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基督徒的生命-由聖靈掌管的生命 (加5:13-26) 下 (4823)
第十一课:基督徒的生命-由聖靈掌管的生命 (加5:13-26) 下 (4823)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听后, 输入您的学习笔记/注解。
第二部分
败坏的情欲行为(5:19-21)
在《加拉太书》5章19-21节,保罗列出放纵情欲的行为有哪些。从列出来的清单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保罗对人性有多么深刻的认识。《加拉太书》5章19-21节:“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秽、邪荡、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忌妒、醉酒、荒宴等类。我从前告诉你们,现在又告诉你们: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国。”保罗在这段经文里总共列出了十五项败坏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奸淫”、“污秽”、“邪荡”这三项,属于违反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罪。“奸淫”指的是不正常的男女关系,包括“婚外情”之类淫乱的行为。所谓“污秽”不单指在行为上的不洁净,也是指在思想上的坏念头,比方像主耶稣在《马太福音》5章28节所说,看见妇女就动了淫念。而“邪荡”是指一个人邪淫好色、不知羞耻。
“拜偶像”和“邪术”都是指不正当的信仰,属于第二类。当保罗在外邦人的地区传福音的时候,发现在异教的宗教活动里面有许多淫乱的事情,甚至影响到基督徒的生活。从保罗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中,能看到他一再谴责这类的事情。早在旧约时代,神就透过先知们一再指责当时的以色列民,离弃神去拜偶像假神,以致败坏了自己的德性。
现今的世人也不比以前的以色列民好多少。或许有些人不会再去庙里祭拜偶像,但是追求金钱、名利、沉迷于玩股票、玩电脑、看球赛等等,也都有可能拦阻人们去爱神和事奉神,这跟拜偶像也没有太大区别。因此基督徒一定要小心防范,因为我们拜什么就会像什么。在《马太福音》4章10节,主耶稣引用《申命记》6章13节提醒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 至于“邪术”原文的意思是“药物”或者是“使用药物”,后来演变为行邪术,也可能是因为早期的巫师会使用药物。邪术或者巫术在迦南地相当的风行,所以在摩西律法里面,很明确地禁止以色列民有这样的行为。《使徒行传》16章16-24节提到保罗在腓立比传福音的时候,就遇到过这类人。那些招摇撞骗的巫术,当然无法敌挡福音的大能,可是行巫术的人会想尽办法拦阻保罗的工作,因为福音使得他们行的这些巫术无法继续发挥效用了。
和“爱心”背道而驰(5:19-21)
接下来的“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忌妒”这八项败坏行为,和一个人的群体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而且都是和“爱心”背道而驰的行为,可以把它们归成一类,属于第三类。
“仇恨”的意思是“敌意”,是一种藐视别人和向别人挑战的心态。这种心态会导至人与人之间的不和、争吵和矛盾。“仇恨”在这里是用的复数,表示不但对个人有仇恨,也对一群人或一个团体有仇恨。这点就突显出犹太人对外邦人整体的敌视态度了。这种在族群和族群之间所挑起来的仇恨,可以演变成很可怕的流血事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党大肆屠杀犹太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争竞”有嫉妒和对抗的意思。基督徒之间彼此争竞,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也是一件失去见证、又不荣耀神的事情。接着提到的“恼怒”,意思是怒气突然发作。而“纷争”是指满足自私的欲望。这些都会造成教会的不合一。“结党”和“异端”是一体的两面,它们都是因为有教会的领袖想高举自己,叫人跟从他们而不是跟随主耶稣所产生的后果。至于“嫉妒”,是指渴望得到属于别人的东西。很多时候人会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情,都是因为嫉妒在作祟。《箴言》14章30节说到:“嫉妒是骨中的朽烂。”由此可知嫉妒相当地可怕。
最后一类(第四类)情欲的事是“醉酒”和“荒宴”,也就是狂欢和宴乐。这两项都是和节制饮食背道而驰的行为。这两种行为,即使在今天也不会被人普遍接受。就像《箴言》23章31节所说:“酒发红,在杯中闪烁,你不可观看,虽然下咽舒畅,终久是咬你如蛇,刺你如毒蛇。”
保罗说,作了上述这四类事情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国”,这个后果实在是很严重。可是即使到了今天,这些属情欲的事情还是继续存在着,并没有减少或者改善。更可悲是,有些被称之为基督徒的人也在做着此类的事情,他们并没有顺从圣灵去生活。而凡是有圣灵的同在、又顺从圣灵而活的信徒,就会结出圣灵的果子。在接下来的《加拉太书》第5章第22-26节,保罗就讲到,凡属基督耶稣的人,应该有什么样的生命表现。
圣灵所结的果子(5:22-23)
《加拉太书》第5章第22-23节:“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情欲会生发败坏的行为,相对的,圣灵却结出美好的果子。保罗指出圣灵在信徒生命里所产生的美好品德,有“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等九样。许多基督徒都会背诵这九种圣灵的果子。甚至有圣经学者认为,圣灵所结的果子其实是一个,就是“仁爱”,其他八项是它的表现。
保罗在这里所用的“仁爱”,是一般希腊人很少用的“agape”这个字。而“agape”所表达的爱,强调的是“不屈不挠的爱”、也是“无条件的爱”。一个具有这种“爱”的人,无论受到什么打击、误会、扭曲、污辱或者伤害,他都坚持不改变这份爱的心志。
耶稣基督对我们的爱就是这种“爱”。当他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他因这“爱”甚至祈求神赦免所有迫害他的人。这种“爱”是从神开始,再由圣灵带给我们的。《罗马书》5章5节就是这样说:“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当一个人真实生活在神的爱中的时候,他很自然的会从内心深处,生出喜乐与和平来。
接下来的三个果子是“忍耐”、“恩慈”和“良善”,它们表明了基督徒与人相处的生命特质。这里的“忍耐”是指有勇气的忍耐。在忍耐的时候不为自己伸冤,也不希望那些得罪他的人遭到报应。相反的,却用“恩慈”和“良善”的态度来对待他的仇敌。如果我们按照“老我”的本性,或者倚靠遵行律法,都不可能做到这样的“忍耐”、“恩慈”和“良善”。我们只有靠着圣灵才能做到。
最后三个果子“信实”、“温柔”和“节制”,是和自己有关的生命特质。忠信和节制是人人都认为好的特质,不过讲到“温柔”,许多人是以为“温柔”给人一种柔弱的感觉,好像和软弱有关。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圣经里,“温柔”的意思是指正确地使用职权和权力。例如《民数记》12章3节形容摩西“为人极其谦和”,《马太福音》11章29节耶稣说:“我心里柔和谦卑”。摩西和耶稣都不是软弱的人。而那些温柔的基督徒,都不会擅用权力去维护自己的权益。
与圣灵同步前行(5:24-26)
能使果树结出好果子的先决条件是肥沃的土壤、足够的水份,还要经常清除杂草。应该说合适的生长环境,是果树能结好果子的必要条件。同样道理,基督徒想要结出圣灵的果子,也需要有合适的生长环境。《加拉太书》5章24-26节:“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我们若是靠圣灵得生,就当靠圣灵行事。不要贪图虚名,彼此惹气,互相嫉妒。”这24-25两节是很关键性的经节,保罗要加拉太的信徒知道:一个信耶稣基督的人,他的生命之所以会得到改变,是因为他已经把败坏的情欲和行为,与耶稣基督一起钉死在十字架上,然后又和耶稣基督一同复活过来,成为有新生命的人。这个有新生命的人,乃是被圣灵所充满的人;而且也只有这种被圣灵充满的生命,才能结出属灵的果子来。
一个适合属灵果子成长的环境,是充满圣灵和充满神的道的环境。5章25节里的“靠圣灵行事”,意思就是“与圣灵同步”,不是走在圣灵的前面,也不是走在圣灵的后面。不管是越过圣灵去工作、或者是跟不上圣灵的脚步,都会错过神的赐福。“靠圣灵行事”除了要与圣灵互动和交流以外,也要与其他的基督徒互动和交流。比方说,一起参加教会的聚会、团契,又彼此扶持等等,都可以算是“与圣灵同步”。神很看重我们与肢体之间的关系,也要我们活出彼此相爱的见证。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拔杂草的工作。只有把生命中的杂草拔除掉了,才可以得到完全的营养,使我们属灵的生命扎根更深,结出果子。当果树结好果子以后,许多在果树旁边的人就会被这果子所吸引。在我们的四周围,的确有很多人渴望得到仁爱、喜乐、和平等等,当他们发现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他们所要的这些特质时,他们就会被吸引,这时我们所散发的就是“基督的馨香之气”。有“基督馨香之气”的信徒,自然就会做到保罗在5章26节所说:不贪图虚荣、也不彼此惹气或互相忌妒。
金句:“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 温柔、节制;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加5:22-23)
团队讨论互动:基督徒的“自由”不是放纵犯罪的自由,而是可以不再犯罪的真自由。请在小组中分享对比这两种“自由”的本质不同,以及如何在生活中靠圣灵带领个人的行为。
复习问题
1 《加拉太书》5章19-21节中,保罗指出有哪些违反伦理道德及不正当信仰的罪?
2 保罗《加拉太书》5章20节中,指出人的哪些罪和群体生活有关,并且和“爱心”背道而驰?
3 《加拉太书》5章22-23节说到“圣灵所结的果子”有哪些?
4 《加拉太书》5章22-23节说到“圣灵所结的果子”当中,“忍耐”和“温柔”各是什么意思?
5 《加拉太书》5章26节提到凡是“靠圣灵得生,靠圣灵行事”的基督徒,就会作到的什么事?
思考问题
1 自己过去是否警醒认识到,《加拉太书》5章19-21节提到的那些邪情私欲是与圣灵相争为敌的?
2 当怎样才可以“靠圣灵得生,靠圣灵行事”,在生命中结出圣灵的美好果子?