。
圣经说:这两个半支派能够战胜这些侵略者,是因为他们呼求神,依赖神。这也是今天的我们,要想过一个得胜生活的秘诀!
《历代志上》第5章第21节和22节说:“他们掳掠了夏甲人的牲畜,有骆驼五万,羊二十五万,驴二千,又有人十万。敌人被杀仆倒的甚多,因为这争战是出乎神。他们就住在敌人的地上,直到被掳的时候。”他们不仅仅是得胜,而且还得胜有余!
两个半支派的结局(5:23-26)
可是接下来的经文,在记载了玛拿西半支派的家谱以后,却给我们看见了这两个半支派的失败。
《历代志上》第5章第23节和24节,玛拿西半支个派的家谱:“玛拿西半支派的人住在那地,从巴珊延到巴力黑们、示尼珥与黑门山。他们的族长是以弗、以示、以列、亚斯列、耶利米、何达威雅、雅叠,都是大能的勇士,是有名的人,也是做族长的。”
《历代志上》第5章第25节和26节说:“他们得罪了他们列祖的神,随从那地之民的神行邪淫,这民就是神在他们面前所除灭的。故此,以色列的神激动亚述王普勒和亚述王提革拉毗尼色的心,他们就把鲁本人、迦得人、玛拿西半支派的人掳到哈腊、哈博、哈拉与歌散河边,直到今日还在那里。”
真是非常可惜!这两个半支派的人,要是能够一直呼求神,依赖神,不要有后面的这一段经历,那该多好!这就叫我们看见了人性的软弱。
我们在困难临头的时候,去呼求神和依赖神还比较容易。可是我们要小心,当神祝福我们、恩待我们以后,我们是不是会渐渐离开了神,用“别神代替耶和华”,得罪了神呢?这实在很值得我们反省与警惕。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为什么圣经在记载亚伯拉罕的子孙时,把重点放在以撒的身上?
2. 以色列(雅各)的十二个儿子中,有哪几个因犯罪而失去名分?他们犯的是什么罪?
3. 为什么说“迦得”的家谱,是从官方记录而来的?
思考与应用
• 人在顺境中的软弱,主要有哪些表现?我的软弱主要在那些方面?
• 当我得到神的祝福后,要怎样才能保持初心,不会远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