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课:亚们王和约西亚改革(代下33:21-34:33)下
第二十课:亚们王和约西亚改革(代下33:21-34:33)下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二部分
发现律法书(34:14-21)
弟兄姊妹平安。很高兴能够和您一起读经。
让我们一起打开圣经,旧约圣经的《历代志下》。我们翻到《历代志下》第34章。在上半课我们读了《历代志下》第34章第1节到13节的经文。看见约西亚王在年轻轻的时候,就进行了宗教的改革,致力于灵性的复兴。
他八岁登基做王,十六岁开始寻求神,二十岁清除偶像,二十六岁修理圣殿。对比一下约西亚的父亲亚们,是个很坏的王,还有他的祖父玛拿西,虽然后来悔改,可是留下来的毒根也肯定不浅,我们就晓得约西亚能这么做是多不容易了。
而且,圣经还告诉我们:当时约西亚的宗教改革,不是只局限在耶路撒冷,不是仅仅局限在犹大全地,而是扩展到整个以色列之前的疆界。涵盖了所有留在巴勒斯坦地区的以色列人。
后来,约西亚要修理圣殿的时候,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利未人在他们日常的侍奉以外,又担当起了收奉献、监管各种工程、运输材料、保管记录,以及守卫等等各方面的工作,这才使得圣殿的修理工作可以完成。
事实上,修理圣殿这件事情所带给以色列人的影响,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敬拜场所,更重要的是,在修理圣殿的时候,他们找到了律法书。
《历代志下》第34章第14节,就说到他们是怎么得到律法书的:“他们将奉到耶和华殿的银子运出来的时候,祭司希勒家偶然得了摩西所传耶和华的律法书。”这里提到的“律法书”,就是指圣经最前面的五卷书……也就是《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这五卷书,我们叫做“摩西五经”。
不过,有些圣经学者认为,这里所说的“律法书”,也有可能只是指《申命记》或者《申命记》的一部份。不管这个“律法书”是指整个“摩西五经”也好,是《申命记》的一部份也好,这个“律法书”都是神的话,是神给以色列人行事为人的准则!
所以从《历代志下》第34章的第15节到19节,就告诉我们,约西亚读了律法书之后,感觉特别的震惊。因为他明白了,以色列人并没有照着神的吩咐做。他也知道以色列人犯罪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历代志下》第34章第15节到19节:“希勒家对书记沙番说:‘我在耶和华殿里得了律法书。’遂将书递给沙番。沙番把书拿到王那里,回复王说:‘凡交给仆人们办的都办理了。耶和华殿里的银子倒出来,交给督工的和匠人的手里了。’书记沙番又对王说:‘祭司希勒家递给我一卷书。’沙番就在王面前读那书。王听见律法上的话,就撕裂衣服”。
“撕裂衣服”,这是一种情绪非常激动的表示。而约西亚不只是为了律法书上的话而情绪激动,他还愿意晓得:到底他应该怎么做。
所以,在《历代志下》第34章第20节和21节,约西亚“吩咐希勒家与沙番的儿子亚希甘、米迦的儿子亚比顿、书记沙番和王的臣仆亚撒雅说:‘你们去,为我,为以色列和犹大剩下的人,以这书上的话求问耶和华。因我们列祖没有遵守耶和华的言语,没有照这书上所记的去行,耶和华的烈怒就倒在我们身上。’”
在《利未记》第26章,和《申命记》第28章里,都说到过,以色列人遵守神的吩咐,就能够得到神的祝福。相反的,他们假使不听从神的吩咐,他们就要受到各种可怕的咒诅。那么,约西亚很可能是读到了这两章的圣经。
这两章圣经都明明地说:如果以色列人不听从神、不遵守神的诚命,神就要使他们灭亡,从他们的土地上被拔除来,“散在列邦中”(利26:33)。以至他们的地要成为荒场,他们的城邑变为荒凉。
《以赛亚书》第55章第11节,神说:“我口所出的话……决不徒然返回。”到这个时候,北边的以色列国,真的已经走上了这条灭亡之路,经验到了国破家亡的悲惨命运。这叫约西亚怎么能不为着犹大国在亚们王和玛拿西王的时代,所犯的罪担心呢!
女先知户勒大的预言(34:22-28)
《历代志下》第34章第22节说:“于是,希勒家和王所派的众人都去见女先知户勒大。户勒大是掌管礼服沙龙的妻,沙龙是哈斯拉的孙子、特瓦的儿子。户勒大住在耶路撒冷第二区,他们请问于她。”
为什么这些人要去见“女先知户勒大”,而不去找同样在那个时候作先知的耶利米,或者西番雅呢?这个原因我们不知道。也许就是因为“女先知户勒大”住在耶路撒冷,比较容易找到她的缘故!
可是,这节经文还说:“户勒大住在耶路撒冷第二区”,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第二区”也可以翻译成“二城”,或者“新城”。换句话说,它大概是指:在耶路撒冷城第一道墙和第二道墙中间,刚刚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社区。
那么,他们去见“户勒大”,“户勒大”会怎么说呢?我们来读《历代志下》第34章第23节到28节。
先看《历代志下》第34章第23节到25节:“她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你们可以回复那差遣你们来见我的人说:耶和华如此说:我必照着在犹大王面前所读那书上的一切咒诅,降祸于这地和其上的居民。因为他们离弃我,向别神烧香,用他们手所做的惹我发怒,所以我的愤怒如火倒在这地上,总不熄灭。’”这是神宣告他“降祸”给以色列人的原因。
《历代志下》第34章第26节到28节接着记下神的话:“然而,差遣你们来求问耶和华的犹大王,你们要这样回复他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至于你所听见的话,就是听见我指着这地和其上居民所说的话,你便心里敬服,在我面前自卑,撕裂衣服,向我哭泣,因此我应允了你。这是我耶和华说的。‘我必使你平平安安地归到坟墓,到你列祖那里。我要降于这地和其上居民的一切灾祸,你也不致亲眼看见。'他们就回复王去了。”这是神对约西亚的应许。约西亚有了神的应许,他总应该安心了吧?
约西亚值得我们效法的地方就在于:他虽然晓得神会让他平平安安的离开世界。也就是说:当他在世的年月,会看见神这些可怕的刑罚临到犹大国。可是,他更愿意所有的以色列人都和他一样,都能够脱离神刑罚。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神的律法教导所有的以色列人,让他们都悔改,都愿意顺服神。
王宣读约书、与神立约(34:29-33)
这就是约西亚听了先知的话之后所做的。我们来读《历代志下》第34章第29节和30节:“王差遣人招聚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众长老来。王和犹大众人与耶路撒冷的居民,并祭司、利未人,以及所有的百姓,无论大小,都一同上到耶和华的殿。王就把殿里所得的约书念给他们听。”
我们可以去对照一下《列王纪下》的记载,就会发现,刚刚读的第30节这里说:来听“所得的约书”的人,包括“犹大众人,与耶路撒冷的居民,并祭司、利未人”。而《列王纪下》第23章第2节说的是:“王和犹大众人与耶路撒冷的居民,并祭司、先知和所有的百姓……”
这该怎么解释呢?是不是第30节说的“利未人”就是《列王纪下》所“先知”呢?我们晓得:“利未人”本来就有责任,要把神的话教导一般的老百姓。所以,圣经把“利未人”和“先知”交替使用,很可能是在表示,当以色列人被掳又归回以后,“利未人”常常肩负了“先知”的角色,成为传递神信息的人了。
就像我们今天服侍神,到有需要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也会传递神的话,兼顾了“先知”的角色。
我们继续念《历代志下》第34章第31节和32节。是说到约西亚带领犹大人一起来顺服神。
《历代志下》第34章第31节和32节:“王站在他的地位上,在耶和华面前立约,要尽心、尽性地顺从耶和华,遵守他的诫命、法度、律例,成就这书上所记的约言,又使住耶路撒冷和便雅悯的人都服从这约。于是耶路撒冷的居民都遵行他们列祖之神的约。”在王宣告与神立约之后,百姓都顺服遵从。
《历代志下》第34章第33节说:“约西亚从以色列各处将一切可憎之物尽都除掉,使以色列境内的人都侍奉耶和华他们的神。约西亚在世的日子,就跟从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总不离开。”一卷律法书,给约西亚和犹大国带来这么大的影响力,一举扭转了整个拜偶像的风气!
《希伯来书》第4章第12节说:“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路加福音》第1章第37节也说:“因为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
神的话加上人的敬畏,就会因着人的顺服,而让人得到神所赐的平安。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希勒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得到了什么样的“律法书”?
2. “律法书”怎样到了约西亚王那里?“女先知户勒大”对此说了些什么?
3. 约西亚王拿到“约书”后,采取了哪些实际行动,来遵从神的话语?
思考与应用
•后圣经时代的领导人,是否还有人遵照神的话语来确立国策?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力?
•我读《摩西五经》,是否对神的话有所敬畏?又如何从行动上遵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