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所罗门献祭建殿(代下1:1-2:18)上
第一课:所罗门献祭建殿(代下1:1-2:18)上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一部分
所罗门在基遍献祭(1:1-6)
感谢神的恩典,我们又可以一起来查考圣经了。十五分钟虽然很短,可是有神的话语和我们同在,就可以让我们得到造就。
我们已经读完了旧约圣经的《历代志上》。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说过:《历代志上》和《历代志下》本来是一本书。《历代志下》其实整卷书的下卷,接着《历代志上》的时代线,继续记载以色列人的历史。
也许您还记得:在《历代志上》前面的9章经文,记述的是以色列人的家谱:从亚当一直记录到所罗巴伯的孙子。《历代志上》的第10章到29章,是记载大卫做王期间的事情。不过,《历代志上》根本不提大卫的软弱和失败,也没有说到大卫的犯罪,而是把重点放在大卫宗教方面的贡献上。《历代志》的作者有意要这么写,目的就是要我们认识到大卫爱神、敬畏神的一面,正因为如此,神就帮助他、祝福他。
《历代志上》第29章第28节说:大卫“年纪老迈,日子满足,享受丰富、尊荣,就死了,他儿子所罗门接续他做王。”这样看,大卫建造圣殿的心愿,和他做的所有准备工作,能不能够最后完成,就要看所罗门是不是能够尽上他的本份,并且遵行神的吩咐了。
那么,接下来的《历代志下》第1章到第9章,就是记载所罗门时代的历史,而且特别偏重在他为神建造圣殿的这件事情上。
让我们一块儿打开圣经,我们先来读《历代志下》第1章第1节。《历代志下》第1章第1节:“大卫的儿子所罗门国位坚固,耶和华他的神与他同在,使他甚为尊大。”
我们在《列王纪上》的第1章和第2章,其实也读过所罗门登基做王的经过。在《列王纪上》那里记述的是:所罗门在亚多尼雅想要篡位的阴影底下,匆匆忙忙地登上了王位。而在《历代志下》这里,却完全没有提到当时的那些内哄和权力斗争。不仅如此,这一节的一开始说:“大卫的儿子所罗门国位坚固。”这里出现的“坚固”这个修辞,在希伯来原文里,有“雨过天晴,否极泰来”的意思。也可以翻译做“巩固自己”。
可以说,《历代志》的作者是用一种比较含蓄的方式,来说明所罗门王因为有神的同在,所以他消灭了异己,除掉了所有威胁他王位的人,也得到了全体以色列人的拥戴。
《现代中文译本》这一节的翻译是:“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巩固了他对以色列国的统治。上主─ 他的上帝赐福给他,使他强盛。”这个翻译比较之下,说得更清楚了。
紧跟着,为了突出所罗门建造圣殿的事情,《历代志》的作者就记下了所罗门召集以色列人的领袖,上基遍去献祭,把此做为所罗门登基以后的第一件大事。
《历代志下》第1章第2节到6节就是这么说的“所罗门吩咐以色列众人,就是千夫长、百夫长、审判官、首领与族长都来。所罗门和会众都往基遍的丘坛去,因那里有神的会幕,就是耶和华仆人摩西在旷野所制造的—— 是神的约柜,大卫已经从基列耶琳搬到他所预备的地方,因他曾在耶路撒冷为约柜支搭了帐幕—— 并且户珥的孙子、乌利的儿子比撒列所造的铜坛也在基遍耶和华的会幕前。所罗门和会众都就近坛前。所罗门上到耶和华面前会幕的铜坛那里,献一千牺牲为燔祭。”
我们知道“基遍”这个地方在耶路撒冷西北,离开耶路撒冷只有十一公里。在《列王纪上》第3章第4节,记载了所罗门献祭的时候,只简单地说“因为在那里有极大的丘坛。”而《历代志下》第1章,说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却告诉我们,这是“因那里有神的会幕,就是耶和华仆人摩西在旷野所制造的”。
这一章的第6节还说:“所罗门上到耶和华面前会幕的铜坛那里”。这个铜坛,应该说的就是从前放在会幕门前的那个祭坛。在《出埃及记》第38章第1节和2节告诉我们:当时摩西和以色列人“用皂荚木做燔祭坛,是四方的,长五肘,宽五肘,高三肘。……用铜把坛包裹。”
这个祭坛的尺寸,大概相当于今天的2.3米见方和1.3米高。在当时,这个尺寸已经算是很大的了。此外,我们还可以注意一下《历代志下》第1章第5节特别提到,这个铜坛是“户珥的孙子、乌利的儿子比撒列”造的。
回顾一下《出埃及记》第31章第1节到3节,说:“耶和华晓谕摩西说:‘看哪,犹大支派中,户珥的孙子、乌利的儿子比撒列,我已经提他的名召他。我也以我的灵充满了他,使他有智慧,有聪明,有知识,能做各样的工”。也就是说:“比撒列”正是在摩西那个时代,那个从神得到智慧,来建造会幕的人。
这也正是我们前面说到过的:《历代志》的作者在记载这些历史的时候,是有意的要我们联想到摩西时代发生的事情。在《历代志上》第28章第1节到19节那里,好几次念到大卫把圣殿的“样式”,“指示”所罗门,就和摩西把会幕的样式指示以色列人一样。这时候,所罗门在“比撒列”所造的坛上献祭,也让我们无形当中把所罗门的工作和“比撒列”的工作连接在一起了。
在摩西时代,“比撒列”得到了神给他的智慧,让他能做会幕和会幕里的东西;到这个时候,神又赐给所罗门智慧,也是为了要所罗门为神来建造圣殿。
还有,这里的第5节“所罗门和会众都就近坛前”,这个句子在现代中文译本的翻译是“所罗门王和所有人民在那里敬拜上主”。是告诉人们:所罗门王带领以色列的老百姓一起来“寻求耶和华”。
所罗门祈求智慧(1:7-13)
接下来,《历代志下》第1章第7节到10节就是叙述所罗门怎么寻求神,从神得到智慧。第1章第7节到10节:“当夜,神向所罗门显现,对他说:‘你愿我赐你什么,你可以求。’ 所罗门对神说:‘你曾向我父大卫大施慈爱,使我接续他做王。耶和华神啊,现在求你成就向我父大卫所应许的话,因你立我做这民的王,他们如同地上尘沙那样多。求你赐我智慧、聪明,我好在这民前出入,不然谁能判断这众多的民呢?’”
所罗门对神说:“你曾向我父大卫大施慈爱,使我接续他做王。”表示神已经让他对大卫的应许得到了应验,也就是《历代志上》第17章第11节那里,神对大卫王说:“……我必使你的后裔接续你的位。”
再对照一下,刚刚读到的《历代志下》第1章第9节说“……因你立我做这民的王,他们如同地上尘沙那样多”这又是应验了《创世记》第28章第14节,古时候神给亚伯拉罕的应许,要叫他的后裔“必像地上的尘沙那样多”。
那么神会不会答应所罗门的祷告呢?我们看《历代志下》第1章第11节到13节,就知道了:“神对所罗门说:‘我已立你做我民的王,你既有这心意,并不求资财、丰富、尊荣,也不求灭绝那恨你之人的性命,又不求大寿数,只求智慧、聪明好判断我的民,我必赐你智慧、聪明,也必赐你资财、丰富、尊荣,在你以前的列王都没有这样,在你以后也必没有这样的。’于是所罗门从基遍丘坛会幕前回到耶路撒冷,治理以色列人。”
回看一下,在《列王纪上》第3章记载这件事的时候,我们解释过:所罗门所求的“智慧聪明”,是那种可以分辨是非,在审判的时候,能够明辨秋毫的“智慧聪明”,不是今天通常所讲的、那种知识、学问上的聪明智慧。
所以在《列王纪上》第3章,在神答应了所罗门的祷告以后,马上记载了所罗门审断两个妓女争儿子的案子,证明所罗门确实得到了这个“智慧聪明”。
不过,在《历代志下》在这里,完全不提到这个旷世奇案,而是简单记载了神给所罗门的“资财”和“丰富”以后,直接说到所罗门建造圣殿的事情。这是因为《历代志》的作者要我们了解:神给所罗门“智慧聪明”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神建造圣殿。神
神赐给所罗门财富尊荣(1:14-17)
让我们往下读经文,看看神到底给所罗门多少的“资财”和“丰富”。这就记在《历代志下》第1章第14节到17节:“所罗门聚集战车马兵,有战车一千四百辆,马兵一万二千名,安置在屯车的城邑和耶路撒冷,就是王那里。王在耶路撒冷使金银多如石头,香柏木多如高原的桑树。所罗门的马是从埃及带来的,是王的商人一群一群按着定价买来的。他们从埃及买来的车每辆价银六百舍客勒,马每匹一百五十舍客勒。赫人诸王和亚兰诸王所买的车马,也是按这价值经他们手买来的。”
所以,这些“资财”和“丰富”,应该包括了神给所罗门三方面的财富。
第一方面的财富,就是马和战车。这是为了增加所罗门的军事力量。第二方面的财富,就是北非的金子,这是为了增加所罗门的经济实力。第三方面,是黎巴嫩的香柏木,这是为了所罗门造圣殿的建筑工程预备的。
不过,神赐给所罗门这一切的一切,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所罗门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在一个富足安定的环境里,专心地为神建造圣殿。
今天神给我们的,不管是恩赐也好、是才干也好、是物质的丰富也好、是事业的机会也好,也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要我们侍奉神,荣耀神,做成神托付给我们的工作。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对比《列王纪》与《历代志》记载所罗门登基的侧重点?为什么会有所不同?
2. 所罗门王登基以后做的第一件大事是什么?《历代志下》怎样记述这件事?
3. “比撒列”是什么人?为什么记述所罗门建圣殿时,要提到这个人?
4. 神给所罗门哪三方面的财富,目的是什么?(参考1:14-17)
思考与应用
< p>•自己在找到一份好工作或者有“好运气”的时候,是否会想到要感谢主?•思考神给自己哪些财富、能力?自己有没有用在服侍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