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祭司与利未人的班次职务(代上24:1-25:31)(下)
第十四课:祭司与利未人的班次职务(代上24:1-25:31)(下)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二部分
大卫设立圣殿歌手(25:1-8)
很高兴能够和您一起读圣经。神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是神赐给我们的礼物。让我们能够认识神,晓得神的心意。
前面的经文说到:有些利未人是在圣殿里管理圣殿的事务。我们前面看到的那些利未人,大概都是属于这一类的侍奉。另外有些利未人是做官长和士师的。还有一些是守门的人。最后一类的利未人,就是用音乐来服侍神的人。
可见在我们敬拜神的时候,音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侍奉。所以,《历代志上》第25章,就要专门来记载大卫对圣殿音乐侍奉的安排。
我们来读《历代志上》第25章第1节:“大卫和众首领分派亚萨、希幔并耶杜顿的子孙弹琴、鼓瑟、敲钹、唱歌。他们供职的人数记在下面:”
所谓“众首领”,这个词在希伯来原文里,应该指的是“众军事首领”。这些“军事领袖”很可能都是从前帮助过大卫奠定江山的人。所以,大卫在做决定的时候,也常常要征求他们的意见。
我们在《历代志上》第6章第31节和32节里读过,说:“约柜安设之后,大卫派人在耶和华殿中管理歌唱的事。他们就在会幕前当歌唱的差,及至所罗门在耶路撒冷建造了耶和华的殿,他们便按着班次供职。”
在前面的课程中也说过:当时利未支派的三个族里,每个族中各有一个“支”参与了这个圣乐的侍奉。也就是说:《历代志上》第25章第1节所说的“亚萨、希幔”和“耶杜顿”,就是这三个“支”的领导人。
他们三个人里面,“亚萨”是革族的,“希幔”是哥辖族的,而“耶杜顿”是哪一族的呢?《历代志上》第6章第44节告诉我们,米拉利族参与音乐事工的,是以探。这个耶杜顿大概就是以探。就是说:“耶杜顿”应该是属于米拉利族的人。
不过,第25章第1节中提到:这些利未人的子孙要“弹琴、鼓瑟、敲钹、唱歌”。然后,在“唱歌”这两个字的下面,有一行小字,说:“唱歌原文作说预言”。这要怎么解释呢?
我们看一下《现代中文译本》的翻译,就会明白了。这一句在《现代中文译本》翻译成:“他们要唱出上帝的信息,用竖琴、七弦琴,和铙钹伴奏。”也就是说,这些利未人的责任,是要把神的信息唱出来,也就可以理解为“说预言”。
我们说过:所谓“先知”或者叫“先见”,他们就是一些传递神信息的人。可是,“亚萨、希幔”和“耶杜顿”,他们又不是“先知”或者“先见”,他们怎么能够带领他们的子孙唱出神的信息呢?
我们来读《历代志上》第25章第5节,就可以知道他们是不是先知或者“先见”了。《历代志上》第25章第5节上半节:“这都是希幔的儿子,吹角颂赞。希幔奉神之命做王的先见。”说“希幔”也是神所拣选的“先见”!
在《历代志下》第29章第30节,也说过“亚萨”的身份:“希西家王与众首领又吩咐利未人用大卫和先见亚萨的诗词颂赞耶和华。”这里说明了“亚萨”也是先知!
还有《历代志下》第35章第15节:说明“耶杜顿”也一样是“先见”:“歌唱的亚萨之子孙照着大卫、亚萨、希幔和王的先见耶杜顿所吩咐的,站在自己的地位上。”以上这些经文告诉我们“亚萨、希幔”和“耶杜顿”都是“先见”。难怪利未人可以说预言、唱出神的信息了。
事实上,我们在圣经的《诗篇》里,的确可以找到他们三个人所写的诗歌!因此说他们是“先见”,让他们带领利未人“唱歌、说预言、传递神的信息”,就一点也不会叫人觉得有什么不合适了。
下面《历代志上》第25章第2节就记载了亚萨儿子的名字和职份。
《历代志上》第25章第2节:“亚萨的儿子撒刻、约瑟、尼探雅、亚萨利拉,都归亚萨指教,遵王的旨意唱歌。”
这一节在现代中文译本的翻译就是:“亚萨的四个儿子——撒刻、约瑟、尼探雅、雅萨利拉,归亚萨指导。亚萨遵照王的命令唱出上帝的信息。”
旧约圣经的《诗篇》里,也有很多大卫王所写的诗歌。这里说:亚萨是“遵王的旨意唱歌”,或者说是“遵照王的命令,唱出上帝的信息。”很可能就是指他们唱大卫王所写的诗歌。
《历代志上》第25章第3节是耶杜顿的儿子和职份,说:“耶杜顿的儿子基大利、西利、耶筛亚、哈沙比雅、玛他提雅、示每,共六人,都归他们父亲耶杜顿指教,弹琴唱歌,称谢、颂赞耶和华。”
耶杜顿的儿子比亚萨多两个,他们的工作也多一点。不但要唱歌,还要弹琴!
那么,从《历代志上》第25章第4节到6节上半节的记载里,我们可以晓得:希幔的儿女更多,工作也更重。
《历代志上》第25章第4节到6节上半节:“希幔的儿子布基雅、玛探雅、乌薛、细布业、耶利摩、哈拿尼雅、哈拿尼、以利亚他、基大利提、罗幔提以谢、约施比加沙、玛罗提、何提、玛哈秀,这都是希幔的儿子,吹角颂赞。希幔奉神之命做王的先见。神赐给希幔十四个儿子、三个女儿,都归他们父亲指教,在耶和华的殿唱歌、敲钹、弹琴、鼓瑟,办神殿的事务。”
《历代志上》第25章第5节说“这都是希幔的儿子,吹角颂赞。”其实“吹角颂赞”这个词在希伯来文的意思就是“高举角”。那么“这都是希幔的儿子,高举角”?是想说明什么意思呢?
“角”这个字在古时候就是能力的象征。所以,“高举角”,意思就是指神高举希幔和希幔的家。让他在三个音乐侍奉的家族当中,最有权力。
从前的以色列人和我们中国人一样,觉得多子多孙就是神的祝福。也就是说:希幔有这么多的儿女,这就叫希幔显得特别有地位了。我们看一下《现代中文译本》的翻译就更明白了:“上帝照着他的许诺赐给王的先知希幔这十四个儿子,又有三个女儿,使希幔有权力。”
回到和合本的经文。《历代志上》第25章第6节下半节和7节说:“亚萨、耶杜顿、希幔都是王所命定的。他们和他们的弟兄学习颂赞耶和华,善于歌唱的共有二百八十八人。”这是说到所有参与音乐侍奉的人数。这些人之间完全没有等级之分。大卫一视同仁把他们分成了二十四个班次,和祭司的班次一样。
歌手分二十四班(25:9-31)
《历代志上》第25章第8节就是这么说的:“这些人,无论大小,为师的为徒的,都一同掣签分了班次。”
继续往下看经文,《历代志上》第25章,从第9节到31节,就列出这二十四个班次的次序和领袖。
《历代志上》第25章第9节和10节:“掣签的时候,第一掣出来的是亚萨的儿子约瑟;第二是基大利,他和他弟兄并儿子,共十二人;第三是撒刻,他和他儿子并弟兄,共十二人。”这段说了三个班次。
《历代志上》第25章第11节到14节:“第四是伊洗利,他和他儿子并弟兄,共十二人;第五是尼探雅,他和他儿子并弟兄,共十二人;第六是布基雅,他和他儿子并弟兄,共十二人;第七是耶萨利拉,他和他儿子并弟兄,共十二人。” 这一段说了四个班次。
《历代志上》第25章第15节到18节:“第八是耶筛亚,他和他儿子并弟兄,共十二人;第九是玛探雅,他和他儿子并弟兄,共十二人;第十是示每,他和他儿子并弟兄,共十二人;第十一是亚萨烈,他和他儿子并弟兄,共十二人。” 这一段又说了四个班次。
《历代志上》第25章第19节到22节:“第十二是哈沙比雅,他和他儿子并弟兄,共十二人;第十三是书巴业,他和他儿子并弟兄,共十二人;第十四是玛他提雅,他和他儿子并弟兄,共十二人;第十五是耶利摩,他和他儿子并弟兄,共十二人。” 这一段又说了四个班次。以上说的共有十七个班次。
《历代志上》第25章第23节到26节:“第十六是哈拿尼雅,他和他儿子并弟兄,共十二人;第十七是约施比加沙,他和他儿子并弟兄,共十二人;第十八是哈拿尼,他和他儿子并弟兄,共十二人; 第十九是玛罗提,他和他儿子并弟兄,共十二人。” 这一段又说了四个班次。
《历代志上》第25章第27节到29节:“第二十是以利亚他,他和他儿子并弟兄,共十二人;第二十一是何提,他和他儿子并弟兄,共十二人;第二十二是基大利提,他和他儿子并弟兄,共十二人。” 这一段说了三个班次。
《历代志上》第25章第30节和31节:“第二十三是玛哈秀,他和他儿子并弟兄,共十二人;第二十四是罗幔提以谢,他和他儿子并弟兄,共十二人。”
到此为止,全部列出了利未人这二十四个班次的次序和领袖。由此可见,当年圣殿的音乐侍奉是有次序的,也是多采多姿的。
我们的神喜欢我们这样侍奉他,让我们把最好的恩赐都献上给神,用来敬拜我们的神。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利未人参与圣乐侍奉的三个“支”的领袖是谁?他们分属于本“支”的哪一族?对“耶杜顿”那一族,有什么特别的解释?
2. 利未支派的三个“支”里的领导人为什么可以用歌唱说出预言?
3. 从哪里可以看出当年圣殿的音乐侍奉是有次序的,也是多采多姿的?
思考与应用
• 现代的教会诗班与古代以色列人的敬拜,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 我最喜欢的一首赞美诗是哪一首?为什么会最喜欢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