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爱情永固(歌7:9b-8:14)下


第六课:爱情永固(歌7:9b-8:14)下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二部分

彼此互相归属(8:5-7)

现在我们要来查考《雅歌》里的第六首情诗,也是《雅歌》里的最后一首情诗。经文在《雅歌》第8章第5节到14节。内容包括了:众人的咏唱,新妇的咏唱,还有“良人”咏唱的部份。这首情诗主要在歌颂“爱情”的坚固。首先看第5节的上半节,是由耶路撒冷的女子唱出来的。

《雅歌》第8章第5节上半节:“那靠着良人从旷野上来的是谁呢?”这句话在现代中文译本被翻译成:“那跟他的爱人手牵着手,从旷野上来的人是谁呢?”这是旁观者在看到这对新人如此的相亲相爱,又互相依偎,忍不住发出了惊叹。

为什么说他们是“从旷野上来”呢? 因为古代的城市多半建造在山上,比较易守难攻。耶路撒冷就是被建造在众山之中,其中最有名的是锡安山。耶路撒冷的女子看着这对新人,亲亲我我地从旷野踏青回来,就很羡慕。接下来的第5节下半节到7节,是由新娘唱出来的。

我们先读《雅歌》第8章第5节的下半节:“我在苹果树下叫醒你,你母亲在那里为你劬劳,生养你的在那里为你劬劳。”

有圣经学者认为,“我在苹果树下叫醒你”这句话,是指新妇在回忆她与“良人”初恋时的情景。已婚的弟兄姊妹,不知道还记不记得你们初恋时的情景?如果时常回忆一下,肯定会帮助更新你们的感情,使它保持新鲜,不致渐渐退色。

新妇在这里提醒“良人”,他的母亲曾经在那里为他受过“生养之苦”。在热恋之中的人,还会想到父母的养育之恩,实在值得称赞。

在中国传统的婚礼上,一对新人在成婚之前,要先向双方的父母叩头致谢;而在现代的婚礼里面,也流行让这对新人在婚礼上,公开献花给双方的家长,以表示感恩。这些表现都合乎《雅歌》的教导。这样做也是在提醒做儿女的,不要“娶了媳妇”或“嫁了郎”,就忘了爹娘。

我们接着来看第6节和7节,也是由新妇唱出的。

《雅歌》第8章第6节和7节:“求你将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记,戴在你臂上如戳记。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嫉恨如阴间之残忍;所发的电光是火焰的电光,是耶和华的烈焰。爱情,众水不能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要换爱情,就全被藐视。”

这两节经文,通常被看作是《雅歌》这卷书的高潮,描写真正的爱情有多么坚固,是水火都不能摧毁的,也是不能用世上的财宝来交换的。第6节里的“印记”和“戳记”,在旧约原文希伯来文圣经里面,用的是同一个字,表示所有权。新妇要求“良人”把她印在心上和手上,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良人”的心上和手上都印上了她,就表示“良人”是属于她的。所以,新妇是希望“良人”单单爱她一个人、单单拥抱她一个人。因为真爱是很真诚、很专一的。

除此之外,在第6节说道,“爱情如死之坚强,嫉恨如阴间之残忍”,这意思是说,爱情的力量坚固到像死亡和阴间一样,从来就不肯交出已经死亡和已经在阴间的人。同样的,在热恋之中的人,也不肯交出他所爱的人。

世上有许多的“情杀”案件,都是很好的例证。这些犯案的人就是宁可把对方杀死,也不愿意让他们所爱的人归属了别人。从这个角度来看,的确是像新妇形容的“嫉恨如阴间之残忍”。

新妇还用“耶和华的烈焰”,来形容真爱所爆发出来的火焰,有多么猛烈。旧约时代的先知,曾经一再提醒神的选民,神是烈火、是忌邪的神,他们不可以去拜偶像假神,否则的话,就会遭到灭亡的命运。

可惜神的选民没有听从神的吩咐,他们常常被引诱去拜偶像假神,结果道德败坏了,国家也灭亡了。以色列后来会复国,完全是因为神信守了跟他们祖先之间所立的永约。

在刚才读的第7节那里,新妇又用“众水”和“大水”来歌颂真爱。无论古今中外的人,都知道洪水很有威力、也很可怕。但是连威力这么大的洪水,都不能够熄灭或者淹没爱情,可见爱情的力量更大。这节经文还说到,就算有人想拿家里所有的财宝来换爱情,也不会成功,因为爱情是无价之宝。

不过,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很难找到这么伟大的爱情。有一首短诗说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人间的许多爱情故事,的确是因为人自己本身的不完美,而使得爱情也不能够始终都完美。不过,我们在最早介绍《雅歌》这卷书的时候,曾经说过,《雅歌》所以会被放进圣经里面,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它能够帮助我们体会在灵里与神相交的甜美,也可以将其中的教导应用在我们与耶稣基督的关系上,因为教会被形容成是“基督的新妇”。

耶稣基督的确值得我们全心全意地去爱他,因为他先爱我们,并且为我们舍命。

彼此深深爱慕(8:8-14)

接下来的第8章第8节和9节,是由新娘的兄长们唱出来的。

《雅歌》第8章第8节和9节:“我们有一小妹,她的两乳尚未长成,人来提亲的日子,我们当为她怎样办理?她若是墙,我们要在其上建造银塔;她若是门,我们要用香柏木板围护她。”

这段话显示出,新娘的兄长们想要保护这位妹妹。在古代近东那一带地方,家族里的兄长通常是姊妹的监护人。对于姊妹们的婚事,兄长也有权干预。在中国人有类似的说法,所谓“天上雷公、地上舅公”。娘家的弟兄还是挺有权威的。

这段经文说道,新妇的兄长们,担心他们的妹妹,在人家来提亲的时候还没有长成;所以他们想尽办法要保护她。新妇对兄长们的维护,有什么反应呢?我们来读第10节。

《雅歌》第8章第10节:“我是墙,我两乳像其上的楼,那时我在他眼中像得平安的人。”这里的“他”是指“良人”。新妇想到兄长们曾经为她担心,现在就很庆幸自己已经成熟长大了。新妇说她在“良人”的眼中“像得平安的人”,意思是新妇已经能够从“良人”那里得到安宁和满足,她的兄长们应该可以放心了。

接着的第11节和12节,有人认为是由新郎唱出来的,也有人认为是由新妇唱出来的。 那么,我们认为是由谁唱出来的呢?如果根据内容,听起来更像是是新妇说的话。我们来读《雅歌》第8章第11节和12节:“所罗门在巴力哈们有一葡萄园,他将这葡萄园交给看守的人,为其中的果子必交一千舍客勒银子。我自己的葡萄园在我面前,所罗门哪,一千舍客勒归你,二百舍客勒归看守果子的人。”

圣经学者对这段经文,有不同的解释,比较多的人接受的说法是:新妇在这里再度用“葡萄园”来代表她自己。在她还没有和所罗门王成亲之前,是她的兄长们在照顾她,就好像她的兄长在替所罗门王看守“葡萄园”一样。现在,新妇这个“葡萄园”虽然已经完全属于所罗门王了;但是,还有“二百舍客勒归看守果子的人”,意思是说,要答谢兄长们的照顾之恩。

这种解释让我觉得《雅歌》这本情诗,非常的与众不同。在一般人写的情诗里面,只有二人世界,完全不在乎别人的存在;但是在《雅歌》里的新妇,却提醒“良人”要记念生养他的母亲,又要感谢兄长的照顾之恩。

我们接着来看新郎和新妇之间的最后一段对话,在第8章第13节和14节。

《雅歌》第8章第13节和14节:“你这住在园中的,同伴都要听你的声音,求你使我也得听见。我的良人哪,求你快来,如羚羊或小鹿在香草山上。”

第13节说道,“良人”急着想看到新妇和听到她的声音。而在第14节,新妇就回应说,她也希望“良人”快快来到她的身边。我们曾经说过,《雅歌》里的六首情诗,并不是根据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编排的。你会发现,这最后一首情诗,有点像在回忆新妇和“良人”初恋时的心情,那时他们无法忍受片刻的分离。

这样的编排,有很好的提醒作用。有一位已经结婚半个多世纪的老先生对人家说,当他的老伴在人群当中出现的时候,他一看见这位在别人眼中的老太婆,心中还是会产生初恋时的悸动。这是多么令人羡慕啊!

我们基督徒与主耶稣之间的关系,就应该像这样,永远都是新鲜活泼、令人羡慕的。《雅歌》里面所歌颂的美满婚姻,正预表了基督与教会之间那种爱的关系。教会是由基督徒集合而成的,我们必须承认,因为我们的不完美,使得教会至今仍有许多瑕疵;但是,基督却甘愿为我们而死;所以我们应该格外感恩,也要追求长进。

《雅歌》里的迎亲盛况,也让人联想到《启示录》第19章所描写的,将来在天上的那一场非常盛大的“羔羊的婚筵”。它肯定会比所罗门王的迎亲队伍,更精彩无数倍。

到那个时候,“羔羊的新妇”就是教会,已经预备好了。换句话说,教会现在所有的瑕疵,到那个时候都会没有了。

还有,在《雅歌》最后那里,新妇呼吁“良人”快来,这点和《启示录》最后那里的意境也很相像,我们来读《启示录》第22章第20节:“证明这事的说:‘是了,我必快来!’阿门!主耶稣啊,我愿你来!”

在《启示录》最后这里,写了主耶稣基督给所有信徒的最后一个应许,就是:“我必快来”。而《启示录》的作者使徒约翰,也立刻回应说:“主耶稣阿!我愿你来!”

就像《雅歌》里的新妇热切期待“良人”快来,我们也是热切期待着主的再来。我们已经把《雅歌》查考完了,祈愿这卷书的信息不但帮助增进夫妻之间的感情,更是帮助我们增进对主耶稣的爱慕。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印记”和“戳记”分别代表什么?新妇要求“良人”把她印在心上和手上,是什么意思?

2.  在《雅歌》第8章,新娘的兄长们的唱词主要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3.  《雅歌》里的迎亲盛况和《启示录》第19章所描写的“羔羊的婚筵”有哪些连接?

思考与应用

•  在基督徒的生命里,有什么“印记”?这“印记”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又对基督徒的日常生活有什么重要性?

•  请分享你查考完《雅歌》之后,有哪些感想?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