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耶稣是谁(可 1:1-13) (上)
第二课:耶稣是谁(可 1:1-13) (上)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粤语课文: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一部分
引言
1.《马可福音》1章1至13节是一个引言,让读者知道耶稣是谁、他的背景与来历。第一课提及《马可福音》的1章1节“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这句话不仅道出马可写《马可福音》的"目的" 是要告诉读者神儿子耶稣基督的福音,而且也很清楚地把耶稣基督是谁写出来了。
2.耶稣在《马可福音》中是个希腊文名字,这个名字在希伯来文的旧约圣经中是约书亚。约书亚在犹太人中是一个相当普遍的名字。犹太人中名为耶稣或"乔舒亚"的人其实很多,它的意思就是“神是拯救”。然而,《马可福音》1章1节告诉我们,这本书所记载的耶稣不是一位仅仅被称为“耶稣”这个名字的普通人,他是神的儿子、是基督。
3.论及神的儿子,人很容易误以为既然神是父亲,那么耶稣是神生的,他岂不是比神低一等?其实,这里所说的父子并不是指人间的这种父子关系,而是强调两者有_"同样"的本质。比方说,圣经所提到的光明之子,并不是说光明有一个儿子,而是指那人的生命充满了光明的本质,他就是光明的。又如黑暗之子,并不是说黑暗生了一个儿子,而是指那人的生命充满了黑暗,他就是一个黑暗的人。因此,耶稣是神的儿子,他的本质就是神。
4.至于基督,这是一个希腊字。它在希伯来文里就是“弥赛亚”。“弥赛亚”这个字翻译出来就是受膏者,指的是那些受神的差派、为神膏立、为神做事的人。神用油浇到这些人的头上。
5.旧约圣经里有"三"类人都是神差人以油膏立的:先知,祭司与君王。先知乃是为神说话的人,他们把神的心意告诉人。祭司是代表人到神面前献祭祷告,并把人带到神面前。至于君王,就是神所设立的领袖,也是尊贵荣耀的代表。
6.在旧约圣经后来的预言里,“弥赛亚”或“受膏者”这个词已经逐渐地演变成专指一位特别的拯救者;他既是先知又是祭司,也是君王。他不仅把神的话带给人,也把人带到神的面前;他既有神的尊荣,也有神的权柄,是一位能把神的百姓从苦难中拯救出来的大能的_"拯救者"。
7.当耶稣来到地上时,犹太人日日夜夜盼望的就是这位弥赛亚,就是希腊文里说的基督的来临。《马可福音》第1章第1节说:“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宣告,叫人知道"耶稣"就是神、就是那一位旧约所预言的弥赛亚。
神所预备的三件事
1. 当耶稣即将开始他在地上的工作时,神预备了三件事情来让当时的犹太人_"认识"耶稣是谁。这三件事就是施洗约翰为耶稣所作的见证、耶稣的受洗、和耶稣所受的试探。
2.《马可福音》1章2-3节“正如先知《以赛亚书》上记着说'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预备道路';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这两节圣经是整本《马可福音》里"唯一"直接引用旧约经文的地方。它们来自旧约的《以赛亚书》。《以赛亚书》40章3 节说道“有人声喊着说'在旷野预备耶和华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们神的道' ”。《马可福音》所说的这个预备道路的使者就是《以赛亚书》40章3节里说的那位为耶和华,为神预备道路、修平道路的人。换句话说,在这预备道路的使者以后要来的那位,不是别人,正是耶和华,就是神自己。
3.《马可福音》1章2- 3节里只有后面一半是引用了《以赛亚书》40章3节的经文;前面的一半“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预备道路”,是引用了《玛拉基书》3章1节的经文。《"玛拉基书"》3章1节记载说“万军之耶和华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你们所寻求的主,必忽然进入他的殿;立约的使者,就是你们所仰慕的,快要来到。”
4.这节旧约的经文更是清楚地叫人晓得这位神所差遣来的使者是在犹太人一向所仰慕的主面前"预备"道路的,所以接下来《马可福音》1章4节就告诉我们谁是这位旧约所预言为神、为万军之耶和华、为犹太人一向所寻求、所仰慕的主预备道路的使者。
5.《马可福音》1章4节“照这话,约翰来了,在旷野施洗,传悔改的洗礼,使罪得赦。”约翰就是这位为神、为万军之耶和华、为主预备道路的"使者"。
6.《马太福音》11章10节里,耶稣对众人论及约翰时,更是直接地宣告“经上记着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预备道路。'所说的就是这个人。”而施洗约翰所做的工作的确为耶稣预备了人的"心",因为圣经告诉我们,施洗约翰所传的是使罪得赦,悔改的洗礼。
7.犹太人是否能理解何为洗礼?其实,犹太人对"洗礼"并不陌生,因为一个外邦人要归依犹太教时,除了要行割礼,为自己献上赎罪的祭物,还需接受洗礼,以表示洗净污秽,成为神圣洁的子民。然而施洗约翰却传讲犹太人也须接受悔改的洗礼,这就与犹太人一向的观念不一样。约翰赋予洗礼一个新的观念,他让犹太人发现自己犯了罪,得罪了人,也得罪了神,心灵也犹如外邦人一般污秽。因此,同样需要借着水,也就是洗礼来表明他们承认自己的罪并愿意悔改。
8.施洗约翰这样的工作有怎样的效果?《马可福音》1章5节说“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承认他们的罪,到约旦河里受他的洗。”由此可见施洗约翰的信息确实震撼人心,并在犹太全地有极大的影响力,使人把心房打扫干净,"等候"弥赛亚的出现。
9.施洗约翰的传道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首先,施洗约翰的装束显示了他的身份。且看《马可福音》1章6节对约翰形象的描绘。“约翰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野蜜。”这身的"装扮"极易使人联想起旧约时代的一位人物。《列王记下》1章8节描述当时以色列王亚哈谢的使者遇见了先知以利亚,回来以后王问使者对他们说话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回答说:“他身穿毛衣,腰束皮带。”王一听就说:“这必是提斯比人以利亚。”
10.身穿毛衣,腰束皮带是"先知"以利亚的形象。旧约《玛拉基书》4章5节预言说“看哪,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以利亚到你们那里去……”《马可福音》9章11节里所记载的门徒问耶稣的问题也说明当时犹太人的文士常常教导人说,在弥赛亚来临之前,以利亚要先来。施洗约翰的装扮叫人一看见就联想起旧约伟大的先知以利亚,以及他就是为弥赛亚的来临预先做准备的使者。
11.约翰吃的是蝗虫野蜜。根据《利未记》第11章22-23节的教导,"蝗虫"是犹太人可以吃的“洁净食物”。然而,也有人认为它是指当时最穷苦的人所吃的一种豆类。野蜜则可能是指蜜蜂所酿造的蜜或巴勒斯坦的一种树脂。不论蝗虫野蜜究竟是什么,都是当时最简单的食物。
12.在当时人人追求奢华舒适、崇尚享乐的社会里,施洗约翰却穿最粗糙的衣服,吃最_"简单"的食物,住在又干又热、人烟稀少的旷野里。这种生活上的见证,确实使施洗约翰的信息更吸引人,也更有力量。
13.除了不一般的衣着与生活,以及以悔改的道为弥赛亚预备道路外,施洗约翰也直接地见证了这位弥赛亚的即将到来。《马可福音》1章7-8节记载施洗约翰传道说:“有一位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弯腰给他解鞋带,也是不配的,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他却要用圣灵给你们施洗。”
14.巴勒斯坦是个风沙很大的地方,当地的犹太人又习惯穿凉鞋,因而每回走在路上,双脚都会占满灰尘或泥土。因此,犹太人每当回到家里或到别人家时,进门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一位奴仆上来,帮他们把鞋带"解开",把脚洗干净,方能进屋。
15.虽然犹太律法规定做学生的当为老师做任何事情,他们却无需为老师解鞋带,因为替人解鞋带这事太卑贱了,只有奴隶才应该去做。用如此一个犹太人熟悉的例子做比较,施洗约翰使人知道在他以后要来的这位是多么的尊贵及有"能力"!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耶稣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
2. 施洗约翰的装束使人联想起旧约的哪一位先知?
思考问题
1. 施洗约翰是神差派在耶稣前面“预备道路”的使者,他明确知道自己的使命,忠于神的托付。你是否认识神对我们的呼召与托付?是否忠于他的差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