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课:亚哈斯,希西家做王(代下28:1-29:19)上


第十六课:亚哈斯,希西家做王(代下28:1-29:19)上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一部分

亚哈斯做犹大王(28:1-4)

很高兴能够和您一起读圣经,这都是神给我们的祝福。相信神一定会对我们说话,照着我们不同的需要,来供应我们和喂养我们的。

让我们就用一个谦卑受教的心,一起打开圣经,来领受神的话。假使您手边有圣经,请您和我们一起翻到旧约圣经的《历代志下》。

我们前几课所念的犹大王约阿施、亚玛谢和乌西雅,他们都是起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得到的祝福。后来却犯罪、得罪神、甚至离弃神,以至经历到神的刑罚。

只有约坦,虽然从人的角度来看,他也许并不是一个大有才干的王,可是他记取了他父亲乌西雅的教训,没有重蹈覆,而是始终对神忠心。如果接续他王位的犹大王,都能够一直这样下去,神肯定会越来越祝福他和他的百姓,使他们越来越强盛!

可惜的是,约坦的儿子亚哈斯,就和约坦完全背道而驰。意思是说:约坦的儿子亚哈斯,他不仅仅和约坦不一样,没有一辈子对神忠心,甚至他连约阿施、或者亚玛谢都比如,他们至少有一段时间听从了神。

我们只要念《历代志下》第28章第1节到4节,就会知道亚哈斯是怎么倒行逆施的了。

《历代志下》第28章第1节到4节:“亚哈斯登基的时候年二十岁,在耶路撒冷做王十六年。不像他祖大卫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却行以色列诸王的道,又铸造巴力的像,并且在欣嫩子谷烧香,用火焚烧他的儿女,行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所驱逐的外邦人那可憎的事,并在丘坛上、山冈上、各青翠树下献祭烧香。”

第2节说的所谓“以色列诸王的道”,就是说他们拜金牛犊。而“巴力”是迦南人所拜的神祇。至于“欣嫩子谷”,这个地方在耶路撒冷的南边,是犹大拜亚们人的神“摩洛”的中心。

可见亚哈斯“在欣嫩子谷烧香,用火焚烧他的儿女”,这些行为都是为了拜亚们人的神“摩洛”。也就是说:亚哈斯接受了各种异教的风俗和信仰,把耶和华神丢在一边了。

亚哈斯可以把神丢在一边,神可绝不会对这些事情不闻不问的!

亚哈斯被亚兰王所败(28:5、6)

《历代志下》第28章第5节和6节说:“所以耶和华他的神将他交在亚兰王手里,亚兰王打败他,掳了他许多的民,带到大马士革去。神又将他交在以色列王手里,以色列王向他大行杀戮。利玛利的儿子比加一日杀了犹大人十二万,都是勇士,因为他们离弃了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

换句话说,神是用北边的亚兰和以色列,来攻打亚哈斯,惩罚亚哈斯!在刚刚读过的第6节里,圣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亚哈斯惨遭战祸和杀戮,是“因为他们离弃了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

我们以前曾经读到过这句话!那是在《历代志下》第13章第11节,犹大王亚比雅责备以色列王耶罗波安的时候,就曾经说,因为他们“离弃了他(神)”,他们肯定会遭遇失败的。没有料到,过了不到两百年,犹大国就落到和以色列国一样的地步了。

以色列人俘虏犹大人(28:7-15)

让我们念下去,我们就晓得亚哈斯这次的失败,是失败得多凄惨了。

《历代志下》第28章第7节和8节:“有一个以法莲中的勇士,名叫细基利,杀了王的儿子玛西雅和管理王宫的押斯利甘并宰相以利加拿。以色列人掳了他们的弟兄,连妇人带儿女共有二十万,又掠了许多的财物,带到撒马利亚去了。”

可是,就在以色列人凯旋的时候,神却派了一个先知来责备以色列人。

《历代志下》第28章第9节到11节:“但那里有耶和华的一个先知,名叫俄德,出来迎接往撒马利亚去的军兵,对他们说:‘因为耶和华你们列祖的神恼怒犹大人,所以将他们交在你们手里,你们竟怒气冲天,大行杀戮。如今你们又有意强逼犹大人和耶路撒冷人做你们的奴婢,你们岂不也有得罪耶和华你们神的事吗?现在你们当听我说,要将掳来的弟兄释放回去,因为耶和华向你们已经大发烈怒。’”

我们知道:摩西的律法是禁止以色列人把自己的同胞当作奴隶的。所以,先知“俄德”敢于这样责备得胜的以色列人,也是根据神的吩咐说的。

先知的话说的是不错,不过,照惯例,以色列人是不会听的!不过,这回我们可把以色列人想错了!

我们看《历代志下》第28章第12节和13节:“于是以法莲人的几个族长,就是约哈难的儿子亚撒利雅、米实利末的儿子比利家、沙龙的儿子耶希西家、哈得莱的儿子亚玛撒,起来拦挡出兵回来的人,对他们说:‘你们不可带进这被掳的人来。你们想要使我们得罪耶和华,加增我们的罪恶过犯!因为我们的罪过甚大,已经有烈怒临到以色列人了。’”看样子,以色列人这回比犹大人更肯听神的话!

《历代志下》第28章第14节说:“于是,带兵器的人将掳来的人口和掠来的财物都留在众首领和会众的面前。”就是说,以色列人的确照着神的话去做了。

这些从战场上被俘掳来的犹大人,听见他们可以自由的回去,大概也就顾不得自己身上累累的伤痕和狼狈,很高兴地互相拥抱,赶快往回走了。问题是,这些人也许几天没有吃什么了。他们哪有力气再走这么多路呢?

让我们来看看接下来的经文是怎么说的。《历代志下》第28章第15节。这节圣经说:“以上提名的那些人就站起,使被掳的人前来,其中有赤身的,就从所掠的财物中拿出衣服和鞋来给他们穿,又给他们吃喝,用膏抹他们,其中有软弱的,就使他们骑驴,送到棕树城耶利哥他们弟兄那里。随后,就回撒马利亚去了。”这几个以色列领袖,真的做了一些很有爱心的事情!

甚至有人认为,耶稣在《路加福音》第10章里说的,那个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就是根据这段历史而来的。

虽然这只是一个猜想,不过,这些以色列人所做的,的确是超过了律法的要求,超过了先知的吩咐。就像耶稣在《马太福音》第5章第41节和42节说的:是那种走“第二里路”的精神。

亚哈斯求助于亚述王(28:16-25)

可是,和这些以色列的领袖比起来,犹大王亚哈斯就显得更叫人失望了。

《历代志下》第28章第16节到19节:“那时,亚哈斯王差遣人去见亚述诸王,求他们帮助,因为以东人又来攻击犹大,掳掠子民。非利士人也来侵占高原和犹大南方的城邑,取了伯示麦,亚雅仑,基低罗,梭哥和属梭哥的乡村,亭纳和属亭纳的乡村,瑾锁和属瑾锁的乡村,就住在那里。因为以色列王亚哈斯在犹大放肆,大大干犯耶和华,所以耶和华使犹大卑微。”

刚才我们说到亚兰和以色列来攻打犹大,他们都来自犹大的北边。而这里告诉我们,犹大东南的“以东”,和犹大西南的“非利士”,也一样的来侵略犹大,烧杀掳掠犹大的土地和人民。

亚哈斯走到这种四面楚歌,走投无路的绝境,竟然还不悔改去依靠神,反而去向亚述王求救。实在叫人痛心!《历代志下》第28章第20节和21节说:“亚述王提革拉毗尼色上来,却没有帮助他,反倒欺凌他。亚哈斯从耶和华殿里和王宫中并首领家内所取的财宝给了亚述王,这也无济于事。”

如果对比《列王纪下》第16章第9节,亚述不是明明帮助亚哈斯,上去攻打亚兰,并且灭了亚兰吗?为什么第20节说:“亚述王提革拉毗尼色上来,却没有帮助他”呢?这是因为《列王纪下》是记载当时发生的事实。而《历代志》的作者,却是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到亚述对犹大的影响。

也就是说:《历代志》的作者是要告诉我们:亚述虽然暂时解决了亚哈斯的困境。可是,亚述对犹大的搜刮,对犹大的控制,都使得犹大每况愈下,成了亚述的附庸国。

亚哈斯也完全背弃了独一真神的信仰。《历代志下》第28章第22节和23节告诉我们:“这亚哈斯王在急难的时候,越发得罪耶和华。他祭祀攻击他的大马士革之神,说:‘因为亚兰王的神帮助他们,我也献祭于他,他好帮助我。’但那些神使他和以色列众人败亡了。”

《历代志下》第28章第24节和25节:“亚哈斯将神殿里的器皿都聚了来,毁坏了,且封锁耶和华殿的门,在耶路撒冷各处的拐角建筑祭坛。又在犹大各城建立丘坛,与别神烧香,惹动耶和华他列祖神的怒气。” 亚哈斯一条路走到黑,真的不肯回头了。

亚哈斯逝世(28:26、27)

《历代志下》第28章第26节和27节:“亚哈斯其余的事和他的行为,自始至终,都写在《犹大和以色列诸王记》上。亚哈斯与他列祖同睡,葬在耶路撒冷城里,没有送入以色列诸王的坟墓中。他儿子希西家接续他做王。”

这段记载告诉我们,亚哈斯王是跟在约兰、约阿施以及乌西雅王之后,第四位不能葬在王陵的犹大王!像亚哈斯这样一个背逆神的王,他根本没有照着神对一国之君的要求来顺服神,没有带领老百姓遵守神的话,他也实在和神所给他这个君王的身份不相称。

所以保罗在《腓立比书》第1章第27节里,提醒我们,叫我们“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否则的话,当我们要去见主的时候,恐怕我们也不能够在神的荣耀里有份了。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亚哈斯都做了哪些恶事?他遭到了怎样的惩罚?

2. 摩西律法怎样规范同胞之间的战争?以色列人得胜、又听过先知的责备后,他们怎样对待战败的犹大俘虏?

3. 为什么说“这亚哈斯王在急难的时候,越发得罪耶和华”?

思考与应用

•亚哈斯的执迷不悟导致他身败名裂?我身边有相似的例子吗?

•我在逆境中,会去向谁求?我是否常常思想,将来如何去见主?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