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犹大王亚撒(代下14:1-15:19)上
第八课:犹大王亚撒(代下14:1-15:19)上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一部分
前文回顾
感谢神的恩典,让大家一起来学习圣经。我们会按着圣经的次序,一卷一卷、一章一章、一节一节地往下读。我们正在读旧约圣经的《历代志下》。也就是圣经里的历史书,是记载以色列国家历史的部份。
虽然《历代志》和前面的《撒母耳记》、还有《列王纪》一样,都是说到以色列国的历史,可是,《历代志》在记载这些历史时候,特别是为着那些经历了国破家亡、被掳归回的以色列人写的。
所以,《历代志》的作者在选择内容的时候,除了强调神的拣选以外,他尤其看重遵行神的律法。在《历代志》的记载里,我们总是会看见:一个王听从了神的吩咐,神就祝福他和他的家,使他得到胜利。反过来说:一个王假使离弃神,神的帮助就立刻离开他,使他受挫折、失败,甚至死亡。
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念到犹大王罗波安和亚比雅的时候,这个主题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表现了出来。
就拿罗波安来说:当年他集结大军,要去和耶罗波安打仗,神派先知拦阻他。罗波安听从了神的话,神就坚固他、兴旺他,使他得到以色列人和利未人的拥戴。
可是,后来罗波安强盛起来,就离弃了神,神就使他败在埃及法老示撒的手里。令他失去了尊荣和财富。
至于亚比雅,以他的一生来看,他实在是个坏王。不过,当北国的耶罗波安来侵略他时,他呼求神、信靠神,神不但拯救了他,而且还祝福他的家人!
《以西结书》第33章第18节和19节说:“义人转离他的义而做罪孽,就必因此死亡。恶人转离他的恶,行正直与合理的事,就必因此存活。”
这就是神的公义;这和《历代志》表达出的那种“顺服神就蒙福,悖神逆就受罚”的因果关系,是不谋而合的!
亚撒做犹大王(14:1-8)
接下来,《历代志下》第14章就记载了以色列分裂以后的第三个王。就是亚比雅的儿子亚撒。
亚撒是犹大国早期一位非常重要的王。他对内铲除了迦南异教的崇拜,并且重新整顿军队。对外他打败了从南边来侵袭他们的非洲联军。后来,他甚至还破坏了北国以色列王巴沙的围堵政策!圣经告诉我们:亚撒能够有这许多的贡献,是因为他“行耶和华他神眼中看为正的事”。
我们来读《历代志下》第14章第1节和2节:“亚比雅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里。他儿子亚撒接续他做王。亚撒年间,国中太平十年。亚撒行耶和华他神眼中看为善为正的事,”
这段经文说“国中太平十年”。这个意思并不是说:亚撒只有这十年过着太平的日子,其余的时间都是在兵荒马乱当中渡过的。应该这样理解:《历代志下》第14章第1节所说的“国中太平十年”,指的是亚撒刚刚做王的时候,因为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神就叫他十年没有碰到战乱。
不过,怎么样才算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呢?我们念下去,看看亚撒做了些什么事,就会知道:“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是什么意思了!
我们来读《历代志下》第14章第3节到5节:“除掉外邦神的坛和丘坛,打碎柱像,砍下木偶,吩咐犹大人寻求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遵行他的律法、诫命,又在犹大各城邑除掉丘坛和日像,那时国享太平。”如此来说,除掉偶像、寻求神和遵行律法,就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了!
第5节的所谓“日像”,这个词并不是指拜太阳的神像。它在原文圣经里,是说那烧香用的坛。《现代中文译本》这几节的翻译就很清楚。
《现代中文译本》的《历代志下》第14章第3节到5节说:“他除去外族人的祭坛和山丘上的神庙,打碎石柱,砍掉亚舍拉女神的柱像。他命令犹大人寻求上主─他们祖先的上帝,服从他的教训和诫命。亚撒王废除所有犹大城邑的神庙和烧香的祭坛。因此,在他统治之下犹大国得享太平。”
不知道您是不是注意到了:第3节里说到的神坛和“邱坛”,是外邦人拜偶像用的。第5节的“邱坛和日像”,是犹大人自己的神庙和香坛。
犹大人自己的神庙和香坛?又和外邦人的有什么区别呢?从前圣殿还没有建造起来的时候,犹大人和外邦人一样,也是在山上造坛来敬拜耶和华神。
《申命记》第12章第13节和14节,神曾经吩咐以色列人,说:“你要谨慎,不可在你所看中的各处献燔祭,唯独耶和华从你那一支派中所选择的地方,你就要在那里献燔祭,行我一切所吩咐你的。”这是之前的情况,也就是说,圣殿既然造好了,神也特别拣选了耶路撒冷的圣殿,作为敬拜神的地方了。以色列人就不应该继续在他们的“邱坛”献祭烧香了!
所以圣经说:亚撒王废除“邱坛”,是一件神“看为正”的事情。
《历代志下》第14章第6节和7节告诉我们:亚撒“又在犹大建造了几座坚固城。国中太平数年,没有战争,因为耶和华赐他平安。他对犹大人说:‘我们要建造这些城邑,四围筑墙,盖楼、安门做闩。地还属我们,是因寻求耶和华我们的神;我们既寻求他,他就赐我们四境平安。’于是建造城邑,诸事亨通。”是说,亚撒的国防建设都是为神而做的,所以就格外有价值了。
这些“坚固城”就和《历代志下》第12章第4节那里说的一样,是指那种可以防御敌人,守护城池的堡垒。也就是说:当我们把我们所有的,当做是神给我们的,并且好好地去保护和看守,这正是神所喜悦的。
《历代志下》第14章第8节说到亚撒的军队:“亚撒的军兵,出自犹大拿盾牌拿枪的三十万人,出自便雅悯拿盾牌拉弓的二十八万人,这都是大能的勇士。”还记得我们在《历代志下》第11章第1节里,读到罗波安“招聚犹大家和便雅悯家”的战士,才不过十八万。上一课我们念到亚比雅也只不过有四十万大军。比起亚撒现在的五十八万军兵,还差了一截!
亚撒战胜古实人谢拉(14:9-15)
军兵增多,应该是亚撒扩充军队的结果!可是《历代志下》第14章第9节说:“有古实王谢拉率领军兵一百万、战车三百辆,出来攻击犹大人,到了玛利沙。”也就是说:虽然亚撒“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可是还是会碰到敌人的攻击!而且这个敌人相当强悍。光是军队,就几乎比亚撒多一倍!
“古实”是埃及南边泥罗河的上游的一个游牧民族。在希伯来原文里,这里没有“王”这个词。也就是说:这个“古实王谢拉”,应该是“古实人谢拉”。那么,他就不一定是率领“古实”的军队,他也可能是其他国家的一个将军。
有些学者认为:“谢拉”应该是埃及的一位元帅。是埃及差他来攻打犹大的。
既然圣经没有清楚的告诉我们,我们也就不用去追究。总之这个一百万大军肯定不是亚撒轻易能够应付的。
《历代志下》第14章第10节:“于是亚撒出去与他迎敌,就在玛利沙的洗法谷彼此摆阵。”
这个“玛利沙”,就是《历代志下》第11章第8节,罗波安曾经修筑堡垒的那个“玛利沙”。它的位置在加萨和耶路撒冷之间。“玛利沙的洗法谷”,正好就是通到犹大和耶路撒冷山区的路口。
那么亚撒要怎样才能渡过这个难关呢?
我们来读《历代志下》第14章第11节和12节:“亚撒呼求耶和华他的神,说:‘耶和华啊,唯有你能帮助软弱的胜过强盛的。耶和华我们的神啊,求你帮助我们,因为我们仰赖你,奉你的名来攻击这大军。耶和华啊,你是我们的神,不要容人胜过你。’于是耶和华使古实人败在亚撒和犹大人面前,古实人就逃跑了。”
《历代志下》第14章第13节到15节说:“亚撒和跟随他的军兵追赶他们,直到基拉耳。古实人被杀的甚多,不能再强盛,因为败在耶和华与他军兵面前。犹大人就夺了许多财物。又打破基拉耳四围的城邑,耶和华使其中的人都甚恐惧。犹大人又将所有的城掳掠一空,因其中的财物甚多。又毁坏了群畜的圈,夺取许多的羊和骆驼,就回耶路撒冷去了。”
这段记载说:亚撒不但渡过了难关,打败了谢拉,而且拓展了领土,增加了财富。这真的是很奇妙!亚撒“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神就给他十年太平的日子。这全都是神的恩典。
后来,“古实人”谢拉率大军来攻打亚撒。这件事情看起来好像是个苦难,可是,神却使亚撒取得了胜利的成果,这也是神的祝福!
所以,不管神给的祝福或者是平安,或者是苦难,都要考验我们能不能够依靠神。当我们完全信靠神的时候,苦难就变成“神化了妆的祝福”。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亚撒做了哪些“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
2. 犹大人自己的神庙和香坛和外邦人的有什么区别呢?
3. 亚撒怎样对付强大的敌人百万军队?“玛利沙”在哪里?
思考与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怎么样才算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呢??
•我是否愿意在苦难中依靠神?我生命中有没有一些苦难,其实是神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