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南北联营,先知示警(代下18:1-19:3)上
第十课:南北联营,先知示警(代下18:1-19:3)上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一部分
亚哈劝约沙法攻拉末(18:1-3)
非常欢迎您和我们一起读圣经。能够聚集在天父的施恩宝座面前,读天父借着圣经对我们说的话,这实在是最大的祝福!
在上一课里,我们念了旧约《历代志下》第17章,就是犹大王约沙法的事情。我们看见约沙法因为遵行神的诫命,神就赐给他各样的祝福。这些都和所罗门当年的状况很像。《历代志下》第17章第5节说到神叫约沙法“大有尊荣、资财”,第10节和11节说:他“四围的列国都甚恐惧”,向他称臣纳贡。这些都和所罗门时代的光景有相似之处。
另外,《历代志下》第17章第12节和13节,说到约沙法大兴土木,“建造营寨和积货城”;第14节到19说到他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这些都像是所罗门那个时候的影子!可惜的是,约沙法强盛以后,也和所罗门一样,做了错误的抉择。这个错误的抉择,就是约沙法为他的儿子约兰娶了亚哈的女儿亚他利雅。
现在我们就打开圣经,翻到《历代志下》第18章,我们来读《历代志下》第18章第1节。《历代志下》第18章第1节:“约沙法大有尊荣、资财,就与亚哈结亲。”
您大概还记得亚哈是谁吧?他就是北边以色列国那个最坏的国王。《列王纪上》第16章第31节说:亚哈“犯了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所犯的罪。他还以为轻,又娶了西顿王谒巴力的女儿耶洗别为妻,去侍奉敬拜巴力。”
《列王纪上》第16章第32节还告诉我们,亚哈“在撒马利亚建造巴力的庙,在庙里为巴力筑坛。”是说亚哈把北国以色列的首都撒玛利亚,变成了敬拜巴力的中心!我们都知道,南国的犹大王约沙法爱神、敬畏神、听从神。他所做的事,和亚哈是完全不相配的。可是,约沙法大概是为了政治上的理由,希望用这种联姻的方式,来和北国合作。这就说明了:约沙法对神的依靠是不完全的;否则他又何必去用人的办法,想要得到他人的帮助呢?而且,约沙法后来还顺着亚哈的意思,跟他一起去攻打“基列的拉末”!
《历代志下》第18章第2节就是这么记载的。说:“过了几年,他下到撒马利亚去见亚哈。亚哈为他和跟从他的人宰了许多牛羊,劝他与自己同去攻取基列的拉末。”我们在查考《列王纪上》第22章的时候说过:约沙法这次下到撒玛利亚去,很可能的理由是:亚哈王和其他十一个王联合起来,成功的抵抗了亚述的威胁,所以约沙法特地去恭贺他。而亚哈王就趁这个机会,想要联合犹大出兵,从亚兰人手里,收复“基列的拉末”。
“基列的拉末”在约但河东边,雅穆克河附近。从摩西的日子以来就是属于以色列的。后来,这个地方显然是被亚兰强占了。在《列王纪上》第20章第34节那里记载,亚哈打败亚兰的时候,亚兰王曾经答应过,要把基列的拉末还给以色列的。可是,亚兰却一直没有履行他们和以色列所订的条约。所以在《历代志下》18章这里说:亚哈“劝”约沙法和他合作,去把拉末夺回来。
这个“劝”字,在希伯来原文里,常常有“激动别人去作恶”的含义。在《申命记》第13章第6节:“你的同胞弟兄,或是你的儿女,或是你怀中的妻,或是如同你性命的朋友,若暗中引诱你,说‘我们不如去侍奉你和你列祖素来所不认识的别神'”,这里所用的“引诱”,和《历代志下》第18章第2节的“劝”,在原文是同一个词。
亚哈这个“劝”,就是在“引诱”约沙法偏离神的旨意。
我们继续读《历代志下》第18章第3节和4节:“以色列王亚哈问犹大王约沙法说:‘你肯同我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吗?’他回答说:‘你我不分彼此,我的民与你的民一样,必与你同去争战。’约沙法对以色列王说:‘请你先求问耶和华。’”
《现代中文译本》的翻译是这么写的:“亚哈问约沙法:‘你愿意跟我一起去攻打拉末吗?’约沙法王回答:‘你去,我也去。我的军队也可以随时出动;我们一定跟你去。’约沙法又补充一句:‘可是我们要先求问上主。’”
约沙法与亚哈求问先知(18:4-11)
约沙法一面表示和亚哈不分彼此,愿意和他同进同出;一面又说要去求问神,这个恐怕很难两全!事实也的确是如此。
《历代志下》第18章第5节和6节说:“于是以色列王招聚先知四百人,问他们说:‘我们上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可以不可以?’他们说:‘可以上去,因为神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里。’约沙法说:‘这里不是还有耶和华的先知我们可以求问他吗?’”
也就是说,约沙法一听这些人的回答,就晓得这四百个先知,根本就不是在传讲耶和华神的信息。而亚哈其实心里也很有数,他明明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先知。
《历代志下》第18章第7节就是这么说的:“以色列王对约沙法说:‘还有一个人,是音拉的儿子米该雅,我们可以托他求问耶和华。只是我恨他,因为他指着我所说的预言不说吉语,常说凶言。’约沙法说:‘王不必这样说。’”
从亚哈的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亚哈不是凭着先知有没有说出神的信息而决定请哪一个先知来,他是凭着那个先知所说的话好不好听去请“先知“的。这样的人,即使听见神的话,也是不会顺从的!
不过这次,亚哈王为了成全约沙法王的请求,还是去请来米该雅。《历代志下》第18章第8节告诉我们:“以色列王就召了一个太监来,说:‘你快去将音拉的儿子米该雅召来。’”那么,这位米该雅先知会说些什么呢?
《历代志下》第18章第9节到11节记录了当时发生的事情:“以色列王和犹大王约沙法在撒马利亚城门前的空场上,各穿朝服,坐在位上,所有的先知都在他们面前说预言。基拿拿的儿子西底家造了两个铁角,说:‘耶和华如此说:你要用这角抵触亚兰人,直到将他们灭尽。’所有的先知也都这样预言说:‘可以上基列的拉末去,必然得胜,因为耶和华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中。’”也就是说:那些假先知已经准备好了,要热热闹闹地捏造些谎言,并且努力讨亚哈的欢心了!
先知米该雅警告亚哈(18:12-22)
不过,在《历代志下》第18章第12节记述着:“那去召米该雅的使者对米该雅说:‘众先知一口同音地都向王说吉言,你不如与他们说一样的话,也说吉言。’”可见,大家都看得很明白:那些先知为了保护自己,就附和着别人,说些能迎合权贵胃口的话,来奉承他们。
再说:当时的王亚哈根本不信神的话。所以一个先知如果为了顺服神,而敢冒着得罪王的险,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说与众不同的话,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一个真正的先知、一个真正传讲神话语的人,他们值得尊敬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不畏强权,不附和大多数人的说法也不屈服于强权,只是完全地顺服神。
先知米该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们看《历代志下》第18章第13节。
《历代志下》第18章第13节:“米该雅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我的神说什么,我就说什么。’”
下面的几节经文,就是米该雅和亚哈之间的一段对话。
《历代志下》第18章第14节:“米该雅到王面前,王问他说:‘米该雅啊,我们上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可以不可以?’他说:‘可以上去,必然得胜,敌人必交在你们手里。’” 米该雅刚才一定是用一种讽刺性的口气,学着那四百个假先知说话。所以,亚哈一听就晓得,米该雅讲的不是实话。
《历代志下》第18章第15节:“王对他说:‘我当嘱咐你几次,你才奉耶和华的名向我说实话呢?’”相信米该雅是用一种反讽的方式,来帮助亚哈,因为他知道亚哈是个懂得分辨真假的人,然后他才说出神要他说的预言。
接下去,《历代志下》第18章第16节就是米该雅对亚哈的警告:“米该雅说:‘我看见以色列众民散在山上,如同没有牧人的羊群一般。耶和华说:‘这民没有主人,他们可以平平安安地各归各家去。’’”
接下来的一节就说出了亚哈王对先知话语的反应。《历代志下》第18章第17节:“以色列王对约沙法说:‘我岂没有告诉你,这人指着我所说的预言不说吉语,单说凶言吗?’”也就是说:亚哈的确能够分辨,他晓得米该雅说的是从神来的话,却没有一颗心来接受这些不中听的真话。
不过,米该雅并没有放弃。《历代志下》第18章第18节到22节:“米该雅说:‘你们要听耶和华的话!我看见耶和华坐在宝座上,天上的万军侍立在他左右。耶和华说:‘谁去引诱以色列王亚哈上基列的拉末去阵亡呢?’这个就这样说,那个就那样说。随后有一个神灵出来,站在耶和华面前,说:‘我去引诱他。’耶和华问他说:‘你用何法呢?’他说:‘我去,要在他众先知口中做谎言的灵。’耶和华说:‘这样,你必能引诱他,你去如此行吧。’现在耶和华使谎言的灵入了你这些先知的口,并且耶和华已经命定降祸于你。’”
这些圣经的记载都提醒我们:假使一个人不懂得分辨,他是无知。可是,假使一个人懂得分辨,却情愿接受好听的话、顺耳的话、拒绝从神而来的真话,那他这就是悖逆了。如果我们平时不好好地学习顺服神,立定心志做一个诚实,没有虚假的人,有一天当我们碰到和亚哈一样的情况,我们恐怕也会和亚哈一样,为了暂时让自己的心里觉得舒服,而放弃真理的。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亚哈是谁?为什么约沙法要与他结亲?
2. 米该雅是如何对亚哈和约沙法传达神的旨意的?
3. 亚哈王对先知是什么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
思考与应用
•我能清楚地分辨是非对错吗?如果能,为什么有时还会“明知故犯”?
•如果我想做的那件事,我知道是神不喜欢的,我应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