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教导爱邻舍与祷告(路10:1-11:13) 下 (4219)
第九课:教导爱邻舍与祷告(路10:1-11:13) 下 (4219)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二部分
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10:30-37)
我们接着来看,主耶稣怎么样用一个比喻来解答那个律法师问的、谁是邻舍的问题。《路加福音》10章30到37节:“耶稣回答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又有一个利未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唯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你想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他说:‘是怜悯他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
如果我们去看巴勒斯坦的地图就会看到,耶利哥城是在耶路撒冷的北边,主耶稣为什么说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那是因为耶利哥的地势比较低,这段下行的路很险恶,有许多怪石头和拐弯抹角的地方,正好成为强盗藏身之处,所以当时的人叫这一条路是“红路”或者“血路”。换句话说,在这路上被强盗打劫害命的事情经常会发生。
祭司、利未人和撒玛利亚人是什么人呢?祭司是圣职人员,如果接触了死人就不洁净,不准进圣殿事奉;而利未人是协助祭司献祭的,应该也有类似的要求。可见他们都深怕这人已死,摸了他就会妨碍到他们的事奉;也或许是怕停下来会耽误时间或遭遇不幸。至于撒玛利亚人,我们不久之前才说过,他们因为血统混杂而被犹太人瞧不起。在犹太人的戏剧当中,演歹徒的人就是打扮成撒玛利亚人的模样。
耶稣在比喻里面说到的这位撒玛利亚人,却特别有爱心,他才真正做到了“爱人如己”的诫命。猜想那位律法师听了一定很不舒服,所以当主耶稣问他:“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他明知答案也不愿意提撒玛利亚人这名称,他只回答说:“是怜悯他的”。主耶稣就顺势劝勉他说:“要照着去做”,意思是说,他不应该选择值得他去爱的人。凡是他所遇见的、有需要的人,都是他应该去帮助的对象。这对我们也是很重要的劝勉!
马大与马利亚(10:38-42)
我们接着来查考基督徒很喜欢分享的一段事迹,在四卷福音书中,只有《路加福音》记载了这个事迹。《路加福音》10章38到42节:“他们走路的时候,耶稣进了一个村庄。有一个女人名叫马大,接他到自己家里。她有一个妹子名叫马利亚,在耶稣脚前坐着听他的道。马大伺候的事多,心里忙乱,就进前来说:‘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个人伺候,你不在意吗?请吩咐她来帮助我。’耶稣回答说:‘马大,马大,你为许多的事思虑烦扰,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马利亚已经选择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
参考《约翰福音》11章1节就会知道,主耶稣当时去的村庄是伯大尼,马大、马利亚和拉撒路这三姐弟就住在伯大尼,这里非常靠近耶路撒冷。马大显然是家中的大姐,而且扮演着一家之主的角色,是她出面把主耶稣接到家里去,要招待一番。
估计十二位使徒也一起被请去了,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马大觉得自己有那么多事要做;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她看见妹妹马利亚坐在那儿听道、却不来帮忙的时候,心里那么不平衡。不过,马大还是先去征求主耶稣的意见,然后才请主耶稣吩咐马利亚来帮忙,这点让我们看到马大非常尊敬主耶稣。要是她当时直接去吆喝马利亚来帮忙,就很没有礼貌了。
马大除了有这项优点,相信她还有许多其它的优点,只不过在这次的聚会里面,马利亚似乎比马大更摸到了主耶稣当时的心情。不久以后,主耶稣就会被害、被钉十字架了,可以想象,主耶稣当时的心情一定不在大吃大喝,而是希望有段安静的时间,能和比较亲近的人倾吐一下心事。这应该就是马利亚当时被主耶稣称许的原因,主耶稣称赞马利亚做了最佳的选择。
有关这段事迹,路加就记载到这里。不过,后来倒是有人替它加了不同的结尾。有人猜测主耶稣对马大讲完话之后,就转头叫马利亚起身去帮忙;因为马大真的是忙不过来。又有人猜测马利亚还是继续坐在主耶稣的脚前听道,可能有几位使徒自动跑去帮忙了。
其实无论什么猜测都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相信那天的聚会一定非常圆满地结束。路加写的这段事迹,点出了我们事奉主的人常常有的偏差。这偏差就是宁可热心的忙东忙西,却忽略了最宝贵的事,就是多花点时间来默想祷告、亲近主。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和那些被神重用的人相处,就会发现他们每天都花时间来灵修祷告,支取从上面来的力量。
教导祷告(11:1-13)
说到怎么样祷告,主耶稣的门徒当年也是挺关心的。我们来查考《路加福音》11章1到13节,看看主耶稣怎么样教导他们祷告。 《路加福音》11章1到4节:“耶稣在一个地方祷告,祷告完了,有个门徒对他说:‘求主教导我们祷告,像约翰教导他的门徒。’耶稣说:‘你们祷告的时候,要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天天赐给我们。赦免我们的罪,因为我们也赦免凡亏欠我们的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
根据当时犹太人的习惯,做拉比(就是做老师)的人,通常都会教门徒一篇简短的祷告文,这里说到施洗约翰已经那么做了。主耶稣的门徒虽然看过他祷告,可能还是没有捉到重点,所以要求主耶稣也给他们一篇祷告文。这篇祷告文在《马太福音》6章9到13节记载得比较详细,通常被称为“主祷文”。
我们来根据路加的记载,分享“主祷文”的重点。主耶稣首先提到,我们祷告的对象应该是谁?应该是天上的父,也就是创造宇宙万物的父神。他像慈爱的父亲那样,乐意听他儿女倾诉。接着要尊神的名为圣。犹太人属于希伯来民族,这个民族起的名字通常有特别深远的意义。名字不仅代表这个人,它也代表这个人的性情;所以当我们提到神的名字的时候,就等于在尊崇神的一切属性了。比方说,神是至善的,我们就不可能奉主的名去动歪脑筋、或者做坏事。
然后就要关心神国的降临,意思是神在地上的掌权;同时也要关心神的旨意有没有在地上实现;所以我们在为自己祈求之前,应该先知道神的心意是什么,这样我们才可能有合神心意的祈求。如果我们的祈求根本不合乎神的心意,甚至是违背了神的旨意,那怎么可能会成就呢?
主祷文的后半部份才是为我们自己祈求,主耶稣教导我们要去祈求的内容是非常实际的。首先是祈求神每天赐下我们所需要的饮食,我们祈求以后就应该交托了,不要再成天忧虑。接着祈求神赦免我们的罪,也不叫我们遇见会引诱我们犯罪的试探和凶恶的环境等等。
主祷文非常适合基督徒每天用它来做祷告,许多基督徒都把它背下来了!主耶稣教导完祷告的内容以后,他接着就教导门徒祷告的态度。在第5到8节那里,主耶稣举例说到,有人因为没有食物接待半夜来访的朋友,就到邻近的朋友家里去借饼,但那位朋友已经全家都上床了。当时在巴勒斯坦普通人家的房子,只有一个房间,也只有一个大地铺,全家人睡在一起,一个人起来就会惊动大家。何况门关了,就表示“请勿打扰”,所以那个朋友不愿意起来;但是在门外的朋友一直不断地恳求,他就只好起来把饼给他了。我们祷告的时候也要态度恳切,不能可有可无、随随便便的。
对于这么恳切祈求的人,主耶稣给他们什么宝贵的应许呢?《路加福音》11章9和10节:“我又告诉你们: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主耶稣在这里所用的“祈求、寻找、叩门”这些动作,都是非常有心、非常坚持的动作,所以才会蒙神垂听;不过也要提醒一下,当时听耶稣教导的是门徒,他们是在不违背神的心意之下,有这样迫切祷告才会蒙神垂听。换句话说,违背神心意的祷告,再迫切都别想让神会垂听。在第11到13节那里就说到,门徒最应该祈求的是什么。
《路加福音》11章11到13节:“你们中间做父亲的,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拿蛇当鱼给他呢?求鸡蛋,反给他蝎子呢?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他的人吗?”
主耶稣指出,门徒最需要的是圣灵,这种祈求合神心意、蒙神垂听。主耶稣所举的几个对比似乎在暗示,门徒有点担心祈求的结果可能会得到假冒的。比方说,得到的是邪灵,那就太危险了。所以主耶稣向他们保证,只要他们是向父神祈求就不用担心,他一定会把最宝贵的圣灵赐下。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主耶稣透过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所要带出来的主要教训是什么?
2. 马大和马利亚的个性和表现,有何不同之处?马利亚为何被主称赞?
3. 祷告需要符合什么条件才会蒙神垂听?
思考问题
• 过去自己心目当中的邻舍是什么样的人?学了今天的课程有哪些新认识?
• 对自己进行简单的自我评估,是比较像马大还是像马利亚?可以在哪些方面有所调整?
金句:
“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路10:27)
团队讨论互动:
《路加福音》10章38到42节中所提到的马大,很像今天教会中那些在忙碌侍奉的信徒,可能心中忙乱起来,忽略了那最宝贵的福分;但教会也非常需要热心服侍的人。请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三个人,一位扮演侍奉的信徒,一位扮演听道的信徒,另外一位扮演牧师。请两位信徒各自申诉理由,最后请牧师教导。之后各组一起进行整体评估,并且帮助教会订出更人性化的服侍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