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守卫圣殿和管理治国(代上26:1-46)(上)
第十五课:守卫圣殿和管理治国(代上26:1-46)(上)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一部分
圣殿守门者的班次(26:1-19)
愿神的恩典,透过他的话语,临到我们每一位弟兄姊妹。在前面的课程里,我们已经知道,大卫把管理圣殿的利未人和祭司,都分成了二十四个班次,也把负责音乐事奉的利未人分成了二十四个班次。
我们说过:当时利未人一共有四类的工作。除了管理圣殿的事务,和音乐的事奉以外,应该还有守门的工作,和做官长和做士师的人。
所以,接下来《历代志上》第26章的前半部份,就记载了大卫怎么安排那些守门的人。后半部份,就记载着利未人当中那些做官长和做“士师”的人。
我们就先来看看,有哪些人是给圣殿“守门的”。这就记在《历代志上》第26章第1节到3节。
《历代志上》第26章第1节到3节:“守门的班次记在下面:可拉族亚萨的子孙中,有可利的儿子米施利米雅。米施利米雅的长子是撒迦利亚,次子是耶叠,三子是西巴第雅,四子是耶提聂,五子是以拦,六子是约哈难,七子是以利约乃。”
我们在前面课程中说过,可拉是哥辖族的。所以,第26章第1节所说的“亚萨”,和上一课所说的,那个带领圣殿音乐事奉的“亚萨”,肯定不是同一个人。那个“亚萨”是革顺族的人,不是哥辖族的人。
我们再继续读经文,就会晓得,利未人当中还有哪些人是“守门的”。
我们往下读《历代志上》第26章第4节和5节:“俄别以东的长子是示玛雅,次子是约萨拔,三子是约亚,四子是沙甲,五子是拿坦业,六子是亚米利,七子是以萨迦,八子是毗乌利太,因为神赐福于俄别以东。”这个“俄别以东”,也就是大卫曾经把约柜停在他家里的那个“俄别以东”。
我们在《历代志上》第13章第14节读过“神的约柜”当时放在哪里。这段经文说:“神的约柜在俄别以东家中三个月,耶和华赐福给俄别以东的家和他一切所有的。”这就和我们现在读的《历代志上》第26章的经文相当符合。
在《历代志上》第26章,又说到“俄别以东”的人丁兴旺,就是神祝福“俄别以东”的证明。往下看《历代志上》26章第6节到8节:“他的儿子示玛雅有几个儿子,都是大能的壮士,掌管父亲的家。示玛雅的儿子是俄得尼、利法益、俄备得、以利萨巴,以利萨巴的弟兄是壮士,还有以利户和西玛迦。这都是俄别以东的子孙,他们和他们的儿子并弟兄都是善于办事的壮士,俄别以东的子孙共六十二人。”
现代中文译本的翻译说得更清楚。它是这样的“俄别·以东的长子示玛雅有六个儿子——俄得尼、利法益、俄备得、以利萨巴、以利户、西玛迦。他们在族里都是重要的人物,因为他们很能干,尤其是最后两人特别能干。俄别·以东一家共有六十二名很能干能胜任这工作的人。”
《和合本》经文中说的“善于办事的壮士”,是指他们很能干。而“掌管父亲的家”,是说他们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历代志上》第26章第9节又补充说,可拉族 “米施利米雅”家的责任是守圣殿大门的人。第9节说:“米施利米雅的儿子和弟兄都是壮士,共十八人。”
意思是说,这十八个人都够资格当“守门”的人。
到了《历代志上》第26章第10节和11节,圣经又记载了另外一组“守门”的人。第10节和11节:“米拉利子孙何萨有几个儿子,长子是申利(他原不是长子,是他父亲立他做长子),次子是希勒家,三子是底巴利雅,四子是撒迦利亚。何萨的儿子并弟兄共十三人。”也就是说,这一组人是来自“米拉利族”。
《历代志上》第26章第12节和13节告诉我们:“这些人都是守门的班长,与他们的弟兄一同在耶和华殿里,按班供职。他们无论大小,都按着宗族掣签,分守各门。”
《历代志上》第26章第14节到19节就说了他们所分配到的位置。
《历代志上》第26章第14节:“掣签守东门的是示利米雅。他的儿子撒迦利亚是精明的谋士,掣签守北门。”
《现代中文译本》的经文是这样说的:“示利米雅抽到东门;他的儿子撒迦利雅是个精明的参谋人才,抽到北门。”
《历代志上》第26章第15节:“俄别以东守南门,他的儿子守库房。”这个“库房”大概就是像储藏室这一类的地方。而“南门”是君王平时进出圣殿的门。因为王宫就在圣殿的南边。这样看,“俄别以东”能够守南门,也是一个特别的荣誉!
《历代志上》第26章第16节:“书聘与何萨守西门,在靠近沙利基门通着往上去的街道上,班与班相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来读《现代中文译本》的翻译。《历代志上》第26章第16节:“书聘和何萨抽到西门和上一段路的沙利基门。守卫的任务按时间分组,一组接一组。”“ 班与班相对”原来是指这些“守门”的人要轮班!
《历代志上》第26章第17节到19节,是列出每个位置所需要的人数:“每日东门有六个利未人,北门有四个,南门有四个,库房有两个,又有两个轮班替换,在西面街道上有四个,在游廊上有两个。以上是可拉子孙和米拉利子孙守门的班次。”
这段提到的东边的门,是圣殿的正门,所以特别大,需要六个守卫站岗。
掌管圣殿府库的利未人(26:20-28)
说完了“守门”的人,圣经就要记载那些作官长和士师的利未人了。
《历代志上》第26章第20节到28节,先说到在圣殿里工作的官长:“利未子孙中有亚希雅掌管神殿的府库和圣物的府库。”这句说的“神殿的府库”,其实就是指收藏老百姓一般的奉献,还有平常献祭用的设备和器具的那个地方。
那么,“圣物的府库”又是指的什么地方呢?就是用来储存在打仗中掳来的战利品的地方。
继续念下去,会说明还有哪些人是管理这些“府库”的。《历代志上》第26章第21节和22节:“革顺族拉但子孙里做族长的是革顺族拉但的子孙耶希伊利,耶希伊利的儿子西坦和他兄弟约珥掌管耶和华殿里的府库。”
《历代志上》第26章第23节和24节:“暗兰族、以斯哈族、希伯伦族、乌薛族也有职分。摩西的孙子、革舜的儿子细布业掌管府库。”这两节的经文告诉我们:管理“府库”的,主要是革顺族和哥辖族的人。而革顺族负责的,是“耶和华殿的府库”,哥辖族,尤其是摩西的后代所负责的,是“圣物的府库”。
从《历代志上》第26章第25节到28节的记载里我们可以看见,在“圣物的府库”里,战利品恐怕还真不少。
《历代志上》第26章第25节到28节:“还有他的弟兄以利以谢,以利以谢的儿子是利哈比雅,利哈比雅的儿子是耶筛亚,耶筛亚的儿子是约兰,约兰的儿子是细基利,细基利的儿子是示罗密,这示罗密和他的弟兄掌管府库的圣物,就是大卫王和众族长、千夫长、百夫长并军长所分别为圣的物。他们将争战时所夺的财物分别为圣,以备修造耶和华的殿。先见撒母耳、基士的儿子扫罗、尼珥的儿子押尼珥、洗鲁雅的儿子约押所分别为圣的物,都归示罗密和他的弟兄掌管。”
做官长和士师的利未人(26:29-32)
接下来,在《历代志上》第26章第29节到32节就要告诉我们,有那些利未人在耶路撒冷以外做官长或者做士师。
《历代志上》第26章第29节说:“以斯哈族有基拿尼雅和他众子做官长和士师,管理以色列的外事。”
这个“以色列的外事”很可能就是指圣殿以外的工作。这个短句“管理以色列的外事”,意思就是“管理圣殿以外的以色列人的事情”。还有,以斯哈和暗兰一样,是哥辖的儿子。所以,前面的第23节说过:“暗兰族、以斯哈族、希伯伦族、乌薛族也有职分。”然后在24节,只说到摩西的后代管理府库,他们是“暗兰族”出来的。那么,现在第29节说到“以斯哈族”,表示其他这几族 “也有职份”,大概就是说他们在“圣殿以外”“做官长和士师”。
我们知道,“官长”就是为君王来管理国家的人,“士师”就是为君王来审判“案件”的人。可是,利未人不是神拣选服事神的人吗?他们怎么能够接受这些君王所委派的事情呢?
我们来读《历代志上》第26章第30节到32节:“希伯伦族有哈沙比雅和他弟兄一千七百人,都是壮士,在约旦河西以色列地办理耶和华与王的事。希伯伦族中有耶利雅做族长(大卫做王第四十年,在基列的雅谢,从这族中寻得大能的勇士),耶利雅的弟兄有二千七百人,都是壮士,且做族长。大卫王派他们在鲁本支派、迦得支派、玛拿西半支派中办理神和王的事。”这段经文中两次都把“神和王的事”放在一起来讲!
正因为大卫是一个合神心意的王,他凡事都要遵行神旨意。那么,“神的事”就是“王的事”,“王的事”就是“神的事”。当人们为一个合神心意的人做事的时候,就和为神做事是一样的。
新约圣经《歌罗西书》第3章第23节也教导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心里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意思就是,当我们为人做事的时候,要从心里来做,把它当成是“主的事情”。这么一来,所有的事情都一样可以算是“做在主的身上”了。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历代志上》第26章提到的“俄别以东”家族在“守门”的利未人中有何特别之处?
2. 《历代志上》第26章提到哪些人是做官长和士师的?
3. 为什么第26章第30节到32节中,两次把“神和王的事”放在一起说?
思考与应用
• 我在教会有过那些服侍?我是否热心也衷心地来服侍?
• 教会的服侍者都有哪些职责?是否有权利大小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