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圣殿、至圣所和殿内器物(代下3:1-5:1)上


第二课:圣殿、至圣所和殿内器物(代下3:1-5:1)上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一部分

所罗门开始建殿(3:1-9)

现在是我们大家一起来读圣经,一起来思想神的话,追求认识神,认识神心意的时间。相信我们每一位都特别珍惜这十五分钟。

最近我们正在念旧约圣经的《历代志下》。在《历代志下》的第1章里,我们看见所罗门登基作王以后,就上基遍去献祭。到了夜间,神就向所罗门显现,问所罗门要什么。所罗门向神求“智慧聪明”,神不但把“智慧聪明”给他,连他没有求的“赀财、丰富、尊荣”,也都赐给了他。神赐给所罗门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所罗门能够为神建造圣殿。

在《历代志下》的第2章,就记载了所罗门和推罗王希兰之间的交易。所罗门王为了建造圣殿,向推罗王希兰买木材,请巧匠。

接下来,《历代志下》第3章,记下所罗门要开工建造圣殿了。在《历代志下》第3章第1节,先说到圣殿的殿址。

《历代志下》第3章第1节:“所罗门就在耶路撒冷耶和华向他父大卫显现的摩利亚山上,就是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场上,大卫所指定的地方,预备好了,开工建造耶和华的殿。”

说到“摩利亚山”,在《创世记》中专门提到这个地方,是在《创世记》第22章那里,在“摩利亚山”那里,神要亚伯拉罕把他的独生儿子以撒,当做燔祭奉献给神。不过,神看到亚伯拉罕的信心,就为亚伯拉罕预备了一只公羊,代替以撒献为燔祭。所以,亚伯拉罕给那个地方起名叫“耶和华以勒”。意思就是“在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

如果照《历代志下》这里的记载来看:亚伯拉罕曾经奉献以撒的“摩利亚山”,也就是“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场”。

我们在《历代志上》第21章那里,也读过大卫购买这块地的记载。这块地本来是“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场”。当大卫王因为数点以色列百姓,受到神的刑罚以后,神就要他在这个地方筑坛献祭,然后神就止住了忿怒。

由此可见,这个地方不只是意味着跟神和好、得到神的赦免,这里也是一个对神完全奉献、完全降服、并且得到神的供应和祝福的地方。这些也正好就都是圣殿所代表的意义。可以说:从亚伯拉罕一直到大卫,神为他的子民一路预备了这个特别的地方,为的就是要让神的子民,从这些历史事件里面,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敬拜。这实在是非常奇妙的事情。

那么,从《历代志下》第3章第2节开始,就说到所罗门开工建造圣殿。

第3章第2节说:“所罗门做王第四年二月初二日开工建造。”根据历史学家的推算,“所罗门做王第四年”,大概是在公元前966年。而这里说的“二月”,是指犹太宗教历的“二月”,也就是我们一般公历所说的四、五月间。也就是说:圣殿是在主前966年春天开工的。

继续来读《历代志下》第3章第3节和4节:“所罗门建筑神殿的根基乃是这样:长六十肘,宽二十肘,都按着古时的尺寸。殿前的廊子长二十肘,与殿的宽窄一样,高一百二十肘,里面贴上精金。”

古代犹太人是用“肘”作为量度的单位的。可是,在以色列人被掳以后,这个“肘”就有了两种不一样的长度了。也就是说:被掳以前的“肘”和被掳以后的“肘”,长度是不一样的。被掳以前的“肘”比较长,差不多相当于我们今天的52公分。被掳以后的“肘”比较短,大概是我们今天的45公分左右。

所以,第3章3节说的:圣殿“长六十肘,宽二十肘,都按着古时的尺寸”,是说量圣殿尺寸这些“肘”,要用被掳以前那个比较长的“肘”来算。

此外还有,第4节提到圣殿高“一百二十肘”,这个数字很可能是抄写圣经的时候抄错了。我们去看《列王纪上》第6章第2节,那里说“所罗门王为耶和华所建的殿,长六十肘,宽二十肘,高三十肘”,说圣殿的高是“三十肘”。照比例来说的话,“三十肘”还是比较合理的。圣经学者一般也是赞成这个说法的。

说完了圣殿的尺寸,然后就开始描写了圣殿里面的“圣所”的部份。在《历代志下》第3章第5节到7节。来看第3章第5节到7节:“大殿的墙都用松木板遮蔽,又贴了精金,上面雕刻棕树和链子,又用宝石装饰殿墙,使殿华美;所用的金子都是巴瓦音的金子。又用金子贴殿和殿的栋梁、门槛、墙壁、门扇,墙上雕刻基路伯。”

这段经文第5节所说的“大殿”,就是我们说的“圣所”。这段经文还说:圣所的墙都“贴了精金”,听起来要用很多金子,才能贴完。不过“贴了”这个说法,在希伯来原文也可以翻译作“嵌入”。是说“贴了精金”,就是“嵌入精金”,不过这到底是在说什么呢?

第3章第5节说到:在“大殿的墙……上面雕刻棕树和链子”,应该是说,“圣所”里的这些有棕树和链子的雕刻,都镶嵌了精金。第3章第6节又告诉我们:“所用的金子都是巴瓦音的金子”,“巴瓦音”应该就是一个因为产金子而出名的地方。

有人说:“巴瓦音”以前是说亚拉伯的东南边的地方。不过,在《历代志》写作的时候,“巴瓦音”这个地方到底在哪里,可能知道的人也不多了。换句话说:“巴瓦音”这个地方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巴瓦音的金子”是一种特别好、特别纯的金子。

建造至圣所(3:8-14)

至于“圣所”里面的“至圣所”,那就比“圣所”更要金碧辉煌了。先看《历代志下》第3章第8节和9节怎么说:“又建造至圣所,长二十肘,与殿的宽窄一样,宽也是二十肘,贴上精金,共用金子六百他连得。金钉重五十舍客勒。楼房都贴上金子。”

这段经文说,在“至圣所”里面所贴的精金,总共重“六百他连得”。我们知道,—他连得,大概是34公斤。“六百他连得”就是: 34公斤乘以600。算下来至圣所的精金要超过两万公斤,也就是超过了二十公吨。

接下来的经文说“金钉重五十舍客勒”,差不多是半公斤的重量。不过,金子的质地比较软,怎么能够作钉子用呢?有些圣经学者认为:很可能这里说的“金钉”,只是把钉子的头镀上金子,并不是整个钉子都是用金子做的。

接下来,《历代志下》第3章第10节到13节,记载了“至圣所”里面的“两个基路伯”。我们来读《历代志下》第3章第10节到13节:“ 在至圣所按造像的法子造两个基路伯,用金子包裹。两个基路伯的翅膀共长二十肘。这基路伯的一个翅膀长五肘,挨着殿这边的墙,那一个翅膀也长五肘,与那基路伯翅膀相接。那基路伯的一个翅膀长五肘,挨着殿那边的墙,那一个翅膀也长五肘,与这基路伯的翅膀相接。两个基路伯张开翅膀,共长二十肘,面向外殿而立。”

在《现代中文译本》中,第10节到13节的翻译,更容易帮助我们了解基路伯的外观。那里说:“王又命令工匠用金属做了两个基路伯,外面包着金子,放在至圣所里面。这两个基路伯并排站立,面对进口;每个基路伯有两只翅膀,每只翅膀有两公尺两公寸长,两对翅膀展开,在殿的中间相接触,两边碰到墙,横跨整个至圣所的宽度,约九公尺。”

这个版本的描述,让我们能够想像到:当一个人一进至圣所的时候,他所面对的,就是两个巨大的基路伯。这的确叫人不能不感觉到神的临在,好像神真的就在那里一样。这也是神要我们知道,神与人的同在,知道神是一位无所不在、充满天地宇宙的神,也是一位荣耀无比、值得我们带着最高的敬畏,用恐惧战兢的心来朝见他的这样一位神。

《历代志下》第3章第第14节说:“又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细麻织幔子,在其上绣出基路伯来。”这句说的“幔子”,就是在“圣所”和“至圣所”中间做分隔的那个“幔子”。

在《出埃及记》第26章第31节和33节下半节,神曾经吩咐西说:“你要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织幔子,以巧匠的手工绣上基路伯。……这幔子要将圣所和至圣所隔开。”对比两段经文,就看见所罗门在圣殿所做的,和摩西从前在会幕做的,都是一样的。

造殿前两根柱子(3:15-17)

在这一章经文的最后,又记载了圣殿门前的两根柱子。《历代志下》第3章第15节到17节说:“在殿前造了两根柱子,高三十五肘,每柱顶高五肘。又照圣所内链子的样式做链子,安在柱顶上,又做一百石榴,安在链子上。将两根柱子立在殿前,一根在右边,一根在左边,右边的起名叫雅斤,左边的起名叫波阿斯。”

还记得,我们在查考《列王纪上》第7章第21节的时候,说过“雅斤”这个字的发音,和希伯来文里“神必定建立”很接近。而“波阿斯”这个字的发音,和希伯来文里“能力在乎神”很接近。

所以,这两根柱子很可能是象征着神的信实,象征神绝对不会失信。神一定会成就他和以色列人所立的约。事实上,用再好的材料,把圣殿建得再雄伟再高大,也不能和我们的神自身来相比。

在《启示录》第21章第22节,老约翰在异象里看见新耶路撒冷的时候,他说:“我未见城内有殿,因主神全能者和羔羊为城的殿。”当我们将来见到主的时候,圣殿的光彩也会黯然褪色的。巴不得所罗门所建的圣殿,使我们更渴慕将来见到主自己,能够在神的荣耀里,和神永远同在。

我们和老约翰一样,也愿意对主说“主啊!我愿你来!”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大卫王特别指定,要在“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场”那里建造圣殿,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2. 简单描述“大殿”和“至圣所”的尺寸和内部装饰、器物。

3. 描述“基路伯”的形象。为什么在“至圣所” 中要放置“基路伯”?

思考与应用

•今天是否还有至圣所?我如何能感受到神的圣洁和人的渺小?

•我在服侍教会的时候,有没有敬畏的心,有没有感受到神的同在?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